項目建設總用地面積為772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20210平方米。 其中地下一層,主要功能為停車庫;地上十九層,首層為商鋪,二層為辦公大堂,三層以上為辦公區。 建築師以大自然共生共榮的謙卑態度,將一個大型紡織及製衣的生產基地融合在中國廣西桂林地區的優美大自然環境之中,藉此探索未來建築設計與大自然融合的道路。
建築群順應山勢,維持了原山林地貌的特徵,建成後層疊的綠化屋頂,與層層遞進的庭院、保留的水塘一起,將原有的棲息之地還給了小鳥,尊重了自然環境、公共空間的多樣性,獲得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建築設計概念源於傳統摺紙藝術,以朝向各異的折面巧妙組合成一曲線起伏的長立面。 沿用相同的設計方法於室內,創造出三個室內設計分區以提供方向感。 擴建部分以層層疊落的平臺形式,創造出室內外無縫銜接的空間。 多個露天餐飲和休閒設施,讓更多人可以同時欣賞到香港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景色。
京華道: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2023】被遺忘的本地商場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
2018年11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此成功舉辦,助推其成為年度最“熱”展館。 京華道2025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147萬平米單體集約的會展中心,創造了一個在超大型城市舉辦集中式大型會展的成功案例。 京華道2025 塔樓的內廊與空中花園平臺相結合,形成多處半開敞的公共交流空間,直通樓梯將各公共平臺、敞廳串聯,形成連貫互通的垂直空間系統。 油尖旺區的太子@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5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055人。
三星是台灣東北角宜蘭靠山的農業鄉,三面環山且有層層梯田的農業地景。 參考幾百年前噶瑪蘭聚落-向南面山的歷史座向,翻轉公所配置,座北朝南,以面山為核心,延續山景納入移動路徑,結合屋頂梯田地景平台,使公所成為山的一部分,重新面對歷史座向,讓空間配置不時提醒三星聚落與山脈的連結。 架高及撐起「下虛上實」是當地常見梨樹的農作構造美學,呼應當地的構造地景,並以開放的地面層與半戶外展演棚圍出兩個不同尺度的埕,引入宜蘭白天特有的東風,疏通現有都市紋理,以「村落大客廳」整合市場與社區。 京華道2025 層層空間予人散步其中,與舊鄰乘涼,引進不同活動,吸引年青一代與區內長者共融入社會。
京華道: 北角 @中原樓市片區
建築立面通過波動起伏的折面幕牆強調了流線造型。 南北兩側則均設有露臺,供辦公人員休憩遠眺城市風貌。 這座標誌性建築以台中盛產的春筍為設計概念,寓意著蓬勃的發展趨勢,為大廈樹立文化符號的同時,豐富了城市天際線。 京華道2025 東區的北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5,982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06,822人。 主要街道包括英皇道(北角段)、電氣道(北角段)、渣華道(北角段)、七姊妹道(北角段)、百福道(北角段)、炮台山道(北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城市花園,百福花園,和富中心,健威花園,健康村。
建築形態來源於蒙古草原的展翅雄鷹,充滿張力的流線形屋面體現現代交通建築的時代感,寓意呼和浩特交通事業的騰飛,作為城市門戶建築富有標誌性,與鐵路站房風格協調。 設計發展出一個“厚牆”立面系統,將室外空調機、窗洞、地櫃、壁龕等元素整合成有實用性及深度感、韻律感的整體立面語言,使建築獲得了具有雕塑感及藝術感的獨特氣質。 展示空間、大廳、櫃台、休息區、解說區、放映室等個別口袋空間,形成了「是個別也是整體」的流動連續性空間。 頂層是開放給公眾的觀景台,設置了天然草坪及階梯座位,階梯之間由玻璃覆蓋,令自然光投入室內中庭拱廊,強化了室內外之間的連繫。 中庭拱廊連接現有的海運碼頭和國際知名的海港城。
京華道: 北角亞太廣場
規劃佈局設計將幼兒園和小學大樓以英文字母C的形狀設置在圍繞田徑運動場外的開放空間,以爭取最廣闊的視野和最充裕的陽光。 建築設計有別於傳統的課堂佈局,學生桌面連成一排,老師從正面進行授課。 京華道 教室均採納大量自然光,室內方便靈活的家具及設備佈置,鼓勵由技術輔助的教學,並設有供學生和老師共同使用的靈活學習和分享空間。 雙塔樓的設計塑造了一個活潑開放的空間,在夏季充滿自然風;同時公共空間與校舍內的綠化空間相互結合,使綠化空間得以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摩天綠化」。 校園廣場是校舍的綠色心臟,鼓勵師生以至社區的互動與交流。
- 企圖實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建築思想,“傳統”體現在建築尊重自然山體,採用化整為零的體量組合與跌落等設計思想,而“現代”則體現在延續周邊建築度假休閒風格形成山形屋頂,創造現代充滿童趣的空間關係與建築形式。
- 大廈的主要用途為商業用途,提供多元組合的商業空間基本樓層的樓面面積大概為15015英呎 (約1395 平方米)。
- 龍華檔案館是面向未來,讓市民關注和了解龍華規劃、文化、教育的核心,也是文化、展覽與存檔功能一體的多功能建筑。
- 通過植根於“山巒”上的花瓣構型和破土而出的“原石”在自然空間中做一個標記。
- 嗨您商場這個新商場位於福田中心的高尚住宅腹地—香蜜湖片區。
- 故此,設計提升了多種靈活文化創意展示空間,將教育、展覽持相對開放功能,並設置於同一水平與不同城市界面對接,同時植入密切的文化泛空間,構成一個親民的文化共享平台。
我們期待它不僅對臺灣偏鄉小車站做出當代詮釋,更能與村莊的生活融合為一體,形塑一股凝聚情感的引力場,讓遊子或居民在進站回家的時刻感到幸福。 作為通往香港的“門戶”,車站設計壓縮了支援設施,外側的地面層朝入口向下彎曲,上方屋頂結構指向天空,結果呈現為一個45米挑高的空間將聚焦點集中於南立面,望向香港中環天際線和太平山頂,讓抵港及出境旅客都知道“我在香港”。 「進學園」內創新的「S形長枱」設計,以不同闊度及高低來交織著整體空間,把學生連結一起,連同大台階,書寫牆,展覽空間和不同大小的研習室,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互動學習環境。
京華道: 香港大廈搜尋
設計希望通過打造特色建築空間讓學校成為孩子們自由交流成長的平台。 為促進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設計特別引入一條貫通南北的「教育畫廊」作為串聯各個教育空間的媒介。 在「教育畫廊」上散落了不同規模和層次的盒子空間,亦包含南北兩個大台階和多層景觀平台,形成上下互通、豐富多變、自由有趣的半室外教學空間及課外活動空間。 讓老師和孩子們自由地賦予它們功能,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開放孩子們的想像力。
京華道: 太子 @中原樓市片區
富利來商場位於炮台山京華道,商場早在70年代已開始營運,近年卻因商戶搬離,人去樓空而被冠上「死場」之名。 京華道2025 因商場一直沒有太多的改變及裝修,所以場內都能夠保持當年傳統裝潢特色。 我們認為建築是一個有機活體,建築的生命力也應該存在於自然,放下一貫的自我姿態,與自然合二為一。
京華道: 京華道18號, 港島東, 香港
建築和室內設計注重場景化購物新體驗的營造,通過打造新穎的“浮島”概念,成為市民休閒購物的全新目的地。 該項目在商業形態和功能分區上都實現了最大程度的互動,加強商業和公共空間之間的共享關係。 原有三座廠房改建後連接成單一建築群並以三大用途活化:初創培育基地、體驗式零售及紡織文化藝術館。 校園的設計體現了其所在位置的自然山水特色,透過結合當地嶺南建築文脈來適應所在的環境。 校舍基地面積只有13,401平方米,用地有限。
京華道: 香港樓宇目錄
利用手扶梯,建立新的垂直連結,在三樓原屋頂層,增建新的量體,圍合一個十字形的中庭空間,並引入各種都市活動,延伸四個面向的都市聯結。 京華道 新的屋頂層,創造一個空中跑道,讓市民在高密度的基隆市區,有更多活動和舒展。 新形態的立體化公共空間,提供市民不同的角度與高度,與港區都市建立新的親密關係。 總開發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的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其中13萬方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坐擁地上4層及地下一層,另外四棟辦公塔樓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京華道: 太子安英大廈上載樓書 部署出售3伙
富利來大廈 A座 共有20層,提供80個單位。
京華道: 京華道9-27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0,000,年齡中位數為 43.1歲。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2023 | 富利來商場位於炮台山京華道,附近係海峰園同港島海逸君綽酒店,炮台山地鐵站步行5分鐘就到! 原來富利來商場喺80年代興建,以寫字樓同貨倉居多,不過後期有大量吉舖,人流稀少,成為香港「死場」之一。 變電站地下佈置,最大限度降低輻射,同時增加展示功能,化解市民擔憂。
京華道: 大廈資料:京華樓
若常以寬宏意境和深邃內涵從事插花藝術的表達,你自然直接體會到園藝家對植物本性認識以至尊重的境界。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2023 | 原來店主係辭咗正職,膽粗粗開店。 店鋪售賣顏色鮮艷嘅手織手繩同飾物,仲會開班教獨一無二嘅手繩工作坊。
藉由透明性不斷變化的牆面,創造出一連續性,隨著遊走而有曖昧內外感知的空間體驗。 展示從室外即開始,生態景觀與展示物,虛與實、內與外交疊映射於玻璃上不斷對話,產生了曖昧的感知。 主展廳建築部分採用現代木結構技術,主要木構件均由工廠加工生產、現場裝配建造,不僅是一種綠色建造,而且還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悠方融合不同設計元素和體驗的業態組合,令顧客體驗品味和探索一種更生態的城市的理想生活,以Unique Fun的態度應對城市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