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申領者及家庭成員已登記「智方便+」或持有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可透過掃瞄申領表上的二維碼填妥及遞交電子表格。 任何人士若因不懂書寫或健康情況而不能簽署,可以蓋圖章代替簽署,惟現金津貼辦事處並不接受以打手指模的方式代替簽署。 申領住戶的家庭成員若持有香港身份證便無須填寫其單程證號碼。
- 現金津貼辦事處會在每月的月底向於下個曆月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發出通知書。
- 例子(一):某申領住戶於2022年5月獲申請分組(公屋)成功批核刪減家庭成員,調整後的現金津貼金額水平會由2022年6月起生效。
- 因此曾接受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住戶如屬上述情況,經房屋署批准後可獲登記申請公屋。
- 為紓緩本地專上學生貸款還款人的財政壓力,政府會將現時免息延遲償還貸款安排延長一年,直至2025年3月底。
-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但有經濟需要的小一至中三或中六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 據4人入息限額經調整後,全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為22,400港元;四分三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26,900港元;半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為31,400港元;而各項津貼住戶資產上限為562,000港元。
- 同時,醫療券不可用於純粹購買物品(包括藥物、眼鏡、海味及食品等)、兌換現金、轉贈別人或與別人共享。
若要補交文件,便必須在14天內完成,否則視為放棄申領。 申領者必須按「申領跟進/資料或文件補交通知書」所述的時間內,辦妥該通知書列明須跟進的事項或依期出席會面,否則會視為放棄申請。 申請人士必須是一般公屋申請住戶,即二人或以上的申請住戶,或者長者一人申請者。 不過,當中有不少注意事項,若未能符合條件,或會有機會被視為放棄申請。 《香港01》為大家整合了各種申請細節,以慎防申請者「踩地雷」。
津貼: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將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的電費補貼,約280萬個住宅用戶將可受惠。 由2022年6月1日起,政府會在連續11個月的首天,向中電及港燈的住宅登記用戶戶口注入$80的電費補貼,並在第12個月注入$120的電費補貼,即總數$1,000。 政府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每年向馬會徵收24億額外足球博彩稅,為期五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要求馬會不可減省慈善開支「自己想辦法」。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早前曾建議增加博彩稅,她今日表示,政府無調整博彩稅是寬大處理。
- 如擬刪減的成員正等待申請分組(公屋)審批,申領者可在申領表上刪去該成員的資料,並在旁加簽,但該成員亦須在申領表上簽署(離世家庭成員或未滿18歲者除外)。
- 未來3個月內滿60歲的合資格人士及60至64歲香港居民,可即時申請樂悠咭。
- 政府及非牟利團體因應基層人士需要,設立津貼及基金提供物質援助,以紓緩市民經濟壓力。
- 例子(二):某住戶於2021年7月13日符合所有申領資格,並於同日遞交已填妥的申領表,該住戶的現金津貼發放將由2021年7月1日起計算。
- 秘書處將在「2022保就業」計劃網站上載已領取本計劃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所獲的工資補貼金額及「自選補貼人數」、「全額補貼人數」、「半額補貼人數」及「年長補貼人數」,相關僱員及社會人士因而得知僱主領取了補貼。
- 關愛基金「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將於本月31日截止申請。
公屋申請者在等待編配公屋期間,或會因各種原因(例如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等)而要求暫緩編配公屋,期間房委會會暫緩其公屋編配,因此這類一般公屋申請住戶並不符合資格申領現金津貼。 房協轄下除暫租住屋外的所有出租單位(不論甲類和乙類),都屬於試行計劃下公營房屋的涵蓋範圍。 津貼2025 因此,其租戶、認可住客及以許可形式居於其轄下出租單位的人士均不符合資格申領現金津貼。
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申請方法:
津貼同樣會按月發放,惟申領者須在每月的第五個工作天起親身到現金津貼辦事處,經核對姓名及身份證號碼後簽收支票。 現金津貼起始月份,會以該申領住戶符合所有資格的月份,或以遞交已填妥申領表的月份而定,以較遲者為準,最早計算日期為2021年7月1日開始計算現金津貼。 津貼2025 申領住戶可填妥「更新資料表格CAS–2C」,連同欲更新以作收取現金津貼的銀行賬戶證明文件,例如印有銀行賬戶持有人姓名及賬戶號碼的存摺頁面或月結單副本(不接受銀行卡影印本),一併交回現金津貼辦事處。 津貼2025 現金津貼辦事處只接受一個由申領者及/或申領表內的家庭成員所持有的銀行賬戶以用作領取現金津貼。
此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各項擔保產品的申請期限由今年6月底延長至明年3月底,旅行社鼓勵計劃亦會延長3個月。 以四人家庭為例,資產限額會由264,000元放寬至548,000元;一人家庭的資產限額則由99,000元放寬至266,000元。 豁免費用範圍包括公立醫院的住院服務、急症室服務、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日間醫院、社康服務,以及注射及敷藥服務,並包括於診治期間獲處方的標準藥物費用。 根據施政報告,將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並擴大適用範圍至「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 未用的補貼可以轉撥至其後月份,用以支付直至2024年12月31日或戶口結束為止(兩者以較早者為準)在同一戶口帳單上所示的電費。
津貼: 申請4大資格(個人)
另外,基金亦於2011年10月推行新來港人士津貼計劃,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人士,提供一次性6,000元津貼。 僱員再培訓局與多個機構合辦的人才發展計劃,透過技能訓練和就業跟進,協助有需要人士增強工作能力、提升自信心,計劃設有就業掛鈎課程和非就業掛鈎課程。 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管理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目的為於新常態下於香港失去就業所得的主要經常性收入人士提供借入周轉資金途徑。 現正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失業人士(年齡為15至59歲,但不包括15至21歲接受全日制教育人士)。
津貼: 津貼2023|長者津貼2023
另外,昨日請願現場亦有劏房戶要求政府延長過渡性房屋的入住時間。 陳女士表示,以前居住於環境惡劣的劏房,好不容易才入住過渡屋,惟僅限住3年,若租期滿後仍無法「上樓」,她可能再度回流劏房,感到徬徨無助。 預算案●1999年,財政司司長曾蔭權表示這是他任內最難做的一份預算案,公僕24年來首次凍薪,並改革架構停聘長俸職位。
津貼: 相關文章
現行向此等戶口提供每月五十元的電費紓緩金計劃,將延長至二零二五年年底,涉及約三十五億元。 預算案為失業、低收入及單親家庭的綜援受助人提供特別援助,民意調查顯示,財政預算案發表後,市民對特區政府、立法會表現及民主發展的信心均明顯增強。 預算案●1998年的財政預算案,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為香港編製的第三份財政預算案。 經歷「九七」金融風暴後,預算案主要刺激本地經濟和協助面對困難時刻的市民,包括寬減稅項和增加政府支出。 津貼2025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畫」將延長6個月至今年10月底,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以每月500元為上限,涉及額外開支約10.8億元,估計每月惠及約350萬名市民。
津貼: 合資格租住物業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包括「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凡合資格的長者,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月金額分別為$2,920與$3,915。 3.現居單位的面積不超過其家庭人數的最高編配標準。
津貼: 申請方法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並於1947至1973年出生,年滿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在沒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的情況下,可獲政府資助每兩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 已通過入息審查的香港居民,年齡在12至64歲,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受助人每月可獲發最高$315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注意,部分車船票須登記方可計算在每月公共交通開支,例如港鐵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新渡輪假日來回票、港九小輪月票、學生月票、假日來回票等。 關愛基金為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須遷出工業大廈非法住用處所住戶提供搬遷津貼,4人或以上家庭可獲最高$13,650津貼。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涵蓋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專線小巴、渡輪、電車,以及由運輸署批准納入計劃的指定紅色小巴、街渡及提供居民服務(邨巴)或僱員服務(員工巴士)的非專營巴士服務路線。
津貼: 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賺取較高入息。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按標準税率評税。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津貼: 財政預算案2023| 調低從價印花稅稅階 減首置家庭負擔
據4人入息限額經調整後,全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為22,400港元;四分三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26,900港元;半額津貼住戶每月入息上限為31,400港元;而各項津貼住戶資產上限為562,000港元。 職津計劃的入息限額與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掛鈎。 津貼2025 津貼 津貼2025 根據上述機制,除4人住戶外,所有住戶類別的入息限額均須收緊。
津貼: 津貼2023|合資格者最少領72,900元
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 在五年內興建約30 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 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 香港政府在 2009 年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教育局會透過銀行轉賬向家長發放$2500津貼,申請人必須使用由家長本人持有、姓名與持有人名稱相同的銀行帳戶收款,同時,教育局不受接受家長使用聯名戶口收款。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准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例子(二):某申領住戶中個別家庭成員於2022年4月身故,並於同月提出從公屋申請中刪減該成員,調整後的現金津貼金額水平會由2022年5月起生效。
津貼: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2022-2023年度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津貼: 交通津貼申請
資助專上課程及專上學生亦可申請車船津貼,只要在認可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其居住地點與日常上課地點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學校而同時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即可申請。 在2022/23學年入讀幼稚園教育計劃下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幼兒班(K1)、低班(K2)或高班(K3)的學童,家長可透過計劃獲得最多全額學費減免額。 接受全日制幼兒中心服務的兒童(即0至2歲及2至3歲組別),家庭須通過入息審查,亦須在同一段審核期內通過「社會需要」審查,才可獲得資助。
房屋署請所有申領現金津貼的人士注意,在申領表上填寫的事項必須真確。 在領取現金津貼期間,家庭狀況如有改變,亦必須立即通知房屋署。 任何人蓄意提供虛假資料或漏報資料以騙取現金津貼,屬刑事行為。 為防濫用,房屋署會從申領現金津貼的住戶中抽樣審查。 房屋署在收到填妥的申領表後約一個月內,會以手機短訊通知申領者,確認申領表已收悉。
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2022|申請資格+資產審查+9.1起合併普通高額津貼每月多領$995
如有刪改,須在刪改處加簽,不能使用任何塗改物料(如塗改液及改錯帶)塗改。 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批評預算案沒有為基層、長者、殘疾人士及照顧者帶來復常的希望,當中不少措施都出現過在施政報告,對此十分失望。 津貼 如你因受僱工作而獲得任何人士給予的小費,應在報税表中申報有關款項。 已通過入息審查的香港居民,年齡在12至64歲,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受助人每月可獲發最高$305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有意於2023/24學年起入讀香港境外世界知名大學的學士學位或研究院課程的合資格香港學生均可申請。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政府稍後會研究向所有計劃的合資格銀齡人士和長者發出個人化八達通卡,兼備社會福利署長者卡功能,實行一卡多用途。
津貼: 申請資格
有關調整將按今日在憲報刊發的《公共收入保障令》即日生效,預計這項措施將會令3.7萬名買家受惠。 回應《2022年施政報告》,再培訓局修訂發放再培訓津貼的安排,提升就業掛鈎課程的每日津貼額,以鼓勵失業和待業人士參與培訓並投入職場。 新安排適用於2023年3月1日起開班的就業掛鈎課程。 須注意的是,現金津貼辦事處會在申領者通知申請分組(公屋)後的第一個曆月開始暫停發放現金津貼,直至申請分組(公屋)完成上述跟進行動後,現金津貼辦事處才會補發暫停期間申領者任何應得的現金津貼。 如住戶拒絕編配,在一般情況下,現金津貼會根據「配房通知信」辦理租用公屋單位手續的月份,發放至該月月底為止。 在收到申領表及所有相關資料後,現金津貼辦事處會在1至2個月內完成大多數申領個案的審批程序並向申領者發放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