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留意「1座A9室」及「1座B9室」其洗手間氣窗是扭向光井,故是否衛生需自行判斷,且其入門口位置有較大比例玄關,變相蠶食了客飯廳的面積。 至於「2座C12室」則位於二座的大單邊,其依附了少量厚柱需計算入實用面積。 將軍澳1372025 因此,在一房光廁的選擇上,我們較建議選購「1座A2室」及「1座B2室」。 「1座A2室」向西望向會所方向,北望峻瀅樓景,距離「環保大道」較「1座B2室」遠,故首選應為「1座A2室」。
- 由於床單兵團重視團隊,球員就算沒有上陣機會也不會公開談論,菲力斯在外借前卻經常為此發聲。
- 運輸及物流局計劃於今年年底展開《策略性研究》的諮詢工作,就研究的理念、初步分析結果,以及建議興建的運輸基建走線及功能作詳細介紹,並會繼續聆聽公眾意見。
- 由於當區位處海旁,局方將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輪廓;並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憇空間,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 連同當日向母公司購入地價1.84億元的成本計算,總地價約13.45億元,折實每方呎樓面近2,600元。
- 其中,發展局已表示有 7 成的混凝土是透過跨灣大橋送往外區,包括九龍東或新界東,因此局方應另覓選址作長遠之用。
以至樓盤南面,現時為「將軍澳污水處理廠」,早於1987年已經啟用,每日處理13.1萬立方米的污水,於2001年開始,污水會經深層污水隧道輸往「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和消毒後,再於深海排放。 由於樓宇高度足有210米,其距離僅在「海茵莊園」的東北面,日後望向「清水灣郊野公園」山景會受阻。 「海茵莊園」東北面單位,即「2座C1至C12室」,17樓的高度,即使可以避過前方國際學校,望「清水灣郊野公園」山景,但當公屋落成時會削去一部份景觀,連同地勢,公屋高度將遠高於「海茵莊園」,意味高、中、低層皆會受影響。 另外,當公屋住戶陸續遷入時,日後對區內配套會有更大需求,無論交通及零售配套,能否應付得來會是一大疑問。 「峻瀅」第一期在一手新例實施前開售,合共由六座物業組成,合共由1,777個位組成,提供了當年康城站較缺乏的兩房戶型,55%屬於兩房設計,實用面積由 呎之間;餘下45%為三房單位,面積由 呎。 樓盤在2012年推售,當時首批連加推516個單位,清一色先推三房戶型,入場價格457萬元,其後累計沽出800個位後,發展商才開出兩房單位,當時入場價壓低至351.6萬元。
將軍澳137: 新聞
政府工程合約承辦商須制訂及推行廢物管理計劃,以執行即場篩選分類工作以及實施運載記錄制度,確保公眾填料及廢物運送至適當的接收地點/設施處理。 雖然將軍澳跨灣大橋和將藍隧道將於今年12月正式啟用,有助分流目前環保大道及將軍澳隧道一段交通擠塞情況;不過,由於日出康城人口增急,倘若將來將軍澳第137區新增5萬個單位,該區交通配套依然不勝負荷。 特首李家超提出發展將軍澳第137區,涉及紉50,000個單位,同時建議興建「將軍澳線南延線」 ,把將軍澳綫向南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優化該區的交通配套。
沿海位置會發展海濱長廊及公園,車站旁則設有社區公園及文娛及商業設施,成為137區主要活動中心。 將軍澳137 發展局回覆查詢時稱,按項目的性質和具體情况制訂諮詢安排,當局會出席西貢區議會會議,並透過議員等約見將軍澳居民,至今收到約200份意見書。 單位數目及容納人口均較「康城」多出足足一倍,現時採用「2+1」行車模式的「康城站」,班次已較其他將軍澳線疏落。
將軍澳137: 填海削坡造地25公頃
當局初步評估認為,擬議填海位置與最接近的兩個捕魚區,分別距離1000米及1500米,預計不會對附近的捕魚區生態構成重大影響。 至於發展岩洞方面,位於佛堂洲的「佛頭洲稅關遺址」是法定古蹟,附近另有三個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佛頭洲頹垣及佛頭洲清代墓碑,日後發展需避免影響相關地點。 當局說,視乎公眾諮詢及擬議將軍澳線南延線詳細設計,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會圍繞擬設置於將軍澳第137 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 擬議的鐵路站將位於大部分居民的500米步行距離內,涉及超過三分之二的規劃人口。 第137區將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倍計算,可提供約5萬個房屋單位,供13萬5千人居住。 當中3萬4500個為公營房屋單位,1萬5500個是私人住宅單位,作為短中期其中一個主要房屋供應來源,首批約3萬4000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
- 公眾填料委員還會制訂和傳閱公眾填土計劃及分配公眾填料接收設施予工務工程項目。
- 整個「海茵莊園」開則較單一,開則上沒有太大可比性,故盡量按景觀、單位特色如需否安裝固定窗、以及方位作排序。
- 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填料庫旁設有臨時建築廢物篩選分類設施,把接收到的混合拆建物料分類篩選。
- 時任特首梁振英早於《施政報告2016》已有提出重新規劃的建議,在2022年尾決定把相關用地發展以房屋用途的新社區,提供約50,000個住宅單位,預計容納人口135,000,最快可於2030年前入伙。
- 特首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提出將軍澳137區發展計畫,預計提供5萬個房屋單位,最早2030年入伙,另提出興建「將軍澳─油塘隧道」及「將軍澳綫南延線」,配合該區未來發展。
- 政府計劃將軍澳第137區由填料庫發展為新社區,提供約5萬個住宅單位。
我知,不過之前話果度係堆填區,其實應該係填料庫,是指建築廢物中的「惰性廢物」,由建築碎料、瓦礫、泥土及混凝土組成,適合用來填海和平整土地。 將軍澳1372025 現時正在興建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和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預計2022年及2023竣工。 將軍澳-藍田隧道屆時由將軍澳市中心、工業邨和日出康城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 ),是香港的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東南部,填海前沿岸亦有名為「將軍澳」的鄉村。 將軍澳本來是人煙稀少,只是一條小漁港,不及鄰近的坑口原有小墟市,現經過大幅填海,發展為將軍澳新市鎮,並擴展為全區的名字。
將軍澳137: 將軍澳南延線橫跨至137區中心
(六)運輸署一直密切留意清水灣道近影業路迴旋處(即清雅苑對出)一帶的交通情況。 根據影業路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的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清水灣道近影業路迴旋處及附近道路在該項目落成後可應付交通需要。 雖然如此,運輸署仍會探討優化影業路迴旋處及附近道路交通情況的可行方案,應對長遠交通增長。 沿著「環保大道」一直行到末端,來到閘口位置裡面標示為137區,也就是日後會發展為住宅的地方,但現場所見暫時就只有車路,沒有人路可出入。
將軍澳137: 表: 將軍澳137區發展參數
發展局表示,將軍澳第137區計劃發展為一個新社區,可發展土地為101公頃,當中包括於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填海約20公頃。 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區內可提供約50,000 個房屋單位,供135,000人居住;公私營房屋比例為7:3,可提供約34,500個公屋單位及15,500個私人住宅單位。 首批約34,000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00個單位。 將軍澳137區毗連新界東南堆填區,面積約104公頃,現時為深水海旁工業用地,用作公眾填料庫,收集及暫存本港的可再用建築廢料如混凝土、瓦礫及泥土等,再經海路運往中國或其他堆填區。
將軍澳137: 發展的影響
因為康城站餘下幾期也有逾6,400個單位待售;而中長遠而言,政府也計劃在「137區」發展為住宅,其規模比起康城站單位總和還要多,估計可以提供35,000個住宅單位,社區配套是否可以負荷,值得留意。 將軍澳137 2015年,「保利達集團」以總代價1.84億元售予「九龍建業」,同時也向城規會作出新申請,興建建超過1,500個單位,較原先獲准方案大增近1.3倍。 城規會在2017年批准興建兩座物業,合共1,518個單位,當中實用面積少於431呎的單位更大佔1,320個,另提供149個私家車車位。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指,容納10萬人的社區需要龐大配套設施配合,首要是鐵路系統。 他舉例,沙田區約有30萬人口,便需要3個鐵路站配合,而137區一直規劃作填料庫,多年來未見有重大環境改善。
將軍澳137: 口罩令撤銷真面目重現 網友期待:肯除口罩的女仔一定係……
「海茵莊園」全盤共由1,556個單位組成,分兩座物業,其中第一座位於地盤較南面,挨近「將軍澳污水處理廠」的位置,屬一層十六個單位,開則上「兜兜圈」的設計,共用四部電梯,內裡再分開A及B翼。 第二座則較貼近地盤以北,也就是「政府、機構及社區」的用地毗鄰,開則上採用一層三十二個單位,共用四部電梯。 可能你會說,東北面也有一點點距離,但要留意「海茵莊園」以北有一遍用地。 將軍澳1372025 這幅用地原本是「捷和神鋼廠」,但透過換地而交換一部份用地予政府,並改劃為「政府、機構及社區」用途。 這幅用地佔地約53,821呎,政府原本準備交予食衛局興建「政府化驗所大樓」,為食物、消費品、藥物、法證、及環境等作化驗,預計樓高約75米,但其後遭區議會否決,化驗所改為選址晉海附近的用地。
將軍澳137: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
房委會計劃在該處另建一座社福及零售設施大樓,其中零售設施面積約27,987呎,並提供257個私家車位。 方國珊指,將軍澳137區約有80公頃填海用地,2002年起一直用作臨時填料庫,而專業動力自2012年起建議將137區用作興建房屋,預料可發展成10萬人居住的新市鎮,提供數萬個居住單位。 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16年開展可行性研究,原定2019年底完成,惟至今仍未公佈結果,方國珊認為若政府能加快將軍澳137區的房屋發展,料可快速解決房屋問題。
將軍澳137: 公眾填料設施流動應用程式
除了兩個須由137區重置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外,當局還將於132區對出的新造土地上,設置具重要策略性的電力設施,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 當局亦建議在132區建設一個建築廢料處理設施、一個廢物轉運站及一個海上垃圾收集站。 運輸及物流局計劃於今年年底展開《策略性研究》的諮詢工作,就研究的理念、初步分析結果,以及建議興建的運輸基建走線及功能作詳細介紹,並會繼續聆聽公眾意見。 【明報專訊】《2022年施政報告》提及將軍澳137區發展將建5萬伙,最早2030年入伙,並延長港鐵將軍澳南延線至該區。
將軍澳137: 六個「厭惡性」設施擬遷將軍澳第132區重置 政府重申安排合適
第二座開則上呈大V形向內園伸延,AB翼設於一邊、而CD翼則設於另一邊。 除了一部電梯會貫穿1-38樓外,有三部電梯會服務低座也就是「1-20樓」;另有三部電梯則會服務高座「21樓-38樓」。 所以若對景觀、間隔沒有太大要求,純粹希望求使用上的方便,購買20-21樓單位較划算。 住在20樓的住戶,早上落樓可以由高位落𨋢;亦可選擇搭高座電梯,再向下走一層樓層回家;住在21樓的住戶,若遇上高座塞爆電梯時,可考慮往下走一層至20樓搭低層電梯。 除了樓盤東北面會受到日後公屋地盤影響,「海茵莊園」的東面也會跟「峻瀅」二期面壁,雖然在項目的擺位上,物業與物業之間也有一定間距,但仍阻不了望樓景的可能。
將軍澳137: 發展為新市鎮
政府亦正積極推進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新皇崗口岸的工作。 其他地區的鐵路項目亦進展順利,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和屯門南延線會在明年動工。 將軍澳1372025 欲知公眾填土服務的進一步資料,請與填料管理部高級工程師/策略2聯絡。 粗略估算,現時日出康城約有7萬多夠居民,同區新盤近年陸續入伙,人口將會增至10萬多人,若然第137區的5萬個單位落成,整體人口有機會高達15萬人。
將軍澳137: 將軍澳137區料可容十萬人 居民憂交通配套
為善用及增加可供重新規劃的土地,當局考慮過餘下可供重新規劃的土地及周邊環境限制後,建議在佛堂洲發展岩洞,並探討將多用途廢物管理設施、填料處理設施、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等厭惡設施,遷移至岩洞內。 當局並研究,在毗鄰的躉船港池填海六公頃,以滿足有關設施的停泊需求。 至於觀塘區議員呂東孩就話,政府依家仲係就重置計劃進行研究,最快去到今年年中先有結果,佢就認為當局效率太慢,就區內3間水泥廠搬遷問題一直用「拖字訣」嘅態度應對,難免畀人「Hea做」嘅感覺。 呂話,近年油塘不斷有新住宅落成,人口差唔多有成10萬人,如果水泥廠仲唔搬走,只會繼續影響居民生活。
發展將軍澳第137區為高密度住宅發展的同時,我們會利用新增土地提供適切的社區或其他所需設施和服務,盡量滿足將軍澳社區的需要。 為此,我們正研究於附近水域(包括將軍澳第137區、將軍澳創新園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範圍)進行近岸填海,以提供所需的用地興建交通配套及其他公共設施。 將軍澳137 我們備悉附近居民對鐵路延伸工程(見下文第三至五部分)及進行近岸填海的構思表示關注,我們會在完成研究後,於年底前提出建議並進行諮詢,包括聆聽當區居民的意見。 「將軍澳137區」位於將軍澳工業村及佛堂澳以南,屬於一幅已經平整的土地,佔地約80公頃。
政府有解釋,為何要把相關設施轉移至「132區」,背後原因跟其近海優勢有關,就是希望通過水路來轉運及接收,以減少對陸路交通壓力,但實情「132區」跟「康城站」距離約兩公里。 日後「康城站」望藍塘海峽或跨灣大橋的單位,會多了一重垃圾回收站的景觀。 更重要,雖然隨著137區填料區用作興建住宅後,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展區會關閉,但這不代表相關厭惡性行業會消失。 「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展區」現時每天平均處理2,700公噸建築廢物,每天有570架廢料車輛會經過;而「137區填料區」則平均處理15,000公噸,合共1,070架車輛會經過該區,日後會統統轉移至「132區」。
將軍澳137: 最新文章
當局在該區規劃共可興建五萬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比例為7:3,共可讓13.5萬人入住。 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涉及約1.26萬個單位,可作為短中期的其中一個主要房屋供應來源。 在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後,我們認為將軍澳第137區長遠適合發展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並且配以商業、社區及基建配套設施。 相關部門現正就初步建議的土地用途方案進行各項技術評估,包括交通及環境影響評估。 政府在2016年展開了研究,探討能否在「將軍澳137區」興建住宅的可能。 發展局早前回覆立法會議員時指出,把「油塘工業區」的混凝土廠重置到137區,但合約只營運至2029年,該用地最快於2030年才有居民入住,故不會影響房屋供應的時間。
雖然「將軍澳堆填區」已改為僅接收建築廢料,故減輕了道路臭味,但每天也會有重型貨櫃車及泥頭車經過「環保大道」,仍然會沙塵滾滾。 「海茵莊園」以西正面向「環保大道」,其噪音也有可能對樓盤有影響,包括「1座A1至A2室」、「B1至B7室」,以及「2座A8室、B1至B7室」都會正望這邊。 雖然隨著康城站的新盤逐個開出後,其重貨地位已不及昔日般嚴重,但實情這一區仍支撐著本港未來私樓供應。
以下我們會用三個不同處境的單位,來闡述其付款安排,包括為開放式、一房黑廁及一房光廁及兩房連儲物室的入場單位。 「海茵莊園」全盤共有1,556個單位,一房單位已佔1,021個單位,分布於32柱,表面上看似選擇眾多,故買家可先評估不同單位的內櫳特色,之後按其景觀方位等因素,逐步收窄範圍作揀樓抉擇。 若果你本身很抗拒黑廁,但又希望認購「海茵莊園」的一房,你只有五柱單位可選擇,包括「1座A2室及A9室」;「1座B2室及B9室」、以及「2座C12室」作抉擇。 整個「海茵莊園」開則較單一,開則上沒有太大可比性,故盡量按景觀、單位特色如需否安裝固定窗、以及方位作排序。 排序過後,若部份同類單位呎數相若,則盡量選購面數細一點的單位,因面數大一點的單位往往跟主力牆、及攤分較多公用面積有關,對於內櫳的實用沒有太大作用。
將軍澳137: VR地圖: 項目規劃與周邊二手呎價
發展局長甯漢豪昨表示,政府將研究該區附近水域作近岸填海,提供社區設施、交通配套和公用設施。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估計,填海範圍位於將軍澳工業邨和日出康城夾角位置,以伸延鐵路線至137區,但居民關注填海將影響海景,並需先提升港鐵將軍澳線信號系統。 現時,區內的東北角已預留13公頃用地擴建將軍澳堆填區,用作收集建築廢物,而東南角約10公頃用地則用於興建海水化淡廠。 社會對土地供應議題的關注與日俱增,行政長官在今年初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重新規劃將軍澳137區的80公頃用地,研究發展為房屋、商業及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隨着預期出現的填海工程逐步吸納將軍澳第 137 區的公眾填料,認為應把握此契機,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以善用土地。 文件提到,137區將發展成一個新社區,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區內可提供約五萬個房屋單位,供13.5萬人居住。
「2座C6-C12室」則稍稍扭向東北望峻瀅樓景、未來百勝角公屋用地,以及部份會望到GIC用地。 撇除特色單位,「海茵莊園」共提供了368個開放式單位,分布於十二柱。 雖面積只有200多呎,但因其樓底有3.5米高,故選購這類單位的買家,也須要有向高空發展心理準備。 在這十二柱中,只得「2座3-38樓C1室」屬光廁類,其餘清一色為黑廁設計。 若本身抗拒黑廁的住戶,又希望選擇開放式單位,則只有這個單位可選擇;但這柱單位的客飯廳,因其介面會向西望「環保大道」,故需進行噪音緩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