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滅鼠成效,各部門同意繼續加強轄下處所的防治鼠患措施,強化內部監察及評估滅鼠工作的成果,並積極鼓勵相關界別及持份者配合政府工作,在各自範疇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基本生存條件。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31日)召開第十五次會議,檢視去年底推出「各界滅鼠行動」以來的工作進展。 委員會回顧今年至今的蚊患情況及各部門的滅蚊工作,並就復常後首個暑假從登革熱流行地區抵港的人流商討適切措施。 時代變了,如果繼續選擇在大氣候小氣候交雜的環境下做校長,要學做「一國兩制」的校長。
校長袁潘淑嫻接受《香港01》專訪表示,計劃在小一至小三推行「半留宿式」教學,即開放時間由早上7時45分至晚上7時,讓學生可留校活動近12小時。 她指,學校轉型為私小後,更彈性取錄不同國籍及跨區學生等,自宣布下學年改辦「私家班」後,絕大部份選讀下學年小一學生均稱如常入讀,更有跨區學生及其他國籍學生報讀,暫時已錄取16名學生。 至於防治蚊患方面,衞生署表示將於各口岸繼續進行健康教育,提醒從登革熱流行地區來港旅客及回港人士應採取預防蚊傳疾病的措施。
潘淑嫻: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與「疫」同行 走進電子教學最前端
潘博士矢志一生奉獻教育,專注專心,擅長引領學校持續發展及進步,搭建教師教育舞台,與家長攜手成就學生璀璨人生。 潘博士期望能啟導學生成就美善、建立其高尚品格、大格局思維,讓其出類拔萃,貢獻國家,造福世界,讓民心學生成為新一代的典範,抱德煬和、中西融通、博學興國,永懷中國心,為大灣區教育寫上美麗動人的一頁。 另外,學校網站顯示,總校長是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她原任香港宣基中學校長,擔任校長超過20年。
- 他續指,在該1平方公里的港人社區裏面,有93畝大面積的土地,用來辦這間民心港人子弟學校。
- 我做校長,經常提醒自己,要留意大多數。
- Ada,我為你感恩,兩個女兒都很乖巧,珍惜父母為她所預備的一切,教曉兒女學懂感恩珍惜,在這個世代是何等重要及寶貴的事。
- 然而如何讓學生成為科技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拓闊自我主動學習的空間、增加自主學習的體驗,在網上學習模式中積極主動,如何提昇自己的資訊素養、網絡智慧,是學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師與家長的共同責任。
- 至少,孩子表達自己的不快與些許委屈後,還是會非常有禮貌地向司機道謝!
還記得在8月的教師會議中,我也鼓勵教師以培養未來人才為己任,在以下五方面,共同塑造學生,讓他們能與世界接軌,包括:一、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協同合作;三、創造與創新能力;四、全球移動力;五、逆境抗逆力。 潘淑嫻 我特別關心今屆DSE,今年對中六學生並不容易的,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已宣布精簡考試及校本評核的安排,我會積極鼓勵同學彎道超車,與「疫」同行,在困難上「疫」流而上。 梁振英表示,民心學校的招生對象,包括港人子弟,以及台灣、澳門居民的子弟,還有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子弟。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校長、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
潘淑嫻: 校長
從1月開始,香港教育經歷了不一樣的改變。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教育出現新常態。 「停課不停學」,讓全港師生進入了網絡課堂世界裏面。
潘淑嫻 潘淑嫻博士,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學科優異)、學校改善及領導文學碩士(院長榮譽錄)及教育博士(優異)。 一生熱愛教育,對教育充滿熱忱,以其知識、經驗積極服務教育界。 曾獲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選舉愛心獎、教育署表揚教師計劃獲表揚老師、首屆泛珠三角區域中小學校論壇論文一等獎、第一屆《閱讀夢飛翔》「傑出校長」獎等。 於2007年,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勲章」,表揚其對教育的貢獻。 近年,潘博士與多個教育專業團體向香港特區政府成功爭取提升教師班師比、教師全面學位化、優化校長薪酬編制、增設副校長職位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等,優化教育資源及質素。
潘淑嫻: 潘淑嫻
有關「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樂富漁農墟」的更多資訊,可瀏覽漁護署網頁()或Facebook專頁(/afcdgovhk)。 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淑嫻、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博士及其他嘉賓今日(七月二十九日)主持開幕典禮。 第二,我特別呼求教育工作者要緊守崗位。 即使有言論和思想自由,也不要煽動,要彼此尊重,兼容。 將來教育工作者繼續培養道德的素養、資訊的素養、思考的素養。 所以我呼求教育工作者要緊守崗位,不要提早退休。
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淑嫻主持開幕典禮。 潘淑嫻 因為疫情關係,我們半年沒見面,你好嗎? 學校終於開學了,當了校長第22年,今年的開學禮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潘淑嫻: 潘淑嫻校長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牽頭創辦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今日(1日)開學,並於下午舉行開學禮。 該校總校長潘淑嫻接受《港人講地》訪問時提到,現時有很多港澳人才希望到國家發展,但他們同時擔心子女學業的問題,而該校正是為應付這問題而設。 有學生表示選擇該校,是因為學校能夠帶給他「信心」和「中國心」,將來亦希望在內地發展。
潘淑嫻: 潘淑嫻:大家不要對香港失望 給年輕人多點愛
繼同系宣基小學於1998年在同區復辦以後,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於同年再申辦一所新津貼中學,並獲分配現時的校舍。 翌年5月,此校開始運作,並於同年6月接收校舍,隨後如期於9月開課[3],而兩校隨即結為聯繫學校。 此外,香港國安法規定行政長官不得委任曾經發表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言行的裁判官或法官成為指定法官。
潘淑嫻: 指定程序
委員會也回顧今年至今的蚊患情況和各部門的滅蚊工作,並就復常後首個暑假從登革熱流行地區抵港的人流商討適切措施。 另一方面,國家告訴香港堅定做一國兩制,要讓香港比任何地方更國際化,但屬於中國的,對國家有感情的。 讓香港這個創意大都會成為國家的驕傲,展示給其他地區看。 潘淑嫻 1996年,潘懷宗代表新黨高票當選為第三屆國大代表。 1998年參選台北市議員,因新黨高額提名導致票源分散而落選。
潘淑嫻: 「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樂富漁農墟」今日開始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星期六)
梁振英稱,學校是非牟利的港人子弟學校,設小學及中學部,12年一條龍,只收錄香港及台灣、澳門等非內地籍學生,用香港學制,學生將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及外國公開試。 該校今年5月落成後便正式收生,並於9月開學。 學校網站顯示,該校擁有星級教學團隊,不少教職員都是來自香港名校。 7月中,全球大約10億學生受學校關閉影響;另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和技能主席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指出,學生學習個人化的需求提昇。 我忽發奇想,未來的學習模式是否可以網課與實體混合雙軌而行,共同產生協同效應,線上線下,無分彼此,拓展更具創新性、個性化的學習? 讓每個孩子學有所得,隨人而學,隨地而學,隨時而學,學習便可超時空化了!
潘淑嫻: 校舍
訓練過後,學生可選擇參與功課輔導或興趣班等。 下車了,有一個貌似大學生的年輕人對司機說:「唔該師傅。」我暗自心生欣賞,掙扎了一會,我厚着臉皮,帶着微笑說:「唔該司機。」回家路上,雖已入夜,陽光瀉滿一地。 一夜,乘小巴回家途上,坐在隔壁的是一個年輕媽媽與年約五歲的兒子。 他們嘩啦嘩啦地談着,時而英語,時而廣東話,母親把握着每分每秒讓孩子學習。
潘淑嫻: 孔教學院大成小學推「半留宿」教學 暫取錄16人 校長:有危有機
香港特區政府以指定法官的資料涉及個人私隱和屬機密資料為由,拒絕向公眾披露指定法官的完整名單[2]。 但是,當個別國安案件在法庭上公開進行各種法律程序時,傳媒及公眾就能知道誰是指定法官。 不過,公眾仍然無法得知未曾公開處理任何國安案件的個別指定法官。 同樣地,公眾亦不會知道任何指定法官的實際任期(即獲特首任命及指定結束的確實日期)。
潘淑嫻: 相關詞條
雖然辛苦,但風暴快要過去,大家一齊努力。 可以發展深圳,可以發展大灣區,但香港有不一樣的光芒,有不一樣的情韻,有不一樣的味道。 第一個觀察是,很多人威逼校長表明立場,例如會否譴責暴力,會否譴責警方。 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要兼容不同持份者的看法,但要我站在其中一方,會照顧不了另一方的人。
Ada,我慶幸你們都可以在網絡設備上提供女兒充足的支援。 潘淑嫻 Ada,我為你感恩,兩個女兒都很乖巧,珍惜父母為她所預備的一切,教曉兒女學懂感恩珍惜,在這個世代是何等重要及寶貴的事。 面對香港疫情,家長面對工作的挑戰及經濟的壓力,已是十分不容易,此時此刻,我也鼓勵學生自強不息,與疫同行,疫境自強,體諒家人的難處。
潘淑嫻: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與「疫」同行 走進電子教學最前端
「老師,謝謝你」;「唔該晒」;「支持你」;「聽晒你話」;「工友,辛苦晒」。 一句窩心的鼓勵與感謝帶着力量,也讓學生多欣賞別人,期望常懷感恩能成為他們的日常。 這幾年,每當我工作了一整天離開學校時,總會遇到一些學生跟我說:「校長,辛苦晒。」那種滿足、快樂的感覺真的不能言喻!
她又期望學生、教學團隊未來會繼續在大灣區服務,將香港優秀的教育精神融入國家的發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七一中的講話,提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 她續指,特區政府一直提供不同平台協助青少年發展,建造業將會迎來另外一個黃金時期,眾多大型基建項目會陸續開展。 對於有意投身建造業的年輕人,是一個大好機會。 說得尖銳,可刺穿人心,也會帶來傷害;說得合宜,可溫暖彼此,也會帶來鼓勵。 每年開學典禮末段,我都逐一介紹教師、職工,包括各級班主任、各類型的支援隊伍。
如果想香港人才外流,我們繼續不去思考,不求突破。 根據學校網站列出的辦學宗旨,是培養擁有「香港根、中國心、世界觀」的大格局思維、具備「兩文三語」能力的下一代。 梁振英強調,讓民心學校學生與其他學生多點交流,可以促進他們「香港根」的生長, 促進「中國心」的壯大,亦促進「世界觀」的擴展,因此其辦學理念是 「香港根」、「中國心」、「世界觀」、「大格局」。 該校擁有1200個宿位,梁振英指可以和香港的學校經常辦活動,邀請香港的學生前往,利用學校當作一個基地,與民心學校的學生一起共同辦活動;亦可以利用這個基地到大灣區,以至到全國各地見識一下。 他又指,會邀請內地學校的同學,到民心學校住宿,讓學生之間多點交流; 甚至外國學校的學生都可以到民心學校住宿。
潘淑嫻: 「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樂富漁農墟」今日開始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星期六)
潘淑嫻曾經擔任健身教練和私人教練達14年,之後利用建立30多年的編織鉤編技巧,成為香港首位「針織塗鴉」藝術家(Yarn Bomber)。 「針織塗鴉」(Yarn Bombing)以明亮和愉悅的針織或鉤針織外套包裝樹木、欄杆、扶手、消防栓、電話亭或街上其他固定裝置及設備。 潘淑嫻2025 她的藝術品已出現在香港各類公共場所,為活力城市及香港市民帶來色彩及歡樂。 至於學費方面,2022至2023年度,小學(G1-G6)一學年為98,000元(人民幣‧下同);初中(G7-G9)為118,000元;高中(G10)為138,000元。 住 宿 費則是小學(G5-G6,4人間)一學年11,000元(含周末)、10,000元(不含周末);中學(G7-G10,3人間)為13,000元(含周末)、12,000元(不含周末)。 餐費方面,走讀(不住宿)一學年為8,000元;住宿(小學)為18,000元;住宿(中學)為19,000元。
潘淑嫻: 潘淑嫻
第三,呼求政府用創意的思維去處理現在。 有一個校長很有創意,他說:「民間的思維很清晰,大家都累了,可否兩個星期沒有任何暴力的時候,可以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呢?」如果全部人合作兩星期,不需要「和你塞」,700萬人遵守承諾,然後用創意的思維解決問題,就會有新的轉捩點。 潘淑嫻 第二,要挽回香港每一個人,先要挽回制度。 自殖民地時代,很多制度需要處理,例如怎樣解決房屋問題。 因為很多文宣和組織用愛和關心令他們情緒澎湃。
潘淑嫻: 校長
仍然相信,要刻意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選擇以禮待人、選擇信任、選擇寬恕、選擇愛。 潘淑嫻 他續指,在該1平方公里的港人社區裏面,有93畝大面積的土地,用來辦這間民心港人子弟學校。 潘淑嫻 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距離港人子弟學校1.7公里,校園面積等於香港清水灣校園的兩倍,而南沙慶盛高鐵站距離民心學校約不到1公里,旁邊有香港地產商正發展類似太古廣場、具多功能的商業計劃。 小一「統一派位」結果昨日出爐,獲「派0班」的黃大仙孔教學院大成小學,早前決定今年9月營辦私立小一,現正積極招生。
潘淑嫻: 校舍
瞬間,正要下車之際,孩子扭着說:「媽,你把我弄痛呢!」母親連忙道歉。 潘淑嫻2025 倏地,孩子以清脆響亮的聲音說:「唔該司機叔叔。」下車後,只見孩子挨在母親身旁,剛才的不快已一掃而空。 漁農墟設有十多個漁農攤位供市民選購多款本地時令漁農產品,同場亦有精彩舞台表演、環保工作坊和以本地漁農業為主題兼有環保元素的攤位遊戲,為巿民帶來愉快體驗。
潘淑嫻: 潘淑嫻校長
值得一提的是,此校連同毗鄰四所中、小學[註 3],均試驗性採用「系統設計」[註 4]建造法[7][8]。 當中,此校動工時間最早,因而成為全港首座應用上述技術興建的標準校舍[9][10]。 喺2021年9月,佢當選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教育界委員[1]。 之後佢喺李家超無提政綱嘅情況下,有份提名李家超參與2022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2]。 各位家長,本校袁潘淑嫻校長早前接受網站Parents’ Daily及香港電台的專訪,並與升學顧問梁永樂先生暢談本校STEM課程的特色及如何讓學生獲益。 有興趣的家長可按下方之超連結,閲讀有關訪問的文稿。
潘淑嫻: 政府檢視落實防鼠防蚊工作進展
另一小學副校長羅懿文亦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曾在香港中、小學任教,具有豐富教學及行政經 驗。 加入民心團隊前,於香港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任主任一職。 根據香港國安法,行政長官應該指定部份現任裁判官及各級法官處理中國國安罪行案件。 在授予指定前,行政長官可以選擇諮詢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及國家安全委員會。 對於愛國教育,潘淑嫻指愛國的精神是沉浸在每日不同的環節,當中包括課程和其他學科活動等,並指往後日子學校會透過不同課程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她又指對未來、學生都充滿期待,盼望師生之間能夠擁有一種開朗的思維、視野、識見,從而為自己的生命和未來,打造最美好的幸福。
她表示,「私家班」及私小可打破原來津校限制,例如可跨區收生等,亦打算借此機會,參考外國寄宿學校的日校生方式,在小一及小三推行「半留宿式」教學,即讓學生可於早上7時45分至晚上7時、近12小時留校。 她表示,學校尚欠少量學生才達16人開班門檻,認為獲「派0班」最主要仍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問題,致學齡人口急劇下降,黃大仙更是當中的「重災區」。 潘淑嫻 食環署表示,未來亦會繼續在全港各區共108個鼠患主要黑點進行策略性滅鼠行動,全面及持續地改善這些地方的鼠患情況,以達致2022年《施政報告》所提出於2023年年底前把鼠患主要黑點數目至少減半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