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騙徒很快便發掘到另一漏洞,他們轉趨向利用境外電話致電和傳送短信給市民,令市民接收到更多的濫發電話或訊息。 自二零一零年年底起,政府鼓勵金融業、保險業、電訊業和電話中心推行人對人促銷電話的自行規管計劃,以盡量減少促銷電話對公眾造成的滋擾。 另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認為,財務公司對債務諮詢人資料使用,不應超出諮詢人的合理預期,而由二○一一年至今年七月,公署收到因追收債項而侵犯個人私隱的投訴,有一百三十七宗。 「財務公司點可以要求諮詢人代為還錢!」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葉國謙認為,諮詢人無辜被滋擾,問題十分嚴重,促政府修例加強監管及保障諮詢人。
她亦再聯絡餐廳方面,說出接獲騙徒來電一事,餐廳職員為她翻看閉路電視片段,發現其外賣餐盒被一名約30至40歲的短髮男子取去,當時穿着深色短袖運動裝及波鞋。 她也曾向foodpanda反映所遇經歷,要求減少披露用家的個人資料,獲回覆會紀錄在案。 以現時VoIP技術普及,相信這類公司下一步會以海外號碼來電顯示的號碼打出推銷電話,以迴避香港法律規管。 外賣平台單據上的用家名字和電話號碼,成為電話騙徒尋找獵物的最新途徑?
電話滋擾: 滋擾「搏命來電」每日600個
當公眾將自己的話納入中央登記名冊後,這類公司就不可以撥打登記名冊上的電話,公眾可以很簡單將自己的意願告知這類公司,而不用受自己換了流動電話網絡的影響,亦不用公眾自己向每一間公司發信,要求他們不要來電推銷。 通訊事務管理局做了以上步驟,現時市面上的滋擾性推銷電話可以減了一大半。 鄭先生遂向無辜被滋擾者查詢來電顯示號碼,然後要求電訊管理局查核,發現原來是中國移動通信一個毋須登記的儲值卡號碼,鄭先生曾多次要求中國移動通信中止該電話號碼的飛線服務,幾經交涉,對方終在近日中止有關飛線,但滋擾者卻改用其他儲值卡號碼繼續惡意攻擊鄭的公司電話,令他十分困擾。 「若再無辦法,惟有改電話號碼,但咁樣我會流失班舊客,損失好慘重!」他認識的兩名行家亦遭同類手法滋擾,懷疑是其他行家所為,目的是令他們無法接生意。 林小姐稱,由於知悉自己部分個人資料已經外洩,不肯定後續還有否其他事情發生,所以一直感到不安,決定報警處理。
- 根據2022年的數據,電話騙案數量錄得2831宗,當中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
- 香港電訊呼籲香港政府為頻譜政策及管理方法進行徹底的改革,避免香港、其智能城市的願景,及作為區域樞杻和進入中國內地門戶的角色受到災難性影響。
-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 律師黃國桐表示:「諮詢人唔知情,無簽名,法律上責任係零,係財仔(財務公司)搞多個名堂,目的係索取更多債仔親友資料,以便日後追數。」財務界人士透露,借貸人「走數」,財務公司便聯絡諮詢人查詢借貸人去向,由他們向借貸人施加壓力,令借貸人還款。
- 另外,同一條例下,任何人如傳送虛假訊息,旨在令他人造成煩擾、不便或不必要的憂慮( 第20(b)條 ),又或是無任何合理理由而持續地打電話( 第20(c)條 )亦屬違法。
首先,部分這類發出滋擾電話的公司,他們透過Voice over IP(VoIP,像Skype一類技術),將他們來電的中心搬到中國或其他鄰近國家,飯碗與香港無關。 現時由於未有規管,這類公司不理三七二十一亂打電話,當他們打給正在海外漫遊的人時,往往造成每分鐘數元至數十元不等的漫遊費用,每天收兩三個電話,一次外遊或外出公幹,可能造成過百元以上損失,試問這類公司會否繳付他們搞出來的漫遊費用? 由於涉及漫遊費用問題,因此政府介入保護公眾利益是十分有必要。 這類滋擾電話,明顯是通訊事務管理局的政策範疇,因此通訊事務管理局在這方面是責無旁貸。 現時當前急務,通訊事務管理局應向固網公司發出指令,要求固網公司編配電話號碼給這類公司時要向通訊事務管理局作出登記。 如這類公司向固網公司申請綫路時未有申明作電話推銷用途,通訊事務管理局可指令固網公司終止有關公司服務,或將有關號碼加入資料庫作出登記。
電話滋擾: 核實來電「滋擾」身份就比單純阻擋廣告電話來得複雜?
除了詐騙電話(Scam)外,推銷電話也愈來愈猖狂,市民更接到手軟。 雖然香港是自由經濟體,但也不應完全放任商業機構的電話推銷,如果毫無規管,不單影響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有可能影響香港的聲譽。 但近日這類電話之多已經去到令公眾相當憤怒的地步,連私隱專員蔣任宏,最近都不得不公開要求政府作出監管。 而民眾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騷擾電話是誰打的」,現在其實自己查就查得到,前往電信公司使用「付費服務-申請市話受話明信」,可以看到三個月內的資料,大概要500塊上下。 除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及其他內部指引另有規定外,警務處是會依照 《政府公開資料守則》 提供資料。
本文介紹政府如何立法監管非應邀電子訊息、如何拒收此等訊息和免受濫發電郵的滋擾。 林小姐更收到另一名姓陳苦主私信稱,同樣於周四(27日)收到該騙徒傳訊息,冒充警員向其恐嚇勒索「保釋金」,手法如出一轍,但不同之處是陳小姐沒有叫外賣,只是一宗樂園門票騙案的受害者,揭發案中有案,不排除有更多曾被騙的受害者。 電話滋擾2025 最近本人有朋友的婆婆,正正因為詐騙電話訛稱孫兒駕駛時撞傷了人要索償醫藥費,最終被騙養老積蓄20萬元,對婆婆打擊甚大。 電話滋擾2025 根據2022年的數據,電話騙案數量錄得2831宗,當中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
電話滋擾: 無簽名 法律責任係零
英國政府於一九九七年實施《反滋擾法》,立法原意是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但近年已被應用至其他方面。 另外,例如求愛不遂者繼續向心儀對象「跟出跟入」、在公司、住所附近徘徊不去,也可能因「威脅他人財產及生命安全」而構成遊蕩罪。 曾在中環商廈爬牆示威、被喻為「蜘蛛俠」的Matt Pearce,○六年就因力追心儀女教師不遂,觸犯恐嚇、遊蕩等十五項罪名成立,被判囚四十二個星期。
警方發言人指,關注及跟進收債活動,由一○年截至本年七月,一名持牌放債人因涉嫌與一宗中介公司不良經營手法的刑事舉報有關,不獲牌照法庭辦批准續牌。 電話滋擾2025 漁護署今日(29日)表示,十分關注昨日港鐵火炭站附近有野豬襲擊市民,引致2名市民受傷的個案。 首兩名被告另被1項遊蕩導致他人擔心罪,指他們於本年2月5日,在同一地點遊蕩,導致男子戴榮曦合理地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
電話滋擾: 滋擾電話號碼
由香港人開發,曾經大受歡迎的小熊來電,主打可疑電話的全自動攔截,設定後將自動拒接所有可疑或廣告電話,十分方便;亦可以透過「來電辨識」功能分辨陌生來電的來源,例如公營私營機構,避免錯失電話。 Ireland 及 Burstow 的案例顯示,在香港法例 《侵害人身罪條例》 下,受纏擾的受害人能受到一定保護。 問題是怎樣證明事件確實發生,亦要考慮提出起訴涉及的時間及金錢;以及檢控是否符合律政司的 《檢控守則》 。 第20條 所禁制的訊息,包括令人厭惡或任何不雅、淫褻或具威脅性的訊息。 然而,根據 《釋義及通則條例》 第19條 要求,要為 第20條 提供一個具有目的性的釋義,「威脅性的訊息」可包括持續打出默不作聲的電話。 正如英國案例 R v Ireland 和 R v Burstow 所述,不斷打電話,包括默不作聲的電話,可令受害人感到受即時非法武力對待的威脅,因此亦算是具威脅性。
電話滋擾: 張美雄|解決「滋擾電話」之道在於創科
電訊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根據《電訊條例》,電訊局不能要求電訊供應商中止客戶的飛線服務,呼籲受滋擾的事主報警求助。 由於此類投訴電話來電顯示個個不同,之前使用的「拒絕接收指定號碼」軟件未能派上用場。 電話滋擾 香港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易18222」熱線,提供24小時反詐騙諮詢服務,你可致電18222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以協助應對懷疑騙案。 熱線亦提供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以有效應對時下流行騙案。 電話滋擾 鄭先生則指,使用外賣平台自取時,會自行與店家確認餐點資訊,稱:「我會自己同餐廳去對,因為有時都擔心會出現漏餐的情況。」他表示,未聽聞過今次事件的行騙手法,擔心自己同樣會出現個人資料被盜竊的情況,建議餐廳應加強防範,保護客戶個人資訊。
電話滋擾: 電訊業的自行規管計劃
為進一步打擊,警方近日也嘗試其他辦法,推出防詐騙的手機應用程式Scameter+,協助市民去分辨可疑的來電與電郵 ,程式亦可透過即時輸入相關的電話號碼去評估詐騙風險、查閱及分享防騙資訊。 然而,有關程式只屬評估性質,不能即時阻止到詐騙電話的來電。 另一方面,從過往案件可見大多數受騙者皆以長者或上年紀人士為主,對他們而言,他們未必能夠識應操作以上的手機程式。 中國移動通信發言人稱,在未徵求卡主同意下不能更改用戶的服務設定,在特殊情況下會嘗試聯絡卡主作了解及考慮作特別處理,如證實卡主啟動的飛線功能具滋擾成分,會由專責部門處理。
電話滋擾: 外賣單上顯示姓名、手機號碼 易被「有心人」有機可乘
打開門做生意,收到顧客來電固然高興,但假如每日收到多達六百個「搏命來電」則是一場噩夢。 一名電腦維修公司東主的商業電話號碼近月遭人惡意飛線,滋擾者「借刀殺人」,首先用俗稱「太空卡」的電話儲值卡號碼「飛」到該商業電話號碼,然後四處致電滋擾其他人,受滋擾者憑來電顯示不斷致電事主投訴,癱瘓了事主的公司電話線路,無法接洽生意。 事主曾向有關儲值卡號碼的電訊供應商求助,供應商亦已中止有關飛線,但滋擾者卻改用其他儲值卡號碼繼續惡意攻擊,事主雖報警,但仍無法阻止有關惡行。 芝麻來電可以辨識與阻擋廣告推銷電話,並且用戶不需要將電話加入到通訊錄便可使用。
電話滋擾: 騷擾他人達厭惡程度即屬違法
但商界如果依然不理民間所受的滋擾,繼續使用這類推銷手段,如果政府一點事也不做的話,那就真的漠視民間疾苦。 不少讀者都會和譚鳴一樣安裝攔截程式,例如「小熊來電通知」、「芝麻來電」、「Whoscall」等,不過就算安裝這類軟件,依然無法完全阻止廣告電話,治標不治本。 但原來只要更改一個設定,把攔截來電的方法,設定為「靜音」,即可大幅減少推銷來電次數。 (請參閱 報案室電話及地址 。) 如閣下被人用電話或傳真騷擾,亦可透過 電子報案中心 電話滋擾 舉報。 其後,她再收到來自另一手機號碼的whatsapp語音訊息,自稱是灣仔CID的警察,並傳送一個支付寶的轉帳二維碼,同時以文字訊息着她「您現在快啲過2500蚊保釋金,否則會惹上不別(必)要麻煩,請盡快處理」,該帳號使用警隊步操圖片為頭像,改名為「香港警察」。
電話滋擾: 滋擾這個電話資料庫是怎樣建立的?
該名苦主陳小姐向《香港01》透露,上周在社交平台群組見到有人聲稱有樂園門票出售,不虞有詐,轉帳約一千元予騙徒購買四張門票,但付款後對方即時「失蹤」,始知受騙,但她見損失金額不大,未有報警。 周四晚上,她突然收到該騙徒的whatsapp訊息,冒警要求她轉帳支付保釋金,但她未有理會。 後來看到林小姐的帖文及其他人留言,才知道有其他人中招,相信騙徒為慣犯。 現時,通訊事務管理局有推出「拒收訊息登記冊」,是《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中的一項措施,目的是為了讓市民不再接收非應邀商業電子訊息。 只要市民將自己的電話或傳真號碼登記在任何一份「拒收訊息登記冊」上,在登記後第十個工作天起,該電話號碼就不會再接收非應邀商業電子訊息。
電話滋擾: 外賣用家促平台加強保護客戶資料
網民又從圖片中的背景,找到她駕駛的巴士路線,不少網民留言表示要「追780」。 不少網民亦紛紛報料,指曾遇過她,並透露女車長駕駛港島柴灣至中環的巴士,但有網民呼籲不要滋擾司機:「會攪住人份工」、「咪阻住人做嘢啦!」強調要尊重司機。 多名男子涉於本年2月,先後到阿布泰國生活百貨位於旺角荷李活商業中心的分店,高聲叫囂並滋擾顧客。 電話滋擾2025 警方事後拘捕5人,包括兩名分別14及15歲的學生,並控以遊蕩導致他人擔心罪。
電話滋擾: 網民估計女車長的駕駛路線
律師黃國桐表示:「諮詢人唔知情,無簽名,法律上責任係零,係財仔(財務公司)搞多個名堂,目的係索取更多債仔親友資料,以便日後追數。」財務界人士透露,借貸人「走數」,財務公司便聯絡諮詢人查詢借貸人去向,由他們向借貸人施加壓力,令借貸人還款。 為保障公眾安全和保持公共衞生,漁護署2021年11月起採取新措施,定期於有多頭野豬出沒、曾經發生野豬傷人個案或野豬可能對公眾構成危險的地點捕捉野豬並將其人道處理。 此外,漁護署接獲市民或其他政府部門報告有野豬在市區或民居附近出沒時,亦會採取行動,捕捉野豬以減低野豬對公眾構成的潛在危險或滋擾。 漁護署會在行動中使用麻醉槍捕捉野豬,並使用藥物注射將所捕獲的野豬作人道處理。 電話滋擾2025 新措施施行至今,漁護署共人道處理540頭野豬,野豬滋擾黑點下降至2022年的42個,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數字降至2023年(截至五月)約440宗,野豬傷人個案亦減少至2023年(截至七月)4宗。 事實上,當初電話卡實名制的推行是希望堵塞漏洞,防止和協助偵查涉及使用電話儲值卡的罪案,防止市民受騙,所有用戶不論是本地還是非本地需要身分證登記儲值卡。
可惜的是,坊間知道此條例存在的市民數量不多,通訊局是否應加強推廣? 另一方面,雖然電話促銷者完全被禁止撥打登記冊上的號碼,否則會面臨刑事或民事責任,但如果何電話促銷者仍然繼續以電話促銷,市民如何能效追蹤該滋擾電話屬那一間的商業機構,通訊局也應該繼續研究優化改善。 而指定香港電訊家居電話及 eye服務客戶,更可將手機應用程式連接家居或eye電話,並尊享「家居滋擾電話攔截」功能,通話從此更自在。
被告被控對他人身體加以嚴重傷害罪(等同違反香港法例 《侵害人身罪條例》 第19條 ),其上訴亦遭法院駁回,原因是精神傷害可等同嚴重身體傷害。 電話滋擾 電話滋擾2025 苦主林小姐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事發於周四(27日)下午,她使用手機透過外賣平台foodpanda落單,向長沙灣青山道一間餐廳訂購外賣飯餐,包括有焗飯、炒米粉和炒麵、三文治及4杯熱飲,並以支付寶香港(AlipayHK)全數付款百餘元,預約於當天下午6時自取。 中央資料庫的作用在於,流動電話公司可以根據資料庫阻擋這類公司致電正於海外漫遊人士,或致電給一些已經向電話公司表明不願接收推銷電話人士。 另外,不少外傭僱主也在不知情下,成為「諮詢人」而一身蟻。 數月前,一名僱主黃先生(化名)就因為其傭工拖還欠款,連日遭財務公司職員電話轟炸,對方要求僱主代傭工還款,稍後有人多次到黃的寓所地下按鐘,要求上門尋人,幸被住宅保安阻止。 漁護署表示,昨日中午接獲警方轉介指港鐵火炭站附近有野豬襲擊市民引致市民受傷,遂即時派員到場跟進,以麻醉槍將野豬麻醉並捕捉。
電話滋擾: 手機app
他們被控於本年2月3日,在旺角荷李活商業中心地下「阿布泰國生活百貨」的共用部份遊蕩,導致男子戴榮曦合理地擔心的安全或利益。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Foodpanda今日(29日)回覆《香港01》稱正在調查相關個案;警方亦證實收到相關報案,案件分別列作「盜竊」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件交由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9隊跟進,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至於很多人說自己的精神受到傷害,立達徵信社相信長久接到這種電話一定不舒服,但是事實上在法律還是很難定罪,既沒有醫師診斷,也沒有相關證明。 3.除了冤親債主外,有些就真的不知原因為何的騷擾,素昧平生,也不認識對方(有時只是見幾次面),結果對方不知道發甚麼瘋,瘋狂打電話。 〔記者鮑建信/高雄報導〕屏東縣新園鄉4年前因興建太陽能光電系統爆發滋擾案,李姓村長等4人,被地院依妨害自由罪判處拘役後,經簡易上訴庭改判無罪,檢方不服上訴,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認為李等行為和平,公司施工權益受損輕微,仍然維持無罪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