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是香港公共運輸系統骨幹,每天接載逾五百萬乘客人次,其車長收入在各種司機屬中上水平,而員工及家人可免費搭港鐵,相信可節省不少交通費。 九巴在招聘廣告上以司機收入可達1.9萬元為賣點,其中「特別更」司機收入更達2.1萬元。 九巴回覆《香港01》查詢時稱,當中新入職司機薪金包括「迎新獎金」;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巴士分會主任溫餘慶則稱,新入職司機底薪約1.1萬元,價值5000元的迎新獎金只會在入職後半年發放一次。 他又指,司機原定工時為8小時,但一般都要超時工作,有「補水」,再加上其他獎金,每名司機的收入約有1.5萬元,和「官方數字」有一定出入。
1972年,政府喺山頂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制度,同年5月1號首條私營豪華小巴1號線(往來山頂至中環)投入服務,結果試驗成功,並喺1974年正式實施專線小巴制度,去到1975年港島已經有6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由於綠色專線小巴越嚟越受歡迎,政府喺1977年10月26號首次招標幾十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畀公共小巴商或有興趣嘅商人競投,首批九龍及新界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分別喺1979年4月及11月投入服務。 隨住時代發展,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不斷提升,政府亦批出九龍市區及新市鎮嘅專線小巴路線畀人投。 喺香港,公共小型巴士,又叫小巴,Van仔,係可以載最多19人嘅客車。 自1976年起,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第23(1)條規定,政府可以用指令方式刊憲,規定全香港行駛嘅Van仔數目只得4,350架[1]。 7小巴2025 2006年,有小巴商為咗推翻呢條法例,曾經入稟高等法院司法覆核(案件編號:HCAL 93/06)[2][3],高等法院最後判小巴商輸官司[4]。
7小巴: 紅色公共小巴
違反與車速限制器相關的規定,例如使用沒有安裝認可車速限制器的紅色公共小巴,或者使用已經安裝認可車速限制器,但是車速限制器未能夠保持於良好及有效用的狀態的紅色公共小巴,均屬違法。 另外,如果在沒有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下,干擾車速限制器的正常操作,罰則相同。 7小巴 條例亦將電子數據記錄儀(俗稱黑盒)列為紅色公共小巴的其中一項基本裝備。 紅色公共小巴因路線不受政府規管,所以路線較有彈性,往往可以使用更暢通的路線以更快抵達目的地(例如由新界往旺角/佐敦道的路線會取道介乎界限街和柏樹街之間的大南街),對於乘客和經營者而言,「靈活」是紅色公共小巴的優點。
深圳市已逐步将行走于关内及穿越二线关的小巴改换为大巴,不少线路的小巴已经转为大巴运营,还有一些小巴线路被取消。 2006年6月30日是深圳原特区内公共小巴线路运营的最后一天,在此之后就没有小巴运营了。 除红色小巴禁区外,现时红色小巴可行驶香港各区,其服务路线、班次及收费不受规管。 截至 2023 7小巴2025 年 3 月,全港共有 847 辆领牌红色小巴。
7小巴: 營運資訊
例如以前香港紅色小巴每逢打風,隨便加車費,曾經有來往香港仔至華富邨由原本嘅港幣3蚊加到港幣30蚊,另外來往新界至佐敦道更曾經加到去80蚊,呢個做法曾經俾市民投訴。 另外,由於大部份紅色小巴司機都係自僱人士,收入同載乘客人次有關,如果車上乘客唔多,一般紅色小巴都會停車等客,拖延唔少時間,例如紅磡-青山道線。 根據運輸署於2017年初公佈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當局擬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增闢一條專綫小巴路線往返香港口岸與東涌站。 7小巴 7小巴 台北市聯營公車「山區小型客貨車」,自1979年起開行山區小型公車。 路線大多行駛山路及偏遠狹窄路段,在山區與偏遠地區路段隨招隨停,在市區路段則停靠固定站位。 另外由於1979年時,山區住戶多為農民,因此當時使用車輛為客貨兩用車而非純小型巴士。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 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 (一至五號),共提供673個私家車泊車位(包括12個傷殘人士泊車位)、25個電單車泊車位、14個輕型貨車泊車位及21個預約的士泊車位。
- 此外,附表19亦指明在公共小巴上安裝記錄儀的安裝及性能規定。
- 專線小巴大部份路線都有固定車站,可以喺固定車站等車,或者喺路線途經嘅非禁區位置截車。
- 2017年4月7日,政府就《2017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刊登憲報,將小巴的座位上限由16個增至19個;2017年6月28日,立法會下午三讀通過草案,於同年7月7日起生效。
- 除獲准特定路段設置中途站外,專綫小巴在顧及乘客安全及不違反交通條例的情況下,於路線沿途非停車限制區位置上落乘客,司機有最終決定權[27];乘客亦可於交通情況許可下,在任何非限制區地點揚手登車(Hail and ride)[28]。
- 城市小公共常因超载、私定票价、私改线路等问题引发纠纷,同时由于任意揽客、抢行、随意停车、故意围堵大公共等行为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和斗殴事件屡见不鲜。
乘客於上車的時候須先繳付車資,現金車資須投入錢箱(不設找續),不得交給司機。 7小巴2025 而所有綠色小巴均接受八達通(部份路線設分段收費,須於繳付車資前先通知司機,讓司機調整八達通收費機;部分路線的八達通機設有按鈕,乘客須自行把收費機按至所須繳付的分段車費)。 下車前須高聲呼叫司機下車地點,或按電鈴(如設有,及只適用於固定車站),司機揮手作實。 專線小巴營運較紅色小巴有效率,以每輛小巴平均計算,後者日均載客量比前者低近38%。
7小巴: 【誠哥妙算】中環中心買家接火棒 小巴大王劈價三成放售樓面
隨着時代發展,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不斷提升,政府亦批出九龍市區及新市鎮的專線小巴路線以供競投。 香港小型巴士(簡稱小巴,英語:Minibus/Mini Bus)主要分為公共小型巴士及私家小型巴士,前者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 在2017至2019年期間,公共小巴乘客量每日大約180萬人次,佔整體公共交通服務市場約14%。
當時政府刻意安排新線分為多個路線組合,每組包括可能獲利和無利可圖的路線,以求互相補貼[6],並於5月19日正式招標首批6組共10條路線[10]。 新界首批專綫小巴路線於1979年11月在西貢區投入服務,就是透過招標形式甄選營辦商;至於九龍首批專綫小巴路線在1979年4月開始服務市民。 紅色公共小巴車身被髹上紅色作識別,服務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不固定,不受政府監管。 由於紅色小巴所行走的路線並非固定,收費亦有可能隨路線長短而有所變動。 另一方面,綠色專線小巴團體希望放寬政府小巴座位上限,根據小巴團體委託香港大學民意計劃所作調查顯示,六成半人認為放寬有助縮短候車時間,以及紓緩擠塞[24]。 但政府仍然拒絕有關建議,運輸署官員質疑業界會否遵守凍結費用承諾,但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指,署長有權力否決違反承諾的加價[26]。
7小巴: 車輛
香港的公共小型巴士(簡稱小巴,俗稱Van仔)是載客量為19人或以下的空調客運車輛,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 7小巴2025 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可分為「紅色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 因小巴經營模式問題[註 1],衝紅燈和超速的情形頗為常見,尤以紅色小巴為甚,這種駕駛行為甚至被市民譏諷為「亡命小巴」。
7小巴: 香港小型巴士
早期小巴用車多數係歐洲牌子,好似金馬(英文:Commer)、柯士甸(英文:Austin Motor Company)、摩利士(英文:Morris Motors)、福士同埋福特等等,亦有日本大發同埋五十鈴。 喺八十年代中,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引入新款冷氣小巴豐田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就成為香港最常見嘅車款。 對於屢遭市民投訴駕駛行為不當的專綫小巴司機,運輸署會派員實地查察或登車調查以核實情況、會見並鄭重提醒營辦商警告有關司機,以及視乎情況向有關司機採取適當的紀律處分。 此外,運輸署會提醒營辦商加強員工訓練及突擊審查司機的表現,以改善服務質素。 專綫小巴的乘客上落車門較狹窄且設有梯級,未能符合無障礙運輸設計。 三間營運途經醫院路線的專綫小巴營辦商,包括進智公交(瑪麗醫院)、捷輝汽車(聖德肋撒醫院)及冠志實業(威爾斯親王醫院),計劃於2017年下半年各自斥資引入三輛可供輪椅上落的小巴車款作測試。
7小巴: 巴士起火
首款引入香港的低地台小巴,是英國製的Optare Solo SR,全長7.27米[30],設有19個座位,有斜台讓輪椅上落,但車價達一百五十萬元,比一直使用的日本小巴貴一倍[31]。 由於這款小巴會超出公共小巴7米的法定長度上限[32](此車實際上是一輛小型單層巴士),運輸署會酌情豁免長度限制,讓該等低地台小巴可於香港試行。 專綫小巴是根據車費等級表釐定車費,車費表列明專綫小巴路線在不同距離路程下,可收取的最高車費。 營辦商可以把車費訂在低於車費表所定水平,但須經運輸署批准,因為車費水平是有關服務經營牌照中所訂明的一項條件。 如有實際需求及適宜開辦新的專綫小巴服務,運輸署會在政府憲報和報章刊登公告,詳列新專綫小巴路線資料,亦會向各既有專綫小巴營辦商和紅色小巴商會發出邀請信,並舉行簡介會向有意營辦者簡介有關詳情,以便其提交申請。
7小巴: 小巴牌照類別
佢哋大部分路線係由有限公司經營,當中包括一啲集團嘅多間子公司。 專線小巴大部份路線都有固定車站,可以喺固定車站等車,或者喺路線途經嘅非禁區位置截車。 乘客上車要畀錢先,現金入落錢箱(冇得找錢),唔係交畀司機。 而大部分綠色小巴都收八達通,部份重有分段收費,要喺畀車錢之前單聲畀司機,等司機較八達通收費機較啱價錢。 落車之前要大聲話畀司機知喺邊度落車,或者撳鐘(如果有,但只適用於固定車站),司機遞手作實。
7小巴: 行車路線
深圳市的公共小巴,在正常的情況下,一線的公共小巴以銀色車身及綠色車頂為主,二線的公共小巴就以銀色車身及紅色車頂為主。 7小巴2025 原特区内行走的小巴编号为4开头,穿越二线关的小巴为5开头,二线外行走的小巴线路为7(宝安区)或9(龙岗区)开头。 公共小型巴士的数目,规定最多为 辆,每辆的座位最多为 19 个。 有些公共小型巴士行走固定路线(绿色专线小巴),有些则行走非固定路线(红色小巴)。
7小巴: 路線編號
駕駛人士請留意,觀景山隧道禁止運載第1、2、3或3A類危險品的車輛使用。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綜合手機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及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的車位空置情況。 7小巴2025 另外,據鐵路車務員工協會主席劉彩紅提供的資料,港鐵新入職車長薪金約為1.3萬元,但未計及超時工作的補貼,車長收入會按年資增加,亦有機會晉升至其他職位。 受聘員工及家人可免費乘搭港鐵,另外亦有醫療保險、12日年假等福利。 此路線是區內跨區混合的專綫小巴路線之一,往旺角方向為油尖旺區區內線,返回九龍站方向需途經屬於九龍城區的萬基大廈一段窩打老道。
7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雖然公共小巴嘅車主可以申請將小巴由紅色轉為綠色(例如618),或者由綠色轉為紅色(只可以同另一架小巴互換牌照,唔可以就噉由綠轉紅;但由紅轉綠就唔使同另一架小巴互換),但從歷年嘅小巴分佈數字睇,綠色小巴嘅數目持續上升。 專線小巴嘅服務目的,主要係同社區接駁去大型運輸系統服務,好似鐵路、巴士咁。 全部綠色小巴都有固定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大部份路線設有固定車站,兼且要接受政府監管,唔可以隨便改。
7小巴: 新界區專線小巴17線
近年由於小巴司機的收入低、工時長,考到相關牌照的年輕人會優先考慮每月收入近2萬元及有家屬福利的公車司機職位,導致小巴司機年齡老化。 香港小巴主要使用Coaster的原因,就是因為維修成本較低,購買零件容易,保養良好情況下壽命可接近20年,耐用程度遠較其他小巴甚至專利公車優勝。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經成為全部紅色小巴同埋大部分綠色專線小巴嘅車款,但亦有少量三菱Rosa、金旅XML6701J18、GMI Gemini(混能)、Optare Solo SR(低地台)同埋平治Sprinter(低地台)小巴行駛。 小巴以往以柴油做燃料,政府為減少污染,曾經考慮要求小巴改用汽油做燃料,結果因為燃油費同埋維修成本高而受到小巴營辦商強烈反對。
根據《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A章)第24B條規定,每輛公共小巴須由「獲授權車速限制器安裝人」裝配一個認可車速限制器。 車速限制器須保持於良好及有效的運作狀態,通過運輸署的檢驗及由運輸署加上封條,同時須在其或毗鄰的地方附貼一塊字牌,標明法例規定有關車速限制器的資料。 7小巴2025 除非獲得運輸署署長書面容許者外,任何人不得在設計及準確性方面對已裝配的車速限制器作出任何改動。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第40 (5A) 條規定,公共小巴在道路上行駛的最高車速為每小時80公里,違例者屬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