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會使用私密處、私處、陰部、下體、胯下等保守的詞語,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直接隱晦地稱為「那邊」、「那裡」或「下面」。 女性之間或是與伴侶之間可能會使用「妹妹」來稱呼,這可能是一種較為親暱的用法。 如同男性割禮,在一些傳統文化中也有對女性施行的割禮,陰蒂切除術是主要的女性割禮方式[136]。 女性割禮主要出現在非洲地區的文化習俗中,割禮的程度從割除陰蒂包皮到完全切除陰蒂不等,也可能包含女陰其他部位的切除與縫合[137]。
- 有些女性則認為外陰完全無毛是一種美麗,或發現無毛的狀態更為舒適。
- 類似於中文的「恥部」,這個命名影響了一般大眾對外陰部的認知,甚至導致了婦科手術中醫師或檢查員必須使用折衷程序以避免在醫療或檢查過程中看到女性的生殖器[149][150]。
- 陰道和陰道口會恢復正常的放鬆狀態,外陰其餘部分的大小、顏色和位置會恢復正常[12][51]。
- 20世紀末,西歐文化中的外陰的審美標準越來越受到關注,儘管女陰被認為是私密和隱藏的身體部位,但女陰的審美標準已經逐步成為公眾關注的主題,並被認為「應該要看起來很漂亮」[114][115]。
- 管的下部被一塊稱作陰道板(vaginal plate)的組織阻擋,陰道板組織在第3個月到第5個月發育和延長,陰道管的下部是由細胞脫落或一種剝離程序形成的。
- 雖然穿洞主要是在傳統文化中出現,但生殖器穿洞最近也開始成為西方社會中的流行趨勢[131][132][133]。
- 許多文化中存在有與女陰相關的禁忌,例如:忌諱在公共場合露出陰部、限制藝術性的呈現或關於陰戶的談話,通常在禁忌下會使得前述行為產生罪惡感或厭惡感。
類似於中文的「恥部」,這個命名影響了一般大眾對外陰部的認知,甚至導致了婦科手術中醫師或檢查員必須使用折衷程序以避免在醫療或檢查過程中看到女性的生殖器[149][150]。 陰戶圖片2025 陰戶圖片2025 陰部除毛在很早期的時候就有文獻紀錄,伊斯蘭教也有除去陰毛的文化[117][118]。 許多東歐和中東文化在幾個世紀以來就普遍存在這種習慣,通常可能基於衛生理由,或是賣淫及色情上的原因[119][120]。
陰戶圖片: 女陰的審美觀
陰蒂垢是一種由已死的細胞、皮膚油脂、水分和細菌組合而成的白色物質,在生殖器周圍形成[47]。 在女性生殖器中,包皮垢會聚集在陰蒂和陰唇周圍,並可能會導致其在發生性行為時感到不適,這通常是包皮垢讓陰蒂頭與包皮沾黏所致的,包皮垢很容易在洗澡時除去[12]。 稱為促情素(copulins)的脂肪酸也在陰道中分泌[39],這種脂肪酸的組成與氣味會隨著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而變化[39]。 女陰美容手術主要包括以雷射手術去除皺紋、陰唇成形術(減少陰唇的大小)和陰道成形術。
這種對較小陰唇的偏愛是一種時尚潮流,並沒有臨床或功能上的意義[143][144]。 女陰美容手術與女陰整型手術具有同樣的風險,包括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關數據證明。 2007年9月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針對女性生殖器整容手術發表了意見,包括「陰道重建」、「陰道成形術」和「G點放大」的安全性都尚未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 使用整容手術受到一些臨床醫師的批評[101][102]。 並且有一部分尋求生殖器整形手術的人可能患有身體畸形恐懼症,這類的患者接受整型手術可能會加重其症狀[104]。
陰戶圖片: 外陰搔癢
主要的印度傳統宗教,像是以女神為中心的傳統沙克達教,以約尼的名義崇拜外陰和陰道[171][172]。 約尼則是女神的代表,在許多寺廟約尼被作為祈禱和擺放祭品的焦點[172]。 像是印度教中的代表雪山神女的約尼與代表濕婆的林伽常作為象徵性慾的及外陰崇拜的符號,約尼與林伽也共同代表了印度教的物種自然發生的世界觀[174]。 一些文化或宗教中存在外陰崇拜,或是會舉辦外陰相關的慶典。 在烏魯克時期(公元前4000到3100年)古蘇美人認為外陰是神聖的[167][168]。 在現存的大量蘇美詩歌中讚美了愛、性和生育女神伊南娜的外陰[168]。
- 一些人的處女膜也可能小至不明顯,甚至沒有處女膜[12]。
- 其中正面關閉的縱向縫隙稱為陰裂或維納斯裂縫(cleft of Venus)。
- 處女膜通常會在首次劇烈性交時破裂,破裂時所流出的血液亦遭人們認定為貞潔的象徵。
- 一些女性會選擇縮減陰唇的大小,使小陰唇隱藏在大陰唇內(陰唇整型術);一些女性則會將陰蒂包皮縮減或除去;此外也可能進行大陰唇的豐唇、陰道口窄化、陰蒂位置改變或是處女膜重建手術[141]。
她主要的創作重點是以外陰為主題在繪畫和藝術作品,並使用模具製作她自己的外陰3D立體模型,希望揭開女性生殖器的神秘面紗[196]。 外陰圖像可以在許多種類的當代藝術中找到,特別是隨著禁忌的減退在裸體和色情攝影中出現。 也自由的進入了人像攝影中,像是已經有婦女全身、包括她們的臉部和外陰影像的攝影圖輯[189],以及女性臉部與外陰同時陳列的攝影圖輯[190]出版。 女陰也開始在女權主義藝術中作為一個突出的角色,並作為解放女性性慾的象徵[191]。 在中世紀晚期,女陰在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公眾觀感中是正向的。
陰戶圖片: 女陰與文化
但是未經審查的春宮圖展覽自1994年以來仍一直存在[185]。 外陰的組織是高度血管化的,它們有三條陰部動脈提供血液供應[20],並通過外部和內部陰部靜脈回流[20]。 陰戶圖片 外陰的器官和組織的淋巴通過位於血管附近的淺表腹股溝淋巴結排出[21]。
陰戶圖片: 陰蒂
情色文學中也可能用「花蕾」或是「花苞」來形容女陰,花是一種植物的生殖器官,且與女陰一樣常具有瓣瓣層疊的特性。 此外也有「肉縫」或「裂縫」的用法,類似於維納斯裂縫般的描述。 李昂在其著作《鴛鴦春膳》的春膳篇中曾以花瓣、貝殼、蝴蝶、蝸牛、鮑魚來形容女陰[151][152]。 外陰修飾可能由於文化和美學等不同原因,並它通常是個人或文化為了使身體與其理想的美學規範形狀達成一致。 在分娩的過程中,外陰在產道擴大中扮演一定角色,並為嬰兒的出口。 在分娩期間,陰道和外陰必須擴張以容納嬰兒的頭部(大約9.5公分)。
陰戶圖片: 女陰
在胚胎發育的第3週,來自原線的間充質細胞移動到泄殖腔膜周圍[29]。 到第5週的早期,細胞形成兩個稱為泄殖腔褶皺的膨脹物[30]。 泄殖腔褶皺在泄殖腔膜前相遇並形成一個凸起區域,稱為生殖器結節[29][30]。 直腸隔膜與泄殖腔膜融合形成會陰,並分別分隔成兩個被尿道褶皺包圍跟被肛門褶皺包圍的區域[29][30]。 外陰的神經由陰部神經,會陰神經,髂腹股溝神經(Ilioinguinal nerve)及其分支構成。
陰戶圖片: 皮膚病
外陰是女性生殖系統中重要的作用部分,它是子宮及陰道的進入門戶,並保護這個入口,並且在性交生殖功能中保持生殖系統的溫暖和濕潤。 外陰等外部器官有密集充分的神經支配,並在適當的刺激下提供愉悅感與性快感。 如果男性和女性的器官在發育前期的來源相同,就會被稱為是同源器官[2]。 漢語中通常忌諱在言語溝通或文學中直接稱呼性器官,因此有許多代稱女陰的詞語。
陰戶圖片: 陰阜
外陰的血液和神經結構是性喚起的階段的參與者,並參與輔助繁殖的過程。 古典文學《金瓶梅》中曾經以「虎口」作為對女陰的口語說法[154];《紅樓夢》則直接使用了陰戶一詞[155];《素女經》中陰戶有「玉門」、「玉戶」兩種用法,並將陰道稱為「朱室」[156]。 陰戶圖片2025 德國漢堡醫學院的心理與神經科學教授Erich Kasten以科學方式探究外陰的審美偏好以及在男女之間的差異[116]。 參與者必須說明他們對外陰的主觀評估和評級,另外以各種形式記錄參與者對女性生殖器照片的反應。
陰戶圖片: 藝術文化
除了許多舊石器時代描繪女性的雕像,在法國楓丹白露洞穴上的石刻中,也都發現被強調的女陰意象(維納斯雕像,Venus figurines)。 在某些文化中,女陰也常被視為一種幸運符或是帶有保護力量的護身符[177]。 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會出現相同或相似的符號用來代表女陰。 對女性生殖器的態度因不同文化而異,舊石器時代歐洲的眾多證據顯示了對女陰一種類似於崇拜態度,它在節日中被崇拜並被認為是神聖的。 陰蒂和小陰唇都是外陰的性敏感區域,性刺激反應可能涉及到陰蒂、陰道和會陰等區域。 當中又以陰蒂為最敏感的,人們可透過多種方式來刺激陰蒂,來使受刺激者充分進入性興奮狀態,並使其達至性高潮。
陰戶圖片: 青春期
外陰感覺到不舒服刺激與瘙癢稱為外陰瘙癢,許多的外陰疾病皆有這種症狀,有些可以透過貼布試驗進行檢測。 陰戶圖片 最常見的疾病是「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它是一種真菌感染,大約75%的女性曾經發生過念珠菌感染,而有近半數的女性在一生中感染為兩次以上[62][63]。 陰道感染也可能造成陰道和子宮產生分泌物,有些分泌物與外陰組織接觸時會引起刺激與搔癢[64][65],分泌物引起的刺激、搔癢與疼痛,也可能進一步引發陰道炎或外陰陰道炎等炎症[66]。
陰戶圖片: 女陰的審美觀
但在現代發生了一些改變,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對女陰的公眾觀感開始普遍轉為負面、敵視的立場。 這種狀況在20世紀再次逆轉,隨著196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在社會自由化、女性運動以及對性行為更加放鬆的態度中,外陰再次獲得正面的公眾觀感[176]。 色情文學或是情色文學中則對女陰有較多元的稱呼,「屄」或「逼」是常見用以代指女陰的性俚語,後來衍伸出傻屄、牛屄等俗語。 陰戶圖片 類似的用法還有「穴」、「小穴」、「洞穴」或「肉穴」,由於陰道口是一個洞穴般的入口而得名。
陰戶圖片: 陰阜
女陰穿洞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穿洞一樣都可能引起併發症,最常見的問題是發炎、撕裂傷和出血。 也有可能會有過敏、疤痕和異物肉芽腫發生[134][135]。 陰戶圖片2025 在1999年到2000年代的轉換期,陰部除毛的習慣在西方變得更為廣泛[122]。 根據2009年的一項調查指出,18至25歲的德國女性中有69.7%進行了陰部除毛,顯示陰部除毛在德國相當普遍[123]。 陰戶圖片 當高叉泳衣成為時尚,女性會為了穿上這樣的泳衣而去除恥丘三角兩側的陰毛,以避免他們露出泳衣外[124]。
外陰的結構體可能會長出惡性腫瘤,這些腫瘤有多種類型[27]。 外陰癌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瘙癢、出血、皮疹、潰瘍、腫塊以及外陰皮膚顏色改變等變化,並可能在特別排尿和性行為時發生骨盆疼痛[71]。 最常見的外陰癌是鱗狀細胞癌,通常發生於陰唇部位,特別是大陰唇[85];第二常見的外陰癌是黑色素瘤,但其實不太常見[86]。 外陰黑色素瘤通常影響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黑人女性被影響的機率大於白人女性[86]。 在一系列的療程過後如無法治癒或改善外陰癌,最後手段將是施以外陰切除術除去部分或全部的外陰部位[87]。 除了外陰惡性腫瘤外,良性的外陰上皮內瘤變或是外陰發育不良皆可能需要進行外陰切除術[88]。
陰戶圖片: 女陰
其他俚語包括muff、snatch、twat與crotch[163][164]。 陰道(Vagina)常被用作女陰的同義詞,儘管他們在解剖學上是各自獨立的部分[165]。 此外駱駝蹄(Camel Toe)被用以指因緊身褲過緊導致女陰現形的狀況[166]。 對女陰的審美觀態度與認知在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異,這類美觀差異可能關於解剖學特徵的形狀或是在女陰上所使用的化妝品,並受到文化的強烈影響。 舉例來說,不同文化對陰毛的態度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文化認為陰毛是美麗的,但在其他文化中,陰毛可能被認為是不衛生和令人厭惡的。 在西方文化中,1990年代以後除去陰毛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個人護理行為[105][106]。
性興奮或高潮結束後,收縮會變得不那麼強烈並且間隔越來越長,匯集的血液開始消散。 陰道和陰道口會恢復正常的放鬆狀態,外陰其餘部分的大小、顏色和位置會恢復正常[12][51]。 它們比大陰唇的顏色更多、顏色較深[3],其顔色通常是粉紅色或棕黑色,並與人的膚色有關[10]。 兩個小陰唇的下端會在小陰唇系帶處相遇,小陰脣系帶是一個折疊的限制性組織。 小陰唇上端則在陰阜前面相遇,並構成形成陰蒂包皮[12]。 女性生殖器的外觀因人而異[12],這些差異大部分可歸因於小陰唇大小、形狀和顏色的變化。
在去除陰毛的觀點上則沒有性別差異,男性和女性都認為完全剃除陰毛的外陰是最美觀的;修剪或除去部分的陰毛被認為是可接受的;完整、未經任何剃除的天然陰毛則被認為是蓬頭垢面且沒有吸引力。 女性性高潮的持續時間可能比男性長很多[50],估計平均約20秒,當中與陰道、子宮和肛門相關的骨盆區域亦會出現一系列的肌肉收縮[50]。 高潮可能會伴隨著女性射液(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使來自斯基恩氏腺或膀胱的液體排出。
在解剖學上,女性外陰部在胯下恥骨部與臀部之間,結構包括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前庭球、陰道前庭、尿道、陰道口、處女膜以及前庭大腺。 女陰主要功能與排尿、性行為、月經、分娩有關,並為通向女性內生殖系統的入口,藉由陰道口連接陰道及子宮,並由外陰唇和內陰唇的褶皺為陰道口提供雙層保護。 該研究發現,女性對外陰外觀的態度呈現了普遍的不滿和不安全感,這解釋了生殖器整容手術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原因,特別是在縮減小陰唇的方面[116]。 小陰唇的大小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強烈的偏好隱藏在大陰唇內的小陰唇;相比之下,男性的喜好沒有那麼明確,除了美學,男性對大小陰唇的評價也依據「情色」與否而定。
陰戶圖片: 外陰搔癢
年輕女性的陰道口往往有稱為「陰道前膜(hymen,又稱處女膜)」的組織。 處女膜通常會在首次劇烈性交時破裂,破裂時所流出的血液亦遭人們認定為貞潔的象徵。 不過在運動或正常活動的過程中,處女膜也可能因拉伸而破裂。 一些人的處女膜也可能小至不明顯,甚至沒有處女膜[12]。
陰唇(Labia)可分為大陰唇和小陰唇,並覆蓋了外陰前庭[7]。 大陰唇和小陰唇之間的凹槽稱為陰唇間溝(interlabial sulci)或陰唇間皺褶(interlabial 陰戶圖片2025 folds)[8]。 隨著日本對西方文化的開放以及引入了西方的道德觀念,在明治時期末代的1910年才將春宮圖的製作發行定為刑事犯罪;直到1986年日本才禁止在公共場合露出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