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除非你打算流浪街頭,正常有幾個嘅時侯都要買返單位黎自住嘅,「自住驚乜」呀嘛。 其中一個解釋係呢堆社區夾雜新樓(家庭收入高)同舊樓(通常租戶比率高),兩邊拉均,令到兩個數字都高。 另外就係舊區而家有唔少 service apartment(例如 新鴻基嘅 TOWNPLACE 系列 ),呢類住宅地產商都係只租不賣,自然令區內租客比例提高。 呢類地區主要位處新界同離島鄉郊,並且集中喺大型新市鎮(元屯天同大埔)外圍。 原居民住喺自己嗰幢丁屋,租戶比率低(即係外姓人租村屋)都極之合理。
至於太古糖廠位置,現在則變成了太古坊商業區,而汽水廠則變成康蕙花園。 從圖中可見,87個港鐵站的屋苑中,西環寶翠園的住戶月入中位數最高,有一半的住戶月入少於93,580元,另一半則是高於93,580元。 月入中位數最低則為10,000元,分別是石硤尾邨,福來邨,碩門邨及沙角邨。 梁啟智博士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以港鐵站上蓋屋苑為代表,入選屋苑居住人數必須高於3000人或住戶數目必須多於1000個;如地鐵站無上蓋屋苑則以250米範圍內人口最多的屋苑為代表,如兩者皆無,則以港鐵站所處的區議會選區為代表。
屋苑收入中位數: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九龍區亦有不少屋苑打入前十位置,排第四位是漾日居、第五位的半山壹號、第七位的浪澄灣、第九位擎天半島和第十位的維港灣,各屋苑月入中位數介乎約8.9萬至10.2萬元。 而公屋方面,則大部份集中在排行榜中下游位置,只有慈康邨、天恒邨、逸東邨等少數公屋住戶能高達28,000元家庭月入。 至於家庭月入底於2.8萬元水平的私樓,則有黃埔新邨、粉嶺中心、得寶花園等,一般為樓齡偏舊或地方偏遠的屋苑。 另外,雖然月入係一個量度住戶總資產嘅 variable, 但收入低唔一定代表無錢,總資產低 。 「有錢就買樓」呢個磚頭教概念,雖然全球通用(外國都有 real estate),但對香港人黎講可謂係真理。
- 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港島南區貝沙灣的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以74,620元,繼續蟬聯全港收入最高的屋苑,但曾經與貝沙灣在2016年並列第一的碧瑤灣,今次卻意外跌出前十。
- 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28,000元,女士之收入則為20,500元。
- 英倫銀行打算向法院申請,將矽谷銀行英國分公司,納入銀行破產程序。
- 其次家庭月入中位數較低的屋苑,分別是馬頭圍邨(11,680港元)、幸福邨(11,810港元)、天恩邨(11,820港元)及蝴蝶邨(12,160港元)。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屋苑收入中位數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就算在家庭收入較高的屋苑,也有獲父母資助上樓或與家人同住的案例,而排名較低的屋苑則可能是受退休或做生意人士較多,收入未能統計成家庭入息所致。 家庭月入中位數|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540個主要屋苑中,家庭收入最高的屋苑高達11.8萬元,比最低收入屋苑高12倍。
屋苑收入中位數: III 類:租戶比率低 + 家庭收入高
數據顯示,香港2022年第二季就業人士,當中男性月入中位數為20,700元,而女性的月入中位數為18,000元,與本年度首季相比,男性月入中位數輕微下降300元,女性月入中位數則不變。 他指,雙冠軍的碧瑤灣和貝沙灣是傳統豪宅區,其收入中位數高出第3至第8位兩萬元,顯示薄扶林區住戶收入與別不同。 至於僅次其後的6個屋苑,既有沙田的駿景園,亦包括北角半山的賽西湖大廈,以及九龍站及奧運站的高尚住宅區。 根據資料,私人房屋「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47,900,與公營租住房屋住戶的月薪$25,600相差$22,300,私樓人士的月薪幾乎比公屋住戶的多出一倍。 屋苑收入中位數 在報告中談及兩種收入,當中「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是指除了外籍家傭外,至少有一名成員從事經濟活動的意思。 所以你看屬油尖旺區的維港灣有個明顯的收入上升,不過當然如果以豪宅來說,他的基數不是太大 8-9萬,其名次也只是保持著之前水平。
以上車級屋苑,嘉湖山莊為例,2021年底平均呎價逾11,000元,約450平方呎呎單位成交價約515萬元。 屋苑收入中位數2025 以統計上月入中位數不足2.4萬元來說,理論上不能通過當時的壓測。 貝沙灣排名第二,收入中位數為115,190萬元,五年上升64.6%。 第四至十名的屋苑,月入中位數介乎89,870至112,790元。 十大收入中位數最高的屋苑,當中五個位於九龍、兩個新界、三個位於港島。 與2016年比較,有大量的新屋苑擠身前排位置,例如何文田半山壹號以家庭月入中位數101,940排名第五。
屋苑收入中位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大類係有 租者置其屋計劃 嘅公共屋邨,例如長沙灣李鄭屋邨、黃大仙竹園北邨、藍田興田邨、青衣長發邨等等。 唔少租戶買咗居住中嘅公屋單位,令呢類屋邨嘅租戶比率比其他屋邨低一大截。 類比文章開頭提及的現象觀察,日常中我們對月經的特別對待,是否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造成類似的影響?
屋苑收入中位數: 【住邊度收入高?】貝沙灣都只係排第二 太古城排69跌眼鏡
據統計處202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整理出全港540個私人屋苑、居屋及公屋的家庭月入中位數,結果發現收入最高的家庭是樓齡近50年的薄扶林碧瑤灣,家庭月入中位數達118,580元,排第二和第三分別是貝沙灣及寶翠園,兩者月入中位數均超過11萬元。 屋苑收入中位數2025 屋苑收入中位數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以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最高薪。 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28,000元,女士之收入則為20,500元。 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之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最低,當中男士之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女則為13,000元。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結果。
屋苑收入中位數: 中國和平外交報捷 沙伊北京對話同意復交 中東巨變有重要啟示
「之前與我們合作月經議題漫畫的繪師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深受啟發。」史文妃說,「他說:月經應該要夠『普通』,普通到沒人會用特別的眼光看待它。」不過,谷慕慕®️的兩位創辦人一致認為不該止步於此,月經更應該變成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果只是普通,議題的討論就結束了,所以我們才聯想到『月經豐盛』的概念。」史文妃答道。 過幾天有時間再剪片教大家如何用新版的網上互動數據發布服務(其實和舊版差不多)。
屋苑收入中位數: 私人屋苑各區家庭住戶每月收入排名
港府在開埠以來集中資源發展商業中心中環以及在南洋商家聚居的銅鑼灣(如新加坡首富的信和廣場)。 屋苑收入中位數2025 戰後的1950年代,由於出現中國可能收回香港的不確定性,很多東南亞企業遷出香港,但有不少在1960、1970年代陸續回流。 隨着戰後銅鑼灣以及北角人口已達到飽和,區內的需求帶動起原屬北角東部的鰂魚涌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商業及住宅區。 因為北角以及鰂魚涌有大量閩籍商人和中產聚居,區內有不少閩籍商家的企業,包括南洋首富郭鶴年的嘉里中心亦設於鰂魚涌,開始帶動苦力聚居的鰂魚涌發展成港島第三個商業中心,而區內居民以早期北角居民以及其後代為主,包括商人以及中產,以及早期因郭春秧而聚居在北角的日本人。 普查數據顯示,全港502個兩次普查均有統計數據的屋苑中,有124個住戶收入中位數下降,比例接近四分一。 若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則以經理職級最高薪,男女合計達48,000元。
屋苑收入中位數: 全港 1,622 個街段區按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及租戶比率分類之地圖
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本港500多個主要屋苑中,有近四分一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下跌最嚴重是一個樂富居屋屋苑,但亦有黃大仙屋邨收入水平升逾倍。 另外,碧瑤灣取代貝沙灣成為最富有屋苑,至於全港最窮屋邨位於屯門,2021年邨內家庭住戶收入中位仍不過萬元。 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港島南區貝沙灣的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以74,620元,繼續蟬聯全港收入最高的屋苑,但曾經與貝沙灣在2016年並列第一的碧瑤灣,今次卻意外跌出前十。 (圖片來源:《香港愛情故事》截圖)有不少網民馬上查看自己所居住的屋苑排名,並就此作平反。
屋苑收入中位數: 香港屋苑收入排行榜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涌」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才出現的分區。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涌」(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屋苑收入中位數2025 淸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誌》尚未出現鰂魚涌地名,可以推測當時本區人煙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