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積分卡並不會儲存任何個人資料,所以每次儲分都只會「認卡唔認人」。
陳智思議員亦為23位「智齡消費教育大使」及60多位「智齡消費支援網絡成員」頒發證書,以嘉許他們於過去一年的付出和努力。 他們除了接受一系列的消費者教育培訓,更積極參與義務工作,為社區長者主持消費權益講座,發放有用的消費資訊,協助他們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承去年的正面回應,今年計劃會繼續為「智齡消費教育大使」及「智齡消費支援網絡成員」舉辦不同的增值活動,如環保工作坊、樂齡科技博覽導賞團及經驗分享會,有關詳情將稍後公佈。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2025 農曆新年不少市民都會以年桔作裝飾,可惜不少化驗結果顯示即時購買的年桔有機會有農藥,不宜食用,因此過年後便會有大量棄置年桔,既浪費資源亦加重堆填區負擔。 有見及此,環保協進會的鳳園蝴蝶保育區自2010年起便舉辦「年桔轉贈配對網絡」計劃,年桔經配對後轉贈至有需要的本地農戶或非牟利機構種植,為蝴蝶提供食物。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回收環保站
部分「智齡消費教育大使」於去年10月獲邀出席電視節目《快樂長門人》的訪問,介紹如何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消費」及以真實個案探討電話推銷健康檢查計劃的常見消費陷阱,提醒長者加強警惕。 此外,本會亦夥拍「智齡消費教育大使」於去年11月舉行的「樂齡科技博覽」主持有關網上購物的專題講座,向年長消費者分享實用的網購貼士。 根據資助學校採購程序指引,若有關的午膳開支的總金額在5000元以上至5萬元,學校可透過電話或傳真向供應商邀請口頭報價,一經校長或副校長批准,學校便可進行訂購。
在二○二一年,「回收環保站」和「回收便利點」共有約380萬人次訪客,帶來超過14 400公噸回收物。 當中表現最好的「回收環保站」綠在沙田及「回收便利點」綠在寶琳,在二○二一年全年回收量分別超過800公噸和600公噸。 只要收集了不少於 2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簡單登記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只需選擇自己居住的區域便能完成申請,即時獲得積分卡,方便又快捷。 以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便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例如多款通心粉及即食麵等多款糧食。 環保署由2020年起為社區回收中心項目(原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提供常規化撥款,以合約形式委聘合資格的非牟利機構在全港18區設立22個「回收便利點」,最新便利點「綠在西營盤」已在11月16日起投入服務。 「回收便利點」全年開放(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除外)提供夜間自助回收服務,收集回收廢物之外,更會舉辦環保教育活動,詳情不妨留意他們的社交平台。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又「綠綠賞」
屋苑早前設街站宣傳,為居民登記該屋苑專用的「綠綠賞」積分卡,在回收箱掃描卡背的二維碼,「嘟」一聲後,可在三色回收機的熒幕上選擇回收物品種類,回收箱會自動開蓋,投入回收物後,會即時計算重量,並在熒幕上顯示相應積分。 紙張、金屬或其他塑膠每公斤可分別賺取十分,飲品膠樽每公斤可換到八十分。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2025 「綠綠賞」積分初期可兌換的禮品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和糧油乾貨為主,也有竹漿廁紙、毛巾、環保手挽袋等環保日用品,鼓勵市民培養減廢回收習慣,將之融入日常生活。
- 這趨勢可從境外物業廣告每天在各種媒體(例如報紙、社交媒體和電視)上不斷增加的數量反映出來。
- 有指「綠在區區」租價不菲,大便妹就認為,在成功達致源頭減廢之前,不論處理回收物,還是一般垃圾,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錢。
- 「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全線統一支持回收「點止三色咁簡單」,主體涵蓋廢紙、膠、金屬、玻璃、四電一腦、小家電、充電池、慳電膽/光管/LED燈「八大類回收物」,亦乾淨回收紙包飲品盒。
- 本會希望分享最新的回收資訊,讓更多市民可在家居及工作間實踐減廢回收。
截至2021年8月,全港已有11個「回收環保站」投入服務,累計收集超過13,500公噸可回收物,舉辦逾8,000個展覽、講座、工作坊或其他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招待訪客超過230萬人次。 消費者委員會致力保障消費者權益,尤其關注人口不斷增長的年長消費者。 25年來,本會舉辦了逾1,200場講座,亦為60間長者服務機構舉辦了5場消費論壇,讓長者交流經驗和意見,共超過66,000長者參與。 另外,本會透過出版的《選擇》月刊、Facebook專頁、YouTube channel、電視及電台節目等,向長者發放最新的產品資訊及消費貼士。 職員指,住戶要先隔走湯汁餸汁,可將廚餘直接由器皿倒進廚餘箱內,或使用透明薄保鮮袋盛載廚餘再放入箱內。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塑膠回收:1-7 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
兩位來自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的消委會 「智齡消費教育大使 」Alain和Jackie 早前獲邀出席電視節目《快樂長門人》,節目中Alain分享了怎樣身體力行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消費」。 另外,Jackie以真實個案去探討電話推銷健康檢查計劃的常見消費陷阱,並分享應對這類電話推銷的小貼士。 消委會主席林定國資深大律師及總幹事黃鳳嫺女士頒發感謝狀及紀念品予合作機構代表,以感謝他們對本計劃的支持。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綠綠賞積分卡 回收廢物換禮品
發言人又指,鼓勵市民以家庭作為單位共用同一張積分卡,加快賺取積分;而換領禮物時,必須出示積分卡,以保障持卡人的利益;而市民在推廣期進行回收可獲發額外積分。 「綠在區區」可回收的塑膠種類比三色回收箱更多,包括:膠樽、膠袋、膠餐具、塑膠容器、膠樽蓋、光碟、發泡膠及紙包飲品盒等[註4]。 逆向自動售貨機,亦稱為「入樽機」,是一種可回收飲料容器(例如塑膠飲料容器)及提供即時回贈予消費者的全自動裝置。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網絡生活
法會已經通過《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市民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拋棄垃圾。 指定垃圾袋有9種大小,容量介乎3公升至100公升,政府建議收費定為每公升0.11元。 指定垃圾袋可在超過4000個銷售點,例如超級市場、便利店、郵局、個人護理產品店、油站等購買,並設有自動售賣機。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政府會設立18個月的適應期方便業界及市民適應,稍後再擬定正式生效日期。 「綠在區區」現設有11間回收環保站、32間回收便利點和超過120個以定時定點街站模式運作的回收流動點。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垃圾徵費
為智齡人士(主要介乎50至64歲的準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提供消費者教育培訓,以增進消費權益的知識及演講技巧。 此外,正當港府着力改善環境衞生,並成立「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整頓衞生的同時,卻有垃圾堆積放路邊兩個月,不排除是有人偷懶無處理。 另一名讀者向本報表示,有外判工人約兩個月前到黃大仙沙田坳道山上掃落葉,把落葉掃入黑色垃圾袋後便離去,惟該些垃圾袋一直無人理會,至今早仍見有3大袋放路邊,膠袋亦「穿窿」,影響市容。 【on.cc東網專訊】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屢被揭發工作期間「蛇王」。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回收環保站」 地址
希望大家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揼少啲!慳多啲!」多多支持「綠在區區」及「綠綠賞」。 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依照「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建議多項妥善的投資者保障措施。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由於環球虛擬資產市場近期動盪不穩,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相繼倒閉,各地監管機構達致了明確共識,認為需要對虛擬資產領域進行監管,以確保充分保障投資者,並有效管理主要風險。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2025 天水圍天河路的仁濟醫院林李婉冰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涉及25人,其中18人已求醫,2人需入院,全部病人情況穩定。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實測】環保回收都有「便利店」? 全港 22 個回收便利點可儲分換食品
收集口下方還會列明「可回收」和「不接受」的物品款式,相信有效改善常見於街頭回收箱的錯誤棄置問題。 在「綠綠賞積分及回收記錄查詢」的網站可以瀏覽過往的回收物及重量回收箱有常見的藍色、啡色及黃色分類,新增的 5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種回收物有紅色和綠色回收箱,包括回收玻璃、充電池、光管及小型電器等。 實踐社區回收網絡後,加強回收配套、獎賞換領等誘因後,在 2022 年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12 月開始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答:「綠綠賞」積分可兌換的禮品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為主,也有環保日用品,例如環保手挽袋、鉛筆等。 此計劃歡迎各家庭甚至公司團體等,集體共用一張「綠綠賞」入帳,便利合力儲積分,及早揀選心水禮品。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環保署:正籌備10間「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 料上半年啓用
入樽機只接受在香港市面上售賣的塑膠飲料容器(容量為100毫升至2公升之間)。 市民在入樽前應清空塑膠容器,保留樽身招紙、條碼及樽蓋和確保樽身沒有變形[註12]。 受原材料價格上升和銷量下降影響,維他奶的盈利減少,早在今年4-5月已經增加了香港和新加坡市場的產品價格,內地市場亦在10月份加價,不排除未來會按合理需要調整價格,但同時亦會推出新產品增加市場。 除了膠袋徵費之外,政府亦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推行垃圾徵費計劃,以預繳垃圾袋和為大件廢物買標籤的方式執行,垃圾袋標準收費每公升0.11元,大件廢物每標籤劃一收費11元。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計劃目的
近年的環保口號雖然不如以往耳熟能詳,可是政府新聞處指出升級版的回收箱設計,增加去水孔以免積聚雨水或煙頭引致火警發生。 「回收便利點」的角色:「點止回收咁簡單!」支持乾淨回收的同時,亦推廣源頭減廢,例如「自己水壺自己帶」。 服務時間方面,除特別節日外全年開放,更設夜間自助回收安排,以便上班一族都可於放工後到訪回收,相當貼心。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環保議題
證監會稱,計劃申領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營運者應開始檢視及修改有關系統及監控措施,為新制度作好準備。 至於無意申領牌照的營運者,則應著手預備以有序方式結束其於香港的業務。 證監會擬在其網站上發布數份名單,向公眾列出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狀況,並將繼續與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合作,以加強對香港大眾的投資者教育工作。 上述諮詢包括,應否准許持牌平台營運者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服務,如准許的話,除所建議一系列妥善的投資者保障措施(包括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時確保合適性和代幣納入的有關規定)外,還應實行哪些措施。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登記帳戶
回顧本鬼委派去「綠在區區」嘅一日店長阿正 Ahjeng ,真係非常之合格。 細心不特止,又識得分類、乾淨回收,仲記得提醒大家開綠綠賞積分卡儲積分換日用品等等,簡直係持家有道。 環境運動委員會 Environmental Campaign Committee嘅chatbot登場喇! 只要喺環運會Facebook頁面撳「傳送訊息」,即可啟動chatbot功能,全港回收點位置一問就知,仲會醒你回收小貼士同最新環保活動消息。 不同的回收物計算積分方法不同:例如四電一腦每件可獲 10 分綠賞積分,每公斤膠樽可得 80 分,玻璃樽每公斤則為 20 分,其他回收物均為每公斤 10 分。 要留意,每次存入積分的最低處理重量為 0.1 kg,最好累積滿一定數目才來提交回收物。
政府亦會在明年1月2至5日期間推行「天然聖誕樹回收計劃」,在11間「綠在區區」及4個垃圾站,回收2米以下的聖誕樹,高於2米者可運往在屯門曾咀營運,專門收集樹林廢物的「Y‧PARK」,大樹幹可變家具或小型裝飾品。 路邊的「三色回收桶」由環保署管理,環保署會派承辦商收集三色回收桶的廢紙、鋁罐、膠樽,並進行分揀程序,其後轉交本地回收商循環再造成「再造產品」或製成「再生原材料」,供應予本地市場或作出口轉售。 可是,因為路邊的「三色回收桶」只有非常簡單的標示,未能有效減低市民不當使用回收桶的機會,回收物也較易被污染。 8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種回收物均設有獨立的回收櫃,包括廢紙、金屬、膠樽、其他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充電池、光管、慳電膽、紙包盒、膠袋及發泡膠。
綠綠賞積分卡申請: 環保署推智能積分卡 回收物可換日用品 強調不儲存個人資料
外國進口的產品可能在回收圖示內使用當地語言,但依然會註明原料材質在圖示下方,例如「PET」可以對照表格內的數目字作分類,但是,這些回收圖示或只適用於當地的回收系統,在綠在區區或其他機構回收時要進一步分類。 回收前確保乾淨回收,盡量拆除包裝紙、樽蓋、標籤,要是真的很難清除,回收服務營辦商的機器也可以分離不必要的物料。 根據立場新聞報導,被回收的膠樽最終只會被送至堆填區,浪費關注環保人仕的時間和心機,無法回收的原因主要是回收物被污染。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社會在復常之路上全速前進,本港與內地已經全面通關,與全世界亦全面開放接軌。 李家超在經民聯成立10周年慶典上致辭時表示,香港享有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點戰略的無限機遇,現時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有力實現新飛躍,再創高峰,形容是最良好和最黃金的發展時刻。 每逢農曆新年,綠領行動都會舉行利是封回收重用活動,今年已踏入第12屆,於2月18日至3月3日(正月初七至二十)在各區設置指定收集箱回收利是封。 單單係去年的利是封回收數量已超過350萬個,經社福機構的工場篩選處理後,製作出300萬個「新生利是封」,並於今年1月底至2月頭於各區免費派發給市民們重用,相當有意義。 每逢農曆新年,親友之間互相送禮兼派利是,少不免製造了一堆多餘物資,而作為愛惜地球的大家,應該點樣享應環保轉廢為材呢? 事實上,每年農曆新年過後,不少機構均舉行不同類型的回收計劃,回收各類賀年物資,如利是封、年花、年桔、賀年禮品、賀年食品等,大家不妨參考下以回收計劃,將不需要的賀年禮物或用品回收或捐贈予慈善機構或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