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邀請多位本地繪本作者、故事人,推薦一本曾經打動或啟發他們的書,與孩子共享。 鄉村學校無論是校園環境、小班教學及師生之間的密切關係,都有著獨特的生命影響生命方式。 村校的興衰印證着昔日香港教育的多元,也見證社會發展的轉變。
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及广告工作,曾任职于于现代(香港)广告公司、精英(香港)广告公司及智威汤逊(香港)广告公司。 1990年代他创作的地铁广告,于广告业界著名[2]。 1996年移居新加坡,并获聘为英国Bartle 又一山人2025 bogle hegarty(亚洲)广告公司亚洲创作总监。 1999年回流香港,出任tbwa(香港)广告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行政创作总监。 百餘年來,西方傳教士在醫療、教育、出版等方面都為香港帶來深遠的影響,而他們在香港興建的教堂和修院,也為宗教及文化多元的香港,帶來另一種精神境界。 基督教和天主教傳教士先後在二十世紀初及戰後五十年代,分別選址沙田道風山和大嶼山僻靜的海邊,潛心靜修。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 (黃炳培)
童年時,身邊最親密的玩伴,可能不是同學仔或鄰家小朋友,而是漫畫卡通中的英雄人物。 現實有多煩悶都好,只要和財叔一起打倒壞人,和叮噹一起坐上時光機,和悟空一起找龍珠,或者和樣衰衰的阿闊一同over the rainbow,一切都變得有趣動人。 七位不同世代的本地創作人:野人、姜智傑、John Ho、Hin、Vivian Ho、 LOSZEHAHA (Venus)和 又一山人 2timesperday,與陪著他們成長的小夥伴,一起漫遊他們心目中最難忘的香港。
你应该保持你很地道的一面,相互之间有差异,别人才会尊重你。 中国设计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不确定会不会被名和利带到一个“不是自己”的方向里。 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方所、衡山合集这些文化品牌,还是和深圳上城、香港IFC这样的商业品牌的合作,我越来越希望能够在商业价值和文化、社会价值之间找到共同点,在商业之外能够和大众的思想、生活产生关联。 当然,这是我的主观愿望,有些客户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当地政府认为这是不值得或者理解不了。 紅白藍尼龍布料在1960年代為廣泛使用,而它亦成能香港戰後的文化代表。 又一山人2025 又一山人在其最具標誌性的《紅白藍》系列運用上這個圖案。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 (黄炳培)
有一次我和毛继鸿去日本越前旅行,越前就在京都旁边,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如纸艺、漆器等。 我们拜访了许多工匠,吃饭时我和毛继鸿感慨说,“这些工艺很多是中国传过去的,如今日本人都还在坚持着,我们中国人却越来越不重视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突然说,“Stanley,我们一起做吧”。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将传统美学、工艺以及生活方式和现在大众的生活接轨,以新的方式传承下去。 由個人展轉化成雙人展,「時間的見證」帶你遊走視覺創作人黃炳培(又一山人)在商業設計、個人創作,以至推廣生活及社會價值的轉化路途,發掘他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面貌:黃炳培和又一山人。 他将「红白蓝」应用于艺术创作,
- ”Stanley希望自己的创作与社会有密切关系。
- 此《爛尾》攝影系列被香港M+博物館所收藏。
- 书读得很少,看报纸也很慢,对图像会好一点。
- 若不從「功能」出發,為孩子選書時或者可以更海闊天空?
徜徉水中,消去的不單是暑氣悶熱,也可趁機平靜紛亂心情,想像自己在無重也無壓力的狀態中。 三位本地創作人: 兒童繪本及社區地圖插畫家Maoshan Connie、作品瀰漫田園風的畫家Glary Wu,以及近十年來不斷繪畫香港各區游泳池的藝術家陳惠立,以畫作演繹他們在游泳時的經驗及想像。 2000年,加入主力於電影後期製作的先濤數碼,出任創作總裁及導演。
又一山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9月新展:「凝視三星堆」將展出120件逾千年文物,一探古蜀文明的高峰 新文章
我和他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里创作,这算是一个关联点。 八大山人后期的画很奇怪,小鸟在石头下面,鱼在天空飞。 那时候人们觉得这个老人家疯疯癫癫,其实他是刻意将虚幻的的意象画出来。 在佛学的观点里,世间没有一个绝对真相,你看到的是虚幻。 我是一个佛教徒,又一山人晚期的作品和我后来像《无常》系列表达生命观念的创作不谋而合。 你问我和八大山人有什么关联,冥冥之中暗合,解释不清,可能也是一种因果吧。
曾有很多艺术家、策展人不理解,认为红白蓝摆不上台面,但当又一山人带着“专家们”看不上的物料,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获得国际众多肯定后,一切质疑都成云烟。 1960年出生于香港,更多人会称呼他的英文名Stanley Wong(黄炳培),曾担任多间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创作总监。 王家卫经典《重庆森林》电影海报也由他操刀。
又一山人: 我眼中的《 又一山人:从红白蓝说到传承》
民政處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葵青民政事務處負責青衣自然徑的保養和維修,早前發現路牌英文串字有誤,正準備安排更換。 該處會暫時遮蔽路牌的相關部分,並要求承辦商盡快進行更換路牌工程。 該處亦會檢視全段青衣自然徑的路牌,以確保所展示的資料正確。 王澍用很地道的材料做出东方精神的建筑,被国际认同,获得普利兹克大奖,这是它第一次把奖颁给中国人,我很关心设计师或者和建筑相关的人怎么看这个事件。 他们说,“哎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因为政治因素要颁给中国人”,又或者“西方人受骗了”。 新浪家居:现在方所已经开到第四家,今年会开到上海,诚品书店也开到了苏州。
又一山人: 時間的見證 / 又一山人 X 黃炳培 / 四十年創意展
在交通道路主導城鄉發展的香港,道路本身也是重要景點。 來自2019夏季號的專題,把這條全長25公里、全港最長、由九龍貫穿新界西北地區的百年公路重新帶入視野。 除了回顧六七十年代人們如何沿青山公路郊遊新界,也展示沿路包括荃灣、深井、汀九、青山、屯門、元朗各個社區數十年來的變化。 在傳統鄉郊已變得面目模糊的今天,青山公路儼如是另一種遺產,見證了百年來香港城鄉的關係及變化。 自十九世紀中起百餘年間,香港一直是亞洲甚至世界上熱門旅遊城市之一,旅遊業亦是香港四大產業及重點經濟支柱。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
一年之后,我因为白天要考毕业试没时间做作业少交了作品,被一个老师发现我不是在职设计师,结果我被劝退了。 天赋资质不是最重要的,后天的热情和决心才是关键因素,还有,去做。 新浪家居:你喜欢“捡破烂”,还做了一个展览,这是不是你观察事物一个特别的方式? 我不会将生活和设计故意分开,生活各种各样事物的都可以看出美和灵感。
又一山人: 建築.藝術.遠方
又一山人: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很有资质的人,一定不是。 书读得很少,看报纸也很慢,对图像会好一点。 我小时候混混沌沌,读不进书,考试勉强合格。 又一山人2025 当年我念的是夜校,白天在工商师范学校上学,晚上进修平面设计。 当时这个课程是给在职的设计师上的,我报考的时候隐瞒了这点。
又一山人: 藝術市場的裂痕到處都是?現時投資藝術品是買入容易賣出難?
2001年起,推出一系列以“香港建筑”为名的个人创作系列。 2005年,其红白蓝创作“红白蓝︰饮杯茶. 2000年,加入主力于电影后期制作的先涛数码,出任创作总裁及导演。
又一山人: 香港「藝術科技」的前景:相較於被高度關注的現當代藝術,數碼藝術仿如「不入流」的存在?
翻查民政事務總署官網資料,「青衣自然徑」正確英文串法應為「Tsing Yi Nature Trails」,由於「青衣自然徑」包括青瞰徑、青雲徑,所以字尾加入複數「s」。 此外,「青」字英文出現兩種串法「Ching」及「Tsing」亦令人費解。 又一山人:中国这10多年来是世界艺术平台上一个很大的关注点,也具备争议性。 我不评论艺术市场,毕竟市场就是市场,自有它的商业逻辑;我也不评论人们看不看得懂艺术作品,艺术是很纯粹、非常个人的事情。 为了炒作,把自己包装成知名艺术家,画一个连自己的内心也不是这么想的东西的时候,是不配做一个艺术家的。
又一山人: 陈幼坚 × 又一山人:Very Hong Kong Very Hong Kong 创意展
香樂思多部著作不但詳細記錄了本地花鳥魚蟲等動植物,更有份發起建立本港漁護署、蔬菜統營處和嘉道理農場等。 大潭水塘、船灣淡水湖和城門水塘,三個水塘在不同年代落成,在構建當時都屬劃時代的工程,見證了從前香港那種直接務實地去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 無論從建築工程、社會資源,以至身心靈的層面,水塘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歷年來,黃氏的平面設計、廣告及藝術創作在本地及國際間獲頒逾六百個獎項,包括D&AD黃鉛筆獎、東京TDC獎等。 其作品多次在香港及海外展出,參與約二百場展覽,並獲頒2011年香港藝術發展奬年度最佳藝術家奬(視覺藝術)。 曾創作廣為人知的《紅白藍》系列,並以此系列於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
又一山人: 印刷製作地點 : 香港
「红白蓝」艺术作品于2005年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荣获香港艺术发展奖之年度最佳艺术家奖 (视觉艺术)大奖、香港艺术馆颁发之香港当代艺术奖。 品牌顧問、平面設計、文化推廣、攝影、廣告及多媒體創意溝通。 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成員。 以別名又一山人參與不少本地及海外藝術展覽多於一百場,並於2005年代表香港展出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又一山人(原名黃炳培)於1960年生於香港。
30年前在香港吃素很不方便,当年素菜馆不多,还会麻烦到身边朋友,因为要陪你吃素。 在京都会比较友好,因为豆腐就很出名,上菜的方式也比较容易去处理,譬如你吃天妇罗你可以只选素的。 又一山人2025 自十几年前起意,到2016年真正在日本的京都置业,如今京都已然成为了又一山人的第二个家。 前阵子,他和夫人在京都认真而悠闲地生活了8个星期。 认识又一山人都会知道他谦虚,从不称自己的“创作”或“习作”为作品。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黃炳培
2019年12月31日結業的中國冰室,不止是一家冰室。 說起童年,有人記得玩具,有人記得遊戲和零食,又有多少人會記得讀過什麼難忘的書? 若不從「功能」出發,為孩子選書時或者可以更海闊天空?
又一山人: 香港‧寶‧藏.Alex Lai「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展覽:回溯潘迪華的另類藝術旅程
“我们正处于难行阶段,但是否能前进回到平坦的地方呢? ”又一山人希望以此作品回应香港当时的状态。 趁Art Basel到来,我们访问了既是参展艺术家,也是土生土长香港人的又一山人,与他聊对生活、对城的情感,近年在香港、京都二地居,但他的记忆根植于香港,创作受此城涵养。 他的红白蓝系列正在此时香港巴塞尔、也曾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刺激着世界对香港精神的想像。 40年来不中断的摄影爱好,他称为“观看练习”,从他眼中能见证香港多年来变化的光影,而这个锻炼步履不停持续进行…… 1960年出生于香港的他,经历香港多年重大变迁,作为创作人,其创作观照本土城市意识形态与生命真意,正如他如坚持多年的“红白蓝”创作,传道信仰和正面价值。
又一山人: 设计大咖秀22期又一山人:我没有天赋,只是热情地对世界怀有好奇心
就這樣,走過了40年的創作歷程,他還笑說,「時間的見證」淺白點來說,就是路遙知馬力。 1994年,他以又一山人的名义,为导演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设计海报。 2000年起,以香港常见,起源于1960年代香港的红、白、蓝三色相间尼龙帆布袋作为元素、创作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包括海报及立体装置等[4][5],开始被公众注意,突显红白蓝作为香港文化的其中一个代表。 黃炳培(英語:Stanley Wong,1960年11月10日—),藝名又一山人,原籍廣東,生於香港,香港設計師、攝影師及藝術家,廣告導演,以一系列紅白藍尼龍帆布藝術作品著名。 在什麼都留不住的香港,最重要的Heritage可能便是維多利亞港。
时隔三年,香港再次面向国际旅客开放的大型艺术展会。 又一山人2025 作为香港著名的艺术家、创作人,又一山人(Stanley Wong)当然不会缺席这一盛会。 这一次他带去的将是其红白蓝系列创作中的最新作品:《香港看字 / 红白蓝 // 字言。字语》。 2022年在香港艺术馆迎来60周年之际,太平地毡有限公司与香港艺术家又一山人捐赠「红白蓝」系列作品《香港前行/一》予香港艺术馆,见证香港艺术馆在未来与香港一同继续努力前行。 2001年,Stanley开始创作“红白蓝”系列。
土生土长的著名艺术家及设计师, 从事创作及广告行业超过30年; 他热衷于艺术及摄影, 专注社会状况之题材, 作品多次于香港及海外展出及获奖。 《凡非凡》為又一山人在現代城市生活的背景下重塑家的概念的攝影系列。
又一山人: 又一山人:用艺术创作,与社会对话
黃炳培(又一山人),視覺溝通人,1960年生於香港,曾創作推廣正面香港精神的《紅白藍》系列,並於2005年代表香港參展威尼斯雙年展。 在2022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又一山人便曾以另一件红白蓝系列的创作引发拍照狂潮。 前年受香港老字号品牌太平地毡邀请新作《香港前行》,一张巨幅的手制织毡运用64种不同深浅的红、白、蓝色纱线及628组混合纱线织造而成,“视觉错觉”让原本平面地毯还原出了红白蓝布料皱摺的立体状态。 那时香港人各自迷茫,对整个城市也充满隐忧。
于是黄炳培借鉴清代名画中八大山人的形象,为自己取名又一山人,开启了社会工作者的道路。 从此,叱咤香港广告界的设计师黄炳培是他,为社会话题奔走的艺术家也是他。 又一山人 在一次东京的艺术展中,他为自己设立了三面墙,黑色的前面摆放商业作品,白色的是社会公益作品,而灰色的是两者兼有。 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商业与艺术、物质与精神之间互不矛盾,可以兼而有之。 在香港接受教育及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