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全職員工整體離職率由2020/21年度的8.2%,急升至2022/23年度的12.9%。 當中,醫生離職率由4.3%升至7.6%(相當於480名全職醫生),護理人員離職率由5.8%升至11.0%(相當於2,900名全職護士)。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2025 腸胃肝臟科針對不同類型的腸胃疾病,提供診斷、檢查和治療,並配備專業的腸胃和肝臟疾病測試和診斷儀器,如胃、腸內窺鏡檢查等。 外科結合傳統及微創技術,配合先進的醫療設備,為患者提供專科診症、檢查、治療及不同種類的外科手術服務。 日間手術是指在同一天內安排病人入院進行手術、術後復甦觀察、恢復程序和辦理出院。 手術過程中亦提供麻醉專科醫生監察麻醉服務,確保病人各項維生指數正常,增加日間手術的安全性。
靳嘉仁醫生指出,孕婦懷孕時荷爾蒙變化令免疫力下降、心肺功能負荷上升,較易患上流感,並增加重症發生率,令胎兒早產、流產及死產風險相繼上升。 有研究更顯示,孕婦在妊娠後期及產後 2 周,患流感後出現併發症及死亡風險較高。 嬰幼兒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但本港嬰幼兒要在兩個月大時才適齡接種第一劑含百日咳的疫苗,變相出世後有2個月空窗期。 在2022年急症室個案中,僅有71.7%緊急病人可在30分鐘內獲處理,低於目標的90%。 去年眼科、內科、外科和耳鼻喉科的專科門診預約新症,例行個案輪候時間達94星期或以上(第90個百分值),較2017年增加了7至22個星期不等。 此外,電腦掃描造影、乳腺X光造影和磁力共振掃描造影的輪候時間,亦較2021年增加逾20個星期,達161星期或以上(第90個百分值)。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服務範圍
要留意部份院校特別著重考生的UKCAT情境判斷成績,它們以此評估考生是否一個成熟、具應變能力、正直誠實、擁有正確道德價值觀、能按優先順序處理的人。 根據該機制,縱使死者生前已表明死後願意捐贈器官,器官捐贈聯絡主任亦會徵求死者家屬的同意。 因此,中央名冊是捐贈者向家人及醫護人員清晰表達離世後捐贈器官意願的有效途徑;捐贈者告知家人其器官捐贈意願亦非常關鍵。
- 據威院公布,醫護人員於事發凌晨約3時,為嬰兒調整強心藥物處方,直至約凌晨3時50分輸注儀器發出警報,醫護才得悉事件。
- 此外,藍醫生建議鼻敏感患者,定期更換床鋪被單(每星期以攝氏55度熱水清洗),使用高性能的空氣清新機和裝有高效率過濾網的吸塵機,及保持家居空氣流通。
- 有外國研究發現,花粉敏感的鼻敏感患者戴口罩後,徵狀明顯得到改善。
- 本港的口罩令已解封一段日子,不過對於鼻敏感患者來說,不戴口罩未知「是福是禍」?
- 腸胃肝臟科針對不同類型的腸胃疾病,提供診斷、檢查和治療,並配備專業的腸胃和肝臟疾病測試和診斷儀器,如胃、腸內窺鏡檢查等。
- 衞生署2008年設立中央名冊,目的是方便有意捐贈器官的人士自願登記,妥善及安全地記錄其捐贈器官的意願。
- 值得注意的是,顧問醫生和高級醫生/副顧問醫生等經驗豐富醫生,離職率均高於平均水平,在2022年分別為9.1%和11.1%。
- 究竟外出配戴口罩能否成為鼻敏感人士的「保護罩」,減少鼻敏感發作呢?
最多人關心是孕婦打針後會否有副作用,靳嘉仁醫生表示,有少數孕婦由於體質關係,打針後可能有輕微發燒,但一般而言,懷孕中後期接種疫苗,幾乎已不會出現副作用。 若果懷孕時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好及早接種流感針,因為注射後仍需 2 至 4 周始能產生抗體,待懷孕中後期才接種可能太遲。 此外,本身有接種疫苗的禁忌症、對疫苗成分過敏、曾因接種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等,均不建議接種。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由 2020 年 7 月 2 日起向合資格的孕婦提供百日咳疫苗接種服務,於 2021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2025 及 2022 年接種疫苗的孕婦分別佔整體 94% 及 96%。 計劃推行後感染個案大幅下降,2021 年錄得的百日咳個案僅 2 宗,沒有任何嬰兒受感染。 本中心為初生嬰兒至18歲的青少年提供專業的兒科專科服務。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專科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機制,為病人提供日間內窺鏡、手術、造影診斷及身體檢查等服務。
按專科劃分,2022年急症科醫生離職率最高,達11%,其次是婦產科醫生(9.8%)和病理科醫生(9.6%)。 值得注意的是,顧問醫生和高級醫生/副顧問醫生等經驗豐富醫生,離職率均高於平均水平,在2022年分別為9.1%和11.1%。 胃內窺鏡是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從口部進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進行檢查及治療。 FindDoc 支持和保護病人與醫生的權利,因此本網站披露和公開資訊的方式須符合香港有關的準則和政策。
以往的醫學院面試主要是 Panel Interview,考生須面對一至兩個面試官,面試問題包羅萬有,從學醫的動機以至危機處理能力。 至於近年新興的Multi Mini Interview(MMI),由數個面試站組成,考生須到每一站與該站的面試官面談,內容主要環繞假設的醫學情境問題,詢問其處理應對方法。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2025 一般來說,每站面試只有十分鐘,故考生面試時,要充份發揮其敏捷思路和應變技巧。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專科為市民提供有關健康資訊,所有資訊僅供參考,並不保證各項資料合乎閣下的健康或醫療需要。如閣下對於有關醫療或健康狀況存有疑問,應尋求合資格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
任何居於香港以外地方的註冊醫生如已停止在香港從事內科、外科或助產科執業,則可申請將其姓名從普通科醫生名冊的第I部所指明的本地名單轉移至非本地名單。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2025 如他返回香港並恢復執業,則他須申請將其姓名從非本地名單轉移至本地名單。 衞生署指,經驗表明,當家人知道摯親生前曾表達捐贈器官的意願時,通常會願意尊重和實踐其意願。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未獲輸注強心藥50分鐘 威院早產嬰亡 專科醫生促調查護理工序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孕婦無論過去有否接種過百日咳疫苗或受感染,均應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抗體可傳給胎兒,為嬰兒出世後的數個月內提供保護。 一般建議孕婦在妊娠第 2 或 3 期接種,並以懷孕 35 周前為佳。 目前醫管局的產科門診及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會為懷孕 26 至 34 周的孕婦提供百日咳疫苗接種。 「孕婦可否接種疫苗?」、「打針會影響胎兒發育?」坊間一直對孕婦打針存有迷思,擔心接種疫苗對胎兒有安全性問題。 世衞及國外已有研究指出,孕婦可接種百日咳及流感疫苗,而孕婦更被列為接種流感針的優先對象。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涉事新生嬰27周緊急剖腹出生 血壓不穩肺發展不成熟
核心服務包括:專科診症、身體檢查、疫苗接種計劃、兒童成長監察、學前兒童綜合發展評估等。 縱觀香港的專上學府,只有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提供醫學學士課程。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如果要成為專科醫生,要再接受六年培訓,並接受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考核,獲得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的資格。 獲得專科學院認可後,亦要根據醫生註冊條例通過醫委會的評核,才可註冊為專科醫生。 按醫委會規定,專科醫生要每三年累積至少九十個持續醫學進修學分,包括參與醫學研討會等等,否則其專科資歷會被取消。 他又指,如血壓持續下降沒有上升,醫護亦會繼進行醫療程序以提升血壓,包括換藥等,故認為嬰兒或未必停藥了50分鐘,建議院方可調查機器方面是否有損毀。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分鐘免費病情評估
署方呼籲市民踴躍支持捐贈器官,並鼓勵身邊家人和朋友支持器官捐贈。 衞生署2008年設立中央名冊,目的是方便有意捐贈器官的人士自願登記,妥善及安全地記錄其捐贈器官的意願。 有關的器官捐贈醫護人員,會透過中央名冊得悉去世者捐贈器官的意願,並讓捐贈者家人知道其遺愛人間的心願,以成全其遺願。 答:流感針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痕癢或疼痛,其他較少見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發燒、肌肉疲勞、流鼻水或喉嚨痛等,一般 1 至 2 日就會恢復。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器官捐贈|衞生署6.19起18區設推廣站 為期兩周 籲登記中央名冊
此外,藍醫生建議鼻敏感患者,定期更換床鋪被單(每星期以攝氏55度熱水清洗),使用高性能的空氣清新機和裝有高效率過濾網的吸塵機,及保持家居空氣流通。 塵蟎依靠溫暖及潮濕的環境大量繁殖,如果家中環境塵蟎情況嚴重,除了經常保持家居清潔外,可以嘗試把室內濕度控制於50%以下,每日8小時及維持5天,便可有效殺死塵蟎。 至於中至嚴重程度病情,即鼻敏感徵狀比較嚴重,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則可以使用類固醇噴鼻劑達到消炎效果。 藍醫生指出,這類藥物的噴霧設計能令藥物有效傳到鼻腔深處,而且屬於低劑量,並只會在鼻黏膜停留及發揮作用,吸入到人體的份量極少,副作用有限。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與海外各地學制對照表
耳鼻喉科專科藍昊晴醫生指出,本地大部份鼻敏感個案是由家居塵蟎所致。 充滿塵埃或是溫暖潮濕的家居環境非常適合塵蟎繁殖,所以保持家居清潔及空氣流通,及控制室內濕度極為重要。 鼻敏感發作固然不好受,有些患者更可能出現眼部不適及咳嗽,為甚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專科醫生
根據衞生署回覆《Yahoo 新聞》的數字,百日咳於 2017 年起有上升趨勢,該年錄得 69 宗感染個案,1 歲以下嬰幼兒佔近半,錄得 31 宗。 2018 年整體個案大幅升至 110 宗,嬰幼兒佔 46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2025 宗。 本港的口罩令已解封一段日子,不過對於鼻敏感患者來說,不戴口罩未知「是福是禍」? 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便指出,口罩對預防鼻敏感發作的效力,主要視乎不同個案的致敏源類型,建議患者不應只著眼於口罩,可依循醫生指示,透過適當治療穩定病情。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疫後上呼吸道感染增 孕婦成高危群組 專科醫生提醒兩種疫苗極重要︱附接種疫苗Q&A
為病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性和連貫性的基層健康護理,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治療及社康問題上的輔導,並為病者統籌其他專科醫生及輔助醫療的轉介和跟進。 一般而言,可以使用含0.9%氯化鈉(Sodium Chloride)的生理鹽水洗鼻,或自行調配(240cc暖水加1/2茶匙食鹽),每邊鼻孔沖洗3至5次。 為改善人手短缺,政府近年逐步增加醫生培訓學額,由2009/10學年的250個,計劃增至2024/25學年的590個。 本港註冊醫生數目由2011年12,818人,增加21%至2021年的15,546人。 此外,政府亦透過增加註冊護士培訓學額,以及自資護理課程學額,將本港註冊和登記護士數目由2011年的41,310人,增加55%至2021年的64,026人。 放射學是利用醫學成像來診斷和治療體內疾病的一種醫學專業。
醫生不但要擁有專業知識,而且關乎病人性命,社會大眾對其道德操守有較高期望,加上醫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不少莘莘學子都以懸壺濟世為目標。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本港增一宗登革熱輸入個案 患者潛伏期內曾到烏干達和日本
藍醫生解釋,當身體接觸致敏源後,會與免疫球蛋白產生作用,釋放大量組織胺而引起發炎,此時鼻黏膜會腫脹及分泌增加,導致痕癢及流鼻水。 若孕婦最近接種破傷風 (TT) 或含白喉類毒素 (Td) 疫苗,可在安全接種百日咳疫苗 (dTap) 。 答:孕婦可在妊娠第 2 或 3 期的任何時間接種,並以懷孕35周前為佳。 孕婦最好在妊娠期完結前至少15日打針,以讓抗體有夠時間產生。 骨科是處理脊柱、肢體疾病和創傷的專科,提供專科診症、設計治療方法,配合骨科手術設備,為大眾提供安心的骨科治療。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專科不定期推出各類型健康推廣活動、檢查優惠套餐,以喚起公眾對自己及家人健康的關注。如欲參加本中心的健康推廣活動,歡迎查詢及向我們聯絡。
由於MMI的評分機制較公平,又可以更全面評估考生的能力,所以越來越多醫學院以MMI取代Panel Interview。 由於本地醫科學位收生門檻高,而且競爭激烈,不少同學都會考慮到外國升學,英國和澳洲都是熱門的升學地點。 計劃赴英讀醫的學生,首要條件是在DSE報讀生物及化學科。 醫學院入學試一般可分為兩種:BMAT及 UKCAT。 前者着著重生物知識,後者則是針對推理、情境判斷的測驗。 牛津、劍橋、UCL、帝國理工等大學以11月初舉行的BMAT作為入學要求,其餘醫學院則要求考生應考在7月至10月初的UKCAT。
本中心提供內窺鏡檢查,專門預防、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及泌尿疾病等問題,包括腸、胃、膀胱等內窺鏡檢查。 中心設有五間內窺鏡室,配備先進的內視影像系統,維持診斷的高度準確性,并同時提高整個程序的效率。 孕婦體內傳給嬰兒的抗體會隨時間減少,嬰兒仍需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在兩個月大時接種疫苗。 答:百日咳疫苗對胎兒沒有負面影響,而孕婦接種後的副作用一般較輕微,如注射部位腫脹、發紅或輕微痛楚等,嚴重副作用極為罕見。 只有少部分人士不適宜接種,包括對任何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過去接種百日咳疫苗曾出現嚴重反應、過去接種百日咳疫苗後7天內曾有未知原因的腦病變。 答:孕婦無論過往是否曾接種百日咳疫苗或受感染,均應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含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讓抗體傳送給胎兒。
嬰兒出世至少 6 個月後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因此透過母體輸送抗體是最能保護嬰兒免於中招的最佳方法。 孕婦除了接種疫苗,亦可於產後餵哺母乳,有助將更多抗體傳給嬰兒,減低嬰兒的感染風險。 百日咳疫苗及流感疫苗可同時接種;雖市面有噴鼻式流感疫苗,但不適合孕婦接種。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香港專科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機制,為病人提供日間內窺鏡、手術、造影診斷及身體檢查等服務。
【橙訊】沙田威爾斯醫院日前為一名早產嬰兒輸注強心藥物期間,沒有開啟輸注管的活栓,嬰兒其後死亡,醫管局至今仍未進一步交代詳情。 深切治療專科醫生李衛全今早在電台節目指出,現時不清楚事件發生的過程,但一般來說,開始輸注液體時都要監測情況,了解血壓及心跳,亦要了解儀器有無問題或有無警報響起等。 坊間常對孕婦打針有迷思,憂慮有畸胎,醫生指事實正好相反,孕婦若感染流感或百日咳後得重症,反增加早產或流產風險。 【on.cc東網專訊】威爾斯親王醫院昨(14日)表示,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本周一(12日)出生的嬰兒,因早產及患有先天性心臟問題,需使用儀器輔助呼吸及輸注強心藥物。 至前日(13日)凌晨,醫護發現輸注管的活栓沒有開啟,阻礙藥物輸注歷時約50分鐘,遂重新為嬰兒輸注強心藥物,惟嬰兒情況惡化,同日下午離世。
香港專科醫生名冊: 器官捐贈|衞生署6.19起18區設推廣站 為期兩周 籲登記中央名冊
本中心提供各類醫學造影技術,例如超聲波、電腦斷層掃瞄和磁力共振掃瞄,用於疾病診斷及治療。 本中心駐場麻醉科醫生監察內窺鏡檢查及各類型手術過程中的麻醉程序,提供相應的專業意見,提高檢查或手術安全性。 體檢及造影診斷中心配備各類先進的造影儀器,包括磁力共振造影、電腦斷層掃瞄、X光、超聲波掃瞄等,並由專業的放射科專科醫生及放射技術員主理,協助主診醫生作出準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