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品有來自葉曉文的3幅《香港原生植物》,將紫紋兜蘭、四照花及桔梗的美態以畫作完美展現出來;黃敏蕊與中學共同製作的《香港原生花卉》,採用雞蛋盒及紙材立體呈現洋紫荊、吊鐘花及紫玉盤,將廢物循環再用。 另外,有帶領觀眾走進大自然世界的舞蹈錄像作品《與自然對話》,及「地景藝術體驗日」精彩花絮等,都鼓勵大眾反思生態平衡對人類未來的重要性,教育下一代愛護自然。 元宵節香港 黃大仙祠元宵節延長開放至晚上10時,市民可夜遊黃大仙祠,拜月老求姻緣。 元宵節香港 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舉辦的春節綵燈展,特意請來擁有逾30年紮作經驗的許嘉雄師傅,以「兔來運轉・花燈迎新禧」為主題,製作糅合了寓意活潑跳脫的兔子、龍精虎猛的醒獅。 事隔兩年,黃大仙祠終於再次開放予善信於年三十晚上「頭炷香」。
而凡於元宵(2月26日)當日參拜月老的善信,只需隨緣樂助(金額不限),即可獲贈月老手繩乙條,寓意千里姻緣一線牽,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由2月2日起至3月14日,K11 MUSEA將會舉行多項限定情人節活動,讓你與好友或情人度過一個難忘的節慶日子! 活動期間,你可以在心臟地帶Opera Theatre看見懸浮半空的巨型紅心型裝飾「C’est Mon Cœur」,代表「愛」的愛心裝飾雖設計簡約,但卻蘊含著遠超想像的感情,值得前來影相。 元宵節香港 上海人元宵節吃的湯糰,以黑洋沙為主,寧波黑洋沙湯糰更是上海人過元宵節首選。
元宵節香港: 香港品牌玩具協會(HKBTA)(C19-C23 / D24-D28)
在澳門,文化局於2020年6月30日正式對外公佈將元宵節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17]。 部分社會團體舉辦慶祝元宵節活動,如於康真君廟前的「康公情懷賀元宵」嘉年華系列活動[18];民政總署曾經連續數年在盧廉若公園舉行元宵賞燈晚會[19]。 而澳門農曆新年煙花表演自2022年起活動規模增大,由原來的一場增至三場,最後一場匯演於元宵節當天晚上9時燃放,時長15分鐘[20]。 新界林村是農曆新年必去的祈福勝地,許願已經成爲香港人的新春傳統。 今年林村復辦許願節,農曆年初一至十五(1月22日至2月5日)期間,你都可以來拋寶牒、放蓮花燈,到附近的市集及攤位歎小食、玩遊戲。
位於香港荷李活道嘅文武廟,供奉關帝(武帝)同文昌帝(文帝)。 每年農曆六月廿四嘅關帝誕,文武廟都會有相關嘅拜祭儀式。 喺清明,孝子賢孫會去到先人嘅墓前拜祭,清除雜草同供奉生果香酒,以表示對先人嘅尊敬。
元宵節香港: 港澳台自助遊Hong KongMacau+Taiwan
曾有多种名称,如麵繭、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 對於元宵節的由來有幾個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指與祭祀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的「泰一神」(太乙神)有關。 據說,漢武帝曾久病不癒,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跡治癒,自此之後就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燈火祭祀,之後則演變成元宵節。 據傳宋代就有元宵節吃新食品的習慣,名為浮元,後稱元宵,做生意的人稱為元寶,吃元宵還代表團團圓圓,越來越好的寓意。 CFP供圖一晃神,幸福感滿滿的春節長假已經畫上句號。
- 但惠安縣的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 於是果斷搜了一下,還真的有人因為利是而鬧彆扭:外地網友表示,不是很懂你們廣東紅包……
- 農曆七月,香港多個地區都會舉辦大型的盂蘭勝會,有派平安米、搭建竹棚讓戲班演出神功戲等活動,你可以去看看大戲湊湊熱鬧。
- 就本質上來說, 七夕 並非真正的 中國情人節。
- 翌日誦讀村民向神祈福的奏文、發送奏文、占卜來年吉凶的問杯、劈五方和劈沙羅、朝首送燈和化榜文,最後送神歸位,三聖像運返三聖宮後在門外大放爆竹,整個儀式正式完結。
- 其中「拆利是」、「看彩燈」、「搶雞毛」,是最能代表香港獨特風土人情的元宵節「傳統三寶」。
- 近30支花炮隊伍參加巡遊,舞龍舞獅和其他表演團體助陣,聲勢浩大,歷時3小時。
農曆新年節慶在年初一到來前就已經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 伴隨著悠久歷史,香港發展出不少農曆新年禮儀習俗,像拜年、派利市(紅包)、互道祝福等,還有獨特的飲食和寺廟文化,民間各處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 按照 中國傳統 , 農曆新年 係由 年初一 到 正月十五 ,最後由一個特別嘅節日完結。
元宵節香港: 漲知識:在廣東和香港 紅包為何叫「利是」?
癸卯年元宵綵燈展將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北區公園、荃灣公園舉行,帶來⼤型綵燈佈置,每晚(6-11pm)亮燈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2023】今個星期日(2月5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趁著星期日假期可以和親友好好外出享受元宵節的節日氣氛。 《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15個元宵節宜忌,包括5個習俗和10個禁忌,另外還有3個免費的綵燈展,是賞花燈、猜燈謎的好去處。
-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
- 部份圍頭人村落如粉嶺圍村、金錢村等會舉行太平洪朝祈福儀式,並會大放鞭炮慶祝[16]。
- 年宵花市散落香港各區,最具代表性的要數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場內攤位超過100個,不少本地人也會專程到維園年宵市場一遊。
- 這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亦是春節假期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 看着可愛的小朋友裝扮成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凌空飄起」巡遊,很難不拍手叫好。
農曆新年多禁忌,但大部分到初五就會解除,但就不適用於拆利市。 「拆利市日」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初七「人日」(眾人生日),也有一說指要等到正月十五才拆,方會「聚財」。 年初二是車公誕,但大部分善信都會選擇於年初三找車公轉運。 這全因傳統上,年初三被稱作「赤口日」,易起爭執,忌拜年傷和氣,不能入屋見人,不如入廟拜神。 元宵節香港 中國人愛講「意頭」,要避過「陷阱」,就要了解更多新春宜忌。 很多傳統食品之所以能躋身「賀年食品」之列,皆因有寓意吉祥的名字或性質。
元宵節香港: 元宵節2021
大家也可於大年初二(1月23日)到車公廟拜拜,並以順時針方向轉風車,寓意帶來好運。 旗下多款電競滑鼠、鍵盤、耳機等都以優惠價發售,另外每買滿指定金額即可獲贈《鬼滅之刃》滑鼠墊等精品。 此外還會舉辦「快搶祭」,每日首3名客戶只要購買任何商品,即可加1蚊帶走該攤位內任意商品(少量款式例外),會用電競設備的玩家可留意去掃貨。 同時會場內購物也有優惠和贈品,例如在會場買Xbox 元宵節香港2025 Series等指定產品即可獲贈Xbox主題麻雀一副(沒錯是一整副麻雀)。 今年正式通關之下可以重新邀請外國單位參展及嘉賓到場,今年動漫節也比之前兩三年多了展覽可看,而且不乏家喻戶曉的經典角色不全是「毒嘢」,相當值得一逛。
元宵節香港: 元宵節習俗3. 家庭團聚
金正恩也似乎更願意與俄羅斯進行緊密合作,因為他和俄羅斯代表團單獨見面了四次,而與中國代表團在觀看演出之前只進行了一次簡略的接見。 朝中社周五(28日)報道,金正恩周四晚上8時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的「戰勝節」70周年閱兵儀式上,與受邀出席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李鴻忠,以及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同台,並肩校閱盛大的儀式,三人還不時交談。 古蹟辦於元宵當日舉辦金沙元宵園遊會,在館內露天茶座掛滿花燈,猜燈謎、剪紙、印名信片、製作襟章,答中問題更有機會獲得小禮物。
元宵節香港: 香港農曆新年傳統活動
2月5日正逢農曆正月十五,是標誌着農曆新年慶節結束的元宵節。 元宵節香港 除了吃湯圓之外,港人怎可以錯過元宵燈會這個傳統習俗呢? 康文署每年舉辦元宵綵燈會,展示大型綵燈的工藝。 即日至2月7日,大家可以到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北區公園、荃灣公園欣賞⼤型綵燈佈置,每晚(6-11pm)亮燈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香港: 元宵節
在封建社會中,女性是「 三步不出閨門 」,沒有什麼特別事宜,女性是不允許隨意外出活動的。 元宵燈會 對於當時的男女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和異性聯誼。 可以假借 賞花燈 之名,物色合適對象,也可以藉著 猜燈謎 ,與之互動。 古時元宵節有放天燈的傳統,將願望寫在天燈上升上天,象徵收穫成功和幸福。 不過,燃點天燈有構成山火的危險,香港以往也發生過因為天燈而引起的意外,所以政府並不鼓勵市民燃放天燈,而且漁護署和民航署都有相關的法例規管。
元宵節香港: 元宵節習俗(4)踩橋
其次,年三十晚守歲,給小朋友利是壓住年,有辟邪作用。 元宵節香港2025 及至大年初一派利是取意頭,亦是長輩對後輩的祝福。 另外她也提到,派利是主要象徵有錢過年,年年有錢用,同時辟邪。 關帝係三國時代(公元220至280年)嘅歷史人物,係正義同忠烈嘅象徵。
元宵節香港: 元宵節禁忌(8)搬屋
祭祀儀式分兩日進行,第一天會貼平安符、虔拜、代表吉利的搶雞毛 和表示驅除村內邪穢之氣的扒船 ;晚上會進行鎮壓災邪保人畜平安的祭煞儀式、迎神登位、貼人緣榜及唱勸人勤力工作和行善除惡的麻歌 。 翌日誦讀村民向神祈福的奏文、發送奏文、占卜來年吉凶的問杯、劈五方和劈沙羅、朝首送燈和化榜文,最後送神歸位,三聖像運返三聖宮後在門外大放爆竹,整個儀式正式完結。 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夜,寓意「一元復始」。
元宵節香港: 農曆新年
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古時候青年男女會趁著元宵節外出觀燈,互相結識、相會,所以「燈火」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香港每年都會在不同地區的公園或公共休憩地舉行元宵彩燈晚會,規模最大的當屬位於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廣場的元宵彩燈晚會。 不少家庭或情侶們,晚飯後都會去那裏賞花燈、猜燈謎,賞圓月。 元宵節在東亞已有悠久的歷史,對全球華人都有很大影響力。 這天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着春天的到來,華人傳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祝賀。
元宵節香港: 活動資訊
香港市民會趁住呢幾日假期,以唔同嘅方式輕鬆一下。 好多餐廳又會推出復活節嘅主題菜單,麵包舖、蛋糕舖更會精心烘製可愛嘅白兔、雞仔造型包點,維妙維肖。 今日,喺重陽節當日,有啲香港人會全家帶住海鮮街海鮮果品同糕點登高掃墓,亦有市民會趁住秋高氣爽之際去登高。 譚公係海上嘅守護神,相傳佢係元朝惠東歸善人(而家廣東惠州),12歲得道,能夠呼風喚雨、預測天氣同幫人醫病,所以俾漁民奉為神明。 相傳係因為佢年少得道,練成長生不老之術,即使年屆80仍然能夠保持孩童嘅容貌。 來到香港這個吃貨天堂,各種傳統與創新口味的月餅多得讓你發狂。
元宵節香港: 河曲:元宵節開啟新春新氣象
喺香港過春節,一樣能夠感受到唐式傳統節日嘅喜慶氣氛,可以行年宵花市、食賀年美食、去廟宇參拜等,亦有國際時尚嘅花車巡遊、光雕匯演,傳統喜氣嘅維港煙花,特色地道嘅許願節、賀歲賽馬等,各式慶典熱鬧上演。 道教 、 佛教 對於 元宵節的由來 ,有另外的說法。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們還記得這個節日,一起和身邊重要的人欣賞這第一輪圓月,團團圓圓,這才是最重要的。 統一部稱,金正恩從25日至27日進行的10項公開活動中,就有八項和中俄代表團有關。
元宵節香港: 中國北方
米缸見底是貧窮的象徵,在元宵節這天米缸見底反映家裡有斷炊之虞,貧窮一整年都留在家中。 在元宵節,無論是借錢給別人,還是借別人錢都不應該。 元宵節香港2025 借了別人的錢,未來一年都會依靠外援生活;借錢給別人,財就會流走,接下來一整年都守不住財。 但惠安縣的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在山東淄博淄川區,玉黛湖花燈節現場,非物質文化遺產淄博花燈精彩綻放,長100多米、高25米的「齊魯盛世」引來圍觀。
在佛山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行通濟」活動,當地人俗語有云「行通濟,冇閉翳」,祈求新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活動更吸引珠三角甚至全國各地旅客參與,活動除了傳統「行通濟」步行路線和儀式外,近年更延伸至網上文旅和旅遊活動,並設置集市單位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售賣特色文創產品等[13]。 華人元宵節延續了初期與燈火相關的習俗,如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見於多個地區。 元宵節香港 在中國南方語言如閩南語、客家話、馬祖話(福州話)、圍頭話(粵語)中「燈」和「丁」諧音,元宵點燈意寓添丁,故客家人、福建、潮汕、臺灣、廣東和香港人認為元宵燈即為添丁的佳兆。 除了紙紮燈籠外,有些地區還會用蘿蔔製成蘿蔔燈。 2018年元宵彩燈會在香港文化中心廣場舉行國際在線報道: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戊戌年元宵彩燈會3月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
看過花燈之後,讚嘆老師傅手藝精湛之餘,也不要錯過了解傳統花燈的製作過程。 廣東及香港手工藝師傅也會於彩燈會中,示範「佛山秋色」工藝品、南海藤編、木雕和獅頭扎作等粵港傳統手工藝。 其中「佛山秋色」更是以幾乎以假亂真的紙品扎作聞名。 當中,四師徒的臉譜最特別,唐三藏的臉譜運用了素描繪法、孫悟空的臉譜糅合京劇元素、豬八戒的臉譜神態可愛、沙僧的臉譜選用了水墨畫繪法。
在香港,每年在元宵節前後都會由區議會、屋苑或特定團體在不同地區的公園或公共休憩用地舉行元宵綵燈晚會,到了晚上,不少家庭或情侶們,也會到花燈會去慶祝,賞花燈、猜燈謎,處處洋溢着濃濃的中國情人節浪漫氣氛。 但香港的年輕情侶較重視西洋節日,因此元宵節受情侶重視的程度並不如西方情人節。 這天也是傳統上農曆新年最後一天,因此也是再造和回收之良機。 部份圍頭人村落如粉嶺圍村、金錢村等會舉行太平洪朝祈福儀式,並會大放鞭炮慶祝[16]。
香港每年都會舉辦 年宵綵燈會 以及 青年之夜 。 今年綵燈會和青年之夜於 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 、 東涌北公園 、 香港單車館公園 舉辦,大家可以去看看,順便 鬧花燈 。 明清之際,元宵節通常被百姓當作春節的結束,活動也日益多元化:吃湯圓、觀燈和娛樂遊行是元宵節三大主軸。 遊行活動中分為高蹺、旱船、舞龍、舞獅、秧歌、抬閣等傳統藝術表演。 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3]。 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元宵節香港: 【 元宵節由來 習俗活動 】你不知道的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
「湯圓」又象徵團圓,在元宵節食湯圓有一家人團團圓圓、齊齊整整的意思,適合一家大小在晚飯後一邊食湯圓一邊欣賞滿月。 元宵節香港2025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是新一個農曆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傳統上新春的最後一日,同時亦都是中國情人節和道教中天官大帝的誕辰。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佳節,都有不少單身人士或情侶會於當日到嗇色園黃大仙祠參拜月老,祈求蜜運成功、姻緣順遂。 另外還有充滿甜蜜藝術的「Sugar Rush」周末限定Pop-up,多個本地手作品牌,會在一連三個周末販售以甜食為主題的手作飾物、甜品小食及精緻情侶飾品等。 在廣東省廣州市,民俗是正月初十到元宵期間要「開燈」,多會選在宗祠大門、神堂正中央和兩旁掛起蓮花燈,在開燈夜親朋戚友會一齊相聚「飲燈酒」。 到正月十四坊間會搭燈棚,預演賀節戲目,街市同時開售紙燈[11]。
香港大部分墳地墓園都有公共交通連接,清明節當日更有特別加班服務嘅安排。 說到祭祀亡魂,就不能不提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節(又稱中元節)。 在這個民間俗稱「鬼節」的日子裡,傳統相信「鬼門」會大開,香港人多會焚香燒紙祭拜祖先或普渡亡魂。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楚國忠臣屈原,有賽龍舟、吃粽子的千年傳統習俗。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香港是現代國際龍舟競賽的發源地,大力把這項民間節慶發展為國際化的體育盛事,為傳統添上新意。
香港的年宵花市一般於農曆年初一的7日前開始,持續1週至初一凌晨。 花巿一般分濕貨及乾貨兩區,濕貨區售賣各種寓意吉祥的年花、桔子等,乾貨區則售賣各種過年精品,另設有小食檔。 感受熱鬧氣氛的同時,也有機會品嚐香港道地美食。
於農曆大年初一向同學拜年,她說:「這班同學年紀比我小,我以大姐姐身份在新年給利是她們。 如果說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奏響了過年的序曲,那么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便是過年的尾聲了。 過年不僅是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 除了元宵彩燈晚會,在新界圍村,元宵點燈還有另一重意思。 新界原居民有不少是閩南人、客家人,在他們的方言中,「燈」和「丁」諧音相近,所以部分村落會邀請師傅花數天、甚至整個月扎燈,於元宵節當日掛在宗祠橫樑,寓意添丁、傳承。 端午節期間,好多香港市民除咗品嚐應節嘅糭,亦會暢泳於碧波之中,泡泡寓意吉祥嘅「龍舟水」,藉此感受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