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公屋輪候查詢2025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答:已經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申請者,可使用6個途徑查詢自己的公屋申請進度,包括登入房委會 / 房屋署網站,按指示查詢各區最高調查及配房編號。 符合「住宅物業權審查」及家庭總資產淨值並不超逾公屋入息限額100倍的家庭,成功加戶之後,住戶須按家庭入息水平繳交單位的原有租金、倍半/雙倍淨租金 另加差餉,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值得留意的是,申請加入上述(1)、(3)至(8)類別人士,整個家庭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以核實資格。
- 公屋戶主去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無條件地批予在單位內居住亦是認可成員的戶主配偶,配偶可無需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而申請成為該單位的新戶主。
- 房屋署早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主要原因是過去數季的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
-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大致相同。
-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 按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分布,當中僅有11%的申請者(約1,100名)的輪候時間為3年或以下,其餘89%申請者(約9,300名),其輪候時間都達3年以上。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44,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8,4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42,600宗申請。 如不符合優先配屋計劃,輪候中的申請人亦可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令上樓速度加快。 申請人可自選單位,而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曾有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公屋輪候查詢: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多久?
「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為經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所用的水平。 上述第二類人士,即新生嬰兒或18歲以下兒童可獲豁免受審查。 由於「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申請人數眾多,但可供揀選單位有限,且分布區域並不平均,房屋署不能保證申請者能獲邀揀選單位或成功揀選單位。 房屋署只會在仍有適合申請者的揀選區域及/或單位類別的情況下,才邀約申請者揀選單位。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被選中的申請者有機會提前選擇公屋單位,其中部分單位更享有租金寬減期。 儘管如此,需留意計劃提供的單位可能存在一些負面因素,例如不愉快事件或環境問題。
公屋輪候查詢: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若申請者的公屋申請仍然有效,其申請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及會繼續循現⾏的公屋申請政策及程序處理。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是根據公屋資源情況推出,並以⾃選單位形式進⾏。 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並沒有地區限制,惟須依據其公屋申請的認可家庭⼈數,並按個別單位的編配標準,在可供揀選單位名單中,⾃⾏揀選單位。 如申請者已獲登記是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可點選「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3年)」,以查閱其申請進度。 如在揀選單位期間,持有有效「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申請的申請者,亦可在該⾴⾯查閱尚餘可供揀選單位名單。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23年)一人申請者的自選單位程序於2023年11月6日展開,所有可供一人申請者揀選的獨立單位已全數被揀選。
每月,房委會都會更新已經被安排進行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的得分。 公屋輪候查詢2025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倘若戶籍內並無戶主的在生配偶,有關的租約亦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但他們須接受「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包括入息及資產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以釐定他們批出新租約的資格及應繳的租金水平。
公屋輪候查詢: 簡約公屋
港女成年後母親再要求她「分戶」排公屋,未料獲編配單位後母親趕走她,後來還要求港女協助申請在內地的同母異父幼女來港,更透露計劃「假離婚呃多一間公屋」。 港女不忿指「(我)完全係佢呃公屋嘅一隻棋」,但種種原因難以擺脫對方,「(佢)係會喺社署大吵大鬧、發晒爛渣嘅人」,擔心反抗會影響她的正常生活。 公屋輪候查詢 由於情節太離譜,許多網民建議她向房署舉報,別再被母親利用。 簡約公屋(英語:Light Public Housing)是香港一種特殊公共房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概念與2001年前的臨時房屋區相若。 公屋輪候查詢 每季度的平均輪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及申請者所選地區等。 隨着2024/25及2025/26年度在屯門、東涌、觀塘及上水等地區均有不少新公屋供應,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有望回落至4.5年。
倘若自選單位程序未能如期舉行,房屋署將會在房委會 / 公屋輪候查詢2025 房屋署網站公布,但不會個別通知申請者。 公屋輪候查詢 由于轮候各申请地区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者数目有异,区内公屋供应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区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数也会有所差异。 申请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虑其公屋申请地区;惟选择轮候市区(包括香港岛及九龙)公屋单位会受以下注意事项第3点所述的限制。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公屋輪候查詢: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公屋輪候查詢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公屋輪候查詢: 安達臣道首個組裝合成「即到即裝」居屋項目 料明年落成 提供420個單位
他又稱,社會似乎忽略長幼共融,應促進年輕人與父母就近居住。 立法會今日(14日)通過無立法效力的「提倡健康老齡化,為銀髮族建立良好生活品質」議員議案。 公屋輪候查詢2025 提出議案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指,新加坡根據公民收入或財富水平而提供分層援助的做法,值得香港參考,又表示政府應教育市民在壯年規劃將來銀髮生活。
公屋輪候查詢: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香港現時每5個人就有1個長者,現時社區有241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會員已經有27萬人,隨着人口增長會配置相對數量的中心,亦會設立長者學院,讓長者都可以修讀課程。 應對老齡方面,他指未來提供更多院舍,屋邨將有5%總面積用作社福用途。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以電影《見習冇限耆》為例子,表示羅拔迪尼路飾演的企業行政總裁(CEO)退休後,到了年輕創業者的公司做實習生,指其實不少退休人士有能力重投社會,應該為這些有豐富經驗和技能的長者提供機會。
公屋輪候查詢: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按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分布,當中僅有11%的申請者(約1,100名)的輪候時間為3年或以下,其餘89%申請者(約9,300名),其輪候時間都達3年以上。 她表示,20多歲時曾做代購,更成功賺到100萬元,然而不久後就投資失利,反虧蝕300萬元,「因為賺到錢了嘛,聽朋友說投資泥頭車,倒虧300萬。太年輕的話,憑運氣賺到的錢,會憑你的實力去虧掉」。 樓主明言不會協助,但母親表示會過來「了解」,樓主形容母親「係會喺社署大吵大鬧、發晒爛渣嘅人」,擔心對方影響其正常生活。 她現時沒有經濟能力搬屋,又不想再被母親利用,形容自己「完全係佢呃公屋嘅一隻棋」。 到了18歲,樓主離開宿舍被迫「回家」,母親即提出分戶,要她獨立申請一間1人公屋單位。 事實上,公屋供應緊張,不少基層一屋難求,輪侯時間愈來愈多。
公屋輪候查詢: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公屋輪候查詢 公屋輪候查詢 倘若參加「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公屋申請者屬該等前租⼾,則申請者或有關租⼾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必須在出席⾃選單位⽇期前清繳過去所有⽋租/⽋款,否則不能參加⾃選單位程序,其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申請亦會被取消。
公屋輪候查詢: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本文將帶您透過簡易的教學,了解如何使用「公屋進度電子查詢」功能。 有一點要留意,若果持有綠表的公屋住戶申請選購居屋或綠置居,必需在成功購買新單位後90日內交回其租住的公屋。 公屋輪候查詢 若未能如期交回有關單位,須先向房屋署申請不多於30天的延期居留,如獲批准,他們須為延期佔用該單位繳付佔用費,金額相等於單位的三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若果本身條件許可,公屋住戶可以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單位,包括綠置居計劃、居屋第二市場(即白居二)和房委會的新居屋。 若果住戶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觸犯《房屋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或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而觸犯條例,如罪名成立,可判最高罰款2.5萬元及監禁3個月。 房屋署亦會向住戶追回因資料不正確而少付的租金,甚至收回他們現居的公屋單位。
公屋輪候查詢: 香港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5.7年 2成申請者為新移民 逾7萬家庭3年仍未獲編配
若家中並無合資格親屬可加入申請,或一般家庭申請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仍可留意「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首先談談公屋的申請資格,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將公屋申請界定為4大類別,包括一般家庭申請、長者申請、非長者1人申請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則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公屋輪候查詢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公屋輪候查詢2025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另外申請者於揀選單位後須即時簽署⼀份承諾書,承諾在⾃選單位租約⽣效⽇期起計⾸三年內不可要求調遷。 但若有任何經有關部⾨/機構證實的特殊情況,或調遷源於房屋署要求的理由,則可獲酌情處理。 房屋署早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主要原因是過去數季的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 根據一項全球性調查,香港已連續第9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他又指,來年度可供編配的新落成公屋單位數量與去年度相若,公屋供求關係仍然相當緊張,坦言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未見樂觀,更擔心會繼續攀升。 對比今年3月底的數字,當時共有24.52萬宗申請,而最新的申請宗數下降2,600宗,減幅主要在一般公屋申請,較上季的14.75萬宗減少3,3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則較上季的9.77萬宗增加700宗。 房委會每月都會更新正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所達分數,如果數字與你所得的分數相近,證明你離審查不遠了。
公屋輪候查詢: 房屋委員會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目標雖說3年上樓,惟實際上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而當中長者1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較短,大概是2.9年。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公屋輪候津貼,為非居住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並符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其獲得首次編配公屋為止。 除此之外,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每兩年申報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若期間租戶家庭狀況有變,不論其居住年期,須每兩年申報住宅物業、資產及入息,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必須遷出其單位。
公屋輪候查詢: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有关资料只用作一般参考用途,不应视为个别申请者用以估算其轮候时间的依据。 當中有6%一般申請者表示,有意安排內地家人或親屬來港定居,他們大部份是配偶關係佔46%、其次為子女佔32%、「其他人」亦佔12%。 至於非長者單身人士,亦有5%申請者有意安排內地家人或親屬來港定居。
公屋輪候查詢: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此外,若家中有年老(年滿60歲)的父母或親屬一同申請,則可經本文開首提到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公屋輪候查詢 對於持有有效公屋申請編號的申請者,「更新快」電子服務提供了迅速更新資料的便利。 已登記「智方便+」的用戶更可透過數碼簽署方式進行公屋申請資料的更改。 申請者須登入「公屋申請電子服務」帳戶,以填寫網上公屋申請表。
在有效期內,被扣的分數不會因租戶轉換戶主或刪減家庭成員戶籍而提早撤銷。 若租戶在分數有效期內因重建等情況調遷單位,被扣的分數會轉移到新居單位的戶籍上。 公屋計分制是根據申請者的年齡來進行評分,年齡愈大,分數愈高,愈早獲得編配公屋單位的機會也就愈大。 年滿60歲後,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登入「公屋申請電子服務」帳戶後,你可以使用「更新快」電子服務來查詢你的公屋申請進度,包括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的進度。 有關申請會即時被納入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按遞交原來申請時的年齡計分,而所累積的輪候時間亦會全數計入新申請類別中。
公屋輪候查詢: 安達臣道首個組裝合成「即到即裝」居屋項目 料明年落成 提供420個單位
再加上,房屋署於今年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回收公屋成效顯著。 公屋輪候查詢2025 截至今年11月,署方已收回近2,000個單位,情況包括濫用公屋而違反租約(例如丟空單位)、欠租違反租約條款或因富戶政策而不符合入住資源的,短短1個月收回單位的數字貼近上年度全年2,200個單位的水平。 房屋委員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申請者可參考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差異,大約計算出相隔所需時間。 根據房委會的配額及計分制度,18歲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可獲一次性加60分。 按照現行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達到48歲方可進入詳細資格審查,同時輪候期間收入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公屋輪候查詢: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管浩鳴稱,人口老化是不爭事實,政府應從根源解決問題,例如設法提升現有社區設施、組織為服務長者的群體活動、津貼機構提供長者活動等。 對於長者輪候診症方面,他以白內障手術為例,稱有長者等到失明都未輪候到醫生,情況需要改善。 公屋輪候查詢2025 公屋輪候查詢2025 公屋輪候查詢2025 要注意的是,獲計劃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入住該單位3年內不可調遷,期間亦沒有綠表資格,若申請居屋僅能以白表申請,亦須交還公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