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禱告,神清楚地要他將葉光明牧師、大衛鮑森牧師的信息帶往華人世界,於是又前往新加坡宣教。 巴柝聲牧師2025 一直到 2007 年,在周神助牧師的邀請下,他才再次來到臺灣,並在臺北靈糧堂擔任宣教顧問。 當克里開始在印度服事,進行聖經翻譯的工作時,他的太太卻瘋了,經常在隔壁房間大聲呼喊,因為當時他們的兒子死了。 當我們信耶穌後,我們就看見了主,神喜悅祂的兒女,神同在的地方,是一個安全的避難所,但魔鬼想要欺騙,讓我們離開這安全的避難所。 他分享自己五十年前,就讀大學時,雖然認識耶穌,但還是認為自己是主人,直到耶穌對他說:「你要完全把生命交在我手中。」那天晚上,他請一位牧師為他禱告,當下他被聖靈充滿,領受方言的恩賜。
而使徒行傳裡的安提阿教會正是第一間完全遵行這個真理的教會,他們把最好的資源、最好的人材並最深的禱告,都放在遵行這個真理上。 巴牧師出生在非基督教家庭,爸爸是家庭醫師,媽媽則在政府單位工作,曾獲英國女王所頒的榮譽頭銜,算是非常有地位的英國家庭。 父母原本希望就讀法律系的兒子可以賺大錢,沒想到他竟然選擇轉讀神學系。 克里在印度建立了宣教團隊,他的異象是能夠本地化,將宣教工作交給本地人,過了幾十年,有第二代、第三代的宣教士前來,但他們有很多條件要求,像是要大房子、要很多人為他工作等等,最後克里只好離開自已建立的團隊。 當時克里翻譯聖經時,沒有現在的科技產品,全是用紙張書寫。
巴柝聲牧師: 教會服務社會的膀臂──台灣愛鄰協會
畢業後他在一間教會服事,教會吸引很多人信主,但是主又對他說:「我沒有叫你留在這裡」。 巴柝聲牧師 巴柝聲牧師2025 巴柝聲牧師2025 於是1969年,他支身來到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台灣,這必然有許多挑戰。 來到台灣後,首先是學習語言,雖然單身使他很孤單,但是中文老師邀請他每週五晚上到家中吃飯,於是和老師的孩子成為了朋友。
- 不過,伯利恆仍有一家福音路德宗(the Evangelical Lutheran Christmas Church)為聖誕節擺出了獨特的裝飾。
- 誠如我們常說的,浪潮雖然還沒有真正來到,但是浪花已經打在腳下了。
- 「請當我們的通訊員!」巴牧師於一九八○年初次至中國時,一位家庭教會的領袖如此請求。
- 回顧過往,巴牧師說,剛來臺灣時有很多不適應,因為文化很不一樣,且當時沒有跨文化宣教的教導,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博士 / 美國柏克萊大學(Berkeley University)政策管理博士後研究員。
父親盼望兒子劍橋大學畢業後前程似錦,但是在大學二年級時,他認識了主耶穌,得到真正的永生福份。 巴柝聲牧師2025 後來主又警示他:「我是你的救主,但是我仍不是你的主」,於是他請牧師為他禱告,他便清楚聖靈呼召他成為一名「跨文化宣教士」。 同樣,我們必須注意不要把我們膚淺的認識強加給中國教會。
巴柝聲牧師: 家庭健康,教會就健康
不過,伯利恆仍有一家福音路德宗(the Evangelical Lutheran Christmas Church)為聖誕節擺出了獨特的裝飾。 該教堂同樣不掛任何彩帶與擺飾,只在教堂一角鋪上一整堆的瓦礫,再放上嬰兒娃娃,將「耶穌降生場景」的馬槽改為斷垣殘壁。 每三個月才能回家一次,與父母分離的孤寂使幼年的師母經常流淚,晚上做惡夢也沒人來安慰,九歲之後,她又前往離家更遠的肯亞讀書。 巴柝聲牧師 一位是劍橋法律系高材生,一位則是家中三代宣教的非洲宣教士子女,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人,卻在神的帶領下相識,因著共同異象步入婚姻。
然而,安理會決議案對會員國具有約束力,大會決議案卻沒有,只能從票數「觀察風向」。 巴柝聲牧師2025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2日特地聲明,警告以色列「正在失去國際社會支持」,這是開戰以來美國對以色列發表過最嚴厲的批判,雖然最終還是繼續反對停火。 今年四月八日,我們特別為巴牧師舉辦了來華五十週年歡慶,慶祝他在1969年四月七日來到台灣,到如今整整五十年。 13 巴柝聲牧師 歲時,師母回英國讀書,卻讓她更加不適應,總覺得格格不入,自己彷彿不屬於任何地方。
巴柝聲牧師: 成為上帝驗中的祭壇
一九八○年代,當中國大陸開始對外開放時,巴柝聲牧師便離開台灣回到英國,並開始進出中國,協調海外資源以供給中國大陸的需要。 曾任台大醫院外科住院醫師,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巴柝聲牧師2025 畢業於中華信義神學院,繼而擔任嘉義基督教醫院代理院牧部主任,之後到泰國宣教,擔任曼谷基督教醫院顧問,並開拓教會。 《半島電視台》整理兩次投票結果,上次僅有121國贊同、14國反對與44票棄權。 可以發現,許多國家的態度早已不同於2個月前力挺以色列,而是更傾向停火。
-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2日特地聲明,警告以色列「正在失去國際社會支持」,這是開戰以來美國對以色列發表過最嚴厲的批判,雖然最終還是繼續反對停火。
- 一直到 2007 年,在周神助牧師的邀請下,他才再次來到臺灣,並在臺北靈糧堂擔任宣教顧問。
- 他在教書時撒下了美好的種子,在台灣或在海外,有許多人因此歸向了主,成為神的兒女。
- 但新一波形成的國際輿論,究竟能否對以色列產生政治壓力還未可知。
- 馬太福音17章說到,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上了高山,在那裡耶穌的面貌改變了,有神的榮耀和同在。
無論人家給他什麼題目,包括青年人的感情婚姻問題,他總是能講到聖靈的位格與工作這題目上,他也是當年最初把靈恩的信息帶到台灣的先鋒之一。 巴柝聲牧師(Ross Paterson),自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一九六九年四月來到台灣宣教。 因為他在劍橋大學時,曾從中國傳道人倪柝聲的信息中得著很多幫助,於是將他的中文名字取為「巴柝聲」,也是配合他了的英文本姓Pa-terson。 支持牧師一路走來的信念是:希望有一天,站在上帝面前時,上帝能對他說:「你是我良善又忠心的孩子。」在困難中,他總是如此禱告:「主啊,這是祢給我們的道路。雖然現在遇到問題,但我相信祢一定有預備」。 巴柝聲牧師2025 巴牧師夫婦總共有五個女兒,在新加坡宣教時,因為文化上的問題,師母作了艱難的決定—把孩子送到印度求學。 然而,隨著學校文化改變,二女兒在信仰上產生問題,因此師母便帶著孩子回英國讀書。
巴柝聲牧師: 學院消息與文章
傳統身為美國盟友的加拿大、日本及印太重要夥伴印度先前都是棄權,這次改為贊成停火。 僅剩10國的反對票除了以、美之外,歐洲國家僅剩捷克與奧地利,其餘都是長期為美國盟友的開發中國家,如賴比瑞亞、瓜地馬拉及巴拉圭。 我們相當熟悉的,聖經教師葉光明與大衛鮑森的教導與屬靈書籍,造就許多弟兄姐妹的成長。 其實兩位屬靈巨人的書籍,便是透過他引進華人世界,這又是神使用他在華人世界的重要貢獻。 「安提阿事奉團」這個名稱亦包含了使徒行傳裡一個重要的真理︰直到地極的宣教。
巴柝聲牧師: 台北靈糧堂1954年至1999年12月大事記
一次禁食禱告,神要他將葉光明的屬靈教導送往中國大陸,他便毅然結束在台灣10年的服事,前往下一站,為中國家教會帶去極大的幫助。 安提阿事奉團/中國教會支援使團,主要的成員都是外國人,包括巴柝聲牧師和分佈在各國的辦公室負責人。 他們為了遵行主耶穌的大使命──把福音傳到地極,也為了中國大陸許多未聽聞福音的人,獻上了自己的一生。 而巴牧師也看到,要中國大陸的百姓得著全面且更深廣的福音,台灣是不能缺席的。 巴柝聲牧師 所以在大既十年前,巴牧師便成立了台灣辦公室,只是那時做的多是配合國外的一些行政事工。 ACT的特色就是領隊與隊員都是各國會說國語的華人,與其他AM/CCSM的短宣隊相比,更適合華人,特別是台灣的弟兄姊妹參加。
巴柝聲牧師: 台北靈糧堂2014年1月~2019年8月大事記
這對一般比較被忽略的鄉村教會是很大的鼓勵與幫助,而參加的學子則是有可能成為改變一生的經歷。 今天曾參加過鄉村福音隊的學生中,有許多在世界各地,或全職事奉,或在專業上全心為神國度擺上。 巴柝聲牧師 回顧過往,巴牧師說,剛來臺灣時有很多不適應,因為文化很不一樣,且當時沒有跨文化宣教的教導,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美國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宣教學博士。 巴柝聲牧師2025 曾任耶路撒冷萬國禱告院華人事工部十年的時間,目前積極培育華人宣教人才及領袖,期待透過跨文化宣教,一同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 身為宣教士的巴牧師夫婦,除了要面對許多事工挑戰、頻繁的在異地服事,聚少離多的家庭,生活關係的維護上更是不容易。
巴柝聲牧師: 擁有一切卻保不住親人?她奮力工作掩飾喪親悲傷,直到加護病房裡的異夢扭轉人生方向~陳雅芳牧師 生命見證
前 言︰安提阿事奉團與中國教會支援使團國際負責人巴柝聲牧師曾說,他只會說一個信息,就是使徒行傳中的「安提阿」信息。 安提阿教會是第一間完全遵行大使命的教會,亦成為了歷世歷代所有願意遵行大使命的教會及宣教機構的榜樣。 巴柝聲牧師在台十年間,與魏德凱牧師(Dick Webster)及饒孝柏牧師等一直積極投入鄉村福音隊的事工。 他們利用寒璁假舉辦每期一兩周的福音隊,招募大專院校的基督徒學生,前往鄉村地區與當地教會配搭傳福音。
巴柝聲牧師: 基督徒會面臨七種爭戰 巴柝聲牧師:「別離開主,那是唯一避難所!」
巴師母在大學一年級時加入校園學生團契,那時巴牧師正在團契講道。 兩人認識沒多久,牧師便前往臺灣,因此斷了聯絡;即便如此,師母仍向神禱告,表示願意為關係等候。 有時候魔鬼會用家庭問題來攻擊,不論是先生跟太太,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 巴柝聲牧師2025 巴柝聲牧師2025 當克里帶著太太和孩子,準備從英國坐船前往印度時,沒想到半途開船的人就哄騙他們下了船,偷偷開走了。 原來當時英國有些不正當的公司,管理很多印度的事情,如果有傳講耶穌的人在船上,這些公司可能就不再接受船商的輸送。
巴柝聲牧師: 禱告:求聖靈繼續在美國地土上動工,領人歸向神,叫人親眼看且認識神為他們的至寶,阿們。
大部分教堂都選擇不裝飾或低度裝飾環境,而聚會禮拜也一定包含為巴勒斯坦祈禱與哀悼的環節。 巴柝聲牧師2025 巴勒斯坦人口多為穆斯林,但作為基督教萌芽之地,基督徒比例也有總人口的7%至9%,約有5萬人居住在西岸、1,000人至3,000人住在加薩。 當地的基督徒普遍經濟條件與教育程度較好,也經常擔任市長或重要職位;而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隨著大量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目前約有50多萬巴勒斯坦基督徒住在海外。 「我們沒有客人,半個也沒有。」一家旅館的老闆卡瓦那堤(Joey Canavati)告訴《路透社》。 過往此刻已經忙得不可開交的卡瓦那堤說,戰事開始以來,所有預訂統統取消了,連明年的預約也是。 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地區、耶路撒冷以南不遠處,坐落著古城伯利恆。
巴柝聲牧師: 禱告:主,願你保守相關信徒和教會群體的心,求主給我們分辨的眼光,不被有關的事件和指控影響,將焦點放在耶穌身上。
有一次存放聖經的地方,被火燒了,多少年的翻譯心血,就這樣毀於一旦。 他形容「我們上面跟主的關係是堅固的,但是下面跟孩子的關係是柔軟的。」魔鬼會想盡辦法用家人來攻擊,偷竊我們在耶穌裡的安全感。 2003年起在忠僕號國際志工船服務, 巴柝聲牧師 2008年中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負責衣索比亞與剛果資助計畫區,以及聯合國糧食計畫署之糧援專案。 現任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秘書長,夢想是推動年輕世代,走出小島成為遠方的祝福。
巴柝聲牧師: 生命培訓學院
而ACT的確是鼓勵了許多華人的弟兄姊妹,實際地參與在中國大陸的宣教行列中。 「請當我們的通訊員!」巴牧師於一九八○年初次至中國時,一位家庭教會的領袖如此請求。 巴牧師將這話視為上帝給他最初的指令︰喚醒西方覺察到中國的需要,及推動為中國代禱。 只是因為那個時候是一九七○年代,中國大陸仍沒開放,所以他在劍橋畢業後,就到台灣服事了十年,一直到中國開放為止。 師母說,宣教士的孩子是「第三文化」,在本國文化和父母宣教地文化之外尋找著歸屬。 在教養的路上,師母總是告訴牧師,一定要持續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