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樓及華昌樓是香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有別了從前的中央走廊式及露台相連式大廈。 在華富邨,近海邊的大廈主要是較矮的大廈,而較遠離海邊的大廈是高於20層的雙塔式大廈,此種設計佈局令更多住戶擁有海景,同時各住戶更享有露台等設備,所以有「平民豪宅」之稱[22][23]。 在下邨方面,當時政府透過簡單改動地形,在華清、華基、華明及華信之間的位置設立籃球場、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及花園等設施,並加設樓梯連接。 華富邨華興樓 到了2012年11月,香港報章引述消息透露,房屋署正在研究重建華富邨,同時期望增加單位供應,從而舒緩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情況[12][13]。 1998年,華貴邨成為當時唯一在南區成立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3],及首個在港島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
在首期接收屋邨樓宇竣工兩至三年後,第二批居民將會搬遷到薄扶林道和石排灣道以北的兩個接收屋邨,即雞籠灣北和雞籠灣南。 上述樓宇的居民將搬遷到薄扶林道以南三幅接收屋邨,即華富街、華富北和華樂徑,預計2027/28年陸續入伙,第一期拆卸和華富站建造工程會隨即展開。 華富邨華興樓2025 根據政府於2014年公布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華生、華昌、華泰、華景及華翠樓各個互助委員會每年均會舉辦盂蘭勝會,是全港公共屋邨中屬較大規模,原因是與入伙早期有不少潮籍居民有關。
華富邨華興樓: 香港仔華富邨華生樓的幾何立體主義風格採光井,屬一個政府資助的公共房屋。華富指富裕的華人,有50000多居民,1968年完工。是首個以新城市概念建造的公共屋邨。
華富邨(Wah Fu Estate)位於南區薄扶林瀑布灣畔,是老牌公共屋邨,也是全港首個以新市鎮形式規劃的公共房屋。 2016年,華貴坊近300個車位被拆售,業主共套現約2.9億港元。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華貴邨近海邊設有一個圓形水飾廣場更是一個遊樂場與嬉水池雙結合的嶄新概念設計,可惜除更衣室及洗手間之外,其餘設施因屋邨管理問題而停用至今。 華富邨是首個以新城市概念建造的公共屋邨,其基礎設施包括學校、街市、飯店和銀行。 華富邨華興樓 華富擁有香港第一個屋邨的公共圖書館,這是繼大會堂之後的第二座公共圖書館。 華富邨華興樓 根據政府於2014年公佈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華生、華昌、華泰、華景及華翠樓各個互助委員會每年均會舉辦盂蘭勝會,是全港公共屋邨中屬較大規模,原因是與入伙早期有不少潮籍居民有關。
華富邨華興樓: 華貴邨 筍盤推介
另外,該署正考慮每一期接收屋邨用地均預留部分用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供華富邨居民選購,第一期擬預留華樂徑,第二期則預留雞籠灣南。 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嚴駿豪和黎熙琳認為,方案分三期不理想,部分街坊需多等10年才遷往新單位,並不公平,影響生活素質。 華富邨華興樓 他們希望房屋署分兩期完成搬遷,接收屋邨應安置所有原住居民才配房予其他人,以及新單位面積需盡量貼近上限。 房屋署提到,正在考慮和研究將每期接收屋邨用地,預留部分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供華富邨居民選擇購買,建議第一期預留華樂徑,第二期則預留雞籠灣南作資助出售房屋。 華富邨華興樓 房屋署目前建議預留面積較大的接收屋邨作公屋,亦會先確保原住居民獲得編配。
-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 總發展範圍由約18公頃,減至約13公頃;住宅樓宇總數也由13幢減少至11幢,採用階梯式設計,由海至山,拾級而上。
- 同年9月17日[16],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宣佈落實興建包括華富站在內的南港島綫西段[16],預計於2021年動工[16]、2026年通車[16][17]。
- 另外,該署正考慮每一期接收屋邨用地均預留部分用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供華富邨居民選購,第一期擬預留華樂徑,第二期則預留雞籠灣南。
商場佔地9930平方米,在1990年代曾經進行擴建工程,增設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連接山下的華貴邨。 現時的商場樓高4層,LG1層設髮廊,LG層設街市、華富米行雜貨、華富米行、榮記文具、榮記五金建材、惠康超級市場、佳寶食品和廣泰百貨。 地面設多間商店,主要包括金發行 茶葉、華美眼鏡、OK便利店、惠美皮鞋公司、卓越視力、美心西餅、鴨記電子家居雜貨店和中銀櫃員機等。 餐廳包括華富冰室、意樂 Itamomo、大快樂餐廳和大快活。 1968年9月27日,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同時亦慶祝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第25,000個單位落成(位於華美樓9樓)。
華富邨華興樓: 華貴邨
就華富邨重建,房屋署向居民發通訊提出重建方案,分三批清拆和搬遷到附近的接收屋邨,或原址重建的屋邨。 房屋署計劃先清拆樓齡較大的樓宇,因應港鐵興建南港島線西段,即將建造華富港鐵站的地段附近樓宇,即華安樓、華樂樓、華昌樓和華泰樓需首批清拆,首批居民2027/2028年陸續入伙,第一期拆卸和華富站建造工程會隨即展開。 由於繼深水埗區蘇屋邨、華富邨在樓宇結構目前仍然安全上的詬病,房委會曾經計劃將華富邨全邨清拆及重建。 至2008年年初,房屋委員會證實華富邨的整體結構仍然安全,加上同區一帶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少,難以安置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故此於15年內都不會清拆華富邨[10]。 不過對於個別情況比較差的大廈(大部份為海旁低層大廈),基於復修費用高昂,考慮到成本問題,則需要於短期內清拆才能夠解決問題[11]。
華富邨華興樓: 香港大廈搜尋
而有關活動會在雙塔式大廈的中庭擺放神壇、紙紮鬼王,並進行開壇、破地獄、過橋和祭幽等儀式。 不過自2020年因新型肺炎疫情,活動一直停辦至今,加上政府規定所有互助委員會於2023年1月1日前解散下,該傳統可能會失傳[38]。 華富邨華興樓2025 房屋署於2007年8月開始就華富邨進行全面結構勘察,並已於2008年4月完成,證實所有樓宇結構安全,毋須拆卸重建;為了繼續保存樓宇使用達至少15年,署方會在各座樓宇多處地方進行結構修葺和改善工程[4][5]。 而最後一批清拆樓宇居民可選擇入住華富邨原址重建的屋邨,預料在接收屋邨全部樓宇竣工後10年入伙,最後一期拆卸重建工程會展開。 第二批清拆樓宇包括華光樓、華美樓、華珍樓、華康樓、華信樓、華基樓、華裕樓、華清樓、華明樓、華生樓和華興樓。
華富邨華興樓: 第二批居民搬到雞籠灣北和南
華貴邨也是繼華富邨後,另一個以市鎮概念設計的屋邨,屋邨規劃以華貴商場為中心,商場更滙聚飲食、超級市場、銀行等不同行業設施,街市則已結業,雖然規模比華富邨小,但也同樣一應俱全。 而在華貴商場旁,設有華貴社區中心及升降機塔連行人天橋連接山上的華富邨。 華貴邨5座Y4型樓宇按山勢呈半月形排列,前方則以T型排列的居屋嘉隆苑,務求讓更多的單位可以觀賞海景及山景,並且減低單位間的互望。 而華貴邨及嘉隆苑的外牆選色以地盤的自然地貌為主,以海的藍色及山的綠色為主色,以灰白色襯托,再以附近山勢形態作外牆圖案。
華富邨華興樓: 華貴邨 位置地圖
商場於2014年被領展以5.18億港元出售後,商場改名為「華貴坊」。 新業主原本聲稱翻新街市,但2015年6月突然在沒有通知下將街市結業,20多個商戶頓失生計,街市盛傳會改建成大型超市或特賣場。 華貴邨業主立案法團指有近2萬居民受影響,長者和輪椅住戶現只能光顧超市「捱貴菜」,促盡快重開街市,盼政府介入協助[8]。 華富邨華興樓 翻新後商場已於2017年重開,主要租戶包括業主旗下公司U Home及優品360、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藥房、中醫診所、洗衣店和髮廊等。
華富邨華興樓: 樓宇
在1992年底開展第二個整體重建計畫拆卸周期時覆檢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及房委會負責興建的公共屋邨,揭發另有152座出現問題,當中包括華富邨華樂樓、華光樓、華珍樓、華康樓、華基樓、華昌樓及華興樓。 華富邨華興樓2025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將於1961年屋委會宣佈興建華富邨,是當時計劃興建的10座廉租屋邨之第8條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設計。 而根據1967年香港房屋委員會周年報告,提及項目會以「市鎮中心」概念發展。 在樓高5層的大樓內,會設商場、街市、冰室、一間酒樓、銀行、一間社區會堂、郵政局、市政局的公共圖書館、各類醫療服務、青年中心,以及大量其他商業、文化及娛樂設施。 邨內亦有3座多層停車場,各座天台均設有兒童遊樂場,並會成為屋邨的心臟。
華富邨華興樓: 設計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而強度大約只有6-10MPa),但遲至1990年代初才被揭發,其中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於1996年加裝鋼架作鞏固工程以延長壽命。 承建商德榮建築及嘉民建築亦因而被房署追討賠償,是各宗前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偷工減料案件中,最嚴重的一宗。 華富邨是香港首個以市鎮形式出現的屋邨,令屋邨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可自給自足,邨內設有獨立的商場,在當時來說可說是一個創舉。
華富邨華興樓: 重建華富邨
華貴邨的原址屬於雞籠灣(奇力灣)的一部份,1985年,香港政府決定遷拆雞籠環村及後在並在該處填海,同時解除地段的「薄扶林延期履行權」規劃限制,交由當時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華貴邨。 屋邨於1989年中命名,1990年落成入伙,主要收容舊田灣邨居民。 華貴邨與華富邨屬上下邨的關係,所以屋邨命名採用「富」之後的「貴」為名;同一發展計劃的嘉隆苑則得名自雞籠灣地名之雅稱。 同年9月17日[16],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宣佈落實興建包括華富站在內的南港島綫西段[16],預計於2021年動工[16]、2026年通車[16][17]。 行政長官梁振英突然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決定首先放寬薄扶林南面華富邨一帶的發展限制,在該處發展公營房屋並重建華富邨,合共增加約11,900個公屋及居屋單位[7]。
華富邨華興樓: 遷置公屋再拖到2027年 華富邨重建滯後 居民頸都長
另外,華珍樓和華光樓地面亦設多類型商店,包括藥行、西醫診所、中醫專科診所、電器店、補習中心、中西藥行、醫務所、萬寧和銀都冰室。
華富邨重建方案拉鋸多年,南區區議會地區發展及房屋事務委員會於2017年7月31日通過華富邨重建計劃的優化方案。 總發展範圍由約18公頃,減至約13公頃;住宅樓宇總數也由13幢減少至11幢,採用階梯式設計,由海至山,拾級而上。 華富邨華興樓 整個項目可提供的單位數目將維持不變,其中將用作安置受重建影響居民的5幅土地,包括華樂徑、華景街、華富邨以北、雞籠灣北及雞籠灣南的土地可興建約8,900個公屋單位,連同重建後的華富邨,合共可提供約2.1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至於華翠及華景樓則屬第3批清拆目標,居民可選擇入住重建後的華富邨,料入伙的日期是在所有接收屋邨竣工之後的10年。 政府早於2014年宣布擬興建南港島線西段,計劃將連接南港島線東段的黃竹坑站及港島線香港大學站,並途經香港仔、華富及數碼港等,同時華富站將配合現時邨齡已逾50年的華富邨重建工作,當時料該站明年動工、2026年通車。 政府當時亦提到華富邨首批獲搬遷安置的居民料將於2025年入伙。
華富邨華興樓: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除了街市、停車場及學校等等設施外,還有一所小型圖書館:薄扶林公共圖書館,連自修室,是當時繼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後第二個在港島區的公共圖書館。 華富南區議員黎熙琳表示,3階段搬遷計劃下,部分居民要等10年才可遷至新單位,認為極不公平,促壓縮成兩階段完成,並指不少居民反映希望重建工作能盡快動工。 她又批評重建計劃一再滯後,又指現時港鐵暫未提交鐵路計劃書,希望雙方可盡快落實時間表,勿拖慢進度,又期望未來可利用車站加強華富、華貴及華富北的社區連接。
華富邨的是房委會前身為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愛民邨、蘇屋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5]。 南區的華富@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3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41,063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150,年齡中位數為 47.6歲。 香港仔華富邨華生樓的幾何立體主義風格採光井,屬一個政府資助的公共房屋。 它於1968年完工,以在1967暴動後為本地人提供廉租住房,並顯著改善社會福利。 在清朝「一口通商」政策下,當時不少歐洲商船來往唯一對外通商城市廣州時,都會在瀑布灣取水補給,「鼇洋飛瀑」更成為《新安縣志》中選出的「新安八景」之一。
華富邨華興樓: 大廈資料:華興樓
有指英廷選擇香港作為殖民地也是因為瀑布水源甘甜,港府在香港正式踏入殖民地時代後,興建薄扶林水塘以解決食水問題,將瀑布水源截去,令瀑布灣淪為毫不起眼的瀑布,昔日壯觀景況不再。 政府在2022年3月31日晚上5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景樓(不包括華生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日晚上10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時完成行動。 華富邨華興樓 政府在2022年2月14日晚上8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裕樓(不包括華信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2時完成行動。 至落成該年,香港政府為了吸引市民入住,而播放了一齣名為「華富新邨」的宣傳影片,並請來藝人譚炳文作旁白[7]。 商場樓高3層,設有街市、茶餐廳、便利店、醫務所、文具店、OK便利店、7-11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和老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