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的薪俸税責任將會視乎他供款的性質和是在何種情況下提取款項。 欲了解在各情況下之薪俸税責任,請參閱”僱主在強積金和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下的税務責任”。 強積金供款計算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在網誌上表示,今年迎來了經濟復常的利好消息,1月份強積金錄得6.1%的正回報,總資產值升至超過1.12萬億元,平均每名計劃成員的強積金資產約為23.9萬元。 臺灣:全民醫療保險部份為全民健康保險,勞工有勞保、勞退;農、漁民有農漁保、農保老年年金(老農津貼);軍、警、公、教有相應保險金、退休金;其他25歲至65歲的國民,則屬於國民年金保障。
- 另外,目前也越來越多公司會選擇將薪酬、強積金、僱員保險等工作外判出去讓人力資源公司進行,利用短期HR支援方案將行政工作轉移給人力資源公司處理,減少企業的行政成本。
- 該戶口內的款項只可在65歲退休或其他積金局指明的情況下方可提取。
- 即期年金沒有「累積期」,即投保人一次過繳付保費後,隨即每月領取年金收入,例如由香港政府牽頭的「香港年金計劃」(公共年金計劃)。
- 僱員在離職時可能因《僱傭條例》或僱傭合約條款的規定收取一些款項。
- 根據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有權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徵收罰款,罰款額為HK$5,000或拖欠供款的10%,以較高者為準。
作為香港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一項退休保障計劃,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MPF)自2000年正式實行。 只要是 18 至 65 歲的香港僱員都會強制參與,只有少數人士獲得豁免。 本文將簡述強積金(MPF)的計劃種類、以及強制性供款和自願性供款的分別。
強積金供款計算: 投資課程101
「強積金對沖」意思是僱主以強積金僱主供款的部份來抵銷裁員、結業時的僱員應得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安排。 「強積金對沖」機制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供款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僱主供款的5%(或最多每個月HK$1,500)所累積下的本金,加上所賺蝕的金額,又稱「累算權益」。 若僱主額外為僱員以「自願供款」方式供款,這筆僱主自願供款累算權益亦會計算入可對沖金額。 僱員自己每個月作出的5%強制性供款或自願性供款,均不適用於強積金對沖機制。 強積金供款計算 打工仔在加入強積金計劃時,雖然有關計劃是僱主選擇的,但打工仔可以自行選擇如何分配投資在計劃下的不同基金。
- 在強積金制度實施之前,香港社會約340萬的就業人士中,只有約三分一人享有退休保障。
- 強制性公積金(“ MPF”)是由香港政府設立並由認可的私人機構提供的強制性退休金計劃。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 是獲授權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其業務是營運保險比較平台,以及為客戶安排保險產品及服務。
- 這個一站式網上平台提供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資料及簡易的圖像和範例,協助僱主、僱員及公眾了解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 大多聘請的兼職或臨時僱員會在僱主所參加的計劃下開設強積金戶口,僱主便按照僱員上班的天數 / 時數計算的工資向計劃賬戶供款。
謹記如公司高職人工超過$30000或以上,無論僱主或僱員最多的強制性供款只有$1500。 另外,發言人提醒計劃成員如打算在2022/23課稅年度的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享受稅務扣減優惠,便應趕快行動,在2023年3月底之前作出强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你可在此瀏覽作為自僱人士,計算有關入息及強積金供款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你業務出現虧損時可作的供款安排。 根據公積金計劃的條文規定,政府可以基於紀律理由,沒收或扣減來自政府自願性供款及特別紀律部隊供款的權益,並在有懷疑時暫不發放這些權益。 強積金供款計算 強積金供款計算2025 舉例來說,如果一位一般僱員於2020年7月13日入職,8月12日則是受僱的首30日,由於8月12日至8月31日並非完整工資期,所以僱員需要在9月開始供款。
強積金供款計算: 強積金供款計算機
為保障僱員在強積金制度下的權利及權益,積金局採取多項執法措施對付違規僱主。 根據強積金法例,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的僱主,須按拖欠供款款額繳付5%的附加費,而收到的附加費會存入僱員的強積金帳戶。 強積金供款計算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
政府面對社會對強積金的強烈批評,始於2016 年5月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推出「預設投資策略」的法案,以針對強積金「高收費」的問題。 當時有多名議員提出有關議案修正案,當中包括「核心累積基金」的按年計算平均投資回報率 ,在每5年內不少於同期的消費物價指數的增幅 ,以加強保障打工仔的保障,但被否決。 強積金供款計算 就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問題,政府相應提出方案諮詢各界,惟方案仍未落實推出。
強積金供款計算: 公司
例如早前的保就業計劃,如果持有效期限內的強積金戶口,才能得到政府資助。 但要注意的是,收入很透明,處理報稅時就要計算清楚每筆收入,確保強積金中填寫的收份和稅單之間沒有差別,必須好好保存每份文件。 發言人建議缺乏投資知識和時間管理強積金的計劃成員,可考慮DIS(俗稱「懶人基金」)。 DIS設有收費上限,採用分散投資原則,加上「隨齡降險」的自動調節機制,可以更有效減低風險。 DIS自2017年4月成立以來,亦越來越受不少計劃成員歡迎。 投資於DIS的帳戶數目持續增長,平均每4個強積金帳戶便有1個投資於DIS。
強積金供款計算: 香港強積金計劃是否有豁免權?
就像計算僱員的首次供款(MPF First Contribution),不僅要花費不少時間進行處理,更別說會經常或大量僱用短期員工的企業了。 像僱傭條例和強積金有關的各種條例是連HR人員也未必能夠清楚了解的,而當政府對強積金計劃有修改或調整時,亦要了解,否則引起不必要的勞資糾紛。 行業計劃是沒有「免供款期」的,若企業所屬建造業及飲食業(只適用於這兩種行業),這兩種行業較多臨時僱員,流動性非常高,因此不少企業會選擇參與「行業計劃」(非必須)。 大多聘請的兼職或臨時僱員會在僱主所參加的計劃下開設強積金戶口,僱主便按照僱員上班的天數 / 時數計算的工資向計劃賬戶供款。 僱員及僱主雙方須分別向強積金(MPF)帳戶作出僱員有關入息的 5% 的供款,惟受最低及最高入息水平限制。 自僱人士亦可向強積金計劃(MPF)作出供款,供款額同樣為收入的5%,不過供款日可選擇按月或按年供款。
強積金供款計算: 強制性公積金
近年來,因網購之便,不少人創業,自己做老闆,或者三五知己合夥。 強積金供款計算2025 初創階段,為求節省成本,當然未聘請僱員,也未定期出糧給自己。 如此一來,很容易忽略強積金,以為:「唔使供喇,我都無出糧!」但其實你要為自己開設自僱人士強積金戶口,將個人收入正式化。 好處是萬一買樓/買車,你有正式的收入證明文件,才有資格做到銀行按揭;也方便申請政府不同計劃的資助。
強積金供款計算: 僱員未滿18歲 / 受僱未滿60天:
積金計劃的原型可追溯至 1966 年,當年港英政府已提出相關議案,惟多年間不斷的公眾諮詢、立法局會議,都未見其正式落實。 用以計算遣散費/長服金的月薪以$22,500為上限;而僱員可以獲得的遣散費/長服金的最高款額為$390,000。 轉制前部分會以轉制日之前最後一個月的工資及當時的服務年資計算,而轉制後部分則按終止僱傭前最後一個月工資及轉制日後的服務年資計算。 就新僱員的首次供款,僱主應在僱員受僱滿60日所在的月份完結後的下一個供款日(每個月的第10日)或之前,把供款支付給受託人。 如按日、按周或每半個月支薪一次,僱主須先以每日最高$1,000及最低$280的有關入息水平來計算糧期的上、下限,以釐定供款額。
強積金供款計算: 戶口優惠
劉麥嘉軒指約7成的強積金資產(約$7,700億) 是可以根據計劃成員的個人意願,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 剛實施滿10年,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容許僱員每年一次自行選擇將現職的供款帳戶內僱員強制性供款的強積金,一筆過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自「僱員自選安排」由2012年11月推出至2023年1月,轉移的強積金累計達$420億,平均每年有約8萬4千宗轉移個案。 截至2023年1月,在供款帳戶內可供僱員轉移的強積金約有$2,200億。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強積金供款計算: 我們更努力,
在強積金制度下,自僱人士是指透過生產或買賣貨品,或透過提供服務以賺取收入,而不是以僱員身分受僱的人士(即是為自己工作的人 )。 打工仔可以考慮好好運用這個靈活性,物色自己心儀的強積金計劃。 建造業及飲食業的僱主也可以選擇參與「集成信託計劃」,但在這兩種行業下的臨時僱員即使只工作一天,僱主也需要為僱員登記強積金,沒有免供款期。 市面上大多數企業會參與「集成信託計劃」,除了一些特殊情況以外,僱主可以不用在員工剛入職的時候為其登記強積金,若員工在 60 天內離職僱主便無須為員工進行強積金登記。 員工享有「免供款期」,而僱主沒有,在首次供款時僱主需要計算由入職日到當天的供款。 按月支薪的僱主方面,如果僱員每月有關入息低於 $7,100 則無須作出強制性供款;介於 $7,100-$30,000 間,則需將有關入息5%作為供款;超過 $30,000 的話,需將 $1,500 作為供款。
強積金供款計算: 「登記」和「供款」
過去十年間,強制性供款及自願性供款分別增加68%及112%。 年金基本上是「鬥長命」的遊戲,投保人的壽命越長,能獲得的回報就越多。 假設投保人投保港幣100萬,但該整筆款項並非「本金」,所以是無法一次過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