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别名蓝心姜、黑心姜、姜七。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 叶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60cm,宽10~15cm,中部常有紫班;叶柄较叶片为长。 花茎由根茎单独发出,常先叶而生;穗状花序长约15cm;苞片多数,下部的绿色,缨部的紫色;花萼白色,顶端3裂;花冠黄色,裂片3,不等大;侧生退化雄蕊小;唇瓣黄色,顶端微缺;药隔基部具叉开的矩。 7.保肝作用:莪术醇提取物及挥发油对四氯化碳(CCI4)硫代乙酰胺(TAA)引起的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使磺溴酞钠(BSP)潴留量减少,相应肝组织病变减轻。 莪術油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損害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使動物的SGPT和BSP瀦留量明顯降低。
进一步研究证明莪术L615瘤株的主动免疫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为经莪术L615瘤免疫的动物,不能产生对L795(是615系小鼠的一株新的肉瘤白血病)的交叉免疫保护效应。 一些对L615具有明显免疫力的莪术瘤苗免疫组动物,尽管能耐受10(-3 )× 10个L615细胞的多次攻击,却死于3 × 10个 L759瘤细胞。 用纯系雌性 T-739 小鼠观察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用莪术油腹腔注射加照射组比单纯照射组有明显的肿瘤生长延迟效果,可使放射治疗效果提高42%,达到中等增敏作用。 在病理切片中则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淋巴细胞有显着的升高,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 在病理切片中則見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細胞圍繞癌細胞,淋巴竇中有大量的竇細胞組織增殖,血液中淋巴細胞有顯著的升高,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顯的免疫反應。 莪術抗癌作用的原理,莪術油除能直接殺瘤作用外,還能增強瘤細胞免疫原性,從而誘發或促進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排斥反應,實驗證明用莪術處理的ECA及L615。
莪朮油用法: 抗癌介绍
以个均匀、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者为佳。 据袁培英等报道,用0.04%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患者,全部治愈。 其中3天内有效率为83.3%,5天内有效率为100%。
- [採制貯藏]秋冬兩季,莖葉枯萎後採挖,除去地上部分,鬚根,鱗葉,洗淨,蒸或煮至透心,晒乾,切片,置乾燥處,防蛀,以備生用或醋制用。
-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
- 醋莪術、酒莪術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 另在病理切片中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在用莪术后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升高等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
- 莪朮(學名:Curcuma zedoaria),別稱蒁藥、莪荗、青薑、黑心薑、薑黃,為薑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报如生姜而茂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 ”并附“端州蓬莪茂”和“温州蓬莪茂”图。 温州蓬莪茂即今之温郁金,端州蓬莪茂应为广西莪术 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2.1.醋莪术 《雷公炮炙论》:“凡使,于砂盆中用醋磨令尽然后于火畔吸令干,重筛过用。
莪朮油用法: 抗癌介紹
莪術也叫藍心姜、黑心姜、姜七,是姜科植物莪術的根莖。 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樣子看起來和生薑很接近,其植物根莖稱為「莪術」用於製作中藥,是我國一味著名的中草藥,藥用價值豐富,莪術的功效與作用主要表現在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莪朮油用法 性狀 根莖長圓形或長卵形,長3.5~7cm,直徑1.5~3cm,基部圓鈍,頂端鈍尖。 表面黃棕色至灰色,光滑,環節明顯或不見,有點狀鬚根痕或殘留鬚根,兩側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根莖痕。 莪朮油用法2025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110cm。
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個分開,洗淨,潤透或置籠屜內蒸軟後切薄片,乾燥。 莪朮油用法2025 生品行氣止痛,破血祛瘀力甚。 11.體內過程:3H-莪術醇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大鼠灌服後5分鐘血中即可測到本品,15分鐘達高峰,可維持l小時左右,半衰期t1/2。
莪朮油用法: 使用注意
4.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莪術油10ml/kg,莪術醇0.3% 10ml/kg,連續8d後,可明顯對抗由腹腔一次注射環磷醯胺150mg/kg所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並促進白細胞回升,提示莪術有一定的升高白細胞作用。 根莖卵圓形塊狀,側面有圓柱狀的橫走分枝,根系細長,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狀。 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或狹卵形,長13~24厘米,寬7~11厘米,葉脈中部具紫色暈;葉柄長約為葉片的1/3,下延成鞘,葉耳形小。 圓柱狀穗狀花序,長約14厘米,具總梗,花密;苞片卵圓形,頂端苞片擴展,亮紅色,腋內無花;花萼白色,具3鈍齒;花冠裂片3,上面1片較大,頂端略成兜狀,唇瓣圓形,淡黃色,先端3淺圓裂,中間裂瓣先端微缺。 性状 莪朮油用法 根茎长圆形或长卵形,长3.5~7cm,直径1.5~3cm,基部圆钝,顶端钝尖。 表面黄棕色至灰色,光滑,环节明显或不见,有点状须根痕或残留须根,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根茎痕。
莪朮油用法: 广西莪朮的功效与作用
性状鉴别(1)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长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5cm,直径1.5-2.5cm。 莪朮油用法 表面土黄色至灰黄色,上部环节明显,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体重,质坚实,断面深绿黄色至棕色,常附有棕黄色粉末。 1.莪本,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 主根茎陀罗状至锥状陀罗形,侧根茎指状,内面黄绿色至墨绿色,或有时发蓝色,须根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内面黄绿或近白色。 莪朮油用法2025 叶基生,4-7片;叶柄短,为叶片长度的1/3-1/2或更短;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0-50cm,宽8-20cm,先端渐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两面无毛,上面沿中脉两侧有1-2cm宽的紫色晕。 穗状花序圆柱状,从根茎中抽出,长12-20cm,有苞片20多枚,上部苞片长椭圆形,长4-6cm,宽1.5-2cm,粉红色呈紫红色;中下部苞片近圆形,长2-3.5cm,宽1.5-3.2cm,淡绿色至白色。
莪朮油用法: 功效
”2.2.《校注妇人良方》:“醋浸炒。 ”2.3.《普济方》:“醋煮,切片,焙干,为末。 ”2.4.《幼幼集成》:“去毛,醋浸,煨熟。 ”现行,取净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
莪朮油用法: 抗癌介紹
(3)溫鬱金:根莖長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長尖,基部多鈍圓,長3.5-8cm,直徑2-4cm。 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上部環節凸起,基部有下陷的鬚根痕,可見短的鬚根,有刀削痕。 莪朮油用法 質堅實,斷麵灰黃色或黃棕色,常附有淡黃色或黃棕色粉末,可見點狀或條狀維管束。
莪朮油用法: 抗癌介绍
在病理切片中则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升高,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 莪术抗癌作用的原理,莪术油除能直接杀瘤作用外,还能增强瘤细胞免疫原性,从而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实验证明用莪术处理的ECA及L615。 瘤苗进行主动免疫,确实能使部分动物获得明显的保护效应。
莪朮油用法: 广西莪朮的功效与作用
溫莪術油對五種動物炎症模型,三種胃潰瘍模型,進行抗炎試驗,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對胃潰瘍有顯著的治療功效。 莪術制劑對胃腸平滑肌的作用與生薑相似,能直接興奮平滑肌,故可用於氣脹性絞痛。 低濃度莪術能使腸管緊張度升高,高濃度時能使腸管舒張。
莪朮油用法: 功效
【鑒別】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有時已除去。 薄壁細胞充滿糊化的澱粉粒團塊,薄壁組織中有含金黃色油狀物的細胞散在。 [採制貯藏]秋冬兩季,莖葉枯萎後採挖,除去地上部分,鬚根,鱗葉,洗淨,蒸或煮至透心,晒乾,切片,置乾燥處,防蛀,以備生用或醋制用。 本制剂肿瘤局部注射时,可有刺激性疼痛,静脉注射时偶有静脉炎发生,使静脉阻塞;静脉滴注时未发现有任何明显不良反应。 个别病人用药后有恶心、头晕及过敏反应,但血象无变化。 推注过快会出现胸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口腔均有酸辣气味感。
莪朮油用法: 使用注意
始载《药性论》,马志谓:“蓬莪荗生西戎及广南诸州。 叶似襄荷,子似干椹,荗在根下并生,一好一恶,恶者有毒”。 苏颂谓:“根如生姜,而荗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 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 据考证,《证类本草》有“端州蓬莪术”、“温州蓬莪术”二图,后者为今之温莪术。 古代本草收载之莪术非为一种植物。
莪朮油用法: 使用注意
臨床用其治療虛實夾雜的病證,可配用補益藥。 使用中應注意檢查病人出凝血項目及注意有否出血傾向,如有異常應減藥或停藥。 莪術及其制劑使用中少數人可見頭暈、面紅、胸悶、心慌、乏力等症狀。 動物實驗提示莪術制劑可引起溶血和肝腎損害,這應引起臨床用藥注意,不可過量使用。
莪朮油用法: 功效
莪术油对小鼠止孕的过程是阻止胚胞着床、使之停止发育,可见萎缩退化的胚胞游离在宫腔内,有的胚胞着床后死亡,正处于被吸收过程。 莪朮油用法2025 2.抗早孕作用:莪术根茎的醇浸膏及其有效成分(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对大鼠、小鼠有非常显着的抗早孕作用,对犬也有一定抗着床效果。 莪朮油用法2025 關於莪術抗癌的作用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宿主的免疫反應參與。 在臨床觀察中發現莪術油瘤體內注射,部分癌組織壞死脫落,宮頸變得光滑,達到臨床治癒,這些形態學改變,提示莪術有直接殺癌作用。 另在病理切片中見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細胞圍繞癌細胞,淋巴竇中有大量的竇細胞組織增殖,血液中在用莪術後淋巴細胞有明顯的升高等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顯的免疫反應。 根茎卵圆形块状,侧面有圆柱状的横走分枝,根系细长,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状。
莪朮油用法: 广西莪朮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家兔注射甘油後約12小時出現醬紅色小便,尿量顯著減少,有的無尿,精神委靡,不食,都在24-48小時內死亡,而莪術組24小時後尿量增多,雖尿色也呈醬紅色,但到 48-72小時後尿色基本恢復淡黃色,並無死亡。 1.抗腫瘤作用:莪術油製劑在體外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615純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細胞等多種瘤株的生長有明顯抑制和破壞作用。 100%阿莪術注射液0.3-0.5ml給小鼠腹腔注射,對肉瘤S180。 有較好的療效,抑瘤率達50%以上。
显微鉴别,广西莪术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 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 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排列较密。 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含有金黄色油状物。 薄壁细胞充满糊化淀粉团块。
防治效果特别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3、莪術油為抗病毒藥: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直接抑製作用,對流感病毒A1和A3型有直接滅活作用。 以病毒顆粒溶解方式抗病毒。 莪術攻伐破瘀力大,長期服用可傷及正氣,凡屬氣血兩虛、無瘀滯者不宜使用。
蘇頌謂:「根如生薑,而荗在根下,似雞鴨卵,大小不常。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 據考證,《證類本草》有「端州蓬莪術」、「溫州蓬莪術」二圖,後者為今之溫莪術。 古代本草收載之莪術非為一種植物。 功能主治: 去濕骨痛、跌打瘀傷,手足麻痹,筋絡抽縮,腰腿酸痛,四肢腫痛,蛇蟲鼠傷。 外用去濕、頭痛腰痛、手腳腫痛,袪風散瘀,跌打扭傷,舒筋活絡,抽筋酸痛,不能搽眼、外用忌食。
臨床以莪術油作瘤內注射治療宮頸癌,治療後可見瘤組織壞死脫落,局部淋巴細胞浸潤,部分病例腫塊消失,宮頸光滑,提示莪術有直接殺瘤細胞的作用。 莪朮油用法2025 有抗癌作用;用莪术油给小鼠灌胃,对醋酸腹膜炎有抑制作用,腹腔注射对小鼠局部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小鼠耳部炎症和皮下琼脂肉芽肿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有抑制作用;可以增加血流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于莪术抗癌的作用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宿主的免疫反应参与。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莪术油瘤体内注射,部分癌组织坏死脱落,宫颈变得光滑,达到临床治愈,这些形态学改变,提示莪术有直接杀癌作用。 另在病理切片中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在用莪术后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升高等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 (2)广西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顶端钝尖,基部钝圆,长3.5-6.5cm,直径2-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