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果還有抗發炎、抗潰瘍、血糖控制等優點,是一款天然且安全的超級食物。 100公克的木鱉果可提供17.4公克碳水化合物,1.6公克總膳食纖維,2.1公克蛋白質,36毫克鈣,0.3公克總脂肪。 再看外觀,紅通通且滿布小刺,簡直像是外星來的;剖開後,蹦出的是橙黃色的果肉與大量紅色籽。 一起來認識這個長相奇特,實則營養豐富的超級水果吧!
木鱉果的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其實與苦瓜、小黃瓜的親緣很近。 木鱉果種植2025 其實木鱉子也是一種中藥,木鱉子也就是木鱉果曬乾的種子,本草綱目說「苦微甘,有小毒」,主要可以用作消腫散結、祛毒,以及治療痔瘡。 木鱉果汁主要使用「假種皮」,用果汁機加水打碎煮過,以釋放木鱉果的脂溶性營養素,並於冷卻後加入百香果、鳳梨、檸檬、蜂蜜或冰糖一同飲用。 木鳖果的种子为木鳖子,是一味传统的外用中药,其种仁含有毒皂素。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人食用后,可引起头晕、恶心、流涎、呕吐、腹痛。
木鱉果種植: 越南大量養殖台灣同種牡蠣!進口量大增可能讓嘉義東石蚵遭不肖業者「狸貓換太子」?
叶互生,圆形至阔卵形,长7~14厘米,通常3浅裂或深裂,裂片略呈卵形或长卵形,全缘或具微齿,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密生小乳突,3出掌状网脉;叶柄长5~10厘米,具纵棱,在中部或近叶片处具2~5腺体。 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叶腋,花梗细长,每花具1片大型苞片,黄绿色;雄花:萼片5,革质,粗糙,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花瓣5,浅黄色,基部连合,雄蕊5,愈合成3体;雌花:萼片线状披针形,花冠与雄花相似,子房下位。 瓠果椭圆形,成熟后红色,肉质,外被软质刺灾,种子略呈扁圆形或近椭圆形,边缘四周具不规则的突起,呈龟板状,灰棕色。 未完全轉色者可置於室溫下,數日後完全轉色即可使用。
-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人食用后,可引起头晕、恶心、流涎、呕吐、腹痛。
- 數量多時則以機械磨擦為宜,商業生產時還需使用流動式的磨擦機。
- 每100克的木鱉果含有3.5公克的膳食纖維,比多數蔬菜,例如菠菜、綠花椰菜、地瓜葉、芹菜等含量來的更高,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並維持正常的腸道機能。
- 土地整平,加水濕潤後,先決定穴播或條播,然後挖穴或溝,務使播直。
- 經過八個月後花苞初露直至綻放,每天都須以手工將公花、母花一一授粉交花,若沒有每日確實緊盯、授粉不完全,果實就無法產生籽膜。
除了是越南過年宴客的傳統食物,中醫上以種子入藥,在台灣,原住民也會拿未成熟的果肉和嫩葉來做菜哦。 這些植化素的抗氧化力對清除自由基和抗發炎發揮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衍生出護眼、預防癌症、美白等功效。 1、栽種時的施肥:在每個坑底放置5公斤的農家肥和2公斤的複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6:16:8),在肥料上面覆蓋8-10CM 厚的優質土壤,然後按上述方法栽種幼苗。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植2025 木鱉果種植2025 一般來說的話,高壓繁殖它也算是屬於一種新型的繁殖方法,不過我們要先選擇一些健壯的枝條,從而保證它的枝條沒有病蟲害也要保證是健康的,然後我們再進行環割工作就可以了,並且深度必須要保持在大概二釐米左右才可以。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在環割了之後六十分鐘左右的時候,然後我們再用紙和稀泥來進行包裹,然後大概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環割部位就會慢慢的好起來,最後在等大概三十天左右就可以紮根了。 木鱉果黃色的果皮與果肉就是含有豐富類胡蘿蔔素的象徵,但是其實木鱉果切開來看見包圍著種子的紅色假種皮,才是最高的β-胡蘿蔔素、茄紅素來源。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使用規範
木鱉果是越南的傳統食物,當地人的食用方式是將其與煮熟的米飯混合,也經常作為小孩、孕婦及體質虛弱者的營養補充品。 由於木鱉果擁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例如茄紅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輔酵素Q10、Omega-3等。 其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是胡蘿蔔的15倍,茄紅素更高達番茄的76倍。
- 除了是越南過年宴客的傳統食物,中醫上以種子入藥,在台灣,原住民也會拿未成熟的果肉和嫩葉來做菜哦。
- 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 木鱉果被譽為胡蘿蔔素的寶庫,含有比胡蘿蔔多54倍的β-胡蘿蔔素,並超越番茄的56倍的茄紅素。
- 栽插方法是:將草截斷成10釐米左右的莖,象插秧一樣,一束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株行距為20×20釐米,栽插要預留一些空白帶,以便日後供蟹作為活動空間,栽插初期池塘保持30釐米的水位,待水草長滿全池後逐步加深池水。
- 一起來認識這個長相奇特,實則營養豐富的超級水果吧!
- 木鱉果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卷鬚與葉子對生,不分枝;圓形至闊卵形的葉片,通常三深裂,背面密生小乳頭狀突起;夏季開淺黃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柄上具有苞葉;長橢圓形果實,表面生多數軟刺,成熟時呈紅色。
- 有許多的原住民本來就會將其做為食材料理,而且營養素的含量在各蔬果中相當豐富,是相當不錯的蔬果。
搭架:為了得到更多的果實,搭架是種植木鱉果的不錯方法。 在台灣的颱風季節,剛好是木鱉果的開花結果期,這點是種植木鱉果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它的外型其貌不揚,看起來真的就像個帶刺的水雷或是外星球炸彈。 其實台灣市場偶爾可以看到大如小玉西瓜、外表橘色帶有祕密的尖刺的瓜果,那就是木鱉果,木鱉果雖然在東南亞比較常見,但是其實台灣本來就有原生,是東部原住民會食用的一種野菜。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的抗氧化劑,採用加油或加熱方式烹調,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相較於其他營養素,吸收率與功效都更好,因此,茄紅素含量特高的木鱉果,變成了強身健體的養生新寵。 木鱉果種植 活種子能否發芽則由種子本身的休眠程度,以及環境是否在該種子可以發芽的範圍之內等兩大因素所共同決定。
木鱉果種植: 營養成分
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此外,依照台灣法規,木鱉果只適合食用去除種子以外之果肉。 許多細胞實驗證明,因為木鱉果的抗氧化力特別強,所以具有調節免疫與抗發炎的效果,同時具有DNA保護的功效,因次對癌細胞發生與增生都有預防效果,不過這些研究都限於體外細胞研究,需要更多臨床實驗來證明。
另外,支撐架子的樁柱必須足夠結實,以防止大風暴雨的破壞。 蟹池種植伊樂藻,還可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供螃蟹活動、隱藏、脫殼,使其較快地生長,可降低發病率,提高成活率。 在保存與選購的技巧方面,郭明哲表示,青果在常溫下約可保存約一週,熟果以報紙包好可在常溫保存2~3天、冷藏保存1週。 目前的市價大約每台斤100元,選購時要注意,當蒂頭乾皺甚至脫落就表示果肉已經過熟,過熟的木虌果會產生發酵的異味或產生白色的菌絲,此時就不可以再食用。
木鱉果種植: 天堂來的水果-木鱉果成分有益人體健康
台灣木虌果的產季在6~12月,將果實根據成熟度分為青果與熟果銷售。 木虌果東南亞品種通常偏向圓形或三角形,台東原生種木虌果體積則較小、外型橢圓,因此很好辨。 木虌果青果與熟果從味道、營養成分到運用方式都相當不同,但是木虌果採收後並不會隨著久放而自行轉熟,因此在購買前最好就先確定需要的種類。 而木虌果製成的果汁,帶有淡淡瓜類甜香,與越南種加工品常出現腥味或油耗味不同,也不會有胡蘿蔔汁的特殊氣味,直接飲用風味淡雅,更適合與其他蔬果搭配。 木鱉果種植2025 農改場已推出「木虌果食譜」,應用低脂、低糖、低鹽的調味,搭配高纖營養的嫩葉、青果及成熟果實假種皮等,創造出營養美味的風味料理食譜,包括:木虌果養生鍋、素燉飯、猴頭菇素湯、汆燙木虌果嫩葉佐柴魚及金沙木虌果等。 農委會台東農改場最近研發了「木虌果創意料理」及「木虌果汁簡易製作技術」,融合原住民族文化體驗與旅遊觀光,創造新興作物木虌果的附加價值。
木鱉果種植: 食用禁忌
一般採用濃硫酸,種子浸於濃酸中約15-30分鐘左右,然後取出種子瀝盡酸液後倒入大量的流動水中清洗即可;絕對禁止將水倒入泡在酸液的種子上,以免危險。 通常先煮沸一鍋水,熄火,然後將整批種子倒入水中,令其自然冷卻即可將種子撈出播種。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现代人习惯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然而电脑辐射会导致身体发生过氧化反应。 皮肤受过氧化反应的损害如同去皮苹果的遭遇——削好皮的苹果暴露于空气中,其表面很快就会氧化,生出“锈斑”。
木鱉果種植: 健康與永續生活的新消費趨勢!疫後包裝食品銷售趨緩 唯這3種持續成長!
中興大學教授謝昌衛領導的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發表成果指出,發酵過的木鱉果假種皮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對於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深具潛力。 每100克的木鱉果含有3.5公克的膳食纖維,比多數蔬菜,例如菠菜、綠花椰菜、地瓜葉、芹菜等含量來的更高,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並維持正常的腸道機能。 木鱉果種植2025 木鱉果種植 自捲紙那天起,通常七天後觀察一次,十四天後再觀察一次,共觀察兩次。
木鱉果種植: 使用規範
木鱉果(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又名木虌子、木鱉子,是一種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 木鱉果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卷鬚與葉子對生,不分枝;圓形至闊卵形的葉片,通常三深裂,背面密生小乳頭狀突起;夏季開淺黃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柄上具有苞葉;長橢圓形果實,表面生多數軟刺,成熟時呈紅色。 木鱉果種植2025 種子扁形有甲魚(鱉)的模樣,又像用木頭製成,所以被稱為木鱉果。 木鱉果含有豐富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對於保護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具有預防的效果,而且木鱉果還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可以發揮預防夜盲症的護眼的效果。 而且現在研究也發現,葉黃素等抗氧化劑也對預防眼睛因為紫外線造成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青光眼具有預防的作用。 3、先在坑底放上肥料,再用土将肥料覆盖,然后在上面做一个小坑,去掉包裹枝条根部的尼龙袋,把枝条的根部放置到小坑里,填土并用手对周围土壤进行适当的紧固。
木鱉果種植: 健康自煮,免費試用 7 天,看看「木鱉果」的零失敗食譜
1、栽种时的施肥:在每个坑底放置5公斤的农家肥和2公斤的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6:16:8),在肥料上面覆盖8-10CM 厚的优质土壤,然后按上述方法栽种幼苗。 木鱉果種植2025 利用:木鱉子的嫩莖葉及未熟的綠色果實均可當蔬菜煮食或炒食,原住民常將青果拿來煮湯或炒食,而略甘苦的嫩葉則會搭配煮蝸牛;木鱉子成熟果實的假種皮也可食用,惟成熟果實的種子有毒且有惡臭,不能食用。 「木鱉果」又名木鱉子、藤桐子,是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也俗稱刺苦瓜。 果實為長橢圓形,表面有許多軟刺,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時會轉紅,掛在樹上像一顆顆垂吊的紅色氣球,相當醒目。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木鱉果怎麼吃?「天堂來的果實」為何被稱為「超級食物」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有一批國有的200公斤黃金驚傳在運送的過程中被搶,讓北韓進入緊急狀態。 木虌果(学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又名木虌子、木鳖子、藤桐子、刺苦瓜,是一種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 木虌果(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又名木虌子、木鱉子、藤桐子、刺苦瓜,是一種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 二、種植時間: 主要的種植時節為每年的農曆1月底(大約國曆2月份)到農曆3月底(大約國曆4月)。
木鱉果種植: 我們吃了自己種的木鱉果
這種濕冷解除休眠的效果常用來做為人為的低溫吸潤處理,常稱為層積處理,因為早期在進行濕冷處理時,常以一層一層的濕砂來埋種子(或需處理的球莖)。 濕冷處理有三個要件,即是足夠的種子水分含量、低溫、以及氧的存在。 木虌果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卷鬚與葉子對生,不分枝;圓形至闊卵形的葉片,通常三深裂,背面密生小乳頭狀突起;夏季開淺黃色花,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柄上具有苞葉;長橢圓形果實,表面生多數軟刺,成熟時呈紅色。 Β-胡蘿蔔素、茄紅素、葉黃素等成分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所以可以預防因為陽光照射皮膚,造成黑色素形成黑斑或曬傷的情形。 所以可以說木鱉果不但含有非常高的β-胡蘿蔔素與茄紅素,而且還特別利於吸收。 另外,木鱉果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5,具備保濕鎖水、美白抗老的養顏功效,而維生素E則也具抗氧化的作用,能通血路、維持血管健康,預防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同時也是蝦蟹棲息、隱蔽和蛻殼的好場所,有助於蛻殼、避敵和保持較好的體色。 在這樣的細心栽培之下,每一顆木鱉果都是我們血汗的結晶,期望我們的心意能透過您購買的產品送到您的手中。 木鱉果種植 經過八個月後花苞初露直至綻放,每天都須以手工將公花、母花一一授粉交花,若沒有每日確實緊盯、授粉不完全,果實就無法產生籽膜。 木虌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卷须与叶子对生,不分枝;圆形至阔卵形的叶片,通常三深裂,背面密生小乳头状突起;夏季开浅黄色花,花单性、雌雄異株,花柄上具有苞叶;长椭圆形果实,表面生多数软刺,成熟時呈紅色。 木鳖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卷须与叶子对生,不分枝;圆形至阔卵形的叶片,通常三深裂,背面密生小乳头状突起;夏季开浅黄色花,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柄上具有苞叶;长椭圆形果实,表面生多数软刺,成熟时呈红色。 Β-胡蘿蔔素同樣有強大的抗氧化力,可在人體中轉化成維生素A,並預防乾眼症、夜盲症。
第一次觀察時把長芽者算出來,並把它挑掉,紙包重捲放回膠袋內,待下次觀察,至最後一次觀察。 木鱉果種植 (1)嫩莖葉與果肉:嫩莖葉口感微苦,煮食後略微回甘。 果肉微有苦味外並無其他雜味,可利用熟度7至8分保有脆脆的果實,經去皮、切塊,以熱水殺菁後,加入檸檬或百香果糖液 (糖漬),乾燥後,製成蜜餞的形式。 將紅色籽放入過濾杓,加水並以器具小心攪拌,待黑色種子與紅色假種皮分離後,將種子挑起。 全球知名駭客組織匿名者聲援中國白紙革命,聲稱發動行動癱瘓中國政府網站,強調100%支持中國抗爭者並提出五大訴求,包括停止強制核酸檢測,以及強制隔離取消防疫政策。 近來中國防疫政策的確風向開始轉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接連2天不再提動態清零,外界解讀是釋放防疫鬆綁訊號。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發芽紀錄分享-木鱉果種子 @ 木鱉果、諾麗果-應用與料理 :: 痞客邦
木鱉果的產地為越南、中國廣東、廣西等地,屬於熱帶水果,多為野生,現也有栽培。 台灣也有業者引進種子,在雲林、嘉義、台南一帶栽種。 因為富含營養素,讓木鱉果擁有「天堂果」的美譽,另外還有長生果、夫妻果、陰陽果等別稱。 木鱉果種植 栽插方法是:將草截斷成10釐米左右的莖,象插秧一樣,一束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株行距為20×20釐米,栽插要預留一些空白帶,以便日後供蟹作為活動空間,栽插初期池塘保持30釐米的水位,待水草長滿全池後逐步加深池水。
木鱉果(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葫蘆科苦瓜屬,又名夫妻果,陰陽果,多年生草質藤本,具膨大的塊狀根,卷鬚粗壯;果實橢圓形,表面密生軟刺,木鱉子因種子扁圓如鱉甲而得名。 第一次見到木鱉果是在台東2626農村市集,小農在現場展售自己種的木鱉果和自製木鱉果汁,我們只是路過沒買。 後來,聽友人說種了六棵木鱉果都沒結果,另一位朋友則說種了三年也都沒結果。 木鱉果種植2025 看來,我們真是非常幸運竟然一試就中,還能用自己種的木鱉果燉雞湯和煮飯。 這半年,親身體驗了種植木鱉果的種種況味:傍晚澆水,清晨撿蝸牛;公花盛開盼母花,都是母花又期盼公花;公花母花都有的那天就開心配對,人工授粉沒經驗,最後總共只有一顆成功結成果實。
4、當果實的顏色由綠轉為外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為紅色時,人們就可以將果實用刀子切下來了,注意防止破壞樹木。 然後將果實保存在乾燥,涼爽及通風的環境下,等待果實表面全部轉紅後,就可以銷售和加工了。 木鱉子種子種植須去殼(附圖),3-4月種植,採用棚架栽培,也可以用扦插種植,雌雄株皆需種植才會結果(雌雄同花異株。 木鱉果被譽為胡蘿蔔素的寶庫,含有比胡蘿蔔多54倍的β-胡蘿蔔素,並超越番茄的56倍的茄紅素。 木鱉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吸收,使其生物可及性高。 木鱉果種植2025 外表普通,但內含超強抗氧化成分,對眼睛、癌症預防、美白等具有多重功效。
木鱉果種植: 生長習性
2)第二次追肥:在幼苗生长90-95天后,在离苗60CM远的地方挖一个10-15CM深的坑,并按20公斤的农家肥和2公斤的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6:16:8)的量放置肥料,并在肥料上覆盖好土。 原生於台東但近年由農改場協助培育成功的木虌果(又稱木鱉果),顏色鮮明,富含營養成分,更可從嫩葉吃到種籽外皮,果食部分無論青果或熟果都各有妙用。 木虌果跟早先流行的馬告一樣,自古以來就是原住民食材中的天然珍品,甚至被美譽為天堂的果實,現在由台東康樂鼓掌農場成功大量種植,成為主廚設計新料理的靈感食材。
木鱉果的種籽外膜(假種皮)富有許多茄紅素,含量遠勝番茄。 茄紅素能作為天然的抗氧化劑,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達到抗癌、防老的功能,還可以幫助前列腺疾病。 然而透過新的繁殖技術,不僅可將種子發芽所需時間縮短至2到3週,發芽率也提升2.5倍,由不到20%提升到50%左右,更能有效供應未來市場種苗需求量。
只要水上無冰即可栽培,氣溫在5℃以上即可生長,在寒冷的冬季能以營養體越冬,當苦草、輪葉黑藻尚未發芽時,該草已大量生長。 伊樂藻是一種優質、速生、高產的沉水植物,原產美洲。 其營養豐富,可以淨化水質,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有助於營造良好的水質環境。 果實可與薑、紅棗、雞肉一起燉湯,味道如香菇雞湯[1]。 在越南常以糯米與雞肉料理,於農曆新年及婚宴時招待客人食用,越語稱之為「xôi gấc」[2][3]。 三、種植方法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營養價值
木虌果栽培時需以種苗繁殖,在擴大推廣時,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生產健康種苗。 木虌果單果種子數約50粒,但團隊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木虌果自然發芽時間需2到3個月,而且發芽率僅五分之一。 目前台灣種植木虌果的區域還不算多:台東主要種植台灣原生種,嘉義、台南及高屏地區也有栽種,不過都是越南品種居多。 木鱉果是雌雄異株,要一公株、一母株才會授粉結果,光從種子或⋯⋯種苗都很難分辨公母.開的花也有公花母花,生長速度快,抗病耐蟲,植株如藤攀爬.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功效多「茄紅素排名No1」比番茄多70倍!
如欲煮湯,建議挑選剛轉色者(轉色20%以內),購買後盡快料理,避免軟熟後影響口感。 木鱉果種植2025 授粉後約50天,果實外觀由青綠略轉黃綠色,種子已成熟並開始膨大,且假種皮形成,此時青果果肉口感最佳。 木鱉果種植2025 木鱉果早期作為原住民傳統原生蔬菜食用,如卑南族、阿美族及排灣族等,食用部位為嫩葉及青果,近年國外多利用木虌果熟果之假種皮進行料理之運用。 木鱉果營養豐富,特別是茄紅素,足足有番茄70倍以上,含量驚人。 許多休眠種子在經過一段濕冷的時間後,休眠性逐漸消失乃至於全部解除。
木鱉果不只茄紅素成分極高,類胡蘿蔔素也是胡蘿蔔的15倍。 木鱉果種植 類胡蘿蔔素包含α-胡蘿蔔素(α-carotene)、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兩者皆會在人體轉換為維生素A,幫助維持眼睛健康,預防夜盲症、乾眼症及黃斑部病變。 土地整平,加水濕潤後,先決定穴播或條播,然後挖穴或溝,務使播直。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播種深度常為1cm,微小種子常為3-5cm,但以各種植物的推薦深度為準,而且每粒的深度要一致。 數量多時則以機械磨擦為宜,商業生產時還需使用流動式的磨擦機。
木鱉果種植: 繁殖方法
一但中毒,应速到医院进行催吐、输液、抗炎等治疗,大都可痊愈。 如今,透過原生種的木虌果研發技術,變身為更營養美味的木虌果汁、木虌果養生鍋、木虌果猴頭菇素湯等。 木鱉果種植2025 「木虌果是水果嗎?」「要怎麼吃呢?」「中間那個字要怎麼念?」 一般民眾看到市面上不常見的木虌果,不免有這三個疑惑。
木鱉果種植: 推動真食物革命的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以「胡蘿蔔狗」打造校園健康飲食
至於包覆著種籽的紅色「假種皮」運用更加多元,取出的汁液紅豔明亮,不但是天然染色劑,入菜的運用甜鹹皆宜,可做為搭配肉類的醬汁,也可以做成蔬果汁或甜品。 木鱉果種植 東山區位於平原與山地交會地帶,西半部為嘉南平原的一部分,本地多山,風光明媚,全區位於急水溪系水源保護區內,自古以來即是台灣重要的水果栽種地。 由此可見,木虌果的應用,從一級栽培技術開發、二級加工產品製作,到三級創意料理推廣行銷,都已有新的技術提升,期待未來能融入原住民文化,促成在地產業多元發展。
木鱉果種植: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天堂的神秘果實 原生特色作物木虌(ㄅㄧㄝ)果
#01 何謂木鱉果 「木鱉果」又名木鱉子、藤桐子,是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也俗稱刺苦瓜。 秋冬或早春栽種1公斤尹樂藻營養草莖,專門種草的池塘當年可產鮮草百噸左右。 伊樂藻的幹物質佔8.23%,粗蛋白為2.1%粗脂肪為0.19%,無氮浸出物2.5%,粗灰分1.52%,粗纖維為1.9%。 木鱉果種子如何發芽 據養蟹示範戶種植證明,伊樂藻在蝦蟹養殖水面栽種效果很好,水草長得好的池塘,蝦蟹生長好,病害少,品質佳。 伊樂藻不僅蝦蟹喜食,可作為蝦蟹的優質青飼料,因其再生能力強,被蝦蟹吃掉一部分後能在池塘中很快自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