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物業為一幢空置樓宇,而完成收購後,將重新發展為住宅,並將進行銷售。 資料顯示,上述舊樓早於1951年落成入伙,至今樓齡約70年,鄰近九龍城潮語浸信會,具重建價值。 韋志成指,前日下午前往項目場地了解凍結人口調查工作的情況,留意到居民和地區持分者對重建項目反應正面,支持通過重建解決困擾地區多年的問題,居民亦有機會搬遷以改善居住環境。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收購 他們對舊區更新抱着多項願景,包括改善街道環境、增加地區設施、強化原有的地區文化特色,以至提升新舊區的連接等。 計劃分為三個地盤,其中侯王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和賈炳達道之間的大部分土地,納入主地盤,將作商住發展,料提供約4350伙;其他地盤包括位於九龍城廣場旁的賈炳達道公園的北面地盤,最後是鄰近太子道東一列巴士站的東面地盤,重整現有道路整合成為「門戶廣場」。
而近年多次積極勾地卻無功而回的嘉華地產,亦於○五年透露海外公司購入打鼓嶺道兩個地舖,並高調地掛上自家公司的招租牌額。 今次發展計劃最後一個東面地盤,則毗鄰早前市建局已啟動的啟德道/ 沙浦道項目(KC-015)擬建的地下廣場,界線大概毗連現有樓宇、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及打鼓嶺道。 市建局早前曾就兩項目提出收購建議,包括榮光街/崇安街發展項目及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計劃,現階段已成功在兩個項目分別收購超過九成的物業業權。 超過九成(92%)自住業主認為三個月的免租交吉期不足,令業主陷於困境。 政市建局首個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項目九龍城盛德街項目,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指,將預留35億元進行收購,以「劃一補地價呎價安排」,向約9成業主補貼每呎200至700多元補地價差額。 此外,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又建議,將鶴園東街一帶設定為「活化商貿範圍」,以配合區內現存在不少珠寶和手錶店舖,建議優化設施包括增設行人過路處、增建停車位或停車場,方便旅遊巴出入,鞏固旅遊區優勢。
九龍城收購: 地區為本規劃重建及促進復修 突破九龍城舊區更新規限
一名經紀分析王宗昌這口釘落得狠而準:「他的舖位於七個相連號碼中間,而且,該舖佔四百二十六號整幢一半的業權。換言之,若彤叔有意來個太子匯翻版,就非得向王宗昌收樓不可。」現時該七個街號的地舖,已有四個由彤叔持有,而該處樓上的四幢住宅,業權則頗分散。 根據田土廳資料,大業主名為羅魯明、羅小儂及石勇,在八八年以二百四十萬元的低價,掃入啟德大廈八十四個車位,佔總業權百分之六。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收購2025 這些車位大部分為有蓋車位,按中原的收購價,該批車位價值高達約一億五千八百萬元,相當於賠償總額約百分之八。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里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若堅持原址重建,在工程進行期間無法避免要暫停相關設施的運作,影響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區內亦缺乏大型的空置土地,作為短期或永久的重置用途。 九龍城收購 韋志成表示,推行龍城區重建項目需要收購約1000住宅單位和100間地舖的業權,涉及的收購支出超過100億元,並就新政府綜合大樓的建造、推廣復修以及執行保育和活化工作,額外超過50億元的開支。 市建局的資源取諸社會,亦用諸社會,以達致提升市區更新成效、改善舊區整體生活環境和市民居住質素為目標,與一般發展商所進行的重建,有根本性的分別。 市建局在未來將會在其他舊區推行更多「融合策略」的項目,期望地區人士對「融合策略」項目給予支持和肯定。
九龍城收購: 業主引頸等收
而市建局的「自置居所津貼」為假設重置單位(同一地區內樓齡大約為七年而單位面積、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收購項目類似的樓宇單位)價值與被收購物業公開市值的差額,從而給予自住業主其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金額之外,另有一筆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購買較新重置單位,改善居住環境。 該項目合共涉及約460個業權,業主將有60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當物業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市建局提出的建議收購價為假定同一地區七年樓齡、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並按一向沿用的機制,經公開抽籤委託7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訂定該項目的假設單位呎價。 九龍城收購2025 有關的「假設單位呎價」評估於10月9日進行,獨立顧問公司的測量師選擇及比較過去6個月,在項目所屬區及附近地區內,物業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該項目類近的物業成交個案。 市建局上月在中環街市舉行20周年慶祝活動,與社會各界分享多年來的工作成果和未來的工作方向,我十分認同周主席在活動所言,面對未來的挑戰,市建局要有前瞻性的思維,敢於打破規限,才可將不可能變可能。
-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及後發表網誌補充,透露已預留逾150億元,在未來十年推行九龍城重建項目;推算收購項目內1,000個住宅及100間地盤,開支涉及100億元。
- 今次九龍城重建計劃,就用上轉移地積比方式,利用鄰近啟德門户廣場地皮的地積比,轉移至現為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的主地盤,以興建較高層的住宅大樓。
- 市建局前日(27日)宣布啟動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重建項目,地盤佔地約39.9萬平方呎,重建後可提供4350個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預計2036至2037年落成。
- 蔚藍3年蝕13%離場 市場消息指,馬鞍山海典灣5座中層B室,561方呎,年三十晚吸引數客爭購,終以790萬沽出,市價水平。
- 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再錄2宗收購,地下70號鋪,面積約414方呎,以1418萬元易手;另地下79號鋪,面積約357方呎,以1450萬元沽。
- 談及億元收購,她說如果有公和的份,會分錢給員工去旅行休息一下。
故今次巿建局利用「住宅和非住宅地積比互換」新規劃工具,將住宅及非住宅准許地積比上限由7.5:1.5,調整為8:1。 自九九年六月實施《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至今,取得九成業權而能引用此條例提出申請的只有六十一宗,當中只有二十宗獲土地審裁處發出強制收樓令,換言之,受惠的人並不多。 物業內櫳殘舊無妨,唯景觀相當重要,最好是估計重建後可享海景,亦要避免就近垃圾站或殯儀館一類厭惡性設施。 位置最好接近車站、港鐵站或新盤,因為發展商在重建後較易賣得好價錢。 田生的銅鑼灣項目會否被截胡仍是未知之數,但西環均益街項目卻被九建爭贏了。 均益街隔壁就是樓齡僅四年的泓都,街內又有邱德根的遠東發展正在興建酒店,位置十分有前景。
九龍城收購: 深水埗店東主:食環人員「幫得手」
商會的董事,包括奇華董事黃錫禧、甄誠記二代話事人甄添駒、大地食品董事趙文傑等,統統都是老行家。 現時九龍城區新盤供應稀缺,目前發售中的新盤暫有碧桂園位於賈炳達道的單幢盤瓏碧,平均銷售呎價2.6萬元,項目共有190伙,暫只賣出15伙。 九龍城重建計劃,單計收購成本逾100億元,位於重建區內,樓齡約8年的「御門.前」,可免受重建影響。
與此同時,市建局旗下啟德煥然壹居昨亦更新價單,將部分單位減價約4%至5%,並於明年4月29日發售25伙,只供指定受重建影響的樓換樓計劃人士參與認購。 此外,韋志成提到,市建局會在龍城區將首度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南角道至打鼓嶺道一帶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樓宇,從驗樓、公用地方維修和外牆飾面更新,以至日後的預防性保養安排等,提出全面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升這一帶樓宇狀況的保養、延長樓宇壽命。 九龍城收購2025 深水埗店的負責人蘇先生說,今次轉營領食肆牌,花了約170萬元裝修,增設了冷氣及消防設施。 他表示,幸好店舖是自置物業,才會斥資作改動,如是租舖,則不會投資轉營。 接手的九龍城店的潘家與深水埗店的蘇家,背負着「公和荳品」這百年老號,見證了九七回歸、啟德機場搬遷、零三沙士……在時代巨輪下,工場牌不得經營食肆,遭食環署再三票控。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3地段 倡優先重建
半年來協助深水埗公和斡旋的區議員鄭泳舜表示,自己幫襯公和已有十年,得知公和數度因持工場牌經營食店被食環署票控,負責人有意申請食肆牌照,於是協助公和與署方交涉。 他指,最困難是平衡保育與領牌要求,「希望盡量保留公和特色,特別係好多年歷史嘅嘢,但係佢要攞返(食肆)牌都要符合規格。」公和裝修後,雖然無法百分百保留「但最有價值嗰啲我哋都留到喺度」,都感到開心。 九龍城店的潘影兒,2009年接手九龍城公和,導火線是父親潘逢景患癌逝世。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店停售煎釀三寶 師傅失業領綜援
若個別住宅業主在重置居所方面遇有問題,市建局會因應情況,盡量給予業主彈性安排,包括延遲交樓日期。 巿建局前年2月公佈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並於去年10月向受影響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當時向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出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元。 市建局將重整九龍城舊區的土地規劃,研究易地重置九龍城街市等社區設施 (紅色範圍),並改善寨城公園的可達性及整區連接性。 這邊廂投資者與住戶望彤叔早日收購,那邊廂九龍城近期卻成為發展商爭奪的戰場。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受影響業主買貴樓交貴租 斥市建局補償價不切實際
九龍城被發展商收購得如火如荼,反觀另一個舊樓集中地土瓜灣戰情稍緩。 除了市建局在過去兩年宣布收購三個項目,分別位於北帝街、浙江街和新山道三個項目外,私人收購幾乎陷於停頓。 例如由九七年前起己醞釀收購的十三街和明倫街重建項目,拖到現在業主們幾乎已經死心。 又例如較靠近海皮、位於庇利街旁的幾條「環」字街,包括環發街、環達街等,張耀榮和田生等在近幾年都曾經和居民開會,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其實,區內尚有多個發展商及投資者在密密插旗,如今年三月才透露中招奪得侯王道十二至十八號項目的信和,五月已獲批興建一幢二十三層高的商住項目,涉及住宅樓面為二萬五千餘方呎,非住宅樓面則為一萬餘方呎。
九龍城收購: 坦言有買同區住宅的王宗昌指,「住宅一定無舖升得咁快!」
為此,市建局團隊將秉持這份以創新跨越挑戰的精神,以「地區為本」、「規劃主導」的方式,全面落實應用一系列創新而靈活的規劃工具,對舊區土地作更大範圍和更高效益的規劃重整,盡用土地的發展潛力,突破容積超越現行規範、超高密度且嚴重失修樓宇的重建困局。 我們亦將首次嘗試以地區為本的概念應用於九龍城舊區的樓宇復修,為不同樓齡及狀況的樓宇制定整全的復修和規劃方案,達致舊區環境整體更新。 其中主地盤涉及面積廣大,涉及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只有一街之隔。 有關九龍城市政大樓、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等社區設施,將重置到上述北面地盤的新建一幢新政府綜合大樓。
九龍城收購: 重建範圍小店林立 市建局︰望保留小店 於綜合大樓底層建「小街飲食文化區」
市建局亦擬重新規劃該區的行人道和車路,並建議適當放寬地盤的高度限制,以增加建築設計上的彈性和建築物間距,以設置兩條至少18米闊的行人專用區。 該區又會增設市集廣場以連接政府綜合大樓,並會興建地下停車場,以提供360個公眾泊車位。 市建局希望能保留該的的小店,在大樓的底層重置,以發展成「小街飲食文化區」。 巿建局近年頻頻在九龍城區宣佈多項舊樓重建項目,然而被收購業主同時面對買貴樓及交貴租的雙重窘局。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市區重建局於去年2月公布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涉及約460個業權,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及約40個地舖商戶。 市建局昨公布收購建議,合資格的自住業主,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元。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舊樓獲收購 七伙逾5870萬
並指上述中資買家長遠看好鄰近豪宅地段的物業前景,擬續投資本港地產市場。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及後發表網誌補充,透露已預留逾150億元,在未來十年推行九龍城重建項目;推算收購項目內1,000個住宅及100間地盤,開支涉及100億元。 住宅樓面面積約217.88萬平方呎,平均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共4,350伙單位。 主地盤位處九龍城街市所在的九龍城市政大樓一帶,距離港鐵屯馬線宋皇臺站B3出口,亦只有一街之隔。
九龍城收購: 中資財團5.5億收購聯合道舊樓逾五成業權 住宅每呎收購價1.7萬
他接受訪問指,於30餘歲時以3萬元買入單位,現時樓齡已50多年。 (星島日報報道)受通關等利好因素帶動下,用家趁新春長假期間外出覓盤,睇樓轉活躍,多區大屋苑紛錄兔年首宗成交,造價亦稍回穩,鰂魚涌太古城3房以1380萬易手,沙田第一城單日連錄3成交。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實施3年的社交隔離措施大部分解除,整體二手交投較去年活躍,造價有望見底回升,迎來小陽春。 海典灣中層790萬售 美聯分行區域經理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燕宮閣高層B室,面積785方呎,以1380萬售,呎價17580元,較兩個月前低潮時,稍回升3%。 美聯助理聯席董事黃錦瀚稱,沙田第一城兔年首宗成交,為8座低層C室,面積327方呎,以488萬沽出,呎價約149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