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圍部分圍牆於1991年由北區政務處撥款進行緊急維修。 1997年年初展開全面修復工程,工程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建築署古蹟復修組監督,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四百萬元工程費用,並於翌年完成。 老圍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是龍躍頭鄧族聚居的圍村。

石廬與崇謙堂雖屬龍躍頭文物徑的一部分,但不對外開放,想入內參觀的遊人只能望門興嘆。 古蹟辦曾與他磋商交換條件,希望將石廬列為法定古蹟,用作龍躍頭文物徑遊客中心,讓業主在旁興建丁屋。 龍躍頭新屋村2025 但最後未獲地政總署批准,此後石廬一直棄置,逐漸破落。 崇謙堂村另一位顯赫人物是徐仁壽,他是華仁書院的創辦人,1932年將辦學權轉給耶穌會。

龍躍頭新屋村: 香港巴士大典

老圍門樓及圍牆於1997年1月31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龍躍頭新屋村 新圍又名覲龍圍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是龍躍頭鄧族聚居的圍村,為龍躍頭「五圍六村」之一。 圍村門樓於1988年先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圍牆及更樓則於199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龍躍頭文物徑的構思源自古物諮詢委員會,經古物古蹟辦事處籌備多年而成,並得到當地居民、北區區議會、建築署、北區民政事務處,以及香港賽馬會、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香港旅遊發展局等機構的鼎力支持。 龍躍頭文物徑是宋朝皇族後人鄧氏聚居之處,沿著文物徑,你可以在多個歷史古蹟中訪尋皇族的蹤跡,認識豐沛的本地生活文化。 松嶺鄧公祠是鄧氏的宗祠,建於明嘉靖四年(1525年),紀念龍躍頭開基祖鄧松嶺。

  • 圍村門樓於1988年修復完工,於門樓公告為古蹟後,圍村司理同意將圍牆及四角更樓列為古蹟。
  • 龍躍頭(英語:Lung Yeuk Tau),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
  • 圍內布局基本依舊,正中主巷盡頭為神壇,供奉文武二帝,與正門相對。
  • 老圍部分圍牆於1991年由北區政務處撥款進行緊急維修。
  • 當時圍牆及更樓部分已倒塌,修繕工程由政府資助,於1994至95年全面重修。

宋光宗即位後,終尋獲其下落,以「皇姑」相稱,追封鄧自明為「稅院郡馬」,並賜地於東莞。 龍躍頭新屋村2025 皇姑生有四子:鄧林、鄧杞、鄧槐、鄧梓,長子鄧林獲授「迪功郎」,其餘三人為「舍人」。 圍村門樓於1988年修復完工,於門樓公告為古蹟後,圍村司理同意將圍牆及四角更樓列為古蹟。 當時圍牆及更樓部分已倒塌,修繕工程由政府資助,於1994至95年全面重修。 後來教友增加,教會於1927年興建教堂,借「松冚塘」之轉音,將教堂命名為「崇謙堂」,所在鄉村叫「崇謙堂村」。

龍躍頭新屋村: 歷史

他於1923年遷居崇謙堂村,與彭樂三換得土地,次年興建兩層高的大宅「石廬」。 龍躍頭新屋村 此建築採用西式風格,有突出門廊和陽台,與周圍的傳統村屋形成強烈對比。 提起粉嶺龍躍頭,大多數人只想到鄧氏的古老圍村,較少人留意由基督教客家人建立的崇謙堂村。 龍躍頭新屋村 1999年古諮會在龍躍頭開闢一條文物徑,串連12處地點。

當你走完整條文物徑,便會發現此區中西宗教並存,中外建築輝映,擁有多元文化特色。 龍躍頭位於粉嶺聯和墟東北方,由新界原居民鄧氏族人所建立,而鄧氏族人亦於龍躍頭一帶建立了合共十一條村落,被稱為「五圍六村」。 龍躍頭位於粉嶺聯和墟東北方,由新界原居民鄧氏族人所建立,而鄧氏族人亦於龍躍頭一帶建立了合共十一條村落,被稱為五圍六村。

龍躍頭新屋村: 祠堂村 (龍躍頭)

圍內保留了兩口井,現已不用,見證了昔日村民賴以為生的水源。 大部分舊式房屋已拆卸重建,還好圍牆結構和圍村布局仍頗完整。 龍躍頭(Lung Yeuk Tau)小巴總站,位於新界北區粉嶺聯和墟東北方,為新界專綫小巴54K線的循環點。 北行站在龍躍頭垃圾站外,近新屋村54Q號及陳家園;南行站在香港郵政編號606的郵箱旁,近新屋村62號及龍躍頭鄉公所。

圍內布局依舊,房屋依中軸線排列,盡頭有神廳,這是龍躍頭保存最完好的圍村。 龍躍頭(Lung Yeuk Tau)巴士站,位於新界北區粉嶺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近龍躍頭新屋村,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龍躍頭新屋村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龍躍頭的五圍是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或稱嶺角圍)和新圍(或稱覲龍圍),六村則是麻笏村、永寧村(或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五圍六村給沙頭角公路從中分隔。 龍躍頭(英語:Lung Yeuk Tau),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以北,龍山山腳,麻笏河以東。

龍躍頭新屋村: 祠堂村

龍躍頭鄧族於14世紀由錦田移居龍躍頭,先後建立了「五圍六村」,老圍興建日期已不可考,但應是五圍中最早建立的圍村。 圍內布局基本依舊,正中主巷盡頭為神壇,供奉文武二帝,與正門相對。 龍躍頭鄧族由錦田鄧族分支而來,據說在十四世紀時已在此建村,圍村門樓的石額刻有「覲龍乾隆甲子歲」字樣,所以圍牆可能於該年(乾隆甲子年即1744年)才興建。 龍躍頭位於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面,俗稱龍骨頭,亦稱龍嶺。

龍躍頭新屋村: 永寧圍

卸任後舉家落籍寶安岑田退隱田園,建立「力瀛齋書院」,教化一方。 再傳四代分為五大房:鄧元英、鄧元禧、鄧元禎、鄧元亮及鄧元和,在東莞興建宗祠「都慶堂」,設置祠產。 隨年月推進,各房子孫開枝散葉,分散到東莞、茂名,甚至廣西一帶。 鄧元禎及鄧元亮兩房人丁興旺,子孫大部分留駐寶安(後曾名為新安縣),鄧元禎一系聚居在元朗屏山一帶。

龍躍頭新屋村: 祠堂村 (龍躍頭)

龍躍頭文物徑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天水圍屏山文物徑是香港首條文物徑),1999年12月4日正式開放,串連了多所文物建築,市民只需花半天時間,便可領略粉嶺龍躍頭一帶傳統的面貌及居民的生活。 另兩處是崇謙堂(三級歷史建築)和石廬(一級歷史建築),位於崇謙堂村。 龍躍頭新屋村2025 龍躍頭文物徑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1999年12月4日正式開放,長約2.6公里,串連了多所文物建築,市民只需花半天時間,便可領略粉嶺龍躍頭一帶傳統的面貌及居民的生活。 1999年12月4日龍躍頭文物徑正式開放,為香港第二條文物徑。 部份文物包括粉嶺天后宮、松嶺鄧公祠、老圍門樓及圍牆等。 寶安鄧氏始祖鄧符協於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進士及第,獲授陽春縣令,官至南雄倅。

龍躍頭新屋村: 祠堂村

俗名龍骨頭、龍屈頭或龍嶺,該地有山名龍躍嶺,相傳有龍跳躍其間而得名。 老圍建於一小丘之上,四周築有圍牆,圍內的房屋排列整齊有序,其獨特的防禦措施是於四面圍牆的正中部分建有高台,用於監察防盜,圍門窄小,內有水井,遇盜賊來襲時,可閉門堅拒而仍有足夠食水供應。 原先的圍門是北向,但由於風水理由,圍門被改建為東向,但地基高出地面,門前有石條梯級方便出入,門口的對聯為「門高迎紫氣 圍老得淳風」。 老圍雖曾經歷多次修建,但其圍牆結構和圍村布局仍保存完整。

龍躍頭新屋村: 永寧圍

龍躍頭鄧族原籍江西吉水,與宋朝(960 – 1279年)皇室淵源頗深。 南宋(1127 – 1279年)初年,宋室皇姬南逃,後嫁予錦田鄧氏族人鄧惟汲,其長子後人於元朝(1279 – 1368年)末年遷居龍躍頭。 此後子孫繁衍,並分遷鄰近地區,數百年間演變為今日的五圍六村,即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又稱嶺角圍)及新圍(又稱覲龍圍),以及麻笏村、永寧村(又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 現時龍躍頭保存不少典型的中式傳統建築,印證新界早期居民的歷史和生活。

龍躍頭新屋村: 香港巴士大典

新界鄧氏是中原士大夫之後,在西晉永嘉年間因五胡亂華而南遷,次第經江西吉水、廣東南雄、東莞等地移居到寶安。 祠堂村又名慈棠村,是龍躍頭著名的五圍六村之一,是龍躍頭第一條村落不用圍牆保護。 祠堂村村內大部分物業原本都由鄧氏家族所擁有,直至清末民初,有部分來自深圳沙灣及沙頭角印洲塘的外姓人逐漸遷入。 彭樂三與凌啟蓮兩父子在村中合建一座兩層高大宅,1910年落成。 凌啟蓮的教名為「乾甫」,彭樂三的教名為「德福」,大屋名為「乾德樓」。

龍躍頭新屋村: 歷史

祠堂呈三進式,是香港最大和最古老的祠堂之一,建堂石材據說來自東莞,說明鄧族財才富足。 後進的祀廳供奉錦田一世祖鄧元亮與夫人、二世祖鄧惟及(稅院郡馬)和皇姑趙氏,還有六世祖鄧松嶺與夫人等木主。 大門寫有一副對聯:「峰起龍山,疊嶂層巒,五朵芙蓉開嶺表;流翻吉水,尋源溯本,一條脈絡貫江西」,指出村後的龍山由五個連綿山峰組成,並說明鄧氏祖先原籍江西吉水。

1949年之後,遷居崇謙堂村的人愈來愈多,教會決定在單層聖堂之上加建一層,1951年竣工。 樓下作為接待室和主日學課室,1957年起用作幼稚園,由著名歷史學者羅香林出任校監。 1903年,寶安縣的巴色會(今崇真會)退休牧師凌啟蓮在「松冚塘」買地建屋,並從鄉間僱用客籍工人到來耕田,閒時向他們傳揚福音。 1905年巴色會委派同樣來自寶安的客家人彭樂三到龍躍頭開基立堂,利用村屋作為佈道所,久而久之這個社群形成了基督教村落。 覲龍圍又稱新圍,圍牆建於乾隆甲子年(1744年),到今天已相當古舊了。 門樓的外圍以麻石砌成,分兩進,外面一進裝有連環鐵門,與第二進的門分開,十分罕見。

龍躍頭新屋村: 香港巴士大典

它呈五開間設計,前有庭院,外有厚牆圍繞,凌、彭兩家各佔一半居住。 乾德樓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但沒有納入龍躍頭文物徑,又不靠近大路,故不為遊人所知。 老圍與松嶺鄧公祠之間有座天后宮,據說比松嶺鄧公祠更早建立。 這是香港少數不靠近海或河的天后廟,可見拜祭天后不單是從事水上作業的人,農民也建廟供奉。 較大的銅鐘鑄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乃鄧氏為子上契天后的酬神之物;小者鑄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為鄧門林氏答謝神靈保佑兒子往省城應試一路平安而敬贈。 鄧元亮號銑,正六品承德郎,曾任江西贛縣縣令,相傳在南宋靖康建炎間提兵勤王,在亂軍中救出南逃的「幼宗姬」,後將她許配給兒子鄧自明(號惟汲),原來此女是宋高宗之女、宋孝宗之姊。

江西人鄧符協於北宋年間遷居岑田(今錦田),後人有一房於元代後期遷往龍躍頭,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建立五圍六村。 龍躍頭新屋村 五圍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和新圍;六村是祠堂村、麻笏村、永寧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 崇謙堂村保留了客家和基督教文化,與龍躍頭鄧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不同。 一般遊人只將焦點放在鄧族的圍村,沒留意龍躍頭另一端的客家大屋和西式教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Also Like

酒粕甘酒12大優點2025!(小編推薦)

稻米經過米麴作用之後,米的營養素也被分解,因此甘酒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胺基酸,同時還富含維他命B群,可以立即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酒粕甘酒 粕汁是指在高湯中加入酒粕後,所製成的一種日本料理。 加入鮭魚、白蘿蔔、小芋頭後,把酒粕當成味噌加進去,即為美味的冬季家常美食。 延續了爆款「日本黃金麴酒粕極酵煥顏青春露」的成功,推出了升級版「花妍微分子速酵青春露」,2022年更於台灣榮獲第19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獎。 酒粕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板粕,另一種稱為踏粕。 這是在製造日本酒的過程中,由於使用自動壓榨機而形成四角形的關係,就這樣原封不動作為商品來販售。 板粕通常會拿來製作甜酒、清酒,以及面膜來保養。 酒粕甘酒: 酒粕甘酒だってウイルスに対抗! 因此用酒帕做成的甘酒,雖然酒精成份會在熬煮過程中消散至低於1%,但是會多了一些些酒香,讓整體風味更有層次。 酒粕甘酒…

商業大廈2025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大部分單位設有區內罕見約4.7米特高樓底,而部分更設有私人平臺,迎合不同需求。 大廈地庫為3層停車場,方便駕駛人士,而2樓亦設置平臺花園,為用戶繁忙的工作增添一份休閒舒適。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香港商業中心商場的遊人,都是其上層寫字樓的文職人員,及附近的街坊。 此大廈沒有大酒樓或者著名餐廳,人流來自南面毗鄰的太平洋廣場,及東面香港賽馬會投注站的顧客。 可持續發展建築:實施建築廢物管理計劃及回收建築廢料,廣泛使用環保物料,以及頻密的空氣及噪音監控,確保把工程項目對周邊社區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 有時可能很難從物業管理處獲取證據(例如閉路電視記錄)或要求管理員/鄰居在法庭上提供證據。 就物業是否用作住宅或非住宅的問題或爭議,業主或租客均可要求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出「處所主要用途證明書」。 本出版物中的資訊不構成 TransferWise Limited…

皮膚病變5大分析2025!內含皮膚病變絕密資料

如上述兩則男童案例中的腰骶部照片所示,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摩擦性黑變病,Davener 皮膚病的腰骶部皮損多呈數個圓形色素沉著斑,縱向線狀排列於脊椎棘突的表面皮膚。 皮膚病變 上臂或前臂是有慢性摩擦史的女性發生摩擦性黑變病的常見部位。 Lifa相關的摩擦性黑變病最常見的受累區域為鎖骨(71.8%)、脛骨(36.6%)、上背部(32.4%)、喉結(31%)、手臂外側(31%)等。 皮膚病變 由於臨床醫生和家長對這種皮膚色素沉著現象的重視度不足,目前關於兒童摩擦性黑變病的研究並不多,因此缺乏相關流行病學數據。 顧名思義,摩擦性黑變病的形成與長期、反覆的機械性摩擦、受壓或慢性刺激有關。 表現為頸、腋窩、會陰、臍部等處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局部皮膚呈現角質增生。 第二常見的皮膚疹,會癢,與一般蕁麻疹相似,難以辨別。 通常會突然出現,數小時內消退,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 皮膚病變…

大陸買樓流程2025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土增稅核課分一般及自用兩種,而稅單核發需7~21天。 在此流程銀行也會預先徵信、估價,此時雙方也須繳納印花稅費,為雙方共同分擔。 這些都讓人一頭霧水,以下為大家重點整理出賣房子流程7步驟。 而為了保障自己,買家也可以在睇樓時,把物業現況寫入合約內,其中最好便需要包括所有的有問題的地方,甚至拍照為証,以免在收樓時出現問題。 如果你想買入的,是一手樓,當業主在購入物業前,在驗樓時發現有問題的話,發展商都會同意提供維修執漏的。 上文講到簽署臨約及正式買賣合約的事宜,而其實在簽了臨時買賣合約和未簽正式買賣合約之間的時間,各位就要處理好按揭申請的事,而這裡亦是 ROOTS 上會可以為你提供全面協助的地方。 香港不少銀行都有相應的人民幣匯款限制,例如只能將資金匯到內地同名的個人戶口。 印花稅費為憑證稅的一種,在締結契約時須繳交印花稅,買賣房屋時的印花稅為土地及建物公契價格的千分之一。 【上車按揭】借9成數按揭置業錦囊 視乎樓價,1,000萬元以下物業,銀行一般可以提供6成按揭。…

華樂大廈2025詳解!(小編推薦)

主要街道包括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置樂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置樂花園,恆順園,錦暉花園,彩華花園,冠峰園。 華樂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15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小學校網為校網32,中學校網為油尖旺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信義區和士林區因幅員遼闊,區域內開發程度不一,導致住宅產品多元、價格落差亦大的現象。 信義計畫區是台北市重要的金融、商業和政治中心,因此有不少豪宅、高價大樓坐落此處。…

建行亞洲京東信用卡2025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2018年,中國建設銀行正式進軍公有雲服務領域,並在官網上線。 建行亞洲京東信用卡 其產品豐富多樣,涉及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等基礎服務,還包括行業應用、銀行業務等多種解決方案。 通過見證方式開立的建行賬戶(二類賬戶),僅能為一個。 需視乎客戶已持有的銀行戶口情況決定。 內地建設銀行允許同一客戶最多同時擁有1個一類賬戶,5個二類賬戶,5個三類賬戶。 香港見證開戶方式開立的中國建設銀行Ⅱ類賬戶相關功能及限額要求,與客戶在境內以「面對面」方式開立的中國建設銀行Ⅱ類個人結算賬戶是否一致。 HK$1,000現金回贈新客戶於發卡月起計首5個月(「簽賬期」)內憑Motion虛擬信用卡作任何食肆及網上簽賬可享6%現金回贈,每月現金回贈上限為HK$200,簽賬期內最高可獲享HK$1,000現金回贈。 另外渣打現提供信用卡迎新禮遇,由2022年9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全新信用卡客戶於信用卡獲發出後首個月內累積首HK$4,000合資格簽賬可享HK$1,200現金回贈 。 建行(亞洲)京東信用卡目前提供4項京東優惠,可在京東 (),京東港澳…

太古城郵政局相片2025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由於太古城規模大,物業質素又好,所以幾受香港啲中產階級人士歡迎,啲住宅單位嘅樓價對香港樓市有指標性作用。 太古城郵政局相片 太古城(Taikoo Shing)係一個位於香港島鰂魚涌嘅大型屋苑,原地係太古船廠,後尾由太古地產重建而來。 太古城交通方便,在太古城中心地下(太古城道路面)及五樓(英皇道路面)設有巴士站,另外太古城中心地下亦設有的士站,區內有多條行人通道連接港鐵太古站。 2011年區議會選舉,新民黨針對區內中產階級票源,派出新人服務太古城東、西兩區,結果本區謝子祺以2,270票多於1,625票的曹漢光,太古城西則由民主黨趙家賢連任,結果兩區出現由不同政治立場人士擔任議員的現象。 上回向各位介紹到赤柱郵政局為最古老並仍在運作的郵局,而香港其實還有一座歷史更悠久的郵政建築——舊灣仔郵政局,新灣仔郵政局建成後,舊灣仔郵政局不再提供郵政服務,後來被環境保護署改作「環保軒」,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現於大家眼前。 太古城東(英語:Taikoo Shing East,代號:C02)是香港東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公共專業聯盟成員王振星。 [7]2021年7月,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王振星辭去區議員職務。 進一步了解…

悅貴樓15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主要業務包括提供光纖寬頻、Wi-Fi流動寬頻、話音通訊、娛樂服務、數據中心及一系列先進的企業方案服務。 本週末為復活節及清明節長週末,由於全民繼續留港,加上發展商部署推盤刺激帶動下,樓市氣氛亦帶動本週末港島區內4個指標屋苑的預約睇樓量向好,單以週六日計錄得約136宗,按週微升約3%,若計及5天長週末則共錄得約265組的活躍水平。 美聯物業太古城金星閣分行助理營業董事施衍銘表示,3月份太古城共錄得約44宗買賣成交,按月錄得升幅,而且業主叫價態度合理,故吸引買家,加快入市意欲,加上復活節長週末全民在港,故太古城週末的預約睇樓量亦錄得輕微升幅,保持活躍。 美聯物業康怡柏蕙苑分行區域經理施志剛亦指出,康怡花園3月錄得約24宗買賣成交,較2月錄得輕微升幅,隨樓市氣氛持續向好,故是次復活節長週末該屋苑的預約睇樓量不俗,並續錄升幅。 該行促成一宗尚悅買賣個案,一組區內上車客為免錯失心儀單位,不惜追價入市,最終以648.2萬元承接高層2房戶,造價創屋苑同類新高。 中原地產區域營業董事林龍南透露,和富中心3月連錄2宗3房套園海景優質戶成交,十分罕見。 中原促成成交單位為和富中心15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073平方呎,建築面積1,246平方呎,3房套間隔,坐享園景及海景。 悅貴樓: 台中烤鴨推薦 根據規劃,這幅土地上會連同毗連「藝術及演藝用途」及「休憩用地」地帶合併發展,令土地總面積達3.76公頃,內設一個「弧形園景美化高架行人道」橫跨北部用地,並在設計上配合AIRSIDE建築高度,令啟德河兩旁的景致對稱。 政府都計劃在啟德河,各預留兩道闊5米的非建築用地,以令河畔景觀更廣闊,同時在河畔兩旁設商店、茶座和食肆。 規劃署及土木工程署在2021年11月向九龍城區議會提交文件,把這幾幅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