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覆診者或陪診人士有發熱或出疹症狀,為免感染其他孕婦或體弱病人,請先致電查詢熱線或於登記前通知掛號處,以作適切安排。
基督教聯合醫院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所綜合醫院,位於觀塘協和街130號,隸屬醫院管理局九龍東醫院聯網,提供24小時急症室和多樣醫療服務,共有病床約1,403張。 現任聯合醫院總監為楊諦岡醫生,楊醫生亦身兼九龍東聯網總監。 關仲江稱,如遇到病情較複雜的癌症病人,例如需要住院接受化療、電療,會安排他們至九龍中醫院聯網,即包括伊利沙伯醫院。 當聯合醫院擴建完工,癌症中心新增72張病床並添置嶄新儀器後,病人將可減少轉介至其他醫院。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聯合醫院P座
該院一名62歲患腎衰竭男病人接受腹部超聲波檢查,報告顯示他的肝臟有直徑3.1厘米的陰影,但醫生一直「無視」,從無查閱報告結果。 事隔達10個月,男病人本月因膽管問題入院,再做檢查,發現肝臟有直徑3.8厘米的陰影,終揭發醫生「走漏眼」。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2025 院方向病人及家屬致歉,並提供適切治療,但無回應有否涉事醫護人員被處分。
医院管理局委聘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为基督教联合医院扩建项目的主责建筑师及医疗规划专家。 本项目包括新建一幢22层高门诊大楼(A座),扩建一幢16层高急诊及住院护理区(S座)及翻新其他现有医院大楼。 总新建楼面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能额外提供560张病床。 項目引入了連橋作為“醫院內街”的概念,在各個醫院大樓之間提供了一個安全而直接的連接。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這些連橋代表了聯合醫院作為“無牆醫院”的宗旨,所有建築物都是開放及無縫連接的。 同時,這些連橋為病人,拜訪的親友及醫院職工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分享的空間。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聯合醫院.未來】新設癌症中心提供72張病床 病人可原區就診
登記時間並非應診時間,在以下情況可能需較長時間輪候: 1. 追查舊病歷、入院資料、急症室病歷,以便提供全面病歷給醫生診斷。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2007年10月14日兩名聯合醫院病人的血液樣本在早上被運送到化驗室,當時正值電腦系統進行例行檢查及保養,需要暫時由人手操作部分程序。
- 他指現時聯合腫瘤科服務量是癌症中心開張前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 聯合醫院否認有醫療失誤,但承認女病人的3份手術同意書及其中8頁病歷於6月時無故失蹤,醫院管理局報案及通知私隱專員公署,並檢討醫院的保安。
-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這些連橋代表了聯合醫院作為“無牆醫院”的宗旨,所有建築物都是開放及無縫連接的。
- 登記時間並非應診時間,在以下情況可能需較長時間輪候: 1.
負責處理的化驗師錯誤將兩份血液樣本及化驗表格上的標籤對調,間接導致兩名病人分別接受不需要的輸血及延遲輸血。 院方在翌日為兩名病人進行檢查及化驗血液時才發覺結果與之前有差異,從而發現錯誤。 聯合醫院事後即時為兩名病人檢查及作出適當的治療,而兩名病人分別於10月17日及10月18日出院。 聯合醫院稱內科有72名醫生,包括顧問醫生9人、副顧問醫生21人、駐院醫生42人,只有6個醫生空缺未填補,醫生流失率約為8.3%。 不過,據前線醫生透露,出缺的均為負責每日巡房、看門診、候召的前線駐院醫生,而內科駐院醫生原來有約50人,但至今只餘39人,離職率實際高達20%。 院方將與建築署、醫管局商討,研究此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需像傳統建醫院的程序般,必須「等埋」全部工程完結才收樓搬遷。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擴建計劃
另外,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亦就這項工程計劃的建設費用分擔港幣一億元。 上層結構建築及翻新工程預計在 2020 年第三季展開。 聯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關仲江表示,癌症中心將設男女病房各一間,各設36張病床,即共72張病床。 醫生團隊亦會擴大,目標是中心開幕時,有12至15名醫生提供服務。 2015年9月, 聯合醫院遭踢爆發生「離譜」醫療事故。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醫院診所分類
項目另一挑戰是在擴建急診和住院護理區(S座)期間,現有的急診中心與救護車上落點都必須繼續使用。 項目其中一個挑戰是須解決新建的A座和附近區塊的規模和比例。 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為此提供了雙子塔概念的解決方案,將門診中心和行政部分分別佈置在兩座大樓內,兩座大樓間通過9層高的平台連接。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2025 這樣雙塔的設計大大減少了建築物對於周邊環境的視覺影響,為此規劃署亦批准了容積率與建築高度的大幅度提升。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地點 : 基督教聯合醫院 | 無障礙分類 : 醫院 | 無障礙資訊 : 基督教聯合醫院設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出入口、通道、升降機和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此外,聯合醫院院還負責管理區內五間普通科門診診所、茶果嶺道尤德夫人分科診療所(職業治療服務和藥房服務)及容鳳書紀念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物理治療、精神科及放射診斷服務)。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2025 此外,醫院亦管理五所東九龍區普通科門診診所、容鳳書紀念中心的老人科日間醫院、物理治療、精神科及放射診斷服務,以及茶果嶺道尤德夫人分科診療所的職業治療服務和藥房服務。 醫院同時是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其他本地大學學位護士學生及大學醫科學生與專職醫療學系學生的教學醫院。 醫院著重提供以社區為本的服務及與社區合作,促進「無牆醫院」的概念。 有關計劃包括社康護理服務、義工服務和老人及精神科外展隊。 早於70年代初,社康護理服務及義工服務已在醫院開創。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基督教聯合醫院精神科
同时,这些连桥为病人,拜访的亲友及医院职工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空间。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舊症逾期覆診者,以本院原有之覆診日期起計一年內,可致電再預約覆診日期。 藥房或會另發綠色藥紙,乃免診取藥單,請按單上日期往藥房取藥,不需見醫生,家屬可代取。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醫生短缺
F、G、H和P座(低座)的拆卸工程及A座和S座新翼的下層結構工程得以在2015年8月展開。 兩幢位於聯合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臨時調遷大樓用作調遷F、G、H和P座 (低座) 內的設施和服務,以便進行拆卸工程。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由於大型擴建工程仍在進行,聯合醫院由2013年12月1日起,於S座停車場提供限量訪客泊車位,每日只限下午6時到凌晨12時。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健康速遞
而專科門診室由現時80間增至180間,手術室亦由現時13間增加至18間。 過去九龍東醫院聯網沒有腫瘤科住院服務,未來日間醫護大樓將設癌症中心。 醫院管理局委聘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為基督教聯合醫院擴建項目的主責建築師及醫療規劃專家。 本項目包括新建一幢22層高門診大樓(A座),擴建一幢16層高急診及住院護理區(S座)及翻新其他現有醫院大樓。 總新建樓面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能額外提供560張病床。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基督教聯合醫院
基督教聯合醫院(聯合醫院)於1973年落成,而興建J、K、L和S座及重建P座之擴展計劃亦於1999年完成,為觀塘及西貢區的居民提供急症、日間醫療、延續護理和社區醫療服務。 關仲江表示,現時聯合醫院腫瘤科每年有800至900宗新症,以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主。 他憶述說,在2008年時,九龍東聯網內各家醫院都無設立腫瘤科部門,他有時需要到九龍中聯網診症,直至2016年才算稍為安頓,正式在聯合醫院成立腫瘤科部門,提供日間及門診服務,照顧九龍東病人。 醫院行政總監譚錦添接受《香港01》專訪指出,醫院擴建計劃包括興建儼如一座雙子塔的日間醫護大樓,整體增加近四成病床至逾2,000張。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 See Clinic 健康活力 為健康同心合力
基督教聯合醫院屹立觀塘區45年,區內樓宇密集,人口亦急劇老化。 醫院正在擴建中,預計2023年竣工,但該院屆時已要服務觀塘及西貢區內合共121萬人口,當中長者人口增至22.6萬人,較2013年增五成。 耗資四億興建的新翼第二期,取代了原來的醫院大樓並增設六百個新床位,康復部、精神科以及老人日間醫療服務。 在2015年7月10日,基督教聯合醫院擴建計劃 – 主要工程(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2025 拆卸及下層結構工程)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港幣十七億九千一百六十萬元。
同時,該院為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等專職醫療學系學生的教學醫院。 基督教聯合醫院屬九龍東聯網的龍頭醫院,惟過去多年欠缺腫瘤科住院服務,當病人需要住院接受化療、電療,會被轉介至九龍中聯網的伊利沙伯醫院。 聯合醫院料於2023年完成擴建工程,屆時新設癌症中心,讓病人盡量原區就診。 聯合醫院在擴建後,可提供更多空間和更完善的設施以便改善、擴充和重整各項臨床服務。 同時將開設腫瘤科中心,為居於九龍東的癌症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放射治療、化療和心理及社會網絡支援。 基督教聯合醫院 s 座 相片2025 新大樓落成後,醫院會由現時約1500張病床,於2023年增加至2,000餘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