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當然,如果一位擁有60萬元積蓄的長者,會否用40至50萬元購買終身年金,又是另一個問題,因為很多長者都希望有多些錢傍身,以備不時之需。 8香港2019年的一人至六人以上住戶的貧窮線分別為4,500元、10,000元、16,600元、21,400元、22,100元及23,000元。
14若以強積金管理局最近公布的過往20年平均回報率5.1%計算,則月入7,200元,供40年強積金,退休時便會約有109萬。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津貼2023|綜援計劃標準金額詳情 – 殘疾兒童
13早在2011年中央政策組的一個研討會上,我提出公共年金的概念,經多次在公開的場合討論,最後在退休保障的諮詢文件《退休保障.前路共建》的附件六中出現了「羅致光博士的公共年金計劃」。 公共年金的概念在微觀上可以改善退休長者的生活質素,宏觀上有助維持整體社會的消費能力。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由於不少長者在退休時有一筆的退休金(如強積金),但由於不知是否足以應付長年退休生活,不少會節衣縮食;在人口高齡化,退休人士所佔比例上升,上述節衣縮食的集體行為,在宏觀上便會對整體消費力做成壓力。 在上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便提出要研發金融產品,讓長者善用資產,以增加退休後投資收入的穩定性。 而在綜援制度中,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安全網,所有可動用資產,包括年金的投保保費金額/退保金額都會納入資產計算。
事實上,我在最初考慮倡議公共年金時,基本上還沒有長者生活津貼,心目中想的是如何為最基層的退休人士,當只有甚少強積金時,如何可以運用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發揮安全網的作用。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一位65歲退休時有30萬元強積金的單身人士,便不符合申領綜援的資格,而購買公共年金,年金的退保金額4仍會超出申領綜援的資產上限。 以現時領取綜援的單身長者可領取的金額,平均每月津貼為7,679元。 事實上,我在最初考慮倡議公共年金時,基本上還沒有長者生活津貼,心目中想的是如何為最基層的退休人士,當只有甚少的強積金時,如何可以運用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發揮安全網的作用。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的最新消息
即使強積金制度能紓解部份長者的貧窮問題,但亦需待強積金制度經過三十年的成熟期後,才能發揮較顯著功效,因此預期未來十年長者領取綜援的比率將不會出現大幅減少。 這使人擔心政府能否負擔未來的綜援開支,以及政府會否因此而減低綜援的保障水平及保障範圍。 有部份子女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根據樂施會於2014年進行的基本生活開支與貧窮線研究,一名健全長者要維持基本生活開支(不計算以特別津貼支付的開支),每月預算約為4,613元[3],即現時綜援的標準金額並不夠一名長者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1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於2012年2月1日按物價指數調整的高額高齡津貼金額為每月$1,090。
6由於當年7月的申領月份才實施新津貼水平,以現金流計算,當年的全年開支只計及由8月開始派發經調整後的職津水平,而未足以反映調整津貼金額之後全年開支總額的影響。 綜援作為一個安全網,是幫助那些未能單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收入的家庭,得以滿足其在香港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們在任何適當的場合,都會強調這個制度是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法》第36條),更不應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當上屆政府在2015年開展退休保障諮詢時,我便再次提出公共年金的構思。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為多少?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布表決。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港人內地生活福利|深圳景點多、美食多,每逢周末都有大量港人湧到深圳一日遊,你又有沒有想過乾脆搬回內地居住?
- 在上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便提出要研發金融產品,讓長者善用資產,以增加退休後投資收入的穩定性。
-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留意到在政策上,長者生活津貼與綜援於年金的處理方法上有分別。
- 《十二條措施》亦為港人在深圳前海居住提供生活津貼及住屋津貼,在深圳前海創業或就業的的合資格港人,可申領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另外亦可申請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樣累計期限不超過3年。
- 各縣市政府規定之最低生活費標準不同,詳細請參考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喔!
- 現屆政府調整長生津的領取條件,配合公共年金的推行,有助未來讓更多長者可以脫貧。
-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 根據年金計劃,長者如投保100萬元,每月最多可收取5,800元,一年大約有7萬元,終身可取。
日後在優化的長者生活津貼制度下,對於一位65歲的退休人士來說,若其強積金加上積蓄為40萬至200萬元,便可以保留35萬元的現金,餘下的加入公共年金,便仍可以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 舉例來說,一位65歲的男士退休時,積蓄加上強積金合共50萬,便可以將15萬元購買公共年金,每月領取870元年金,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即現時的每月3,815元。 長者生活津貼金額且會於每年約2月,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後,依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調整。 另一個例子,一位65歲的男士退休時,積蓄加上強積金合共有200萬元,若保留35萬元,餘下165萬元購買公共年金,每月領取9,570元,仍符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每月3,815元。 上星期的網誌談到「公共年金」的理念,說明了「年金」是一種保險產品,所以其面值,就如其他保險產品的面值,在長者生活津貼下都不計算為資產部分。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社會福利署線上資格驗算
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的配合,便可以為長者提供一個穩定收入,更可補足現時不少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未足以滿足的基本生活需要。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日後,要加強退休保障,首要的便是推行計劃中的取消「對沖」及強化強積金的制度(包括推行積金易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等)。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的配合,面對未來香港人口中退休人士所佔比例日漸上升,所帶來的整體經濟挑戰。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剔除因通脹而調整的因素,不同住戶人數的綜援受助家庭,所得金額實質增加1.1%至8.1%不等(見表二)。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最新消息
不過,當時的提議,除了在研討會上有討論,社會上基本沒有討論。 頤年卡全名「深圳智慧養老頤年卡」,是深圳市政府委託平安銀行發行的電子身份憑證卡,提供養老服務及福利,包括免費乘坐深圳地鐵、免費進入深圳市公園及市政府旅遊景區、享受長者飯堂補貼及優惠、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補助等等。 《十二條措施》亦為港人在深圳前海居住提供生活津貼及住屋津貼,在深圳前海創業或就業的的合資格港人,可申領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另外亦可申請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樣累計期限不超過3年。 根據樂施會委托政策二十一於2010年進行的調查[6],估算全港約有33萬長者符合領取綜援的資格,當中只有57%有領取綜援,即有超過四成(14萬)長者合資格領取綜援而沒有領取。 政府為了安定老年人的生活,內政部設有老人福利法,編列老人的相關福利,其中的經濟安全,更是規劃了生活津貼、特別照顧津貼、年金保險制度(如國民年金)等措施。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申請條件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社署重申,長者是否參加年金計劃屬個人決定,同時,亦必須如實申報其入息及資產狀況。 否則,在不正確申報下獲發的津貼均會被視為多領款項,社署會悉數追收。 12這項資料在近年調查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便是有越來越高的百分比貧窮長者表示沒有經濟需要:2015年為67.9%,2016年為71.4%及2017年為80.1%。 從每一年數字的變化中,最明顯的是這些雖然被界定為貧窮長者,比例上越來越多是有領取長生津。 換言之,雖然單是領取長生津,在統計上仍未脫離收入貧窮,但不少都認為自己沒有經濟需要。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 長者綜援開支不斷上升
1當時的強制公積金構思,英文是Compulsory Provident Fund。 後來當彭定康提出成立「老年退休金計劃」後便將構思中的強制公積金計劃擱置。 後來彭定康決定放棄「老年退休金計劃後」,便重啟強制公積金計劃,英文由Compulsory改為Mandatory。 國家財政部及教育部為鼓勵港澳學生到內地的普通高校及科研院所就讀,所以製定了《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 港澳學生只要熱愛祖國、堅定擁護「一國兩制」、遵守國家法律、勤奮好學、品格良好、成績優異,即可申請港澳學生獎學金。 本科學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8000元獎學金;碩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年最高可獲人民幣30,000元。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公共年金助中低收入人士退休
有關津貼金額每年按物價指數調整,長者生活津貼現時的金額為每月2,600元。 至今年9月底,一共有4 065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同時有購買公共年金。 當中,26.7%是單身人士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及購買公共年金;31.2%是長者生活津貼下的夫婦個案3,當中一人購買公共年金;而更多(42.1%)的是長者生活津貼下的夫婦個案,而兩夫婦均有購買公共年金。 過半數(55.3%)的年金本金為30萬元或以下,有五分之一(21.2%)的年金本金是10萬元或以下。 2012年10月,政府公布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到2017年,長生津讓14.2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0個百分點。 2當年主要是公共援助(public assistance)計劃,即今天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此外,如果被保人年滿65歲時,同時符合國保及勞保老年年金的請領資格,可以同時申請這兩項的老年年金給付。 5 以65歲男士計,按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較早前公布的資料,投入100萬元於公共年金每月可獲約5,800元的金額。 另外,假設投入100萬元於私營終生年金,每月可獲約4,000多元。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單身每月入息上限$7820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到2011年,當前一屆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在探討如何改善退休保障時,我首次提出由政府成立公共退休信託基金,這便是後來簡化成為日後提倡的公共年金。
社會福利署沒有具體說明此情況,不過提醒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自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入息及資產狀況;如果被發現蓄意隱瞞及漏報,就有機會觸犯法例,申請人需償還有關款項及接受刑責。 政府年金長者生活津貼2025 首階段「香港年金計劃」的反應未如理想,相信因為退休人士對有關計劃的概念並不掌握,未必知道購買多少年金可為自己帶來最大的得益及入息保障。 政府透過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推出「香港年金計劃」,為65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提供將積蓄轉為終身固定收入(自製長糧)的理財選擇,亦填補了現時強積金及私營市場的不足之處。 一方面強積金未能為供款人在退休後提供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市場上暫時未有終身私營年金計劃,未能有效回應長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