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並透露,正密鑼緊鼓在內地的電子媒體,包括小紅書等渠道宣傳,並在各個口岸、機場及高鐵站內,投放廣告提醒旅客下載。 她亦指,考慮與旅發局合作,向旅客推廣該八達通App。 至於便利旅客方面,李玉兒表示,已推出八達通旅客版App,支援蘋果及華為手機,旅客下載後可立即開通,即毋須再到門市購買實體八達通。
- 根據八達通網站所顯示,若Smart Octopus在三年內並無增值或作支付用途,這八達通將定為不常用的八達通。
- 財政司司長:為甚麼我們的留港要求以二○一九年六月十八日做起點劃線?
- 財政司司長:至於總預算,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方面,我們初步估算符合資格的大概有650至660萬人,每人發放10,000元消費券,即約660億元。
- 有區議員表示,希望政府能考慮延長提交書面申述的期限。
- 政府會利用其現有登記紀錄根據新的資格準則審核其資格,合資格的現有登記人即可在計劃下按其所屬類別以同一個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獲分期發放5,000元消費券。
- 為了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編輯為大家整理了「消費券抽查須知」,以供大家參考。
故此,政府消費券計劃帳户的最高可用限額為:第二階段消費券港幣$5,000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2025 加上最多增值金額港幣$3,000,合共港幣$8,000。 若商戶於政府消費券計劃帳戶有效期後一個月內成功退款,我們將於有效期一個月後於你的政府消費券計劃帳戶內開設全新的Mastercard及銀聯虛擬卡各一張。 該退款將存入相應的Mastercard及銀聯虛擬卡。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消費券常見問題
有關人士如在2022年6月13日(即計劃的合資格日期)持有《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收據》或《申請香港身分證收據》(即ROP140/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2025 ROP140A),而收據上註明有效的領證期,會被視為符合計劃資格準則(請按此了解更多)中有關身分證明文件的規定。 《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收據》或《申請香港身分證收據》(ROP 140/ROP 140A)是指由人事登記處向香港身分證申請人發出的文件,表明該人已根據《人事登記條例》或《人事登記規例》登記申請香港身分證。 在2022年6月13日(即計劃的合資格日期)持有上述收據,而收據上註明的領證期仍未過,亦會被視為符合計劃的相關要求。 未能收取該訊息的市民,即8月7日將不能領取消費券,例如早前因提早領取強積金及強積金,而被DQ資格的市民;亦有特殊情況,包括八達通失效/遺失,臨時更改登記紀錄等。
最後,想問說到現在會多了一些人,本身沒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但這些人有份領取;另一班可能剛剛移民或計劃移民的人,他們本身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之前亦有納稅,但他們反而沒有份領取,其實這方面是否不公平? 政府發放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早前已經開始接受登記,首批登記的市民最快可在8月1日領取首期2,000元電子消費券。 不過,卻有部份申請人收到電話短訊要求出示2年內在港證明,有人表示欲交證明無門,因為相關撥打電話熱線一直無法接通,市民擔心會喪失領取消費券資格。 當局指,秘書處職員在確認登記人身份後,會立刻要求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凍結懷疑被盜取而仍未使用的消費券,若確認登記人的消費券被盜用,會安排補發。 被問到當局接獲更改支付工具申請後,會否向申請人發出確認短訊,以及事主人7月21日被更改資料後,為何系統仍在同月29日及派發當日向他發確認短訊提醒他領取,當中是否有漏洞等,政府未有回應。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夫妻為$5000 電子消費券登記爭吵 妻一怒下揮刀斬夫手指
其實我們視那些人士為不合資格,他們可以回來秘書處進行覆檢。 我們的準則是,該些人士不是已永遠離開香港,或是有這個意圖,那些人士可提供一些證據,解釋他們的狀況。 例如提早拿取了MPF(強積金),因為當那些人拿取MPF時,需要作一個法定聲明。 以永久離開香港作理由提取強積金,在強積金條例下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當時他們也要向信託人提供相關資料,而信託人需要信納那些人士會永久離開香港,才會批核相關申請。 所以我們會看看那些人士是否有提出有效申請,若那些人士提供了資料後卻沒有離港,便可以回來提供一些證明,表明當時有提供相關資料,但沒有移民。 我認為很難在這一概解釋這些個別個案,我們說出了意圖和政策目標,屆時會再審視每個個案申請人的情況去作決定,我們會這樣處理個別個案。
- 市民如在登記前去世,將不會獲發消費券,其家人不能在其去世後代為登記及收取消費券。
- 八達通將會分 3 個階段發放消費券,其他平台則分 2 個階段發放消費券。
- 然而,計劃的資格準則亦包括登記人有否已永久離開或意圖永久離開香港,登記人在2022年6月13日是否持有由海外簽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是審核有關要求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
- 此外,去年經驗顯示,消費券總額有六成多是用在零售,兩成多用在餐飲,有幾個百分點用在交通。
- 在未獲得登記人的同意前,政府不會把所收集的資料用於其他用途。
填妥申請表格後,請將表格的第2頁剪下,並使用隨附的免郵費回郵信封將表格寄回給我們,而「申請條款」,即第3 – 4頁則請保留作日後參考。 自2019年10月14日或之後發出的八達通,在發出後90天內註銷的話便需支付11元,只有個人八達通毋須支付。 金管局2020年時在「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已列明,要求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須設有健全的制度,以防止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 。 若違反規定,持牌人須繳付最多1,000萬的罰款,或違反條例所獲取利潤的3倍。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表示,本港需要更加清晰的鼓勵生育政策,尤其現時生育率已下跌至每名女性平均只生約0.7個嬰兒,已跌入「生育陷阱」中,即人口會逐步收縮,且難以彌補,如不及早做一些措施情況會愈來愈嚴重。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消費券派發日期:
登記人亦可將相關證明文件的電子版本以加密形式發送到指定的電郵地址(),並將加密文件的密碼以另一電郵發送到同一指定電郵地址。 「以受養人身分在香港合法逗留」是指獲入境事務處根據現行「受養人政策」批准在香港逗留,而其在港的逗留期限仍然有效的人士。 如你遺失的樂悠咭附有自動增值服務,我們亦會將自動增值服務轉至新樂悠咭。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消費券八達通|法例設3000元上限 避免洗黑錢
港府昨日向在7月18日或之後完成電子登記,又或在登記期內遞交書面表格的合資格市民發放第一期2,000元消費券。 惟有不少長者昨晨多番嘗試仍未能領取消費券,有政黨稱收到近千宗投訴,或因紙本填寫有誤而未可成功登記。 受影響長者直斥港府派錢如同刁難老人家,擔心已過登記期消費券「凍過水」。 港府於昨晚宣布,延長消費券計劃下市民須補交資料而重新登記的特別安排兩周至本月15日。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D. 消費券金額及發放時間表
第四,不管是特區政府或我們委聘的承辦商,如要聯絡大家,他們會使用特定的電話號碼,發短訊也一樣,這些號碼在消費券計劃的網站裏可以查證到。 如果你收到一些短訊或電話聯絡你關於消費券事宜,電話號碼跟我們網上的特定號碼不同,你便要小心,千萬不要被一些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請大家留意。 最後一點,希望大家明白,這次發放消費券是希望助力本地經濟,讓大家一起消費,助力我們的經濟復蘇,亦藉此保障我們不同行業的公司,尤其是一些中小企和它們所提供的就業機會,所以大家不可以將消費券轉成現金,希望大家理解。 所有市民無論是遞交登記或是更改登記紀錄的申請,在遞交後一星期內,都會就有關登記或是更改登記紀錄的申請結果收到短訊通知。 剛才亦有提到,現有登記人若沒有打算轉換領取消費券的平台,或無需要更改資料,是甚麼也不用做。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手機認證驗證簡訊收不到或是大延遲的解決方法
警方其後表示,旺角警署昨日(8日)接報,指懷疑有人遭盜用其個人資料,以召一張八達通於領取消費券。 經初步調查,案件列作欺詐,由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7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答:八達通消費券會分兩期發放,首期先收取4,000元的消費券,在4月至10月「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達4,000元,最快可在6月16日獲發尾期1,000元消費券。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消費券2022|Tap & Go增值問題
如果你仍然保留著上一輪政府消費券計劃的虛擬Mastercard卡及銀聯卡在Apple Wallet、Google Pay或華為錢包內,卡的有效日期及CVC2/CVV安全碼會自動更新。 提提銀聯雲閃付用戶:使用雲閃付App付款碼消費時,請使用境外碼進行消費,並於付款前確定已選用正確的銀聯卡。 提提Android用戶:透過Google Pay於實體商戶付款前,先要進入手機「設定」,於「搜尋設定」列輸入「感應式付款」,然後點擊「感應式付款」,確保已將Google Pay設定為「預設付款服務」。 於政府消費券計劃帳戶頁面上,你會看到政府消費券總餘額,以及分別在政府消費券計劃「拍住賞」Mastercard帳戶及銀聯帳戶的餘額。 有被騙徒以同類手法盜取消費券的苦主表示,在報案時獲警員告知接獲了數宗同類案件。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第一次領取:
有關人士如屬新登記人(即未有在2022年(第一階段)消費券計劃下獲發消費券),社署會向其寄發特定信件。 未能透過電子登記平台進行登記的登記人需在登記期內填妥及簽署該信件,連同其香港身分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複本 (如適用)寄回香港郵政總局郵政信箱180005號。 如個別合資格人士在進行登記/更改登記紀錄方面遇到困難,可致電計劃熱線,秘書處會盡力提供協助。 政府及其承辦商只會以特定電話號碼(按此了解更多)向登記人發出與消費券事宜有關的短訊通知,包括確認登記、登記結果、成功發放消費券等。 短訊裏亦不會提供任何網站連結或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電子報系
樂悠咭是專為「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二元優惠計劃)而設的個人八達通卡。 有關二元優惠計劃之詳情(包括計劃涵蓋的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請按此瀏覽運輸署網頁。 嶄新的「易轉服務」,讓你可透過八達通服務站,將現有八達通内的服務(包括消費券、消費券計劃登記紀錄、合資格消費紀錄、自動增值服務、門禁系統等),輕鬆轉移到樂悠咭。 樂悠咭是專為6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而設的全新租用版個人八達通卡。 樂悠咭持有人可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享用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二元優惠計劃)下的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逾兩成開戶開通八達通App 消費金額高實體卡五成
為免輪候,市民請致電計劃熱線 提早預約前往臨時服務中心的時段。 記者實測使用銀聯二維碼功能,僅六個步驟便可完成登記,過程毋須一分鐘。 用戶只須在主頁點選「銀聯二維碼付款」,並按「立即開通」,在同意條款與細則後,開啟付款功能,系統將發送驗證碼至手機短訊,完成驗證即可獲得銀聯二維碼。 八達通營業及市務總監李玉兒透露,八達通全國通卡(一卡通)已踏入最後測試階段,預計第二季可推出,屆時只需一張實體卡,便可在全國逾300個已加入互聯互通的城市,乘搭鐵路或巴士,惟首階段暫未能在澳門使用。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消費券2022|如經轉會可能更容易遭盜用
事主批評消費券登記及轉會平台存在極大漏洞,任何人只要持有登記人的身份證副本,在登記平台修改自設的保安問題時,只需按「忘記保安問題」,再上載身份證副本,即可登入該身份證持有人的戶口,並更改電話號碼及八達通卡資料,輕易取走款項。 完成升級推廣登記後,在2022年6月30日或之前成功完成最少一次自動增值交易,即可賺取$50八達通增值額。 惟八達通消費券因技術上限制,5,000元消費券須分兩期發放,首期先收取4,000元的消費券,只要在4月至10月「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達4,000元,最快可在6月16日獲發尾期1,000元消費券。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第一階段尾期1000元若未領取 須於7.31前合資格消費達4000元
否則,登記人須更改第一階段的登記紀錄,以另一張八達通卡收取/使用第一階段餘下的消費券(如有[註]),詳情可參閱常見問題F18-20,並考慮是否以該八達通收取第二階段的消費券。 市民只要符合計劃的資格準則並已成功登記,便會按照計劃的安排獲發消費券。 合資格市民持有的是成人或兒童身分證並不影響有關人士是否符合計劃的相關要求。 登記人如果選擇以上載身分證複本作身份認證,須按熒幕提示在遞交電子登記的24小時後,才可到消費券計劃網站進行上載。 此舉是為了有效分流網絡流量,讓市民進行上載時系統有充裕的容量處理。
我們希望藉此安排,一來讓大家有更多選擇、更多優惠,亦讓電子支付的使用在香港更深化,同時亦透過發放消費券保持市道的氣氛活躍。 事實上,自從去年推出電子消費券以來,幾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合共增加了665萬個個人戶口登記,商業戶口亦增加了13萬戶。 我們希望在今次的推動下,能讓電子支付更廣泛使用、更方便大家。 除非屬於計劃不適用的交易類別(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 ),一般而言,接受透過計劃指明的六款儲值支付工具付款的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不論實體或網上店舖,均可收取消費券。 如個別商戶有疑問,請向相關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查詢(按此查閱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聯絡方法)。 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會透過應用程式推送通知(合資格登記人需已啟用應用程式內的推送通知功能)/手機短訊/電郵,提醒合資格登記人消費券已發放到其帳戶內。
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增值期限則為消費劵最後一期發放日起至消費券到期日,增值期限內可增值一次,增值上限同為港幣$3,000。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增值期限則為該階段最後一期消費劵發放日起直至該階段消費券到期日,增值期限內可增值一次,增值上限同為港幣$3,000。 如你已將政府消費券計劃帳戶下之虛擬「拍住賞」銀聯卡加到 Apple Pay或「雲閃付APP」,你便可以用Apple Pay或「雲閃付APP」於網上商店付款。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2025 不論你開啟「拍住賞」帳戶時有沒有完成身份認證,所有Tap & Go「拍住賞」帳戶類別都可以用作登記政府消費券計劃及使用政府消費券。
消費券短訊收唔到: $5000 電子消費券懶人包(二):方便程度比較:買iPhone,網購平台,飲食
如果你們check到有這個情況,他告訴你,雖然不在香港,但他不是移民,只不過是移居或暫居,會如何處理? 剛才司長提過,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停留過一天都沒有問題,可以領取消費券,換言之,是否即是近期離港,其實他們仍然可以領取到消費券? 另外,關於發放日期,見到是八月七日,其實接下來,譬如書展和一些大型展覽都在七月舉行,為甚麼不可以提早一些,令市民可以在書展使用消費券? 財政司司長:為甚麼我們的留港要求以二○一九年六月十八日做起點劃線? 正如剛才解釋,我們於去年六月十八日宣布發放消費券時指明在港居住要求的計算是倒數24個月;如果我們今年進行這個計劃又倒數24個月,便應該是二○二○年而不是二○一九年;但因為考慮到過去一段時間曾經出現黑暴和疫情,大家回港未必順利,故安排宜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