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旅遊頻道記者告訴你追淚必知9個貼士,教你如何預知藍眼淚出沒地點,更附上7個香港曾出現藍眼淚的攝影勝地,幫大家更易觀賞這種奇景。 藍眼淚香港2025 3月5日早上,香港被一片大型的海霧濃罩,維港兩岸大片市區被海霧覆蓋,一幢幢高樓大廈就在霧海中聳立;有住在高層住宅的市民紛紛在網上發布相片,驚喜發現自己頓時住在霧海之上的一片「仙境」中。 當日霧海規模之大,有人將其喻為難得一見的「海嘯式海霧」。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近日在召開企業座談會時表明,將進一步落實減辣措施「認房不認貸」,即是有意置業者,無論是否有過貸款紀錄,只要目前名下無物業,都可獲首置資格,無需支付高比例首期,以及捱貴利率。
- 3月5日早上,香港被一片大型的海霧濃罩,維港兩岸大片市區被海霧覆蓋,一幢幢高樓大廈就在霧海中聳立;有住在高層住宅的市民紛紛在網上發布相片,驚喜發現自己頓時住在霧海之上的一片「仙境」中。
- 踏入春季變得和暖,天朗氣清,加上銀河重現,吸引不少天文攝影愛好者出動。
-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著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4]。
- 其實當大家看到這些美景,背後也反映出「藍眼淚」的出現是海水受到污染的警號!
- 截至今日下午4時半,所有魚類養殖區內的魚類並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不過,夜光藻出現時間不長,有不少趁週末專程到訪汀九的攝影師向隅,只好拍攝架於海上的汀九橋。 三月完結,不少有留意自然現象的朋友,紛紛讚嘆這個三月驚喜連連,「三月驚奇」一浪接一浪出現。 現場亦陸續有市民抵達,有市民專程來看「藍眼淚」奇景,有的直接從市區搭的士前來,也有單車或遠足人士,部份人帶備相機和腳架拍攝「藍眼淚」情況。 據記者現場觀察,凌晨時段仍不時有人在前往近破邊洲的山徑上來回走動,有的亮起電筒或手機燈光拍攝。 另外在白腊至破邊洲的萬柱海岸一帶,據現場其他攝影人士透露亦同樣出現「藍眼淚」,晚上不時有人在該範圍走動拍攝。
藍眼淚香港: 香港再現世界奇景「藍眼淚」!追淚打卡熱點推薦:大埔三門仔、大尾篤
漁護署會密切監察各養魚區內紅潮的情況,提醒相關養魚戶留意魚排的情況及適時增氧,並在有需要時提供適當協助。 昨晚(11日)有攝影發燒友前往汀九泳灘,約8時再見到「藍眼淚」縱影,可見藍光在岸邊海浪遍佈,配合背景汀九橋及青馬大橋,形成絕美景色。 「藍眼淚」曾被美國CNN評選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英語更有「sea of stars(星之海)」或「sea sparkle(閃爍海洋)」的美譽! 不過這種美麗的自然景象,不定時、不定點出現,令一眾「追淚族」很難捕捉。 就在難得一見的海霧奇境似乎正要成為眾人的美好回憶之際,3月中下旬香港境內又多次出現霧海,雖然霧海規模不及3月5日的那次「海嘯級」,但在一些理想的觀賞地點如山頂盧吉道觀景台、大帽山等,亦能看到各有特色的霧海奇境。 另一個有不少人相當期待的霧海濃罩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等橋樑的景色,亦不負眾人所望,在三月期間更不止一次出現,不少人可謂在三月期間「搏大霧」都收獲豐富,滿載而歸。
本報記者於周日凌晨抵達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觀察「藍眼淚」情況,至早上日出後離開。 雖然當天天氣已漸轉多雲,間中有毛毛雨,未能拍到銀河,但仍可觀察到東壩對出海面近破邊洲出現一大片「藍眼淚」,即使站在西貢萬宜路的東壩上,使用相機和腳架作長曝光拍攝,亦容易拍到沿岸的「藍眼淚」情況。 藍眼淚(夜光藻)是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
藍眼淚香港: 夜光藻「藍眼淚」實為海水污染警號
藍眼淚又稱為「sea of stars」 或「sea sparkle」(夜光藻),而且更曾被美國CNN 評選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所以令不少人到訪不同國家去追尋這些神秘的「藍眼淚」美景。 藍眼淚一般在似暖還寒的季節出現,所以香港的氣候在一年四季也有機會看到,甚至4至6月的時候最為常見。 要捕捉這種美麗的自然景象,就要知道它大概最常見的熱門地方:大埔三門仔、馬屎洲、大尾篤龍尾灘、石澳、西貢浪茄、清水灣及烏溪沙。 在2月13日晚上,荃灣汀九泳灘曾出現俗稱「藍眼淚」的夜光藻紅潮,吸引一批攝影發燒友到場觀賞,可見岸邊的浪泛起寶藍色的光,並一直延伸至海面,形同一道「海上銀河」,閃閃發亮。
一名北京業主接受內媒訪問時稱,過往的「辣招」拖累內地樓市,其物業放盤數個月無人問津,當聽到此消息後他「激動得掉下眼淚」,期望新措施能刺激內地樓市,「不求漲價,只希望我的房子能早點賣出去」。 網絡熱傳一段天眼影片,在內地社交平台掀起熱議,影片中母親與女兒在打羽毛球,不慎滑倒重摔,天眼記錄了父女的後續舉動,行為惹網民震驚,亦令人心酸。 ●樓主回應:其實都冇指定時間,主要睇水流決定…汀九相對靜水…有大船過卷起浪就會好靚。
藍眼淚香港: 服務概覽
小組發言人稱,首兩宗紅潮由俗稱「藍眼淚」的夜光藻組成,目前紅潮已消退,其餘第三宗則由多紋膝溝藻組成,兩款藻類均常見於本港水域及不含毒素。 藍眼淚香港 網友James Tung於周六(9日)晚上上傳了多張「藍眼淚」照片至Facebook群組「馬鞍山之友MOSers (Since 2014)」,照片中可見海水發出藍光,海浪拍岸時,整個岸邊都染藍,非常壯觀。 憂鬱的夜光藻「藍眼淚」夢幻如星光般點點灑落汀九海岸,驚艷網民。
這些每年均會造訪香港多個海岸的「藍眼淚」,是由一種名為夜光藻的藻類生物形成,一般在有紅潮的水域中出現,即代表該處的水域已受污染,有營養可供牠們生長。 藍眼淚香港2025 由於夜光藻含有螢光素,在晚上受到水流刺激或騷擾時,便會發出幽幻藍光,自我防護免受其他浮游生物捕獵。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萬柱海岸、白腊一帶沿岸上周連夜出現「藍眼淚」現象,在波濤洶湧的水面和大浪拍岸濺起的浪花中出現閃爍的螢光藍,形成一個獨特的奇景。 多個出現「藍眼淚」的海岸以至維多利亞港內及港島南區的多個泳灘相繼出現紅潮,當局稱經過收集多個地點的樣本後分析,發現有關紅潮均由不含毒素的夜光藻組成。 因夜光藻一般出現於受農地或家居污水污染海域,有外國傳媒引述專家解釋,「藍眼淚」細胞內含螢光素,受刺激時會發出藍光,所以「藍眼淚」的生長亦顯示出海水受污染程度。
藍眼淚香港: 西貢與港島南區海岸出現「藍眼淚」
未能在此期限內提供您的舊裝置即代表您未合資格參加Trade-in計劃。 在將舊裝置提供給我們之前,請確保您已備份儲存在舊裝置上的所有照片、文件和其他數據,並取出 SIM卡和儲存卡。 有攝影愛好者JT 藍眼淚香港 Tam 日前在西貢浪茄及石澳拍得「藍眼淚」。 大自然是奇妙的畫布,「藍眼淚」美得令人目眩,但自然界要告訴我們的,豈止是追逐眼前的美,背後卻是一個對人類的警告,要愛護珍惜大自然。 甲藻類本身並無毒性,但其吞食浮游生物之後,體內會留下大量的氨,這些氨會被藻類排泄出來至附近水域,有些特殊甲藻類則能將之轉化為神經毒素(例如亞歷山大藻),造成該水域中的生物死亡。 除了香港最近出現藍眼淚,世界所地亦有不少藍眼淚的足跡,而台灣馬祖因鄰近中國大陸沿海污染物而大量產生藍眼淚,而馬祖亦成了台灣觀賞藍眼淚最佳旅遊景點,這卻是有點諷刺。
藍眼淚香港: 西貢東壩現「銀河藍眼淚」美景 天文台料下周潮濕、落足五日雨
今日(12日)正午時分,本港普遍地區的相對濕度下降至60%以下。 「藍眼淚」曾被美國CNN評選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英語有「sea of stars(星之海)」或「sea sparkle(閃爍海洋)」的美譽。 本產品不適用於診斷、治療、復康、預防及減輕疾病或其他狀況等用途,也不能用於臨床或醫療用途。
藍眼淚香港: 選擇您的顏色
翻查資料,藍眼淚出沒高峰期是4至6月,不過近年本港不少水域,如西貢、淺水灣及深水灣等都會出現「藍眼淚」,而且不論四季,吸引不少攝影發燒友捕捉其蹤跡。 踏入春季變得和暖,天朗氣清,加上銀河重現,吸引不少天文攝影愛好者出動。 【香港藍眼淚】闊別一年,被喻為「藍眼淚」的夜光藻再次於汀九一帶的海灣出現! 12、13日晚上,有攝影師在汀九捕捉到閃耀著藍光的夜光藻在海面飄蕩的一刻,場面非常浪漫!
藍眼淚香港: 西貢石澳「藍眼淚」 美麗背後的真相
外國傳媒NBC 藍眼淚香港 NEWS引述專家解釋,「藍眼淚」美麗背後,是源於海水受有毒品質污染,以致「夜光藻」(Sea Sparkle)有機物在海中大量繁殖,令海水變成螢光藍色。 它本身沒有毒素,但因在近水面位置生長,或會耗盡水中氧氣,或令生物缺氧死亡。 日前有市民拍得多張海邊出現「藍眼淚」的美麗照片,並上載至facebook或Instagram,相中所見在漆黑的環境中,海水發出一陣陣藍色閃耀的光芒,猶如寶石一樣,美麗又壯觀,加上廣闊壯麗的銀河,令人難以忘懷。 港島南區的石澳、鶴咀一帶,在上周五至本周初亦分別有市民拍到沿岸出現「藍眼淚」現象。 攝影師Chiu Law稱他在上周五晚上9時在石澳情人橋拍到「藍眼淚」,但到周日晚上同一時間,該處已沒有出現「藍眼淚」。 至於在石澳附近的鶴咀,有網民稱在本周一晚上仍可拍到岸邊出現「藍眼淚」。
藍眼淚香港: 香港有機會觀賞 藍眼淚 地點!
夜光藻的生物發光現象又被稱為「藍眼淚」,在世界各地皆有類似現象,在中華民國的墾丁、花東海岸和外島即時有所見,2012年4月在馬祖地區即出現大量「藍眼淚」現象[6]。 據報導,知名導演李安當初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本欲將此景加入片中,因數量不夠多而作罷[6]。 藍眼淚香港 早於今年4月,已有網友在石澳發現藍眼淚的蹤影,至今亦有不少其他地方報稱發現藍眼淚。 要捕捉藍眼淚的出現,很講求運氣,當中有很多變數,例如雨水會把夜光藻沖散,而船隻航道亦可驅散夜光藻的聚集。 而以下4個是比較容易看見藍眼淚的地點,如果大家好運(或說是不好運?畢竟藍眼淚都是水污染)看到它們,也敬請不要亂拋石頭落它們喔,這或會破壞藍眼淚的結構,而用手直接觸摸它們也是非常不建議的,因為它們的含菌量亦頗高。 藍眼淚(夜光藻)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範圍相當廣泛,通常在沿海地區、河口或是大陸棚淺水區即可看到此藻類的蹤影,因為這些地區通常有豐富的浮游生物,讓夜光藻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藍眼淚香港: 服務支援
這款精美的手機殼與 Galaxy Z Fold5 完美貼合,保持其俐落現代的設計風格,同時提供讓你的手感舒適的柔軟觸感。 而且這款產品設計時也顧及到了環保問題,使用植物皮革,例如粟米等製成。 經濟日報報道,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成員黃志俊表示,部分「龍友」在海面燃燒鋼絲絨,化學物灰燼會掉入海,魚及海藻吞食後,會造成生態破壞,且污染空氣。 藍眼淚香港 下周一、二(15日)沿岸有霧及潮濕,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兩日相對濕度亦料達100%,抽濕機是時候出動。 氣溫方面,天文台料下周一氣溫介乎20至27度,上水及打鼓嶺更或高見31度;不過晝夜溫差達7度,市民要注意天氣變化。
藍眼淚香港: 藍眼淚香港|汀九海面再現藍眼淚! 夜光藻曇花一現 如浪漫星河
北京業主袁晨(化名)接受內媒《華夏時報》訪問時指,當知道住建部對樓市支持的消息後,「一下子激動得掉下眼淚」。 他指,目前所擁有的物業是「認房又認貸」政策推出前購買的一層「老破小」,幾個月前開始放售物業,但因房地產市場慘淡,一直無人問津。 他希望政府盡快取消「認房又認貸」政策,「不求漲價,只希望我的房子能早點賣出去」。 內地樓市|繼中央政治局早前提出適時優化房地產政策後,再有利好內地房地產消息傳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近日在召開企業座談會時表明,將進一步落實減辣措施「認房不認貸」,即是有意置業者,無論是否有過貸款紀錄,只要目前名下無物業,都可獲首置資格,無需支付高比例首期,以及捱貴利率。
藍眼淚香港: 工具
有不少同屬「香港風景攝影會」的攝影師趁週末到訪汀九,希望拍到「汀九星河」。 然而,夜光藻短短數天內經已消失,部份不想白走一趟的攝影師,只好拍攝架於海上的汀九橋。 雖然香港藍眼淚「夜光藻」美如畫,但過多的夜光藻生成,會構成海洋災難。 香港藍眼淚雖不帶有毒素,但過量的夜光藻黏附於魚鰓時,魚便會窒息而亡,影響生態鏈。 「香港風景攝影會」有攝影師於12、13日拍攝到香港藍眼淚在海上蕩漾的美態並於群組上與會員分享。
藍眼淚香港: 香港藍眼淚|汀九海面再現藍眼淚! 夜光藻曇花一現 如浪漫星河
有人更笑言「好多藍泡泡呀」,並問「是阿凡達第二集現場嗎?」。 夜光藻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範圍相當廣泛,通常在沿海地區、河口或是大陸棚淺水區即可看到此藻類的蹤影,因為這些地區通常有豐富的浮游生物,讓夜光藻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截至今日下午4時半,所有魚類養殖區內的魚類並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3月中旬,有網民陸續發布相片,在西貢糧船灣的白腊至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一帶拍下大型的藍眼淚現象,當中有人更在天朗氣清的凌晨時段拍得以銀河作為背景的「銀河藍眼淚」美景,成為一時佳話。 將近在同一個時段,有人亦在石澳、鶴咀一帶海岸拍到藍眼淚現象,而且這個由夜光藻形成的藍眼淚現象,陸續也在港島南區的多個海灘包括赤柱正灘、淺水灣、深水灣、中灣等,以及在港島西的西環泳棚被發現,形成的紅潮持續多日仍未退去。 至三月結束前數日,仍有人在大埔馬屎洲、荃灣近水灣泳灘、淺水灣等地觀測到藍眼淚現象,其規模之大亦令不少人感到驚奇不已。 不過天文台預測,一股溫暖的海洋氣流會在未來兩三日逐漸影響廣東沿岸地區,該區潮濕有霧。
近日有網民發現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白腊及破邊洲一帶均出現俗稱「藍眼淚」的景象,引起一陣「追淚」熱潮。 上周有網民貼出相片,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至萬柱海岸一帶拍到沿岸出現「藍眼淚」現象,加上天朗氣清,能夠拍到以銀河作為背景的「藍眼淚」美景。 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具有螢光素─螢光素酶,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 藍眼淚香港2025 要看到夜光藻的形態也需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才能看見的。
藍眼淚香港: 相關文章
*** 電池表現視乎網絡結構、訊號強度、功能選擇以及話音與使用模式而定。 記者今日凌晨抵達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觀察「藍眼淚」情況,至早上日出後離開。 雖然天氣已漸轉多雲,間中有毛毛雨,未能拍到銀河,但仍可觀察到東壩對出海面近破邊洲出現一大片「藍眼淚」,即使站在西貢萬宜路的東壩上,使用相機和腳架作長曝光拍攝,亦容易拍到沿岸的「藍眼淚」情況。 △GPS/AGPS連接須配合網絡及數據服務, 網絡供應商可能會就相關服務另作收費。 為了拍攝「藍眼淚」美景,不少人不僅冒夜前往,但大家記得要保護環境。
藍眼淚香港: 污染
雖然「藍眼淚」無毒,但因在近水面位置生長,或會耗盡水中氧氣,或令生物缺氧死亡,影響其他生物,並惡化海中的污染情況。 荃灣汀九泳灘2月中曾出現俗稱「藍眼淚」的夜光藻紅潮,海面浮現大片藍光,儼如「海上銀河」,吸引大批攝影人士摸黑追蹤拍攝。 惟能否看到要視乎情況,不少人撲空,終於「藍眼淚」在昨日(11日,星期六)再次出現,有攝影發燒友表示嘗試「捕捉」這美景4年終看到。 藍眼淚香港2025 夜光藻一般出現於受農地或家居污水污染的海域,有外國傳媒引述專家解釋,「藍眼淚」的細胞內含有螢光素,當其受到刺激時會發出藍光,所以「藍眼淚」的生長亦顯示出海水受污染的程度。 雖然「藍眼淚」本身沒有毒素,但因在近水面位置生長,或會耗盡水中氧氣,或令生物缺氧死亡,影響其他生物,並惡化海中的污染。 「藍眼淚」曾被美國CNN評選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英語更有「sea of stars(星之海)」或「sea sparkle(閃爍海洋)」的美譽,夜光藻隨著浪花拍岸,發出陣陣微弱的藍光,非常壯觀。
藍眼淚香港: 選擇您的裝置
Samsung提供trade-in報價工具(「工具」)予與此計劃連繫的顧客(「顧客」、「您」、「您的」)。 顧客使用此計劃之工具及參與此計劃將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而相關條款及細則並會不時作出修改。 此工具之目的是為了評估舊裝置的回收價值及任何適用之推廣優惠。 您明白到Samsung擁有於任何時間拒絕或終止使用此工具的決定權。 而此工具及相關所有內容、功用及功能是由Samsung及MRR擁有及管理。
藍眼淚香港: 裝置回收價值
去年更有攝影愛好者在海面燃點鋼絲絨(Steel Wool)玩「光影塗鴉」(Light Painting),令畫面除了藍眼淚外、更出現「火圈」的光影塗鴉效果。 及後被批評破壞生態,當事人事後承認做錯,已在網上刪除照片。 被稱為「藍眼淚」的夜光藻,一般出現於受農地或家居污水污染的海域。
另外在白腊至破邊洲的萬柱海岸一帶,據現場其他攝影人士透露當晚亦同樣出現「藍眼淚」,晚上不時有人在該範圍走動拍攝。 日前有網民貼出相片,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至萬柱海岸一帶拍到沿岸出現「藍眼淚」現象,加上天朗氣清,能夠拍到以銀河作為背景的「藍眼淚」美景。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萬柱海岸一帶連日夜間出現「藍眼淚」現象,在波濤洶湧的水面和大浪拍岸濺起的浪花中出現閃爍的螢光藍,形成一個獨特的奇景。
藍眼淚香港: 藻類所造成的現象
其實當大家看到這些美景,背後也反映出「藍眼淚」的出現是海水受到污染的警號! 這些夜光藻也是紅潮的一種,在日間你會看到紅褐色的污穢物,到了晚間變成了螢光藍色。 雖然沒有毒性,但因為它們以吸收海洋的養分生存,在大量繁殖後會令水中的氧氣減少,海洋生物因此缺氧而死亡。 藍眼淚香港 同時夜光藻更會依附在魚鰓,令到魚類大量死亡外,當夜光藻死亡後,更會釋出高濃度的氨及磷污染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