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船程後,終於到達東平洲。 過公廁後已可走下大塘灣沙灘,沿海旁行走比較人少清澈的長沙灣。 再走便是島北的洲尾角,頁岩更見千變萬化。
- 自龍落水向西走,到達岬角轉彎處的海蝕平台,一塊塊的岩石看似鱗片,故這兒名為「龍麟嘴」。
- 想要走些較平緩的海邊路線漫遊、賞景與拍攝,東平洲是個不二之選。
- 原來兩層岩石受速度不同的波浪侵蝕,因而形成逐漸延伸入海的怪石,是東平洲一日遊必到的地標。
- 排列有致的岩層,尤如精準的雕刻,當你變換觀賞角度,岩石的顏色和層次也會有所不同,景觀千變萬化,足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遊人只能在星期六、日或公眾假期,由馬料水乘搭街渡前往。
位於小島最西端的「斬頸洲」又名斷頭洲,距龍落水約一公里。 斬頸洲與東平洲之間由一條南北相通峽道隔開,峽道兩旁峭壁直削,岩石灰褐色,層理明顯。 斬頸洲峽道的形成是由於岩石存有節理,構成弱帶,經年累月的侵蝕令海蝕柱(斬頸洲)和主島(東平洲)一分為二,隨著地殼上升或水位下降,海蝕柱和主島的相連基部露出水面,形成走廊。 亞媽灣 下了船往碼頭左面走,便到達「亞媽灣」,入目盡是頁岩層層。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園,擁有品種豐富的珊瑚群落,是本港的潛水天堂。 此外,其多變的海岸地貌也造就多個外形獨特的觀光名勝,如更樓石、龍落水與斬頸洲等,其千變萬化的頁岩更被譽為「香港四大自然奇景」之一。 只需沿著環島郊遊徑,便可走遍島上的主要景點。 由於東平洲位置偏遠,只有一家公司營辦有關航線,而且街渡班次甚少。
和觀賞蝴蝶一樣,小心翼翼地接近蜻蜓,因為牠們很怕受騷擾。 除此之外,我們的身邊還充滿著其他各式各樣小動物和小昆蟲,嘗試多加留意,開展屬於你自己的生態之旅吧。 尋鳥 東平洲多類型生境和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使得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鳥類在此棲息,當中包括留鳥、夏候鳥、冬候鳥和過境遷徙鳥。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一日遊|船期+交通方法
較遠離海岸的次近岸地帶,水份鹽度和酸鹼度降低,土壤有機物和養份也相對提高,植物的種類與密度也逐漸增加,如仙人掌、馬甲子和量天尺。 再離岸一些密集的灌木與矮樹跟山坡樹林逐漸接合。 島上村民以往多以耕種或捕魚維生,小島擁有豐富及種類繁多的漁獲,同時盛產鮑魚、海膽和紫菜。 此外,部分村民亦曾種植花生、番薯、蔬菜和果樹,以及飼養豬、雞和牛供自家食用,不過,由於島上水源短缺,島民不能像新界村民般種植稻米。 東平洲並無電力供應,早期島民皆以柴草和火水作燃料供煮食和照明之用,現則改用獨立的發電機發電,以解決能源問題。
我們跟著網友經驗逆走郊遊徑,果然奏效,避開人群。 十年前已到此一倘,今次重遊,風景還是優美醉人。 可幸的是當地郊遊徑及景點並無過分人工化。 由於交通非常不便,地硬缺水,漁農業難以發展,大部分東平洲原居民已經遷至市區定居,現在平日只有約十戶人定居在島上五條村,包括洲尾、大塘、沙頭、洲頭及奶頭。 [10]需要郵寄至東平洲的信件一般會放在設於馬料水公眾碼頭的居民信箱中。 原居民亦會在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日返回東平洲做生意。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一日遊|景點4. 更樓石
從港鐵大學站搭乘計程車(車程約 5 分鐘)或272K號巴士於馬料水渡輪碼頭下車, 再轉乘街渡(僅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前往,船程約1.5小時。 東平洲是香港最東北的島嶼,全盛期有2千名島民聚居,由於島上無水無電,現在只有沙頭及大塘仍有寥寥數名居民居住。 東平洲地圖2025 碼頭設有公共洗手間,留意島上網路訊號微弱,或會切換至中國網絡,記得關掉行動數據功能,免被收取漫遊費用。
- 從東平洲碼頭落船後,就是環島徑,可以選擇往左手方向走,也可以反向而行往右手走,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回到碼頭。
- 沿郊遊徑或沙灘邊前行,走至沙灘盡頭來到洲尾,其岸邊石層呈較淺的啡色,像堆疊了的生銹鐵塊。
- 此路線如要觀賞斬頸洲,路徑有所重疊,環島行則較佳。
- 岩石間孕育了多樣化的海洋生物:海膽、海葵、石鱉、藤壺、蜒螺等。
- 鶴岩頂有一幅日出日落圖,遊人可於此參看全年日出日落的時間和方向。
- 最好是在海灘搭帳篷過夜,晚霞之下,將島石、海水層染彩色,最為壯觀。
此外,沙頭村裡亦有一座於18世紀中葉建成的天后宮。 過公廁旁的水泥徑進入村中,在警崗左走一直走至地圖牌。 沿路返回地圖牌,往下一個景點便是「龍落水」。 再沿岸或郊遊徑走下去可到亞媽灣,最後可到碼頭旁士多休息後等候回程渡輪。 沿郊遊徑走過叢林,於洲背的路口依路牌往更樓石方向前走(左走可往亞媽灣),途中經過鶴岩頂附近左上方地圖板旁的日出日落方位板。
東平洲地圖: 更樓石
地貌概況 小島的西面及南面沿岸是岩石崖壁,長期受夏季西南季候風的影響,物理性及化學性的風化與侵蝕嚴重,形成典型的海岸侵蝕地貌。 東部沿海地帶則主要由沙灘及岩石平台組成,由於風浪較弱,是沙石沉積的區域,亦是適合珊瑚生長的好地方。 東平洲身為海岸公園,擁有全港最多的石珊瑚,亦錄得超過100種珊瑚伴生魚類及超過200種海洋無脊椎動物,自然吸引不少人去東平洲浮潛。 東平洲大部分士多都有浮潛用具租用,可以即場租借後跟教練落水浮潛。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一日遊|景點1. 家樂徑
從香港中文大學附近的馬料水碼頭出發,坐船約一個半小時才能抵達。 從空中俯瞰,東平洲就像漂浮在海面的一彎新月,全長六百米,寬二千米,面積剛超過一平方公里,為香港全境的千分之一。 東平洲早被定為海岸公園,這裏有優美的海灘,豐富的植被,荒蕪的村屋,多樣的海洋生物,還有兩座廟宇,可玩可賞的景點很多,夜晚及早晨的景觀也不一樣。 東平洲又以「三平一奇」見稱,「三平」指海平、島平、石平,「一奇」就是島上的頁岩。 搭乘渡輪穿越大鵬灣,即到達香港最東端的東平洲。 獲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的東平洲,滿是各種由海水長年沖蝕而成的嶙峋怪石,清澈碧綠的海水則孕育了珊瑚群及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
東平洲地圖: 浮潛 – 東平洲水底看珊瑚
不過謹記東平洲整個小島都是受保護的海岸公園,想釣魚只能在東平洲南端或北端的指定釣魚區内進行。 為保護海洋生態,多數人釣魚後都會放生漁獲。 環島走到東平洲最東端,會看到兩座樓高兩層的海蝕柱坐立在平台上,就是非常著名的東平洲行山景點更樓石! 潮退時,海蝕平台會變成淺淺的潮池,可以在清澈的水中看到小魚、海膽和貝類生物。
東平洲地圖: 地質
探遊東平洲的海岸公園,觀察獨特的地貌,細賞著名的頁岩,層層疊疊,紋節分明,如天然作品,令人驚歎及敬佩,為香港境內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 郊遊設施 漁護署在島上設置了環島的自然教育徑,沿途有野餐和燒烤地點、告示板、路標和廁所等基本設施。 除了沿小徑作環島行,欣賞茂密的林木之外,遊人亦可沿岸邊走,細味早前提及的勝景或石岸生境,不過要留神部分地方只在潮退時才能通過。
東平洲地圖: 離島 東平洲船期、交通方法及通訊篇 超多圖
再向前走就是洲尾角,環島徑轉角之處,這裏的海面一望無際,水天一色。 東平洲地圖 走過一段彎彎曲曲的山徑,一片白色潔淨沙灘掩映在竹林之下,長沙灣到了,這片灘頭同樣有各種各樣的石頭可供觀賞,也有遍布沙灘的白色珊瑚石。 這裏還有一個妙處,靠岸的崖壁有一個很容易被路過者忽略的天然石洞,轉過拐角可以攀上。 石洞內部平滑,可卧躺四人,可謂「別有洞天」、「神仙府地」。 上面有「一線天」,是白天休息及夜晚觀星的好地方。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美食2. 坪州士多
唯有右轉至洲尾角及斬頸洲 ,再折返繼續行程。 沿途的泥徑上雖然沒有那麼多螞蟻,也見有不少遊人「跳跑」而來,我們只能給予他們一個感同身受的眼神。 在不同角度、變換距離觀賞,往往感受迥異。 此路線如要觀賞斬頸洲,路徑有所重疊,環島行則較佳。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天后宮
更樓石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地圖 自亞媽灣沿東行拐過奶頭嘴,便到達全島最東南的位置,這裏豎立了兩座高七至八米、黝黑的大石。 此為觀日出勝地,遊人每於天未光之時攀上大石,極目東望,靜候全港第一線光。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 Tung Ping Chau
返回東平洲郊遊徑繼續走約30分鐘後,會看到第三個環島行山景點龍落水。 原來兩層岩石受速度不同的波浪侵蝕,因而形成逐漸延伸入海的怪石,是東平洲一日遊必到的地標。 從東平洲碼頭落船後,就是環島徑,可以選擇往左手方向走,也可以反向而行往右手走,最終都是殊途同歸,回到碼頭。 多數人會走左邊,從亞媽灣開始旅途,海水清澈見底,每一個人都會為海灘上的石頭而驚艷,這些石頭長相奇特,主要是片狀,一層又一層,層層疊疊,彷彿千層糕,忽如威化餅。 海水退去時在石間形成積水潭,有小魚、蟹、鬼手螺、海膽、海兔等等生活其間。 最精彩的還在前面,約走二十分鐘,就到了標牌指向的「核心區」──更樓石,這也是東平洲最著名的景點。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海岸公園
隨後來到更樓石,踫上了喧鬧的旅行隊,令已然偏低的興致直線下墜。 筆者很愛夏色,但盛夏的暑氣有時也很難熬。 如果每次出遊都在烈日下長時間曝曬,恐怕小命不能長久。 想要走些較平緩的海邊路線漫遊、賞景與拍攝,東平洲是個不二之選。 村民每逢譚公誕都會舉行神功戲,酬謝天后及譚公過去一年保佑村民。 1960年代終開始,島上村民逐漸遷出,已不再舉辦神功戲。
賞蝶 在香港找到的蝴蝶分屬九科,當中的八科都可在東平洲上找到代表。 蝴蝶喜愛在花間覓食,大部分蝴蝶幼蟲以開花植物的葉子為食料,故在小徑兩旁有開花植物的叢林間不難找到蝴蝶的蹤影。 想觀察蝴蝶的卵、幼蟲和蛹可以小心地翻看樹葉的底或面,和留心枝幹上懸掛著不顯眼的小物體。 看到蝴蝶後,以緩慢的動作接近牠們,否則牠們很容易被嚇走;此外,蝴蝶及其卵、幼蟲、蛹都極其脆弱,千萬不要觸摸牠們。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一日遊|景點2. 東平洲海岸公園
東平洲東面由於有天然屏障,所受風浪較少,故此孕育了龐大的珊瑚群落,主要分佈在碼頭、亞媽灣和大塘灣附近。 東平洲地圖2025 香港水域有紀錄的84種珊瑚中,有47種可在這兒找到。 軟珊瑚和柳珊瑚如豆莢軟珊瑚、肉芝軟珊瑚及刺穗珊瑚,生長於水深五至二十五米、水流較強的地方,故此要欣賞牠們,則要學習浮潛或水肺潛水。 東平洲地圖 珊瑚群是一重要的生境,據紀錄,有大約131種珊瑚魚棲息於東平洲的珊瑚群,另有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海星、海膽、海參、寶貝及裸鰓等等的發現。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
續走郊遊徑不久,經過左方往碼頭的路口後續往前行,穿過和緩的林蔭後,來到右方的路口。 沿右石路前走,其石面稍微傾斜,直奔海邊,原來已走在「龍脊」上,右邊的狗牙狀如龍背,慢慢潛入大海。 在岸邊,可看到巨龍沐浴於碧水中,成為另一奇景,再次驚歎大自然的奇妙。 東平洲地圖2025 由碼頭靠岸後沿郊遊徑右走,穿過林蔭,繞過大塘灣後,綑走右方的岩岸。
東平洲地圖: 東平洲|香港行山郊遊路線
在週末及公眾假期,大塘村和沙頭村有小店售賣飲料。 小店沒有固定的營業時間,出發前請帶備足夠的乾糧及飲用水。 向來無新事的東平洲,數年前因為海膽泛濫成災而登上港聞,原因大抵出於潔淨水域食物豐富,海膽因為欠缺天敵和人類捕撈而數量暴升,自此識食者來到島上就會搵海膽吃。 島上最大的兩家餐廳就在大塘村,由原島民假日回島營運,毗鄰而建,就連餐點款式也相若,意料之外地選擇眾多,堪媲美市區的小炒大牌檔。 搵食要挑對的時間,2至6月是紫海膽季節,島民會在海邊徒手拾海膽,幸運的話更可以吃到即開的海膽刺身。
留意沿途的安全警示牌,並時刻注意天氣變化。 切勿塗鴉或破壞地質公園內的自然景物、帶走任何岩石、騷擾或傷害野生動植物。 東平洲地圖2025 海洋生態豐富並非東平洲一舉成名的原因,吸引大家來的是這個沉積岩組成小島的變化萬千海蝕地貌。 作為香港有名的地質寶庫,島上可找到本港最年幼的4千萬年到最古老的4億年的風化石頭。 迷人的珊瑚
東平洲地處香港東北的大鵬灣,狀如海上新月。 東平洲原有十條村落,分別為洲尾、大塘、陳屋、李屋、鄒屋、林屋、蔡屋、洲頭、沙頭及奶頭[1],曾有居民約1,500名[2]。 由於東平洲人口稀少,以往只有街渡連接深涌、荔枝莊、塔門、黃石碼頭等地,所以往往跟這些鄉村(包括海下)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而廟內一橫樑,刻有「上樑文」,樑上刻有「光緒三十一年次歲」等字樣,這可考證其興建年份,所以此廟可能興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4-5年)。 平 洲 特 有 的 多 種 地 質 特 徵 甚 為 著 名 , 亦 為 遊 人 提 供 了 多 處 引 人 入 勝 的 景 點 。 以為去到士多就係食公仔麵或者麵包多士同豆腐花? 坪洲餐廳有齊一般茶記的食物,也有多款小炒。
如要與香港電話用戶聯絡,用家必須透過漫遊服務,或另購主要於中國大陸使用的通訊卡才可以做到。 天后宮為兩進建築, 傳統琉璃瓦頂,屋脊有鰲魚裝飾, 廟前壁畫獨特,不是傳統吉祥或意頭圖案,而是東平洲常見的海岸生物,如海參、海蛞蝓、珊瑚、蘆兜和仙人掌等。 天后宮本為千層石築成,1970年重修時,改為三合土築成。 原因是海水長期侵蝕形成海穴,最終水滴石穿,石山自然分開,留出約三米寬的平坦通道。 東平洲地圖 取名斬頸洲,則是想像有巨人揮利劍一劈,將岩岸一分為二,有了神話的味道。 這裏也是風口位置,風特別大,夾着海的腥鹹味,多炎熱的夏天,到這裏歇息,自然就涼快了,遊人多選擇在此飲水及醫肚,也免不了打卡留念。
蜻蜒 東平洲地圖2025 蜻蜓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市區和郊野皆是牠們的棲息地,每到仲夏牠們的數量便會大增。 嘗試在洲頭附近一片較大的水潭尋找蜻蜓的倩影,若剛巧一隻蜻蜓停在你的身邊,細心觀察牠的頭部、身體和翅膀,尤其是那透明而翅脈複雜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