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屋苑成立初期,昔日的賣點是紅磡灣和尖東的景致,加上當時附近的交通也很方便,更曾為紅磡區內最昂貴住宅樓房[5],並獲得1980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優異獎。 2008年3月,行政會議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1][2]。 2016年10月23日,黃埔站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而因為該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台的關係,在非繁忙時間可能會不停靠黃埔站,而繁忙時間有部分班次不停靠該站。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船景街黃埔號外,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鑒於月台設計問題,觀塘綫在班次較頻密時段將有約半數班次以何文田站為終點站/起載站,不會往返黃埔站。
黃埔b出口: 列車服務
最後再去隱身於住宅的海景西餐廳,一邊睇靚景一邊品嚐美食,輕鬆渡過周末為身心充電。 紅磡灣中心共有11座大廈,分別為A至L座(不設I座)。 單位建築面積由500呎至1090呎之間,過1000平方呎大單位主要設於當年近海的A,G,H及J座; 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則設於近紅磡市區的其他座數內,而各座頂層只設有2伙並附大型平台的特色單位,而且各大廈單位大小和位置都很平均。
現時黃埔站內設有兩組藝術品位於車站月台,均為由香港藝術中心與藝術家林東鵬共同合作的作品《歷史與想像》[15]。 黃埔站設有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堂,分別為東大堂及西大堂,而東大堂同時亦設有地底出入口連接黃埔花園第二期及第五期地庫商場[6]。 黃埔b出口 2016年10月22日,此站舉行開放日,並設有導賞團介紹車站設施,講解員同為上周何文田站開放日導賞團所負責的行車主任田韋倫先生作介紹。
黃埔b出口: 紅磡灣中心
觀塘綫延綫將於10月23日通車,連接何文田及黃埔站。 受地理空間的限制,黃埔站採用單側式月台,大堂分東西兩邊。 由於兩個大堂無法相通,所以大家去到月台要揀定出口。 由於車站選址周圍都係大廈樁柱又滿布公共設施同喉管電線,能夠施工嘅空間有限,所以只有1個側式月台畀乘客上落,情況類似現時寶琳站、迪士尼站同博覽館站單月台設計,乘客落車之後,列車就會改為相反方向,畀乘客進入列車前往調景嶺方向。 黃埔b出口 黃埔站位於德民街與德安街之間的地底[3],然而由於車站選址四周均為大廈樁柱,並且滿佈公共設施及喉管電線,車站能夠施工的空間有限,故車站只設有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堂以及一個側式月台。 黃埔新邨(英語:Whampoa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紅磡黃埔,鄰近黃埔花園,是香港早期的私人屋苑之一。
- 與何文田站不同,有關方面並無為黃埔站另闢全新公共運輸設施,現有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D2出口對面的黃埔廣場(即黃埔美食坊,前稱蔡瀾美食坊)地下,內設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站。
- 這間於黃埔全新開幕的咖啡店「perhaps」,活用湛藍主調搭配金色線條,將外觀打造成充滿歐陸海島氣息的新景點!
- 2008年3月,行政會議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1][2]。
- 另外,位於紅磡家維邨商場設有適用於黃埔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資折扣[17]。
- 兩鐵2007年12月合併後,行政會議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港鐵公司於6月展開初步規劃和設計,並於2009年4月完成有關工作。
這間於黃埔全新開幕的咖啡店「perhaps」,活用湛藍主調搭配金色線條,將外觀打造成充滿歐陸海島氣息的新景點! 大面積圓形玻璃窗設計,更是打破傳統正方格局,成為熱門打卡影相位。 隱身在紅磡海名軒內的人氣海景餐廳Fill In,佔地逾萬呎,可以飽覽維港海景,吸引不少人前來。
黃埔b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在2016年10月19日車站對外開放前,曾經因黑色暴雨出現多處滲水情況,其中車站東大堂往D出口樓梯的頂部及牆身則有4處滲水水漬。 滲水檢測專家賴達明認為滲水「問題嚴重」,是與建築質素不理想有關,亦懷疑是施工期間在計算地下水水壓出現錯誤。 兩個大堂之中,只有東大堂設有客務中心,故使用西大堂的乘客在遇到票務問題時只能透過自助客務機處理,故亦有部分乘客認為該安排會對其造成不便[7][8]。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黃埔b出口: 車站用途
店內放滿黑色幽默漫畫家 Joan Cornellà 作品。 黃埔b出口2025 最特別是設有落地大玻璃,景觀面向海景,最適合嘆咖啡。 近年大受歡迎的NOC早年進軍黃埔,以純白色的設計成為人氣Icon。 由於設有店外座位,不少人喜歡坐在店外,一邊欣賞海景一邊歎咖啡。 值得一提是A座、G座至J座的每個單位都設有露台,單位愈大,露台數目就愈多,也會更大。 匯豐銀行曾有在紅磡灣中心分行設分行[7],其後該分行約2015年結業,而原址部分店鋪現今已改建致富集團分行[8]。
黃埔b出口: 港鐵路綫圖
唐代稱黃木灣,是天然良港,水深浪靜,淡水足,晉代已為廣州外港。 孫中山所著《建國方略》就提出要在黃埔港建南方大港計劃[1]。 於全港擁有4間分店的人氣Black Sugar Coffee,宣佈即將在2021年9月下旬登陸黃埔百寶坊第三期! 以可愛柴犬作主題,各分店分別利用咖啡木質色調,配合各式柴犬擺設及產品,營造寵物一個友善的復古風用餐環境。 搶眼的海洋藍調店面設計,令其於街道之間顯得格外突出!
黃埔b出口: 黃埔 (香港)
由香港最具規模的私人廚師平台MobiChef開設,定期邀請不同的客席廚師駐場,食物出品有品質保證,供應各式西餐如意粉、扒類及燴飯等。 專線小巴6A線(黃埔新邨至尖沙咀廣東道)以該地為總站,此外,還有多條巴士線途經此區。
黃埔b出口: 黃埔港
開放範圍包括A、C、D出口(唯C1、D1及D2出口已落閘,A出口上天橋之電梯已封閉);東、西大堂及東大堂內之洗手間;以及月台範圍。 黃埔b出口2025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和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地鐵建造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同年12月,地鐵有限公司亦建議延長地鐵觀塘綫,由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中途設何文田站,以服務黃埔地區。 2003年11月,政府請求地鐵公司進一步檢討觀塘綫延綫方案,地鐵公司並在翌年2月向政府提交經修訂後的建議。 黃埔站有3層,地面係車站出口(部份出口喺商場地庫),另外喺地底有車站大堂同埋1個側式月台畀乘客搭車[1]。
黃埔b出口: 列車班次
黃埔新邨土地原為黃埔船塢一部份,1970年代初期被重新發展。 由於屋苑在當區是最早期發展的項目,而黃埔花園尚末落成,所以當年部份單位更可遠眺維多利亞港,更曾為紅磡區內單位售價最昂貴的住宅,直至1985年黃埔花園的出現才有所改變。 兩鐵2007年12月合併後,行政會議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港鐵公司於6月展開初步規劃和設計,並於2009年4月完成有關工作。 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08至2009年期間,進行了兩階段廣泛公眾諮詢,在2008年4月至8月期間進行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中,港鐵公司提出了兩個黃埔站選址,包括德安街方案及戴亞街方案。
黃埔b出口: 黃埔好去處
現時其範圍包括最主要的黃埔新邨和黃埔花園,原址全境為黃埔船塢。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的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以地鐵的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該方案在2007年7月由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18];2007年12月,兩鐵合併,九鐵和地鐵網絡合併為港鐵。 黃埔b出口2025 黃埔新邨第二期(「華」字樓)的中間,有一幢樓高16層,以8個392呎至420呎的雙人小單位為主的住宅大廈名作「德民大廈」,由於四周皆是黃埔新邨14至15層高的住宅大廈,所以不少人都把德民大廈誤解成黃埔新邨的範圍,說成是黃埔新邨的一部份。 但其實德民大廈的用地在當年未由城都發展有限公司買入,所以德民大廈原有的地皮於1970年代後期一直空著未發展,直至1980年代初由德民大廈的地產發展商大昌集團買入,1984年1月才落成。 所以,德民大廈只是一幢單幢洋樓,不是黃埔新邨的第五期發展區。
黃埔b出口: 車站歷史
其中亦設有連接商場的出入口,可以直達AEON STYLE黃埔。 自1965年紅湖大廈於黃埔船塢土地落成後,黃埔船塢開始分段清拆。 現址經已重建成大型屋苑包括黃埔新邨、黃埔花園、紅磡灣中心和其他舊式私人住宅等,成為主要的中產居住區域。 黃埔(英語:Whampoa)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紅磡東南部一通俗分區,位於紅磡灣東北及大環以南。
黃埔港是一個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珠江口內北岸的港口,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沿海和遠洋交通運輸樞紐。 黃埔b出口 鄰近紅磡渡輪碼頭的紅磡海濱花園,是區內不少人跑步的熱點。 可以一邊欣賞維多利亞海景一邊吹吹海風,非常舒服,亦是欣賞日落的最佳地點。
黃埔b出口: 車站位置
由於現時土瓜灣一帶無鐵路途經,因此嗰區有唔少乘客搭小巴去呢個站轉港鐵。 另外,由於車站鄰近黃埔天地、黃埔花園、黃埔新邨、海濱南岸、海逸豪園等多座住宅、商場同百貨公司,亦有喺紅磡工業區嘅上班族使用,因此每日有唔少乘客進出,大部份使用車站出入閘嘅人流都係住喺黃埔同紅磡嘅居民、返工人士、中小學生、食客、娛樂同購物人士。 而原先途經深水埗、旺角、油麻地嘅九巴212線更因為大量乘客嘅流失而被取消。 黃埔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台供乘客上落之用,情況類似現時寶琳站、迪士尼站及博覽館站的單月台設計,列車會在抵站上落客後便會改為相反方向駛離車站。 另外位於黃埔站東南端亦設有可容納一列列車停泊的越位隧道[10]。 2002年9月,九廣鐵路公司為擴展沙田至中環綫的服務範圍至黃埔一帶,建議在黃埔建造自動捷運系統,連接九鐵紅磡站,以便乘客在該站轉乘九廣東鐵、西鐵以及沙田至中環綫[18]。
黃埔b出口: 大堂
港鐵在2016年10月22日開放車站予公眾參觀,吸引近一萬名市民到場參觀[23]。 而車站於翌日(2016年10月23日)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勘探工作已經在2010年3月起陸續展開,工程於11月29日獲准動工;港鐵公司於2011年5月批出第1002號工程合約「黃埔站及避車隧道工程」予香港俊和-協興聯營,並6月2日動工。 與何文田站不同,有關方面並無為黃埔站另闢全新公共運輸設施,現有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D2出口對面的黃埔廣場(即黃埔美食坊,前稱蔡瀾美食坊)地下,內設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站。
黃埔b出口: 鐵路車站
考慮到兩方案服務人口、對現有建築物影響及對徵用現有建築物地層需要,港鐵公司在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中建議將黃埔站設於德安街,並向地區人士解釋了採納德安街方案之理據及考慮。 兩條接駁此站的專綫小巴路線於黃埔站通車當日投入服務,其中2M綫以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往返九龍城(福佬村道)),而26M綫則以A出口外的民泰街為總站(往返土瓜灣(浙江街)),惟兩者均已停辦。 黃埔站東面設有越位隧道,由月台東端延伸至環海街(海濱廣場第二座與海名軒之間的緊急通道),設有緊急出口及通風口的同時[7] ,亦方便列車調度;但往返此站的載客列車會直接在月台調頭,不會駛入越位隧道。 黃埔除了人氣地標黃埔號外,在船側的七福彩虹隧道近期成為大熱的打卡景點,不論日景或夜景都有不一樣的景致。 一於襯著今個周末前往影相打卡,之後去海濱長廊吹吹海風,欣賞維港美景,海濱沿途一帶還有多間特色Cafe,想嘆杯咖啡或品嚐輕食最適合不過。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黃埔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台,同時供抵站乘客下車和離站乘客登車,情況類似寶琳站、迪士尼站和博覽館站。 車站月台牆身焗漆板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繼藍田站之後觀塘綫第二個非轉綫站月台印有書法字。 車站建於德民街和德安街地底,佔地面積為15,500平方米。 全站僅設有一個側式月台,是港鐵網絡中僅有三個只有一個客用月台的重鐵車站之一[2]。 位於香港嘉里酒店地下的Nodi Coffee Mart,以型格工業設計裝潢。
分4期發展,共25座大廈,於1976年至1978年期間落成(45-47年樓齡)。 發展商為和記黃埔和大昌地產為首財團,以「城都地產有限公司」發展本項目 (City 黃埔b出口 & Urban Properties Limited)[1]。 黃埔站為地底車站,總長度約340米(包括路軌緩衝區隧道在內),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4]由於車站建於已發展成熟的私人屋苑內,受制於德安街路面闊度,施工空間極為有限,因此站內只設一個月台;而車站大堂亦因空間問題而分為東、西兩翼,兩者不能同層互通。 黃埔站設有4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民兆街、紅磡道、船景街及德安街。
車站所在的位置,位於紅磡昔日的一座大型船塢「黃埔船塢」的範圍,該船塢先後於1970-1980年代經城都地產及長江實業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故車站被命名為黃埔站。 [2] 它鄰近的道路有必嘉街、紅磡灣街、福至街等 。 2002年9月,九廣鐵路公司為擴展沙田至中環綫的服務範圍至黃埔一帶,建議在黃埔建造自動捷運系統,連接九鐵(現港鐵)紅磡站,以便乘客在該站轉乘東鐵綫、西鐵綫和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1]。
同年12月,地鐵有限公司亦建議延長地鐵觀塘綫,由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中途設何文田站,以服務黃埔地區[18]。 2003年11月,政府請求地鐵公司進一步檢討觀塘線延線方案,地鐵公司並在翌年2月向政府提交經修訂後的建議[18]。 黃埔站(英語:Whampoa Station)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黃埔,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3][4],主要服務黃埔及紅磡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5],也是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