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校長馮家正解釋:「校門簷篷可在下雨時避免學生弄濕身體,同時象徵學校保護孩童的意思。」學校也另斥數萬元購入數個流動簷篷,於雨天時連接其他露天位置。 除了特別的資訊科技設施,喇沙小學也在新校舍增建了室內恆溫泳池。 此泳池有六條游泳通道,由專人負責打理,並有兩位救生員長期駐守。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該校本為半日制小學,後因應政府推行全日制計劃,於零二年改制成一間全日制小學。 千禧校舍平面圖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葉漢先生在港澳無人不識,是澳門知名的企業家,主要生意多與澳門的賭業有關連,被人稱為一代賭神。
不過,馮校長續稱:「如果同學的經濟有困難,可向學校申請免去類似的收費。」他表示校方每年只會向新入學的一年級生或插班生募捐,避免對在校學生家長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 因政府推行小學全日制的關係,慈幼葉漢小學在2015年,將下午校分拆至葵涌石籬邨的後千禧校舍,因而更名為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健身室的成立旨在提供多元化及專業設施,以促進同學的「體適能」發展,建立健康校園。
千禧校舍平面圖: 香港千禧校舍列表
第一點是:芬蘭的教育當局十分注重校長的管理水平,每個月都會召開校長會議或者舉辦培訓班。 原來學校董事會是由五名家長、一名教師、一名學生和數位社會成員組成,由校長擔任秘書。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局每年給予學校一筆經費,學校擁有使用這筆經費的自主權,學校每年要做的,就是要對經費效益進行自我評估,而教育當局則會就學校的自我評估提出建議和意見。 陳日君主教、劉富根神父、黃敏冰校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今日是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千禧校舍開幕的好日子,我很高興可以見證到學校踏上新里程。 不少學校會在「千禧校舍」基本要求外加建其他設施,令校舍設施更完備,港大同學會小學便是其中之一。
- 當教學空間能內外結合,與自然融合,猶如在大樹下學習、探索,同學的思維亦會變得更加遼闊、更加活潑。
- 至於最後一次狹義千禧校舍的分配工作,已於2004年初完成(該校舍用於重置德貞女子中學)。
- 打造一所愉快的「學與教樂園」是李志達紀念基金念茲在茲的辦學理念,我們深信完善的課程能配合理想的硬件建設,更能彰顯陽光教育的果效。
- 而在施工方式上,上一代校舍僅有部份採用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興建,但在興建千禧校舍時則獲大規模採用。
甘校長引用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回應,強調新校舍設計旨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及鼓勵探索,學生可以從學習過程中體驗及自我發掘。 工程師黃澤恩指,過去曾承接部分千禧學校工程,它們均有標準化的建築圖則,由設計至課室數目均有一定要求,務求盡用空間,一般為「L」形或「U」形。 他續指,隨着時代改變,建校用地及建築經費亦有不同,校舍設計遂與時並進。
千禧校舍平面圖: 我們的科學家
多媒體學習中心讓學生方便地利用電腦實習,教師可利用室內的兩部投影機及音響設備。 為提升學習氣氛,室內設計以科幻為主題,牆身均圍上銀板並透射藍光。 中心內配備42部供學生使用的電腦(安裝有圖像設計、動畫設計、影像編輯、網頁設計、Apps詻計軟件等)。 本系統具有一系列自動化功能,包括照明、潮汐控制及噴霧灑水,模仿沿海間帶生態,透過系統設備,使學生把以往只能透過野外實地考察才能觀察到的紅樹林帶到校園內,學習保護環境、生態系統及物質循環等課題時能近距離觀察。
小一自理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敬師孝親月、紀律訓練營等,都是以培育「雨川人」的特質為目的。 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學校提成長課及德育課讓他們從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的學生向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送上火柴盒做紀念品,希望政府給予更好的校舍和學習環境。 楊潤雄就表示會按實際需要,考慮需否更改現時校舍的分配制度。 政府千禧小學校舍的標準,是每間學校有2個籃球場,獨立禮堂一個,連多用途場地、有蓋操場和園林地區,活動空間充裕,造就了萬千學生。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11
由二零零三年決定建新校開始,學校便訂立了籌款一百八十萬元的目標,並推行全校師生籌款活動。 這三年內,透過發出籌款通告、實施捐款銘謝計劃、步行籌款及籌款表演等活動,學校共籌得一百八十四萬元。 宏偉氣派的扇形無柱式大宴會廳位於酒店二樓,可容納460位賓客,並設有高清視頻幕牆及具備12,000流明光度的雷射投影機。 高雅奢華的設計風格和先進視聽設施,使其成為舉辦大型活動的完美之選。
千禧校舍平面圖: 獅子山下 – 我們之間 第二季
未來教室配備35部最新iPad Pro 平板電腦(安裝有超過80款不同科目提供的教學軟件Apps)、4部高階桌面電腦、互動式投影機、兩部投影機、無線網絡、電子白板、鏡像系統,並安裝立體打印機及掃瞄器。 有關平板電腦更可提供有關全息投影、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的教學及體驗。 為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本校額外調撥資源增設各項綠化設備輔助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千禧校舍平面圖: 物業地圖
與靈活式校舍不同,千禧校舍標準將中、小學校舍明確分為兩類,但課室面積劃一為67平方米,較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的大11平方米。 雖然千禧校舍標準已被廢除多時,但在設計上的各種參數對現今的「後千禧校舍」設計有著深遠的正面影響。 「荔天」是深水埗區首批享用千禧校舍的學校,我們寄望學校會善用新校舍設施,實現「開放多元學習天空」的辦學使命。 同樣,我們亦殷切期望各辦學團體大力支持「校本管理」的理念,與我們携手落實共同參與、共同決策的各項措施。 在二零零二年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即是英文簡稱的OECD)公布了二零零零年32個國家參與的一項「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簡稱PISA)的研究結果。
千禧校舍平面圖: 學校建築設計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演變,從空間規劃、佈局、到使用者體驗,校舍設計出現了什麼突破性的轉變?
與千禧校舍相比,後千禧校舍設計更為多樣化,可以因應辦學團體意願、地盤特性和建築師的設計風格而改變。 然而,直至現時為止,學校已使用了其中的一百七十四萬元,如安裝冷氣及校慶慶祝活動等。 千禧校舍平面圖 千禧校舍平面圖 馮校長表示,現時學校每年向每位同學收取三百元的非標準項目收費,已是政府有關規定的上限,但這個數目仍不足以維持學校日後的經常性開支,故校方正考慮與家長商討增加收費。
千禧校舍平面圖: 小學:
馬主屬區內著名「Happy School」,積極推動正向教育和電子學習。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小一至小三更實施小班教學,促進學生參與及師生互動,讓老師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適合的教學方法。 學校學術成績優異,升中派位成績亮麗,大部份學生都能升讀區內一線英中,更有學生能升讀英華、協恩、男拔等區外傳統名校。 七十年代,獨立校舍終於出現,變成方方正正的「火柴盒」學校,多了地面籃球場和位於六樓的室內禮堂,不過課室一般還是置於走廊兩側,通風採光依然欠佳,但對比起天台學校而言,學習環境已經優勝得多。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到了八十年代,港英政府發展推出標準學校設計,每層六間課室排成一列,用上單邊開放式走廊設計,改善空氣對流和天然採光,而禮堂就設於二樓,同時當作室內運動場。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相簿
此融入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瞭解香港傳統文化與建築的同時,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具創造性思維。 本校為千禧校舍,佔地7,000平方米,特設多間特別室,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教學活動,促進學習效能及成果。 學校於1988年創校,前身為保良局莊啟程小學上午校,為區內廣受家長讚譽的優質學校。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和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左二)在周二(4月26日)參觀了葵青區三所在70年代建成的「火柴盒」小學,包括:中華傳道會許大同小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及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 打造一所愉快的「學與教樂園」是李志達紀念基金念茲在茲的辦學理念,我們深信完善的課程能配合理想的硬件建設,更能彰顯陽光教育的果效。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園進化錄
及後,首批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千禧校舍,則於1999年1月動工,而首次同類校舍分配工作亦於同年進行,於同年8月25日公佈結果。 由於首批19座同款小學及9座中學落成的年份為2000年,正值2千紀的結束,因此按照「2000年設計模式」設計的校舍通稱為「千禧校舍」。 真道書院的校園由兩座千禧校舍組成,分中學部及小學部,佔地一萬四千平方米。 優化校園能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增進學生的學習機會。 本校除了引進輔助課堂教學的新設施外,同時也添置了各種設備來啟發他們各方面的才華,加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本校的學習不只限於課堂或課室內,他們更能在課堂以外一連串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
千禧校舍平面圖: 校舍的進化也是教育理念的進化。
在設計課室時,建築師由整體佈局,到採光、通風、物料、裝置與設施等細節上都會細心考慮,以配合使用者的需要。 千禧校舍平面圖 當教學空間能內外結合,與自然融合,猶如在大樹下學習、探索,同學的思維亦會變得更加遼闊、更加活潑。 千禧校舍平面圖2025 馬循是網內另一間龍頭學校,早於2008年全面落實普教中,將中文科及普通話科合併,1至2二年級課程已教授普通話聲母及韻母,學生都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除了注重學生的成績之外,馬循更提供很多體驗和課外活動給予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