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沙田、西貢、將軍澳,全都沒有高樓大廈阻礙,此情此景可能若干年後不復再,除了用雙眼好好欣賞外,不期然多拍幾張相片留念。 黃牛山行山路線2025 同行友人仍有力氣哼唱這句歌詞,不久便到達黃牛山山頂。 至接近山頂標距柱前,這條路右方有一條向下的小徑,於黃牛石城尋找「石天窗」。 一行人休息後決定再往下走,不少岩石形狀獨特,並附上西貢作背景,提供不少拍照留念的地方。
風景開揚下,可以邊望到香港的梧桐河,邊北望神州高聳入雲深圳的梧桐山,避開鬧市的人流,一樂也。 這條被康文署以「形似萬里長城」介紹,絕對稱得上是合家歡的路線。 去行山遠足,不一定要長途跋涉去西貢或者離島,也不一定要登大帽山、鳳凰山、八仙嶺等香港名山。
黃牛山行山路線: 黃牛山盡覽沙田 水牛山坐擁白沙灣景觀
由黃牛山頂下降到黃牛石城坡度很急,若體能嚴重下降者或沒有抓地力行山鞋的應謹慎考慮。 由山頂不能直接望到景點石天窗,在石城中需要耐性,或許要廿米範圍內才注意到。 假日去沙田行山,立即看看以下沙田行山路線推薦,包括道風山、獅子山、黃牛山、針山、慈沙古道,行山新手高手均可參考的沙田行山路線。 黃牛山行山路線 高164米的犀牛望月位於上水,是一座幾適合一家大細前往的「牛」山。
- 接近山頂的路較為崎嶇,而且路上沒有太多的樹蔭,所以上黃牛山都頗為費力。
- 簡介:由天馬苑後的獅子山公園起步,沿山徑登九龍坳回歸亭,之後上獅子山頂,這段路需要一定體能,而臨近獅子山的路頗崎嶇,必須小心行。
- 不過,到達山頂,就能飽覽九龍及新界東區遠境,值回票價。
- 沙田道風山是著名基督教舊建築群,不少地標如巨型十字架、彩繪瓷畫感恩亭、尖頂聖殿非常有特色。
-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北潭凹出發,沿麥徑樓級上山,經過牛耳石山後到嶂上,之後可以續走麥徑過雞公山到水浪窩,或者沿嶂上郊遊徑到海下路,亦可落榕樹澳。
- 另一條沙田行山路線針山是不少行山愛好者之選,登上針山可360度飽覽葵荃灣、大圍、沙田、至石門等一帶,景觀十分遼闊。
連續下山路段對四頭肌及膝部負荷不低,腳骨力有限的或需要行山杖。 繞過石芽山以西可以選擇梅子林或花心坑下山,我們選了後者,回到廣源邨黃泥頭巴士總站作結。 廣源邨起步前,可到村內食店進食,也要藉最後機會購入足夠乾糧、食水,以應付這條沒有補給點的路線。 想飽覽西貢、馬鞍山、獅子山、沙田一帶的景色,這條由廣源邨起步的路線,相信可滿足行山愛好者的要求。
黃牛山行山路線: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簡介:由藍田到將軍澳,不一定坐地下鐵路等交通工具,用雙腳也可以。 簡介:由天馬苑後的獅子山公園起步,沿山徑登九龍坳回歸亭,之後上獅子山頂,這段路需要一定體能,而臨近獅子山的路頗崎嶇,必須小心行。 黃大仙的後山四通八達,向西可往畢架山,向北有多條山路去沙田,向東可到大老山及飛鵝山。 簡介:這條路線非常短,朗屏港鐵站起步,由山腳起計其實只有兩公里,兩小時內便可走畢。
- 編輯整理過去的行山報道,挑選各區的後山行山路線,方便大家就近上山,既可做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又可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區。
- 簡介:小夏威夷徑是著名的將軍澳後山行山路線,來往寶琳的將軍澳村及井欄樹。
- 慈沙古道沙田行山路線由博康村出發,途徑馬鞍山和獅子山郊野公園,最後去到慈雲山。
- 休後,沿山脊下行,接回行山徑,經大輋村返回廣源邨下午茶,今日只走了6公里,在黃泥頭對上山頭繞了一圈,4個多小時完成。
- 由香港大學起步,先訪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經行山徑駁克頓道上山,再經盧吉道看維港兩岸美景,至山頂廣場為終點。
- 「黃牛、水牛」芒草初開,在藍天下向山友招手,瀰漫着秋天的詩意。
到周末假期,甚至是在家工作放工後,市民都希望脫下口罩,舒展筋骨,所以香港山野成為大家逃避疫症的好地方。 黃牛山的山坡上佈滿了芒草,最佳觀賞時間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如剛好遇上黃昏,陽光會把沿途的芒草照得金黃一遍,美不勝收。
黃牛山行山路線: 獅子山 沙田大圍出發易行路線
具挑戰性的話,可由耀東邨出發,經將軍石登柏架山,新手不宜。 由香港大學起步,先訪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經行山徑駁克頓道上山,再經盧吉道看維港兩岸美景,至山頂廣場為終點。 黃牛山行山路線2025 龍虎山一帶山路四通八達,如果想加長路線,可考慮上西高山,甚至到香港仔落山。 「黃牛、水牛」芒草初開,在藍天下向山友招手,瀰漫着秋天的詩意。
黃牛山行山路線: 牛年行山路線|精選8座香港「牛」山 黃牛山水牛山最熱門
水牛山位於新界沙田區東部,是沙田與西貢之間的一個山峰,高606米,與西面高604米的黃牛山相連。 在此可以環視沙田及西貢外海的景色,亦可回望馬鞍山山頭,非常壯麗。 簡介:小夏威夷徑是著名的將軍澳後山行山路線,來往寶琳的將軍澳村及井欄樹。 這條路指示清晰,路面易行,路程不長,適合入門人士,而且沿途風景有山有水,是郊遊的好地方。 其實,小夏威夷徑歷史源遠流長,有逾百年歷史,是以前將軍澳村居民往返市區的古道,路上有不少歷史文物。
黃牛山行山路線: 黃牛山|水牛山 West Buffalo Hill|Buffalo Hill
今年是牛年,不如去探索那些名字中有「牛」的山峰應節。 在香港,有「牛」字的山峰超過10座,有高有矮,有難有易,既有人潮熱點,亦有冷門之選。 數最受歡迎的,肯定是黃牛山,但如果想享受寧靜,亦有很多選擇,例如牛潭山、牛湖墩、掌牛山。
黃牛山行山路線: 黃牛石城 (黃牛山.水牛山)
行山的同時,要愛護環境,千萬不要在山野留下垃圾,特別是口罩,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否則美麗的香港山野遲早會變成垃圾崗。 因此,與其人人迫在城門、昂平、大帽山等熱門郊野地點,令某些地方變到旺角一樣,倒不如大家分散而行,發掘自己的後山樂園。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襲港,政府的體育館及運動場關閉,市民亦避免到人多的室內地方,而且基本上一出家門,就要戴口罩。
黃牛山行山路線: 香港行山好去處專題頁:發掘更多行山好去處!
要走過604米的黃牛山及606米的水牛山,需要充足的糧食、食水,還有腳骨力和一對抓地力理想的行山鞋。 道風山屬於沙田行山好去處之中最簡單的行山路線,全程大約30分鐘便能到達,路程平坦易行。 沙田道風山是著名基督教舊建築群,不少地標如巨型十字架、彩繪瓷畫感恩亭、尖頂聖殿非常有特色。 由沙田港鐵站B出口出發,步行至沙田鄉事委員會後,從旁邊的樓梯即可上山往沙田道風山行山路線。
黃牛山行山路線: [康文署推介行山路線] 沙田黃泥頭—黃牛山—白沙灣 (附縮時短片)
初段登山行石屎樓級,但近山頂的山徑風化較嚴重,較多黃沙碎石,但對初學者來說,慢慢行就應付到。 在丫髻山山頂,可俯瞰大生圍及南生圍的景色,也是個看日落的好地方。 右轉不久於左方村屋旁的水泥路上走,不一會便見地圖告示牌,由此路上達石芽背。 此處位於十字路口,右轉沿大石塊鋪砌的麥理浩徑走,經水牛、黃牛山腳返抵石芽背,再循來路返回黃泥頭。
黃牛山行山路線: 了解更多藍田公園上山的路線:
以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作起點,經過燒烤場、引水道後,分岔路可選擇直接上獅子山或經望夫石後才上山。 由獅子山頂可以360度俯瞰九龍、沙田景觀,值得一去。 黃牛山行山路線2025 另一條沙田行山路線針山是不少行山愛好者之選,登上針山可360度飽覽葵荃灣、大圍、沙田、至石門等一帶,景觀十分遼闊。 沙田出發去針山的行山路線是道風山路線的延伸,沿著沙田道風山上山,經過沙田郊野徑後到達分叉口,左轉繼續前往針山。 交通:由沙田市中心出發,乘搭83K巴士到總站廣源邨。
黃牛山行山路線: 芒草
在黃牛山可以遠眺好多靚景,包括西貢的海景和山景、沙田城門河兩岸城市景等等。 高263米的牛湖墩位於西貢,是一座較冷門的「牛」山,由北潭凹行約一小時到頂。 黃牛山行山路線 牛湖墩的山路較少人行,有些路口不太明顯,部分路段兩旁的草叢較密,建議大家穿長褲去行。 行完牛湖墩後,可以接再行大輋嶺墩,亦可往近期賞花熱點大枕蓋。
愛玩小生在沙田市中心出發,乘搭83K巴士到總站廣源邨巴士站,大概30分鐘車程。 大家可以出發前,先在廣源邨內的商店補給乾糧和上洗手間。 黃牛山行山路線2025 黃牛山行山路線 走過幾個山峰,接登606米高的水牛山,沿山脊到604米高黃牛山大休。 休後,沿山脊下行,接回行山徑,經大輋村返回廣源邨下午茶,今日只走了6公里,在黃泥頭對上山頭繞了一圈,4個多小時完成。 黃牛山頂景觀開揚,飽覽馬鞍山、沙田、西貢、大老山、飛鵝山風景,連遠處的釣魚翁也能看到。 簡介:登上南朗山,可觀看港島南區一帶風景,向西望香港仔避風塘及鴨脷洲,往南看會見到海洋公園高峰樂園以至南丫島,東面則是深水灣及熨波洲。
黃牛山行山路線: 避開大東山人潮賞芒草 黃牛山水牛山秋意盎然|沙田行山路線
高425米的牛耳石山位於西貢,在麥理浩徑第3段的路上,登牛耳石山的難度不高,跟住麥徑行便可,但梯級密集,體能需求不低。 黃牛山行山路線 牛耳石山近頂左右有兩塊石,從遠處望去,會像一對耳朵,但如今山上草木茂盛,令「耳石」並不明顯。 石天窗上黃牛山頂的路途多密林,沿着山坡而上,被山林重重包圍,人變得渺小,令人有「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 簡介:灣仔是香港的市中心,但後山亦有不少行山徑的選擇,例如由灣仔市中心山邊的灣仔自然徑上山,再接荷蘭徑。 說的不是五嶽之一的華山,而是「上水華山軍路」的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