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人買樓也鍾情頂層連天台單位,但天台單位也特別多滲漏。 假如你不幸地買入漏水屋,別以為透過「打針」把填補裂紋修補就可解決滲水問題。 因為要對症下藥,必須先尋找出問題根源才可以。 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了解漏水屋的問題。
因為工人需要把家私在家中搬來搬去,並進行保護,這樣大大減慢裝修速度。 所以比較有效率,便宜,快的做法還是和設計師和施工公司預先商量,搬出去兩至三個月讓裝修公司全面施工,並趁機整理扔掉受潮雜物。 若為非頂樓單位的浴室天花發生漏水,通常是因為樓上喉管漏水或是樓上浴室防水層失效,而浴室水喉數量較多,較不容易立刻判斷確切的漏水點,如果您家中的浴室天花漏水,建議聘任專業的公證行上門檢測,找出漏水源頭。
天臺漏水責任: 需要搵師父度尺報價重建天台防水嗎?
不過,一旦法庭判決漏水單位業主需向受影響單位賠償,一般索償例子有維修費用、因漏水造成物件毁壞的賠償、專家及律師費等。 如果確認單位屬漏水源頭,業主就要在在指定限期內,解決漏水問題,否則或受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5,000。 不過,如果未能找到確實證據證明漏水源頭、或判定漏水情況輕微,未有構成滋擾,滲水辦都會停止調查,業主毋須作出行動。
一般上天台防水層維修責任會落在樓下那一戶,但如果是公家的天台,那麼有可能是大廈法團必須去負責。 然而,如果在沒有人承擔的情況下,一旦發現滲水,受影響的戶主可以到食環署及屋宇署所成立的“聯合辦事處”尋求協助。 漏水問題,也因樓宇老化而出現樓上漏水至樓下,對不少業主來說,可以相當困擾。 要根治漏水問題,必須由業主先檢驗出滲水成因,並視乎情況和需要與有關住戶、其他業主、或法團進行協調,以進行維修工程。
天臺漏水責任: 防水工程
所以如果你嘅天台逢打風落雨都漏水,都幾大機會係天台因或外牆出現裂紋,雨水經由裂紋滲透入屋。 我們可以採用以下的方法來進行牆壁漏水DIY,也可以作為牆壁滲水緊急處理辦法:用透明的瓷磚防漏水油漆施塗於外牆面及窗邊部位,或是進行牆壁滲水打針。 事實上,一般住家常見的鋁窗類型,分為「外推窗」、「橫拉窗」及「平面窗」,另外近年興起安裝具防風、防水效果的「氣密窗」,不過經過颱風狂風暴雨的洗禮,氣密窗邊界也開始出現漏水情形,難道就連氣密窗都擋不住嗎?
- 首先,管委會公司有責任維護大廈業主的利益,因此,很難令人相信,羅主席只是在原告人的不斷滋擾之下,便決定挪用萬多元的公款,作不必要的維修。
- 「色水測試」主要針對排水口、浴室、淋浴間或厨房地台、浴缸、企缸及淋浴間牆身,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是較便宜的測試方法,會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測試。
- 通知書須經獲授權簽署人簽署並印上全名,如由公司其他合夥人或董事簽署,則須蓋上公司印章。
- 我們到場拍攝時,就見到房間的小樽所盛載水滴,是近日下雨四小時後的成果。
- 這是因為徹底對舊樓做防水是一件很貴的事,尤其舊樓問題很多,可能各面都有漏水問題,加上長年累月各種潛建所以充滿裂痕,很可能大廈業主立案為了省錢沒有選擇最全面的防漏方法,而是冒了一定風險。
- 「微波濕度計」有助量度牆身濕度,可以設定比例由百分之1-9。
會可能涉及將磚面先移除(俗稱起底), 天臺漏水責任2025 打拆或移除舊防水層的 , 再塗刷新防水層。 如果經過初步判斷後,是樓上住戶應該負責,就可以跟樓上說明請求改善,畢竟,樓上很可能已經構成民法上的「侵權行為」,可請求雇工費用、修繕材料費用(但應注意可能有折舊問題)、精神上損害賠償(如果可以證明)。 雖然張先生說滲漏可能是原告人的僭建物或窗口造成,但他卻沒有提出合理的基礎以支持他的說法。
天臺漏水責任: 浴室地下防水改造;浴室地下翻新
「聯辦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處理問題,如不遵從法庭命令也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但若調查期間,滲水情況有改善、或未能找出源頭,「聯辦處」會終止調查。 局部防水維修: 時間短,對客戶影響較小,施工前必須確認漏水源頭,位置及範圍,才能針對性進行防水維修工程。 最後,如果家裡出現任何漏水的情况,你第一個需要做的就是漏水檢測,也就是檢驗漏水點。 只有找到漏水點,再沿路找出所有問題點,才能清楚溝通並找到解決方法,後續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有關每5年維修一次的條款被劃去一節,被告人方面並沒有指稱之後有將該文件送回給原告人,因98年協議在草擬該文件前已經達成,此節並不影響這條款的有效性。 反觀何先生的證供,就內容來說,本身已很難站得住腳。 首先,管委會公司有責任維護大廈業主的利益,因此,很難令人相信,羅主席只是在原告人的不斷滋擾之下,便決定挪用萬多元的公款,作不必要的維修。 而唯一合理的推論,便是羅主席本身也認同天台空地確有維修必要。
天臺漏水責任: 天台防水層維修屬誰責
原告人說,寫第二份時忘了寫上5年之後再維修的條款,只是一時錯漏,而那「保用證」的用意,亦不是為了證明協議條款。 有關信件被刪改的事,及那是誰的字跡,他毫不知情。 原告人指協議包括每5年維修一次,以同一比例支付維修費,而何先生則說,這只是原告人單方面的想法,羅主席或管委會公司並沒有同意。
天臺漏水責任: 常見漏水問題
從成像儀的屏幕上望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會顯示為紅色;但綠色至藍色則溫度愈低。 部份有水份積聚的地方,會導致牆身溫度較低,所以顯示出來會是藍色。 天臺漏水責任2025 但相關儀器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倘若單位牆身內部有空鼓,也會影響溫度變化,因此單靠「紅外線成像儀」並不能百分百準確知道是否漏水。 如調查後確定滲水來源來自該單位,則會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需在指明期限內處理問題;如不遵從則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200元。 針對漏水問題,小業主自行進行勘察外,最直接就是尋求食環署及屋宇署所成立的「聯合辦事處」協助;或者尋找公證行或測量師去處理。
天臺漏水責任: [2022 漏水急救!!]知道這些,你才能救你漏水的家!
如果家里水管漏水、水龍頭漏水、水龍頭滴水、下水管漏水、水管接頭漏水、牆內水管漏水、水管接頭漏水、牆壁水管漏水、鐵水管漏水怎麼辦? 天臺漏水責任2025 首先,我們要進行水管抓漏,確定漏水原因。 先要看清楚屋子的裝修結構,如果本身就是臨時性的簡陋結構,大風時除了小心漏雨還要小心整個屋頂吹飛。 如果是混凝土結構請看下一章天花的部分。 在窗框縫隙補縫矽力康DIY,再用刮刀抹平,靜待幾小時就能達到密合、防水效果。
天臺漏水責任: 漏水個案
陳先生把設於睡房的入牆衣櫃拆走,在裂縫上動手鑽一個小孔,利用飲管及棉條把水引導入水樽內。 我們到場拍攝時,就見到房間的小樽所盛載水滴,是近日下雨四小時後的成果。 牆身密密麻麻猶如密碼的標記,是屋主記下漏水次數及濕度。 總的而言,本席接納原告人的證供為事實真相,凡何先生的證供中與原告人的證供存相違之處,均以原告人的證供為實。 填縫膠不單止是天台防水物料,還適合用於室內,它可以將空隙或連接的部位填補,達到防水效果。
天臺漏水責任: 業主與租客
所涉的改動工程亦可能違反《建築物條例》的其他條文及相關規例,例如有關建築物的環保露台及工作平台豁免準則。 聯合辦事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輕滋擾情況。 任何人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450元(《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第127(7)(a)條 及 附表9 )。
天臺漏水責任: 調查手法
何先生不承認98年協議包括每5年維修一次的條款,他說這只是原告人一廂情願的想法,未經任何人同意。 而有關那兩份「保證書」,當時收到的第一份並沒有寫上5年之後再維修的字句,只是在第二份中才有寫上,那些修改字跡,是羅主席的。 被告人於2000年2月跟據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之規定註冊成立,取代管委會公司管理大廈。 管委會公司則於2000年5月在公司註冊處撤銷註冊。 在該次維修後的5年期間,原告人沒有再向管理處作出漏水投訴。 於1998年11月,原告人把他的單位租出,租約到目前仍然繼續。
天臺漏水責任: 「防水5大tips」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郭力菁最後強調,應負責任的人千萬別抱持著能拖就拖、一切都要等法院院判決的心態! 據原告人說,本來羅主席建議雙方各付一半,但原告人認為維修的是公家地方,平分並不合理,所以羅主席便提出以此比例支付。 詹Sir指,樓上漏水到下面單位是常見的問題,業主找食環署投訴,但好多時不了了之。 「經常見到呢種情況,搵唔到原因就Close file,幾乞人憎㗎。」他稱,因有時試色粉未必有用,滲水辦是假設裂紋漏水的地方是比色粉分子大,但往往都是(比色粉分子)小,所以試出來都是無結果。
文件中可見有兩封當時原告人寫給管理處的信件,記錄了協議內容。 雖然兩封信件的內容大致一樣,但只有其中一封記錄了5年之後再維修的條款,而有關此條款的字句卻被劃去,並改寫為「由下界執行委員及主席決定」。 在這信件的底部,載有羅錫榮三字的簽名。 告人指,當時雙方曾就監工和保用問題討論,原告人建議由何先生監工,但何先生只能承諾保用2年,而原告人則可保用5年,故最終由原告人負責。 原告人指,該次維修的部份,是天台空地。
天臺漏水責任: 天台防水工程DIY 有咩要注意?
價錢不包括維修費用,不同類型的維修工程會有不同的收費。 以公證行作為例子,收費通常由$2,000起跳,並會因應不同的檢驗方法而有所不同。 天臺漏水責任2025 在香港,較常出現的漏水問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天花、內牆、外牆和窗邊滲水。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天臺漏水責任 原因是過去有單位業主曾自資處理滲水及漏水問題後,才向保險公司索賠,奈何因不符保單內的索賠程序及指引,最終不獲賠償。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天臺漏水責任2025 外牆問題需要搭棚維修,維修責任由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應向相關人士求助。 如天花漏水的原因是樓上漏水,可以可以先寫封信放到信箱投訴,然後找時間到樓上敲門和鄰居協商,查明漏水原因。 如非樓上或天台漏水,同時如果業權許可,也可以進行天花板漏水DIY,在漏水區域塗上一層CPC防水劑。 但是要小心大廈業權部分,未必讓你自行處理,而且如果你非專業一但出了問題甚至還要賠償。
天臺漏水責任: 相關的文章
如初步檢測不能找出滲水源頭,聯合辦事處便會委聘顧問公司進行更多測試。 顧問公司會視乎個別情況,以更深入的方法測試滲水源頭,包括地台蓄水測試、牆身灑水測試、水錶流量測試、喉管反向壓力測試、天台蓄水測試及濕度監測等。 聯合辦事處提供一站式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負責執行香港法例 第132章《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的相關條文,制止滲水情況。 業主有責任維修及管理其物業,包括查出滲水源頭。
天臺漏水責任: 天花漏水滲水點算好?天花漏水賠償比較及索償處理方法
原告人更聲稱與被告曾協議分擔單位天台的維修費用,要求被告遵守。 天臺漏水責任 雖然這樣說,但是天台滲水這件事,實在相當讓人頭痛。 因為根據很多天台防水層案例,即使投訴到屋宇署,也未必能獲得真正的解決方案。 最受苦的,莫過於樓下的戶主,必要時還需要自己去掏荷包進行天台防水,同時維修受到影響的家居,賠上金錢時間。 這個就必須取決於你是否有相關的經驗與知識了。 因為在動工前,我們必須確保天台的地板沒有裂縫、沒有粉化、沒有空鼓等。
天臺漏水責任: 家居保險及火險的常見問題
循民事訴訟追討賠償的過程一般都比較耗時以及金錢,建議在有足夠的舉證情況下才進行。 漏水滲水問題的確好麻煩,要找到滲水源頭、安排維修、索償處理……過程中更可能要牽涉到公證行和律師,手續和程序應該如何安排? 天臺漏水責任2025 若不幸自己的單位遇上漏水的問題,又可以如何解決?
此外,亦有其他漏水維修工程,例如地台防漏層,屋頂防漏工程,灌漿,打防水針等,視乎滲漏的情況而定。 公證行採用較先進的紅外線熱像分析及微波斷層掃描技術,需時較短、失誤率低,對業主都有一定保障。 天臺漏水責任 公證行經調查後,如果有足夠證實顯示漏水源頭屬於懷疑單位,就會向法庭舉證,入稟追討賠償。 「紅外線成像儀」可用來影照懷疑滲漏地方,因為它可以反映牆身即時溫度高低。
再者,被告人亦多翻強調張先生沒有此方面的專業資格。 天臺漏水責任2025 從原告人呈上的照片可見,他單位內廚房和廁所的天花明顯有嚴重剝落的情況,張先生亦同意是滲水所致。 廚房和廁所的正上方便是天台空地了,據原告人的證供所指,上面清晰可見有數十條裂縫,所以有關的滲漏相信是由天台空地所引至的。 天臺漏水責任 此外,正如上文所述,雙方曾於1998年確認天台空地有漏水情況,而在維修之後,漏水情況便停止了,參考何先生的證供指當時的維修技工只願保用2年的說法,到了5年之後再有滲漏出現,可能性十分之大。
事實上以一般民眾家中安裝的鋁窗來說,鋁製材質較軟,遇到強風時鋁窗微微彎曲,雨水就會滲透進來。 另外不同的開關法,防風擋雨的效果也有不同。 有機會的話,我們下次可以在挑選窗戶時就做好防止漏水的功課。 在挑選窗戶時,選擇有黑色邊框氣密條的窗子,窗溝還要做出內高外低的階梯式排水,防水性才相對較好,可以請裝修公司推荐一些排水效果最好的氣密窗。
陽台外推漏水首先要確定責任歸屬,比如是否應該讓賣家或是大廈管理來承擔維修責任。 解決陽台漏水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安裝陽台外推防水,可以諮詢裝修公司相關報價和細節。 而如果不是頂樓平台所導致的漏水糾紛,而是客廰、主臥室、兩間臥室、廚房、洗衣間等發生的漏水…,就很有可能要找樓上住戶處理了。
如果你有足夠的經驗去判斷天面地磚沒有空鼓、磚縫沒有破損、天面地台沒有出現粉化、女兒牆防水層沒有出現損壞等等狀況,而你DIY的目的是為了美觀為主,DIY是沒有大問題的。 相反,如果屋頂已經出現一些滲漏,我們其實不建議你DIY,因為解決漏水需要專業知識和儀器去找出漏水源頭,如果一般人在未知滲漏源頭情況下做防水,防水的成功率就變相是完全看運氣。 天臺漏水責任2025 要釐清天台漏水責任是最麻煩的,很多民事糾紛是都因為漏水保固責任不明,或是漏水保固期限不明。 這些規定每個地方不一樣,最好還是在成交前查清楚。 如果是「頂樓平台漏水」而發生的天花板漏水糾紛,可能就要找「管理委員會」負責,因為,頂樓平台是屬於公寓大廈的「共用部分」,依法修繕、管理、維護的義務人是建築物的管理委員會,自然要找管委會處理。
天臺漏水責任: 天台漏水到頂樓單位
由於「來水」滲漏往往是持續、水量較大,濕度較高,甚至會看見水錶會見到郁動,故可採用「反向壓力測試」,也就是俗稱「谷磅」來檢查懷疑供水喉管滲漏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記錄滲漏滴水次數或濕度後,會關上總掣及開啟水龍頭釋放管內壓力,再記錄滴水次數或濕度變化。 天臺漏水責任 之後恢復管內水壓後再作作記錄,藉以確定漏水源頭才作補救。 冷氣機出水、冷氣管漏水、冷氣出風口滴水、冷氣室外機滴水、窗型冷氣滴水、冷氣機漏水入屋……原本是拯救我們於火熱的神奇漏起水來也是十分讓人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