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角咀的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是油尖旺區 的名校之一,有不少當區學生及家長,今日就特地前往銘基書院叩門撲學位。 趙Sir建議保守選校的家長可用「博奕法」,參考過往家長的選校意向,預測今年的排位走勢,例如將別人的第四志願填於第二、三志願,在「人棄我取」的原則下,增加派中機會。 以41校網為例,乙部首志願填喇沙小學或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後,第二志願便要放棄其他大熱學校,如拔萃小學,而選區內口碑佳的次熱門學校,如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九龍塘官立小學、華德學校、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等。 九龍城區由41校網、34校網及35校網組成,41校網集中九龍城、九龍塘一帶,34校網範圍主要為何文田、土瓜灣,而35校網屬紅磡一帶,三個校網共有35所官津小學。 申請表會印上「選校次序1」和「選校次序2」,代表首選及次選的學校,學生就此根據手冊中的學校名單填選2間自行分配學位學校,申請日期為2022年1月3日至17日。 民生書院小學位於九龍城區,創立於1926年,與民生書院屬直屬關係,大部分小六畢業生可升讀該中學。
-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位於九龍城,學校提倡全人教育,學生除咗喺學業上有卓越嘅成績之外,喺德、智、體、羣、美都有全面發展,就好似視藝科一設「藝術家計劃」,讓學生掌握藝術技巧,同時將藝術教育普及化。
- 對計分生而言,宗教分佔相對優勢,因為在10間小學中,天主教學校就佔了6間,基督教僅有2間,因此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天主教學童有加分優勢。
- 升中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經展開,家長可不受地區限制為子女報讀兩所心儀中學,2022年1月17日截止交表申請,其後學校有機會安排面試,家長們都希望子女能入讀心儀學校。
- 電腦課方面,教師教授學生善用校本電子學習平台,以多元化的方式如影片、照片、簡報等記錄其學習歷程,學生亦可透過平台作互相交流及經驗分享。
- 而未獲學位的小朋友,除了等待6月大抽獎外,亦可申請報讀直資或私立小學。
- 不過,34校網首三志願成功率比41校網更低,他建議家長填表時不宜太進取。
-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相比傳統班別,老師教授資優班別時,會加入進階的課外知識,功課作業亦相對會比較艱深。 教育局指,隨着未來學齡人口下降,相信會有更多校網,具備足夠條件全面實施小班教學,將在條件許可及有足夠資源時,盡快有序落實。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2025 其實你的問題已經暗藏答案了,因為你問題中表示「升小應該以直資私小為目標」,而德萃是龍校,可以由幼稚園直升小學;St Catherine’s雖然不錯,卻沒有直升小學,所以,答案應該是德萃幼稚園了。 我們住調景嶺,目前女兒獲得青衣商會將軍澳幼稚園取錄,但我仍在等待迦南幼稚園(麗港城)的候補位。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九龍城區的小學搜尋更多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
「我們是希望讓孩子擁有資優兒童的特質,有能夠突破自我的胸襟,嘗試勇敢地走出固有的框框,從而發展自己的潛能。」基華推行資優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單單是為了發掘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更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社交能力,以及高層次思維技巧。 譬如以數學科為例,老師會在資優班別中教授一些奧數理論、算術技巧,由於資優學生的能力相對較高,吸收能力較快,所以即使學習課程以外的知識,亦不會出現太大困難。 備註:上午設早讀時段,全體師生閱讀圖書或報章;下午的導修課,由老師指導學生做功課;星期五下午,安排多元學習時段。
計劃銳意加入多元化學習活動及閱讀任務,有效連繫各學科的學習,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發展學生應用和綜合共通能力。 學生練習編程技巧校本STEM課程強調「STEM for All」,學校為每個學生提供接觸STEM的機會。 整個STEM專題跨科活動以常識科為主軸,於常識科選取了其中一個探究成分較高的學習單元,與其他相關科目協作,包括圖書、數學、視藝及電腦;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應用和綜合共通能力。 如先於圖書課作導入,教師以水資源為題,與學生閱讀有關水的科普文章,如水的探究、水的世界等,讓學生對主題有初步認識及引起學生的興趣。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英華書院
小學部全年學費約 $52,500,佔地達1.5萬平方米的校園擁有全天候室內泳池、室內運動場、文物館、空中花園、戶外遊戲場。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是觀塘區48校網的熱門小學之一,學生升中前景優異,獲派中學包括英皇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聖保羅書院等名牌中學。 小學校舍樓高十層,設施完善,學校師資均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且59%擁碩博以上,教育質素令父母放心。 此外,畢業生有機會升讀起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加上無需繳交學費,因此每年均有許多家長爭相報讀。
- 19/20學年,有87%學生獲派首三志願中學,包括華仁書院、聖芳濟書院、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
- 學生透過反思工作紙抒發感想,加強情感記憶,回顧生命教育課所學。
- 由於條件不足,政府在1927年撤回津貼,校方因此籌劃自建校舍。
- 按照中學學位分配辦法,香港的中小學分別可以有「直屬」、「聯繫」、「一條龍」這三種的關係,家長挑選這類小學,希望小朋友在升中時更有優勢,不需要有太大壓力。
- 以級本活動為例,小一及小二會有德育閱讀,由家長義工擔任故事爸媽,以講故事或戲劇形式表達繪本故事內的微言大義。
舊有的小五及小六學生需到當時新開設的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繼續上課,部分英華書院小學部的教師亦過渡到基華小學。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2025 而掌校20多年,帶領書院經歷戰爭、復元、重建、擴充等階段的鈕寶璐校長亦於12月27日逝世。 弼街56號校舍(現為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基督教大樓)於1928年落成,地下為教會,命名為「公理堂旺角第二支堂」,再易名為「望覺堂」。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英華小學
該校逾60%教師都擁有超過10年的教學經驗,40%教師擁有碩士文憑,學校還設有STEAM LAB、夢工場、足球場、游泳池等完善設施,因此學生在學術、體育、音樂、童軍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英華小學學費只需 $18,000,去年就逾吸引5千人報名,而小學僅取錄165人,參與者須經過三輪面試方獲取錄。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收費介於 $43,400 至 $44,500,一直深受女學生歡迎,除小學部,還設有幼稚園,雖然幼、小為私立學校,不過小學為幼稚園保留了約75%的小一學額,因此幼稚園收生亦非常熱烈。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小一叩門】2021年小一派位叩門攻略 九龍區熱門官津小學叩門收表詳情
2021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十分激烈,平均 22 人爭一個學位。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位於黃竹坑,而佢哋嘅學生一直以品學兼優為名,不論喺數學、創新技科比賽中都屢獲殊榮。 而學校亦注重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發掘及提升學生的潛能,而校舍設備更係完善,除咗有泳池,仲有跑道及草地、蝴蝶園、創新科技室等等。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全港小學排名 Top 11-100
這次是英華書院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音樂比賽,而團員演出亦獲當地評論讚賞,尤其是自選樂曲《Hymn to the Sun》的演出,巧妙加入合唱成為全場的感動一刻。 WMC為世界其中一個水準最高的「業餘樂團比賽」,分多個級別作賽,今屆已是第18屆,參賽團隊來自世界各地,與英華書院同組較量的,還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代表,而英華是香港第二隊中學樂團在同一個賽事中獲金獎,且得分最高。 英華書院秉承基督大愛精神,推行「平民直資」優質教育,培養「實而不華,卓而不傲」的新一代。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學術嚴謹,大學學位課程入學率八成以上,DSE成績亦持續遠高於本港平均水平。 英華書院於2006年起考慮加入直接資助計劃(直資),並就此舉辦多場諮詢會。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升中派位】2022/23學年中一自行派位 九龍區12間熱門英中收生準則一覽
這時,沈維昌和盧冠元兩位老師,堅決保校,由沈維昌先生(Mr. Richard Shum Wai Cheung)擔任校長,學校得以繼續辦學。 由於條件不足,政府在1927年撤回津貼,校方因此籌劃自建校舍。 學校的訊息科學科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各種資訊科技技能,從而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應用,以使學生能處理學習上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以及培養學生以資訊技能,作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研究工具的習慣,適合變化快的世界。 秉承中華基督教會傳道服務,有教無類的精神,以基督愛心為動力,以人為本的信念,提供優質教育,以愛心關懷,分享整全福音,啟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成為積極進取、勇於承擔的良好公民,回饋社會,貢獻國家。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
此外, 九龍城 區另外兩個校網——34校網及35校網,其實有不少優質學校,家長不妨考慮。 聖母無玷聖心學校擁有聯繫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亦與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有聯繫關係。 小學位於沙田區,屬於88校網,學生在學術及體藝方面均表現出色,加上屬於資助類型,因此是不少家長的第一志願學校。 學校追求卓越高階思維和元認知的教學策略,希望培養學生的明辨性思考和解難能力。 配合學校開設的創意話劇、奧數班和寫作班等,以及躍進班、陽光班、支援小組,可以照顧個別學生的需求。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升學教育|移民潮適齡童減 2022學年小一叩門 家長報校更進取【621期】
家長可於6月5日或之前到校或在學校網頁(按此連結)下載申請表,並於6月4日及5日到校遞交申請表及所需文件,家長須將文件按校方既定次序釘裝成冊,體藝活動、比賽得獎、服務等資料副本以5頁紙為限,並需雙面影印。 今年6月2至3日是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公布的大日子,透過郵遞方式通知家長,如果家長對小一派位結果不滿意,就要開始「叩門」。 各官津小學的叩門要求、申請時間及面試時間等均不相同,家長宜先了解各校的叩門詳情。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2025 該校以三年為一周期推行全方位的校本生命教育課程,把五大核心價值觀,包括愛主愛人、樂於服務、堅毅不屈、積極自信及以禮待人,以多元化學習模式,讓學生體驗生命的意義。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樂於服務則因為學生多來自中產家庭,有需要透過實踐去取得服務別人的經驗。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全港私立及直資小學排名 Top 20
雖然如此,41 校網選校仍然應保守至上,以免萬一「大抽獎」不如意,最終被派往校網外黃大仙區較冷門的「寶校」。 另外,雖然 41 校網女校多過男校,但兩間男校(喇沙小學及拔萃小學)皆是排名超前的神校,想被派中最頂尖的名牌學府,男寶寶有著一定的優勢。 如果用「世襲超收額」來排位,基華小學(九龍塘)在四十一校網十所小學中,去年排行第三,前年排行第一。 因此,如手持二十分報讀,機會只有一半,因你的小朋友至少要過兩關,一為二十五分的關口,一為二十分。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課程特色
至於就讀塘尾道官立小學的朱同學,雖然獲派第三志願,但家長仍和他到銘基書院叩門。 他表示,昨晚未有因為升中派位而感到緊張,更指「 瞓得好舒服」,坦言本來未有預料不被獲派到銘基書院,因此對現時的結果表示失望。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是著名英中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女子中學之直屬小學,在教學理念方面有一定的聯繫,因此在11校網派位中人氣非常高。
學校亦積極推行STEM教育,目的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並懂得運用STEM思維模式的六個層次,去解決面對的難題。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2025 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 2023 年度統一派位各校的暫定派位學額。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面試共分兩輪,首輪面試為模擬中文、英文及數學課堂,家長在等候期間會於禮堂參加講座。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加上小學部與名牌英中拔萃男書院結龍,成績及表現符合學校基本要求的畢業生都能直升拔萃男書院,加上拔萃男書院提供IBDP課程,在DSE及IB成績都屬全港頂尖,成為吸引家長為孩子報讀的關鍵原因之一,去年就吸引將近4千人爭取學額。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對計分生而言,宗教分佔相對優勢,因為在10間小學中,天主教學校就佔了6間,基督教僅有2間,因此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天主教學童有加分優勢。 教育局將全港 19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2025 區分成 36 個校網,按子女就讀小學嘅區域,將子女分入唔同嘅校網。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小學資訊
1984年,書院和日本濱松南扶輪社合辦港日文化交流計劃,每年選派三名學生赴日本學習,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戰後,因中國內戰和嬰兒潮,香港人口迅速增加,學生人數激增至500多。 1955年,校董會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新校舍,選址為九龍城區牛津道1B地段。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CCC KEI WA PRI SCH (KOWLOON TONG)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指出,小一適齡學童人數料持續下降至下學年,加上移民潮影響,估計整體小一「叩門」競爭不比以往激烈。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校長鄭雪英亦表示,移民家庭數目今年仍見升幅,有機會出現學童獲派學位但因移民而放棄學位,或衍生名校或「神校」競爭變得更為激烈的情況。 鄭雪英跟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校長陳淑英均指,家長或覺得整體學童人數下跌會令入讀受歡迎學校的機會上升,「叩門」或更進取。 「一條龍」(又被稱為「龍校」)的中小學在教育理念上有連貫性,同時必須為同一類別的資助模式。 「一條龍」於升中的最大優勢是,「一條龍」中學需要收取全數小學部學生,龍內的小六學生毋須經過篩選便可升讀所屬中學。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九龍城區小學校網排名
拔萃女小學追求優質的全人教育,與中學在教學、課外活動等都有緊密合作,從小培養全能精英。 拔萃女書院更是DSE狀元搖籃,因此每年都深受家長歡迎,去年近3,800人爭取小一學額,反應熱烈。 今日是申請2022/23學年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的最後一天,意味着K3學生升小旅程正式啟航。 如好彩的話,部分學生會在11月獲得學位,但這不代表遊戲結束,因為有部分人可能投考私立小學。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而未獲學位的小朋友,除了等待6月大抽獎外,亦可申請報讀直資或私立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創立於1964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辦學團體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校長是鄭雪英女士,校監陳紹才先生。 TOPick根據各學校的網頁資料後,整理多間九龍區熱門官津小學的小一叩門詳情,包括交表日期、提交資料、面試日期等,家長可參考。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聯繫」中學在扣除留級學額和自行分配學額之後,一般可以保留25% 的學額給予其聯繫小學band1及band2的學生。 一般中小學也會與多於1間的學校有聯繫安排,25%的保留學額分享給所有有聯繫的小學。 值得注意的是,假若該間中學超過多一間聯繫小學,保留學額並不是平均分給數間聯繫小學,而是按照學生組別排名分派。
基華小學九龍塘升中派位: 學校簡介
兩所官小與伊利沙伯中學有聯繫,協恩亦有直屬的協恩中學,小學部是津貼學校,中學部則屬直資。 自黃大仙區遷入的保良局何壽南小學,則與位於黃大仙區的英中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有聯繫關係,該校在第一屆中學文憑試(DSE)誕生了一位狀元,成為地區狀元學校,其聯繫中學還有保良局錦泰小學及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趙Sir認為家長可留意34校網,尤其馬頭涌官立小學、農圃道官立小學、陳瑞祺(喇沙)小學、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實力不容忽視。 不過,34校網首三志願成功率比41校網更低,他建議家長填表時不宜太進取。 趙sir建議甲部只選最心儀的學校,如只有一所心儀學校, 則留空另外兩個選擇,有三所心儀學校就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