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佔地約18.79萬方呎,可建樓面約75.16萬方呎,即每呎樓面補價約2626元,將建6幢資助房屋,提供約1400個單位,料於2025年落成入伙。 翻查資料,屯門新市鎮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之一,1973年發展成新市鎮。 不過,對外交通只依靠青山公路和每天只開一班的渡輪,即使1983年開通屯門公路,但由於屯門對外的主要幹道只得這一條,一旦塞車便造成極大困擾。 情況於2003年底西鐵屯門站啟用後雖有所改善,但大塞車仍時常發生,如何改善對外連接一直為屯門區最核心的地區問題。
此外,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落成後,由屯門市中心乘坐的士或者駕駛私家車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僅需要少於15分鐘,比較現時約半小時減少一半耗時,節省不少時間。 2019年起,香港新媒體社會企業 不朽傳耆 獲屯門區議會及仁愛堂資助,舉辦了三屆「導.賞屯門」長幼社區導賞計劃 。 計劃旨在透過長者豐富的人生閱歷,配合年青人無限創意,成就不一樣的導賞體驗和社區風景,也體現長幼共融。
屯門54區發展: 九龍路線
雖然屯門未被納入都會區內,但代理料屯門樓市也會受惠。 方啟明指出,屯門位於建議中的北部都會區內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毗鄰,發展圈是商業區,住宅不多,屯門可為商業區內工作人士提供居所,故預期屯門樓市會逐步上升。 屯門54區發展 美聯物業新界西北區營業董事陳光裕指,深港西部通道通車後,不少內地人乘巴士經過通道,在屯門市中心下車和購物,並且購買或租住物業,從而帶動屯門樓市,在通車後一年,區內交投較未通車前增加兩成。
-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位於屯門區西北部第54區興貴街,鄰近菁田邨、寶田邨、欣田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總體設計,並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負責細部設計,安保工程承建。
- 其後紫田村居民於2010年9月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推翻地政總署搬遷令,法官林文瀚於9月24日裁定村民敗訴。
- 在2007年7月深港西部通道通車,通道由深圳南山區蛇口東角頭的深圳灣口岸開始,經過深圳灣公路大橋,橫跨后海灣,到本港新界元朗鰲磡石連接同屬10號幹線的港深西部公路,途中可經元朗公路南行到屯門,或接駁屯門公路到市區。
- 其中北大嶼山和東大嶼都會作房屋及經濟發展;東北大嶼山發展為休閒娛樂及旅遊樞紐;南大嶼山則作保育、文化和生態旅遊角色,保持其自然和文化面貌。
大嶼山的主要海灣有東涌灣、陰澳灣、大白灣、銀礦灣、貝澳灣、芝麻灣、水口灣、分流東灣和分流西灣。 2017年6月政府公佈《可持續大嶼藍圖》,概述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的未來路向。 其中北大嶼山和東大嶼都會作房屋及經濟發展;東北大嶼山發展為休閒娛樂及旅遊樞紐;南大嶼山則作保育、文化和生態旅遊角色,保持其自然和文化面貌。
屯門54區發展: 社區保育
政府的設施只有消防局、社區會堂、郵局和一家資助小學。 屯門54區發展 2018年10月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大嶼山以東海域建立約1700公頃人工島,形容為未來二、三十年的願景,分散市區人口,改善居住環境,滿足香港長遠需要。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諮詢總結前搶先公佈,列為林鄭政府的重點工作。
上述三條車線將分別連繫兆康站及屯門站,雙站優勢盡在掌握,瞬間連接全港港鐵網絡。 屯門54區發展 項目住客會所連同公共花園及遊樂地方總面積約40萬平方呎,更自設逾4.9萬平方呎商場,生活所需一應俱全,勢將打造一個屯門創新指標區域。 加上屯門位處「北部都會區」門廊,享「雙城三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及未來「新界北核心商務區」協同優勢,龐大的深港經濟雙引擎,發展機遇無可估量。 生活配套方面,除項目本身的零售樓面外,位於項目南面約十多分鐘步程有寶怡商場、盈豐商場及建生商場,內設多間零售店鋪,住戶可前往購買日常生活物品。 另外項目附近社區康體設施亦一應俱全,有青田遊樂場、屯門西北游泳池、屯門鄧肇堅運動場及良田體育館可供公眾使用。 過去十七年,我們見證屯門三個公共屋邨落成,為屯門帶來近13000個單位,今年,屯門54區即將迎來屯門區第14個公共屋邨,我們盼望政府一如既往,完善屯門西北規劃,交通、環境等基本配套必須充足。
屯門54區發展: 屯門樓盤7.屯門時代廣場
屯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屯門區的事務,共有32名議員,現屆屯門區議會無陣營佔據主導權,現任11名議員當中5名為民主派議員,1名為中間派議員,建制派有5名議員。 署方表示,發展位於屯門新市鎮邊陲以北,現時土地主要用作棕地用途,當中包括露天貨倉、鄉郊工場、製冰和漂染廠及倉庫,並夾雜臨時住用構築物、農地、墳墓及骨灰龕。 交通方面,項目坐擁港鐵屯馬綫兆康站及屯門站雙站優勢,根據實地測試,由項目往港鐵兆康站,車程僅需3分鐘內。 另乘坐現有專線小巴 40 號可迅達港鐵屯門站,加上快將投入服務的屯門(第 54 區)至屯門站循環巴士線 ,將緊密連繫屯門站及V City 大型商場。
屯門54區發展: 大嶼山交通未來發展
寶蓮禪寺又稱寶蓮寺,為香港一座佛教寺廟,亦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位於新界大嶼山昂坪,介乎彌勒山與鳳凰山之間。 寺廟前身為大茅蓬,由中國江蘇鎮江金山寺的頓修、大悅和悅明三位禪師建於1906年(即清光緒三十二年)。 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紀修和尚正式命名爲寶蓮禪寺。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由於大澳面對珠江河口,盛產黃花魚、鰽白、鮫魚和倉魚,所以自宋朝以來聚居了不少漁民及製鹽工人。 漁民所居住的高架屋──棚屋、所製作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都是遠近馳名。
屯門54區發展: 新界公屋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是香港的搵樓平台/租屋網,齊集香港樓盤及樓市資訊,網羅業主及各大中小型地產代理的樓盤,助用戶找到心水香港樓盤,網上搵樓買樓更輕鬆。 就算268B加班都好合理,因為東頭工業區嗰邊有住宅入伙,加一兩班車都合理,但肯定唔會係加到平日日間全日服務。 屯門54區發展2025 屯門54區發展2025 房協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推行以來,至今共收到12宗業主及53宗租客的申請。 目前已發出4張合資格出租證明書,及23張合資格租住證明書。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屯門54區發展: 屯門藍地建逾2萬伙公屋 料區內人口激增10萬 居民促完善配套
1970年代末:政府落實發展屯門新市鎮,並在青山灣進行大幅度的填海工程,最後將大部份海灣收窄為屯門河。 由於清政府與大英帝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屯門納入英國殖民地範圍內。 在英國所編製的地圖,屯門地帶有清山(青山),故此屯門區以前為青山區。 屯門54區發展 於1960年,香港政府計劃在青山區及其填海區上建青山新市鎮,後來青山區易名為屯門區,新市鎮亦更名為屯門新市鎮。 【新供應】北部都會區持續有新盤 洪水橋最快2022年中再有貨賣… 近年來樓市焦點不時集中新界西北,皆因政府大力發展區內基建,加上「北部都會區」成為了近期市場高度關注的樓市議題,令區內住宅價值大大提高。
屯門54區發展: 屯門醞釀大規模轉型
預期將會搶佔市場焦點,並吸引用家及長線投資客,首批單位有望「即日沽清」,延續項目第1期的銷售佳績,並將有加價加推空間。
屯門54區發展: 政府設施
評估報告指出,工程興建後的交通網絡將足以應付因屯門第54區未來房屋及相關發展項目而增加的交通流量。 評估報告亦預計現有的公共交通服務可應付新屋邨落成後所產生的乘客需求。 因應屯門第54區房屋及相關發展,土拓署已安排多項道路改善工程,包括擴闊藍地交匯處現有路口及更改道路標記,以疏導屯門第54區發展後所帶來的預期交通增長。
屯門54區發展: 設施
與此同時,三家巴士公司城巴、九巴及龍運巴士均亦設立「R」線往來迪士尼樂園與市區及新界。 同時,為方便海外及中國內地遊客前往主題樂園,運輸署更批准所有的士往來樂園,而新界的士更首次合法地在大嶼山營業(之前只允許路過北大嶼山公路往來赤鱲角機場),而香港興業亦開辦往來欣澳鐵路站至愉景灣之第二條接駁港鐵巴士路線。 竹篙灣地理上屬於大嶼山的一部分,但行政上屬荃灣區,但有小部分是屬於離島區。 2000年為興建香港迪士尼樂園,落實了竹篙灣的填海工程。 此外,香港政府於1990年代曾規劃現已成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用地作港口發展用途,包括興建第10至13號貨櫃碼頭、內河貨運碼頭及港口支援設施。 但隨著第九號貨櫃碼頭的啟用,香港的港口發展需求減慢,政府逐於1990年代末重新考慮大嶼山東北部的發展。
屯門54區發展: 屯門樓市:9月區內交投跌近三成
据报道,事主疑曾因金錢及生意問題,在便利店內與人爭執,警方也将该案件列作「傷人」處理。 屯門54區發展2025 欣田邨屬於屯門區議會的欣田選區 ,現由民建聯以及新界社團聯會成員、青年民建聯副秘書長、公屋聯會執委賴嘉汶擔任當區區議員。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則屬於新界西(LC4)選區;自2021年起,改為屬新界西北選區(LC8),有2名立法會議員。
屯門54區發展: 樓市資訊
港鐵兆康站以西北,為屯門「第54區」發展區;其中有兩幅位於青山醫院以西北的政府土地,早年已通過興建公屋。 其中一幅約5個足球場大小(34,500平方米)、位於麒麟圍西面;另一幅約4個足球場大小(28,930平方米)、位於小坑村西面。 按照原定不超過5倍的地積比率,該兩個地盤本該只興建共約7000個單位,原預計容納人口約2.1萬人。 屯門54區發展 除私人住宅外,由政府批予房屋協會負責發展資助出售房屋的數幅觀塘安達臣道土地,房協就其中R2區2號用地,率先跟政府以私人協約方式達成補地價協議,涉及19.7384億元。
但委員會在首屆兩年任期的過程中,從未有進行正式的公眾參與活動。 清朝初期清政府為對付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鄭氏王朝,遂於康熙元年(1662年)推出遷海令,下令從山東省至廣東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內遷50里。 此段期間大嶼山住民銳減,後來遷回之村落包括石壁、大澳、螺杯澳、東西涌、梅窩。
屯門54區發展: 雙站優勢 規劃升級轉型
為進一步保護高生態價值的地點,政府將開展指定約500公頃的紅花嶺為郊野公園的工作。 此外, 政府正積極考慮, 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以大埔船灣已修復的堆填區換取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以長遠保育沙羅洞,同時繼續物色合適地方納入郊野公園範圍。 香港土地利用規劃的最大特點是我們擁有大比例的郊野公園土地。 目前,郊野公園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的4成,是住宅用地總面積的6 倍。 城、鄉、郊、野之間, 發展密度差異越來越大,市區的人煙越來越稠密,空間越來越小,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擠迫。 歸根究柢,香港的房屋問題是土地利用問題,而土地利用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
然地盤內仍有零星土地由其他小業主持有,新地過去3年內,再購入3個地段,共涉逾2萬方呎。 於是,新地便將新購土地,納入整個發展範圍,令地盤面積增至約48.2萬方呎,並在上月跟地政總署達成地契修訂協議,涉及補地價5.5044億元。 文件指出,擬被納入船灣郊野公園的西流江「不包括土地」有數名居民以及一間戒毒所,漁護署已諮詢相關代表,初步無反對。 而佔地4.6公頃的芬箕托「不包括土地」,主要是行山者到訪,納入船灣郊野公園後由該署提供郊遊設施,但遊人需遵守《郊野公園條例》。 有關建議將於本月20號在北區區議會地區小型工程及環境改善委員會上討論。
隨着疫苗陸續接種,疫情應會逐漸穩定,經濟回暖亦帶動樓市大旺,而海皇路新盤第二期亦乘次大勢出擊,406個單位即將應市。 假設按息於第二期供款時上調0.5厘至3.875厘,並維持三年,如該買家維持上述按揭條款每月供款則會上調1,132元至18,909元 ,總計三年後需供多約4萬元。 不過,多出的供款仍未超出發展商所提供最高補貼為樓價1%,即42,551元。 即假如買家採用「置稱心按揭利息保障」,料可抵消加息0.5厘後所帶來的供樓壓力。
屯門54區發展: 城巴搶攻新界西 獲運輸署批屯門54區六條新巴士線 包括兩過海線
她亦認為,新慶路康寶路公屋的交通只靠擴闊的L7路作主要出入路段不足夠應付龐大流量,相信五柳路日後將成交通樽頸位,而出入的主要交通通道仍需要依賴藍地交匯處,使其無法起分流作用,塞車問題亦未能解決。 屯門近年來成為新盤市場的供應主力,而且戶型多元化,地域選擇又不少,不過普遍入場銀碼較少,區內新盤都不時搶去市場上不少目光。 事實上,項目於2022年首批開價極具吸引力,開價貼近對上第1A期,較區內二手成交呎價低近一成,料銷情續理想,勢再破紀錄成新票王。
隨着人口增長和老化,醫管局已訂立了計劃增加病床數目以應付日增的醫療服務需求。 為改善公共基層醫療服務及應對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醫管局採取了多項措施以提升現有診所的應診能力,包括積極招聘人手、進行診所翻新工程和更新設施,理順診症流程、改善診所環境及增加診症空間。 (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致力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服務使用者主要是長者、低收入人士和長期病患者。 現時,荃灣、元朗及屯門三區分別設有兩間、五間及三間普通科門診診所。 雖然有關環境許可證已於2001年批出,而其中一座校舍(位於和麗樓現址)亦曾於2002年增補校舍分配工作推出,供小學申請轉全日制之用。
居屋分別為:兆安、兆康、兆山、兆禧、新圍、兆畦、兆邦、兆隆、兆軒及兆麟。 私人參建居屋有:置樂、景峰、澤豐、翠寧、悅湖山莊、龍門居及富健(以先後次序落成計),另有全香港唯一一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計劃屋苑美樂花園。 屯門市中心是特定劃定的範圍,集中區內主要設施,包括市鎮公園、大型表演場地、公共圖書館、主要政府辦公大樓、法院等等。 屯門區議會是香港的區議會之一,共有32名議員,其中直選議員31名,當然議員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