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成為水獺守護者,將會獲贈一份包括以上物品的特別禮品包,以答謝你的支持。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你亦將收到定期通訊,讓你更了解你的捐款如何在保育珍貴的野生動物上發揮作用。 水獺曾因爲其皮毛及具有藥用價值,並且被視爲危害水產養殖的生物而遭到獵殺。
雖然飼養員說明為何不能胡亂加食物,但網民見到真的有「加碼」時,紛紛要求多獎勵幾條魚。 一隻寵物水獺在印尼當地的售價一般只有30至35美元(約合230至270港元),但考慮到盜獵者或賣方的成本之低,仍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至於從泰國、印尼走私至日本的水獺,其售價更可高達9,000美元(約合70,000港元)一隻。 兩年前,印尼飼養主Marcell把一隻年幼的雌性水獺帶回家,起名Degen。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剛出生兩個月是比較適合領養的時機,因為(這個時候)很容易建立親密關係。」Marcell對《香港01》記者表示。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分佈
咖啡廳長時間營運,展示水獺不僅需長時間與遊客互動,更因沒有休息時間產生身心壓力,然而,展示動物的目的應是了解牠們的自然行為,並非為了取悅遊客而亮相。 亞洲小爪水獺(學名Aonyx cinerea、oriental small-clawed otter、 Asian small-clawed otter),又名小爪水獺,是一種小型水獺。 主要分佈於孟加拉國、印度、中國、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地區的濕地附近。 台灣水獺分佈在金門,近年因為產業道路發展等因素,造成許多金門水獺遭到路殺,數量急速減少。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前才剛有一名日籍男子因走私小爪水獺遭到警視廳逮捕。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這名男子2018年夏天透過電話向東京一間水獺咖啡廳「Kotsumeito」表示,自己手上有朋友送的水獺,願意以低價賣給對方。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該水獺咖啡廳店內的水獺皆是老闆在印尼政府許可下,透過正規管道進口,因此接到該通電話的老闆直覺有異,進一步問對方,是否有打過疫苗,沒想到對方卻岔開話題,繼續推銷。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主人彈奏鋼琴 黃金獵犬睡夢中擺動爪子「四手聯彈」
飼養水獺難尋專業獸醫,若水獺不幸生病,治療風險也隨之提升。 此外飼主照養知識不足而延遲就醫更恐讓水獺命懸一線,據岡元友實子表示,曾有飼主因混養水獺,母獺遭公獺攻擊而皮開肉綻,因飼主延遲就醫,導致水獺皮膚潰爛。 想不到引來熱烈的迴響,網友紛紛留言,「這可愛的身體裡面住著大叔的靈魂?」「好像看到假日的我自己。」短短17秒的影片,引來189.9萬觀看、 11.9萬喜歡的高人氣。
亞洲小爪水獺雖然外表可愛,其實是具攻擊性的野生動物,不適合做寵物。 最近,日本有一位網民在網上爆紅,原因是他飼養的寵物既特別又罕見,就是一對水獺。 主人亦經常將這對可愛水獺的行為,拍成影片放上網,吸引大批粉絲追隨。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水獺男主人叫RYUSUKE,而為了飼養這對小可愛,RYUSUKE要先向政府部門申請,等到獲得批准後,才可飼養。 這兩隻水獺屬於亞洲小爪水獺,是半水棲動物,性格溫和,與男主人感情極為要好,經常黏著主人撒嬌。 瞭解物種的分佈與生境偏好,也是降低物種識別難度的有效手段。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日本人瘋養超萌水獺!售價飆破150萬日幣 走私量暴增
在野外,這些生性親淡水的食肉動物以家庭的方式群居,團體內最多可以高達15位成員。 然而被飼養的水獺不僅與其他水獺分離,連能泡的水也不過是一個浴缸大小。 在認識水獺之前,一個合格的動物保護者要先讀懂所研究的物種名字。 很多人都會誤讀水獺為水「賴」,其實正確廣東話讀音為水「刷」,而普通話與水「塔」同音。 寵物水獺掀起商機,使原本一隻在泰國身價30美元的野生水獺,經手走私與繁殖業者後水漲船高至9000美元,從中賺取300倍鉅額差價。
- 在中國雲南省邊陲的部分跨國流域,曾經同域分佈以上三種水獺,但由於缺乏深入調查,現在是否還有這樣的盛況尚待考證。
- 除了走私,日本國內也衍生水獺繁殖交易,據TRAFFIC截至2018年的調查,寵物水獺多來自國內繁殖,不僅有繁殖業者,還有九間動物園曾私繁水獺後偷偷販售。
- Degen的主人、來自印尼的內容創作者Marcell在這條Instagram視頻附上聖誕快樂的配文——這樣一條簡單的視頻,點讚可輕易過萬。
飼養員解釋水獺要定食定量飼養,但見到網民不停要求獎勵油條多點食物,故會在牠身體狀況容許下「加餐」。 最後在頒獎模式上,他們特別準備了多1條新鮮的小魚給油條享用。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不過,這一切在社交媒體上那些可愛又治癒的水獺短片中都無從了解。 在有着200萬粉絲的TikTok平台上,Degen在公園裏滑滑梯、在泳池裏游泳、在沙發上一邊享受按摩一邊打哈欠,這隻兩歲的水獺和偶爾出鏡的主人Marcell看起來都無憂無慮。 剛出生的水獺寶寶雖然眼睛都還沒張開,對環境中的聲音及氣味卻已經相當敏感,因此除了水獺的保育員鍾嘉能,現階段會盡量減少人員進出,避免不熟悉的氣味增加Nina及寶寶們的緊張感。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成為窩粉
水獺在野外會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捕獵覓食,但生活於人類飼養環境時,難以符合需要探索、捕獵等行為,環境空間也過於單調缺乏刺激,若與人類長期互動更可能造成身心壓力,這些種種因素都可能會引發水獺咬尾巴等自殘異常行為。 在日本,無論是民眾私養、水獺咖啡廳、寵物店內展示的水獺都屬於私養野生動物範疇,被人類圈養的水獺看似幸福,生活卻不盡然滿足牠們所需。 喺2006年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北美水獺屬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撇除走私問題,可愛窩心的寵物照背後,要照顧這些野生異寵絕不容易,寵物主人照顧不善或無心飼養,就會衍生棄養或寵物死亡等後果。 Marcell當初在朋友介紹下對養水獺產生興趣,卻沒想到是如此費時費力:「要經常清理籠子保持乾淨,提供泳池或者能讓它游泳的箱子」。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保護
和其他用嘴獵食的水獺不同,小爪水獺在陸地上活動的時間比其他水獺長,也會發出12種以上的聲音溝通。 由於小爪水獺的嗅覺、聽覺相當敏感,動物園提醒遊客路過小爪水獺的家時,請降低音量,以免驚嚇到正專心育幼的Nina和水獺寶寶們。 芳齡7歲的小爪水獺Nina在11月16日初產,一口氣生下5隻健康可愛的水獺寶寶,寶寶們平均體重100公克,健康狀況良好。 Nina將水獺寶寶安置在保育員提供的大毛巾裡,彷彿讓牠們置身野外洞穴一般,能擁有既隱蔽、又安全的環境,有時水獺寶寶不小心從毛巾內滾出來,機警的Nina還會立刻將牠們叼回毛巾裡藏好。 這是台北動物園首度成功繁殖小爪水獺,而在花蓮海洋公園出生的Nina也是頭一次當媽媽。 在2008年時,台北動物園將唯一的雄性小水獺「皮皮」送到花蓮海洋公園與那裡的4隻雌性小爪水獺相親,後來順利生下3隻寶寶。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日本
一組拍攝於日本南部大分非洲野生動物園的動物可愛照片被分享到「推特」上,引來熱議。 畫面中的一對幼虎幼獅出生於今年年初,如今已長成天真爛漫模樣。 照片中,老虎、獅子幼崽以及其他小動物親密無間,互動熱烈。 它們或心生好奇,或害羞閃躲、或撒嬌賣萌,親昵乖巧,好不歡樂。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被當成寵物飼養合適嗎?
小爪水獺是所有水獺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完全長大也僅有3.5公斤重。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不同於獨行性的歐亞水獺,小爪水獺通常以包括父母和子女的4-12隻家族成員為群體一起生活。 小爪水獺是食肉目的動物,會用感覺敏銳的前腳在水裡找尋蝦蟹、魚和軟體動物來吃。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水獺出道前,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由於各國在本土法律法規和執法力度上標準不一,盜獵、走私、交易禁之不絕。 由於珍貴的皮毛、有藥用價值的肝臟和骨,和吃魚的天性(曾被視為水產養殖業的害獸),水獺在過去被大量獵殺,加上棲息地不斷喪失,全國的水獺數量在過去幾十年間急劇下降,分佈範圍也大大縮小。 儘管這三個物種都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少有針對性的保育措施或研究。 2018年時,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日本分會(TRAFFIC Japan)進行了一項線上調查,發現有85隻水獺在日本各地販售,近一半的賣家聲稱水獺是在日本人工繁殖出生,但卻沒有相關證明可證實。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我們一起學水獺叫,一起嚶嚶 嚶嚶嚶 欲養水獺須知
包括亞洲小爪水獺在內的四種水獺品種,現在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寵物貿易的新星。 水獺的保護和研究團隊相信,這些在當地兜售和遠銷日本或其他國家當成寵物的水獺,實際上都是從野外盜獵而來的。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2025 生境方面,歐亞水獺適應力最強,無論高原或低地的河流湖泊、溪流沼澤以及海岸地帶,只要魚多的濕地基本都有可能見到它的身影。
亞洲小爪水獺香港: 可愛的小水獺被當成寵物飼養,顏值不輸喵星人
2020 年,我們在香港開展了大規模的水獺研究,旨在揭示水獺在近一個世紀的變化,瞭解其目前的分佈和種群數量,並分析牠正面臨的主要威脅。 我們還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合作,對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水獺進行長期監測和研究。 我們希望通過提供保育建議和提高公眾意識,促進香港水獺的種群恢復。 雖然日本已有很多人飼養水獺,但水獺畢竟是野生動物,且生活環境一定要有能夠活動的水池,並不容易飼養。 且水獺不易人工繁殖,為了保持牠的健康,飼主最好能夠提供牠們專門的飲食,還要定期施打疫苗,預防犬瘟熱(distemper)之類的流行病。
夫妻們努力學習飼養常識,認真訓練這隻水獺寶寶,還給水獺寶寶買了泳池,建造了專用的玩耍場地,不得不說是家裏有礦的人,以及他們無限的愛。 水獺專家Nicole Duplaix表示:儘管媒體上宣傳的水獺像小貓一樣溫順可愛。 但真實的水獺根本就是破壞狂,還會逞兇鬥狠,被水獺咬上一口,就像被縫紉機針刺穿一樣。 甚至可以不用水池,吃喝也很簡單,野生的也很容易和人類相處。 但不論是在哪個類群,總有一些長相極為相似的物種讓你痛恨分類學的存在。 然而,當你耐下心來學習與觀察,往往又能體會到相似之中的差異,識別這些疑難類群變成了興奮的挑戰。
水獺和海獺不僅中文讓人很困惑,英文中的Otter和Sea Otter也讓人疑惑,基本上這兩種獺都是非常萌的動物。 網路上時常看到的兩隻毛茸茸小可愛牽手漂浮在水上、用石頭開貝類來吃、很愛洗臉(理毛)的動物都是海獺。 海獺生活在海上,只分布在美國加州和阿拉斯加,尤其以Monterey Bay Aquarium擁有為數眾多的海獺。 水獺則分布在全世界的淡水地區,並且有北美水獺、亞洲小爪水獺、歐亞水獺等13種種類。 內媒報道,事件發生於10月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內的小爪水獺區正進行表演,水獺「油條」在水池轉圈時,有名女遊客在池邊觀看,不慎將手機掉入水池。
根據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小爪水獺在海外僅需幾千日幣即可購入,但在日本有時甚至能賣到150萬日幣以上,十分驚人。 動物走私對物種與生態系統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有可能因此帶入傳染病與寄生蟲風險。 帖文介紹,亞洲小爪水獺是世界上最細的水獺品種,身上的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主要食各種貝類、蟹類及魚類,習慣生活在淡水溪、河流及沿海地區的淺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