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每日平均工資時,僱主須剔除(i)未有付給僱員工資或全部工資的期間,包括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病假、產假、侍產假、工傷病假或在其同意下放取的假期,以及沒有向僱員提供工作的任何正常工作日;連同(ii)就該期間已支付的款項。 治安方面,香港殖民地警隊於1844年5月1日正式成立。 警隊早期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泛,除負責治安外,還負責消防、人口登記、出入境、簽發車牌狗牌、交通以及郵政。
當時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或其補假日),每年最多可達6天,最少也有3天,因耶穌受難節翌日、英女皇壽辰、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是一定適逢星期六。 公眾假期 以1992年及1993年為例,該兩年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除上述3天外,1992年尚有清明節、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1993年則有農曆年初一、重陽節、聖誕節。 即連續兩年,適逢星期六的公眾假期均為達上限的6天,還有1993年因農曆年初二適逢星期日,而以農曆除夕作補假。 當時與星期六重疊的公眾假期(或其補假日),每年最多可達6天,最少也有3天,因耶穌受難節翌日、英女皇壽辰、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均鐵定於星期六。 以1992年及1993年為例,該兩年與星期六重疊的公眾假期,除上述3天外,1992年尚有清明節、中秋節翌日、聖誕節後第一個週日;1993年則有農曆年初一、重陽節、聖誕節。 即連續兩年,與星期六重疊的公眾假期均為達上限的6天,還有1993年因農曆年初二與星期日重疊,而以農曆除夕作補假。
公眾假期: 農曆新年︰請4日放10日
但基督教媒體《時代論壇》於兩天後則引述基督教協進會指,六大宗教在座談會上並未有正式討論及通過將「孔誕」列作公眾假期之事[79]。 公眾假期 然而,所有公眾假期(包括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與星期六重疊均無補假的問題,至今仍未有改善。 2006年,部份政府部門推行五天工作制,實行全天放假,部份非政府機構及企業跟隨,全天放假的機構有所增加。 某僱員的休息日是星期日,由於國慶日(10月1日)這日的法定假日適逢星期日,僱主應於翌日補假(即10月2日),但這日須並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
- 公眾假期為耶穌受難節(3月29日)、耶穌受難節翌日(3月30日)、復活節(4月1日)及清明節(4月4日),另於4月2日至3日,及4月5日請假,可放10日長假。
- 香港賽馬是大中華地區中獨具特色的一個體育項目,香港賽馬會是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賽馬會之一,每年繳付大量博彩稅予香港政府。
- 公眾假期為農曆年初一(2月10日)、年初三(2月12日)、年初四(2月13日)。
- 下列節慶,如無註明,均是香港的公眾假期,同時亦是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
至於12月有平安夜、聖誕節及Boxing Day3日公眾假,若申請3日假期,計及周六、日,亦可跨年放10日長假期。 雖然新冠疫情下,出門到海外旅遊遙遙無期,但相信心存希望,總有一天港人可以旅遊散心。 至於法定休息日則於1949年2月5日制定,最初只定星期日為休息日,首次實行於當年2月6日,但事實上在此之前政府部門絕大多數都不在星期日辦公的,甚至曾經有「假期如遇日曜日應於翌日補行放假」的條例(「日曜日」即為星期日,而該條例已於1927年取消)[參 12]。
公眾假期: 公眾假期 (銀行假)
但2021年罕有地不是出現在月圓日(3月26日星期五)後的星期日(3月28日),而是在那個星期日後再過多七天的星期日(4月4日)。 公眾假期 另有部份機構是全年運作,不論是根據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亦未必會在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當天放假,或會以個別僱員輪流另日補假(日语:振替休日)的方式放假。 1823「香港公眾假期」iCal是根據政府憲報公佈的香港公眾假期而非節日所定。 如你希望獲取有關節日資訊,可考慮坊間其他iCal服務。 一般情況而言,政府每年五月會在憲報公布下一年的公眾假期。 因此,2025年的香港公眾假期iCal日曆會大槪於2024年5月發佈,敬請密切留意我們網站的最新動向。
- 經歷過1960年代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改善政府與普羅大眾的溝通,成立民政事務處。
- 以香港現行的公眾假期安排而言,與星期六重疊的公眾假期,每年最多可達5天,最少也有1天,因耶穌受難節翌日鐵定於星期六,以2011年至2046年這36年計算,共有100天,平均每年為2.78天。
- ICal,即iCalendar,是用作分享日曆數據的通用檔案格式。
- 僅在2016年實行過,當年的聖誕節為星期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被列作「聖誕節前日後首個工作日」的豁免上班日。
- 有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可能會專設特定族裔、宗教假期,或要由學生自行請假。
砵甸乍上任總督後,隨即依據《英皇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設立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 當中,砵甸乍在1843年8月宣佈委任三名官守議員加入定例局。 該三名官守議員分別為莊士敦(前護理總督)、摩理臣(商務總監中文秘書兼傳譯員)及金尼(首席裁判司),因此定例局最初連總督在內,只有四名成員。 定例局在1844年1月11日舉行首次會議,並在1844年2月26日通過首條香港法例。 初期香港主要官員全由英國人擔任,但後逐漸接納華人進入政府部門,如陳方安生、曾蔭權都是英治時期的官員,並直接過渡至特區時期。 同年文化大革命已經在中國大陸爆發,而中共中央對香港本來維持上述方針,並要求香港工委等香港左派陣營不要輕舉妄動,但1967年負責港澳事務的廖承志被紅衛兵奪權,香港左派就受到紅衛兵指示在香港煽動起六七暴動。
公眾假期: 節日與港人生活
當時仍為英國全權代表的砵甸乍於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準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 维多利亚女王1843年4月5日頒發《英皇制誥》,《制誥》在同年6月抵港,而耆英與砵甸乍於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依據《制誥》,正式成為首任香港總督。 1997年7月1日,香港交接儀式進行,在國際上改稱中國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區正式成立,英屬香港時期正式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式管治香港,五十年不變。 香港政府公布2023年17天公眾假期,雖然其中三天為星期六,但無礙打工仔在2023年享受8個長週末。 由於中秋節翌日是星期日,因此中秋節後第二日為補假,不用請假,在 9 月 10 日(六) 至 12 日(一)已有 3 日假期。
除了以上公眾假期外,一些非公眾假期的節日,例如情人節、白色情人節、萬聖節、母親節、父親節等,近年在商人透過廣告宣傳和商場佈置裝飾,催谷消費下,亦出現相當的節日氣氛,傳媒亦對其節日活動有所報導,不比公眾假期節日遜色。 2013年,為該修訂生效後,首次農曆年初一(2月10日)與星期日重疊,故以農曆年初四(2月13日)星期三補假,也是該修訂生效後首次實行。 1983年至2010年間,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將訂為補假日。 公眾假期2025 1983年至2010年間,如農曆年初一、年初二或年初三為星期日,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即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將訂為補假日。
公眾假期: 學校校曆
法定假日,英文 Statutory Holiday,一般稱為「勞工假期」。 按香港《僱傭條例》,所有僱員,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不論服務時期的長短,或是否「連續性合約」受聘,均可放取法定假日。 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刊憲,的法定假日日數逐步增加,由現時13天增至17天,使其與公眾假期日數看齊。 考慮到補假關係,原定3日的公眾假期變成4日,1月22日至1月24日為大年初一至三,而1月25日初四為補假,打工仔只需在1月26日及1月27日請假,連同1月21日及1月28日的星期六,即可享受9天長假。
公眾假期: 學校假期
(i)根據《僱傭條例》,當中秋節翌日適逢星期日時,則以中秋節翌日之後的第一日(即農曆八月十七日)替代成為法定假日。 公眾假期 由於2022年的中秋節翌日適逢星期日,因此有關的法定假日為9月12日(星期一)。 2024公眾假期完整名單出爐,我們為你總結公眾假期香港請假攻略。 政府宣布2024年17大公眾假期,新增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為法定假期。 各位上班族可以趁2024聖誕、農曆新年、復活節請假幾天自製長假期,立即看看2024香港公眾假期吧,計劃假日好去處吧。
公眾假期: 我們可以要求我們的員工連續上班而不放取假期嗎?
當時的主要醫院還包括那打素醫院及雅麗氏紀念醫院(兩者今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等。 1960年代,行政局嘗試改善醫療系統以提供價錢低廉的健康服務給香港市民,於是醫療部門擬出一份預測未來15年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建議書。 香港流感是一種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美國。 20世紀初,除了秉承以往的轉口貿易外,香港的工業也開始有所發展。 公眾假期2025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工業生產受到影響,使香港多了不少工廠,以九龍一帶為多。 1930年代,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及銀本位貨幣制度受到衝擊,都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
公眾假期: 公眾假期以外的假期
在1967年,警隊更因在處理六七暴動有功,獲英國君主授予警隊「皇家香港警察」稱號。 而輔警則獲封皇家香港輔助警察,並由雅麗珊郡主擔任榮譽總監,以增加他們的廉潔精神和歸屬感。 警隊在香港的發展中對維持安全及穩定有其貢獻,但其貪污的習氣亦一直存在,對市民的生活乃至有效的施政都有不良的影響。 直至1960年代暴動,港督麥理浩爵士瞭解到貪污問題嚴重,於1974年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公眾假期: 颱風卡努路線最新風力消息 香港航班安排
2017年於12月24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二實行,當年的聖誕節前日為星期日,而其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為聖誕節。 在頒佈實行的年份中多數於冬至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實行;但在2018年於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三實行,當年的冬至為星期六,而其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一及星期二分別為聖誕節前日及聖誕節。 另外,聖誕節翌日(12月26日)曾經於1976年初被定為公眾假期[參 5],但卻於同年5月被撤回[參 41],故從未正式以公眾假期性質實行過。 如12月23日為星期六,而12月24日及25日為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星期二將訂為補假日;如當日為星期日,而12月24日及25日為聖誕節假期,12月26日星期三將訂為補假日。 注意復活節正日(即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其中一日)並不列為公眾假期,為每周之休息日(星期日)。 公眾假期17天,法定假日11天,法定假日為其中9天公眾假期,另加2天由僱主選擇何時發放的浮動假期,如僱主無明文指定,則通常於英女皇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及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發放。
公眾假期: 法定假期常見問題
早在1981年6月,香港政府曾就這兩種假期制度分歧的問題,展開公眾諮詢,研究統一的可能性,諮詢結果一如所料:勞方要求增加法定假日至和公眾假期一致,而資方則反對增加法定假日。 任何僱員,只要是《僱傭條例》下的連續性合約,即連續4星期,每星期均為同一僱主工作18小時或以上的僱員(俗稱「418」),都可享有法定假日。 如法定假日與僱員的休息日重疊(即每星期例假,通常是星期日),應於下一個工作日補假。 如僱員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三個月,便可享有相等於僱員該日正常工資的假日薪酬。 如果僱主要求僱員在法定假日工作,便須在事前至少48小時通知僱員,並在該法定假日前或後60日內安排另定假日給僱員。 如雙方同意,僱主可在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的30天內安排代替假日給僱員。
公眾假期: 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式管治香港,五十年不變。 2011年,政府提出修訂,日後上述假日如與星期日重疊,將改於該天後,即農曆年初四和八月十七補假,該修訂於2011年12月14日通過,2012年2月24日生效。 公眾假期2025 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學院表示與香港的基督宗教教會達成共識,指對方接受取消泛復活節3天公眾假期中的其中1天,改為把孔子誕辰日(農曆八月廿七)列為公眾假期[66],此建議於2010年1月13日正式被立法會否決。 1968年9月,立法局通過新的《僱傭條例》,同時把中秋節假期從正日改為翌日,即農曆八月十六日放假,以配合華夏傳統在中秋節晚上慶祝及賞月。 公眾假期17天,法定假日11天,法定假日為其中9天公眾假期,另加2天浮動假期,由僱主選擇何時發放,如僱主無明文指定,則通常於英女皇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及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發放。
公眾假期: 香港八月新上映電影推介
如當日為星期日,農曆四月初九(即4月29日至5月29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勞動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如當日為星期六,農曆四月初十(即4月30日至5月30日之間的其中一日)星期一或緊接勞動節或其補假日之後的工作日將訂為補假日。 此外,1983年,政府更改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的補假方式。 之前這些假日如適逢星期日,會於該天後,即農曆年初四或八月十七補假;由1983年起,更改為該天前,即農曆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和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補假,如前述,這種補假方式,可能造成假期損失,且一直維持了30年,至2013年才再有更改。
公眾假期: 香港2023年2月的公眾假期及紀念日
本文將向你介紹2023年的法定假日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 由於聖誕節假期12月25、26日是星期六、日,而12月27日(星期一)定為聖誕節翌日假期(銀行假),打工仔只需請12月28、29、30、31日共4日,就會有9日長假。 但這不適用於沒有聖誕節翌日假期(12月27日)的勞工假打工仔。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為7月1日,銀行假及勞工假都是法定假期,只需在7月2日請假,就會有4日假期。 來年2月及3月沒有公眾假期,經歷兩個月「沉痛」的日子,4月迎來打工仔喜訊!
公眾假期: 休息日
如僱員已於法定假期前按連續性合約受聘滿3個月,便可取得法定假期,並可在該日獲發假日薪酬。 《僱傭條例》有明確列明,僱主必須讓僱員放法定假期,而不可以發放額外款項來代替。 公眾假期2025 如僱主因為工作需要,要求僱員於法定假期工作,僱主必須按法例要求,安排補假給相關同事。 如果僱主違反這項規定,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 5 萬元。
民間時有為求方便與快捷而使用各種簡筆字,但文件來往、街邊招牌、電視台、學校教學等等皆使用傳承字,正、俗體並存。 1986年,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出版《常用字字形表》,作為教育參考字形。 除了市區粵語廣州話(通稱廣東話)之外,香港原居民主要以粵語圍頭話、客家話溝通;水上人則多用粵語蜑家話、鶴佬話。 戰前戰後的英國及其他國家(包括後來自英國獨立者)的白人居民多數能用各種口音的英語。 百幾年間,不少英語詞語融入廣州話中,各種廣州話詞語亦傳入英語,例如「巴士」、「士多」、「的士」均來自英語;「kowtow」、「dai pai dong」分別譯自「叩頭」、「大排檔」。 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政府逐步放寬防疫規定影響,政府和活動主辦單位宣布所有大型活動及非必要聚會得以恢復,當中取消了新春花車巡遊及賀歲煙花匯演。
公眾假期: 政府休假表
本表列出香港的所有公眾假期,其中13天同時是法定假日,則以黃色顯示。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公眾假期如與星期日或其它公眾假期重疊,會於下一個工作日補假。 根據香港條例第一百四十九章《公眾假期條例》,除了一般星期日假期外,每年會有合共17日的公眾假期。 公眾假期2025 因此,如有關假期遇上星期日,政府會將其翌日定為補假,且只會在憲報公佈其補假為年度公眾假期。 香港政府規定所有雇主,無論在發生任何事情的情況下都需要時刻承認這些假期。
根據《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七十九條第四款規定,如公眾假期與星期六或星期日重疊,則於下一工作日獲得補假。 現時的補假日由澳門行政長官作出批示,而公眾假期表發佈的同時也將連同已批示的補假日一起發佈[參 公眾假期 16][參 11]。 當時洋人的假日包括公曆新年、復活節、英皇壽辰及聖誕節;而華人的假日則主要為農曆新年及冬節,而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及節氣,也會進行一些應節的活動,但是不會放假。 這6天假期就是「法定假日」,因初期實施時的適用對象關係,所以也俗稱「勞工假期」、「工廠假期」等[33]。
澳洲全年都有不少公眾假期,期間銀行、公司與部分商店都會休息。 如您打算在這些旺季到澳洲旅遊,建議提早預訂內陸航班機票、旅行團與住宿,以防預訂爆滿。 補假日的制度則是由2019年起開始,由澳門行政長官直接批示准予政府部門放假。
其後英國取得九龍、租借新界,地理上以大香港(英语:Greater Hong Kong)稱香港全境,以分別香港島和香港仔。 官方英文初期拼作「Hongkong」,戰後「Hong Kong」成為通用拼法。 統治香港的政府稱為香港政府(Hong Kong Government或Government of Hong Kong),日本語則作「香港政廳」。 如果你不能讓外傭在假期中休假,你應該不少於48小時前先通知他,並在60天內提供替代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