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的脂肪含量低,几乎不含肥膘,蛋白质含量高,喜欢吃瘦肉的伙伴推荐你买菲力。 菲力这块肉牛平时几乎运动不到,所以肉质纤维非常细腻,口感鲜嫩。 提提大家,一般高品質的肉眼/西冷牛扒最好不用超過5成熟,要好好掌握熟成的程度,才能食出真正肉眼/西冷牛扒的味道。 正所謂工多藝熟,大家就多多親自下廚,慢慢就可以成為住家的牛扒廚神。
西施牛柳扒,肉質細嫩富嚼勁,可媲美肉眼,但中間夾著一道筋為其特色。 也有大廚刻意留下中間的筋,營造帶筋帶肉的口感,做中式燉煮、焗烤、香煎,很受食客喜愛。 肉眼扒 西冷牛排的标志性特征是它是带一条肥边的,西冷牛排瘦肉较多,瘦而不柴,因为这部位牛会经常运动到,所以非常的有嚼劲,喜欢吃比较有嚼劲的牛排的伙伴,推荐你试一试西冷牛排。 肉眼扒 Delmonico牛排的统一认知是一块厚切的肋眼,厚度可以超过5CM,至于是否带肋骨,则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作为牛排最经典的配菜选择,这一土豆并不是指生活中常见的土豆,而是指身形更小巧的小土豆。
肉眼扒: 日本A5和牛西冷扒 – 200g
AUS-MEAT 屬於較舊的評鑑標準,主要評鑑的項目有油花分布、肋眼肌的脂肪厚度、面積、脂防顏色、肉質顏色。 肉眼扒 但加拿大將牛隻成熟度視為評級重要的指標,只要牛隻發展過於成熟,不管油花分布程度BMS或是肉質軟嫩程度極佳,仍會被評為D級。 肉眼扒2025 二是,美國牛隻成熟度對美國USDA評級影響不大,只要他的油花分布程度BMS不錯,仍會被評為U.S.Prime等級。
最後,牛柳 Tenderloin ,或Fillet,是牛的腰脊中的 T-骨切出來的肉,肉質最嫩滑,但價錢亦較貴。 至於脂肪含量方面,以西冷含最低脂肪,其次是牛柳,T骨扒,最肥是肉眼扒。 根據加拿大牛肉協會 Canadian Beef 資料,Rib Eye 的脂肪含量比 Sirloin 高三倍! 日本的牛排等级标准,是按照牛的可食用率(可食用牛肉的占比)、大理石纹来划分的,总共分为15个级别。 其中,可食用比率分为A、B、C三个级别,大理石纹分为1~5这五个层级,也就是分为A1~A5、B1~B5、C1~C5。 而且西冷牛排的外观非常具有辨识度,通常在牛排的外沿有一圈带肉筋的脂肪,整体形状呈长条形,脂肪一般都集中分布在边沿部分,很容易就可以把西冷牛排和肉眼牛排区别开来。
肉眼扒: 美國極黑和牛 Snake River Farms and Double R Ranch
而正式开始煎牛排前,平底锅一定要预热到合适的温度,才能让牛排发生美拉德反应,通常以平底锅滴水汽化为准。 特优(Prime)虽然是美国牛排的最高等级,但产量仅仅占市场份额2%,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几乎全部用来供应给美国的高档餐厅、酒店,在国内市场上基本见不到。 肉眼扒2025 国产牛排一般出自东北地区、内蒙地区、新疆地区,进口牛排则一般产自澳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地。 从价格方面来说,因为谷饲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谷饲牛肉要比草饲牛肉贵;从口感方面来说,草饲牛肉的口感相对较硬,没有谷饲牛肉的多汁体验。 草饲牛肉来自天然草原上放牧饲养的牛只,饲养时间长,由于运动较多,所以草饲牛肉的肉质相对精瘦,脂肪较少,需要更高的烹饪技巧。
- 二是,美國牛隻成熟度對美國USDA評級影響不大,只要他的油花分布程度BMS不錯,仍會被評為U.S.Prime等級。
- Delmonico牛排的统一认知是一块厚切的肋眼,厚度可以超过5CM,至于是否带肋骨,则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 肉眼牛扒屬於肋脊部位,脂肪比例較高,油花豐富,味道甘香,口感軟腍,肉味較西冷牛扒淡;西冷牛扒屬於後腰脊部位,較有嚼勁,肉味比肉眼濃郁,油花不算多,但分佈平均,而且有彈性。
- 要進一步鎖住肉汁,必須上碟前加一小塊Anchor牛油煎牛扒,牛油加熱有助肉邊份外焦脆!
- 顧客第一:以顧客為本,著重意見回饋,由肉室幫你格到最抵價,食品質素我地幫你睇到實。
- 煎牛扒 – 以肉眼/西冷牛扒厚度2cm為例,如要5成熟,每面煎約3分鐘;如要7成熟,每面煎約4分鐘 (要視乎厚度大小,自行加減時間)。
- 牛柳:牛柳位於牛隻西冷位置的下方,由於一頭牛只能切出一條牛柳,故價錢是眾部位中最高。
我们有的时候也会听到眼肉芯和眼肉盖的说法,跟眼肉有什么区别,那是不是有人在挖坑呢? 其实这个跟切割方法有关系,即使是澳洲的同一个屠厂,有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切割。 創新:「Beyond imagination, beyond your taste buds」,不斷改善食物和服務質素,讓顧客得到比享受美食以外更多的體驗。 熱誠:向世界各地搜羅高品質食材,推廣優質食材到不同階層的人,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顧客第一:以顧客為本,著重意見回饋,由肉室幫你格到最抵價,食品質素我地幫你睇到實。
肉眼扒: 煎牛扒知識4.邊款牛扒最抵食?
而且牛排两面煎好后,牛排的四边也需要煎制,这样才能更好的锁住汁水。 如果你喜欢吃瘦肉多一点,那就选草饲牛排;如果更喜欢鲜嫩多汁的口感,那就选谷饲牛排。 相比肉眼牛排,西冷牛排是因鲜明的嚼劲口感而闻名,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西冷牛排吃起来没有肉眼牛排嫩,花纹也不如肉眼牛排丰富,但口感嚼劲更好,因为它的肉质相对较硬,也就是口感比较柴,吃起来特别有咀嚼感,所以更适合牙口好的人吃。
- 作为牛排最经典的配菜选择,这一土豆并不是指生活中常见的土豆,而是指身形更小巧的小土豆。
- 又稱肌內脂肪 Intramuscular fat,屬於看的見的不飽和脂肪,是為了儲存能量在肌肉中。
- 其實西冷是牛的腰脊部分,還有分前腰脊 Striploin 和後腰脊部分 Sirloin。
- 從上圖可見,較低脂的有5個部位,包括:側腹、西冷、後腿、牛柳和腹肉。
- 蔬菜沙拉除了可以充当主菜,还可以作为主菜的配菜,搭配牛排一起吃,清脆凉爽的蔬菜沙拉会化解牛排略微油腻的口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肉室的產品主要為急凍肉類和海產,亦有售賣即食產品、包裝小食及甜品等,未來亦會不斷搜羅更多優質的新產品,讓更多香港人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 但她最推介的是封門柳(hanger steak),因為比牛柳更低脂,肉味更濃。
簡單來說,評分員會拿著「牛肉脂肪交雜基準 肉眼扒 肉眼扒 BMS」,然後與牛的肋眼肌作比對,比對瘦肉中脂肪斑紋Marbling的含量,進而做出分級。 肉中间有一块脂肪,因酷似眼睛,所以叫眼肉牛排嫩度仅次于菲力牛排,肥瘦比例均衡,雪花丰富。 眼肉牛排把鲜嫩和嚼劲平衡到恰到好处,丰富油脂的味道甜美又饱满。
肉眼扒: 煎牛扒知識8.煎牛扒要落牛油?
而关于牛排的品种,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牛排的品种主要是安格斯牛、和牛这两大牛种。 安格斯牛是英国古老的肉牛品种,因其肉质鲜美多汁,含有较高的脂肪量,被许多国家引进,目前比较知名的是澳洲安格斯牛、美国安格斯牛等。 牛柳:牛柳位於牛隻西冷位置的下方,由於一頭牛只能切出一條牛柳,故價錢是眾部位中最高。
肉眼扒: 美國 穀飼安格斯牛仔骨 300g +/- (約3件)
從上圖可見,較低脂的有5個部位,包括:側腹、西冷、後腿、牛柳和腹肉。 肉眼扒2025 以每100克生肉計算,脂肪最低的是腹肉,只有6克;其次是西冷和後腿,均為7克。 至於較高脂的首5位則包括:牛腩、肉眼、肩胛肉眼、牛舌、T-骨。 以每100克生肉計算,最高脂的是牛腩,有27克脂肪;其次是肉眼,有22克脂肪。 利用Anchor牛油製作牛油清,有效避免變焦之餘,而且更容易煮到專業級香脆金黃。
肉眼扒: 煎牛扒知識10.如何得知牛扒的生熟程度?
因为这一部分处于牛不会经常运动的上腰部,运动量较少,所以肉眼牛排的油花比较丰富,一般都是肥瘦相间,煎制好后既鲜嫩多汁,也有着牛肉本身的嚼劲,给人带来的口感层次极为丰富。 肉質分級,主要由肋眼肌的「脂肪交雜程度BMS」、「肌肉組成」、「肉色」、「脂肪顏色」,4項,作為評級標準。 肉眼扒即是肋脊肉,中心部位有一塊像眼睛一樣的的油花,因而得名。 和牛则是目前全球公认的优秀肉牛品种,牛肉自带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因此还被称为雪花牛肉,目前比较知名的是日本和牛、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是从日本引进和牛品种而培育出来的,分为澳洲纯血和牛、澳洲混血和牛,澳洲纯血和牛的品质在某一程度上甚至略有超过日本纯血和牛。
肉眼扒: 美國頂級安格斯斧頭肉眼扒(約1.2KG)
牛肉等級主要是由牛隻成熟度Maturity以及肋眼肌(第12及第13根肋骨間)的牛肉脂肪交雜基準 BMS ,這2種因素來決定。 肋眼是属于基本切割的牛排部位,所以在大部分牛排商家都能买到。 既然属于经典牛排部位,当然价位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仅次于菲力。
肉眼扒: 評級怎麼沒有牛隻的成熟度?
但自从澳洲引进和牛品种后,培育出的澳洲和牛的肉质等级要远远超过M9,所以,目前市面上出现了M10~M12这三个等级,通常都是用来给澳洲和牛肉评级。 牛肉的脂肪分布與數量,與牛隻的品種習習相關,和牛Wagyu與安格斯牛Angus的油脂含量是所有牛隻中相當出眾的,有數據顯示,這兩種牛,平均比其他品種的牛多了10%的脂肪。 加拿大的牛排等级标准是根据牛肉的成熟度、脂肪纹路等方面分为13个级别:Prime、AAA、AA、A、B4、B3、B2、B1、D4、D3、D2、D1、E。 肉眼牛排属于牛背肌的一部分,位于上脑和西冷之间,取自牛肋骨边上的肉,又被称为肋眼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