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柏傲灣2A座亦有一名30歲男子確診,感染源頭不明,於本月23日發病。 鯉魚門邨一期所有大廈為2000年版第三代半和諧式,於每層大堂位置設一條平衡陣,單位廚廁改為類似新和諧式的設計、但單位面積不變。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向西南單位則主要望公園以至東區走廊周邊樓景;而向東或東南單位,部份近望嘉亨灣或逸濤灣,部份單位會望愛秩序灣公園和東濤苑周圍樓景。 要留意屋苑某些座數由較接近或面向東區走廊,會受噪音問題影響。 本網站使用 鯉魚門邨鯉隆樓 cookie 鯉魚門邨鯉隆樓 來協助我們改進為您提供的服務。 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私隱權政策和我們對 cookie 的使用。 要了解網站如何使用 cookie 以及如何管理它們,請閱讀服務條款和私隱權政策。
鯉魚門邨鯉隆樓: 香港大廈搜尋
馬環村亦被稱為「媽山村」、「媽環村」,意思為「娘媽(天后)廟所在的山村」,是19世紀末由石匠建村。 [4]三家村因由三家人建村而得名,但三家人是指哪三家人則說法不一。 村民的祖先在19世紀中葉由廣東梅縣一帶移來,務打石業。 村內有同福堂、同泰堂、同利堂、三和堂四個石礦場,並設有小碼頭供運送石材之用。 由於當時該處與九龍市區隔絕,居民倚靠街渡或自行划小艇到筲箕灣出售農產及購買日用品[5],直到鯉魚門道和觀塘道在1950年代相繼開通。 鯉魚門(英語: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1],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與西面入口的汲水門遙遙相對。
- 鯉魚門已有逾150年歷史,過去大部分村民都是農夫、漁民和礦工;至60年代,漁村才開始出現菜館,並逐漸發展成為海鮮美食區。
- 計劃有望於2020年下旬開展工程,並於2022年至2024年分階段完成[6]。
- 此外,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將在第一期落成後設立,設於啟鑽商場2樓,並於2022年6月30日開始營運[8]。
- 1967年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和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提及的觀塘村站(Kwun Tong Tsuen Station)以本邨命名。
- 本網站使用 cookie 來協助我們改進為您提供的服務。
- 該大廈在過去14日另有一宗確診個案,該名37歲女子,早在本月16日發病,25日確診,感染源頭不明。
○八年十月,鯉隆樓住戶向房署投訴「住得太擠迫」,僅五個月後,即在今年三月,房署推出「區域調遷計劃」,安排一百五十個油麗邨單位及二百五十個藍田邨單位,接受區內住戶調遷申請。 房署亦安排住在鯉隆樓二十一點八三平方米單位的一百零八個三人家庭,任選三十點八九平方米的單位,比鯉隆樓居所面積多達四成。 原本是鯉魚門廣場第二期的商場-大本型(Domain)位於高超道38號(曾以「天域」為建議名稱、後來改為現稱),於2012年9月29日開幕,由房委會所擁有(並非領展擁有)。 而項目其餘部份因為發展及落成年期較後、適逢領展在公眾之間引起爭議而沒有打算出售予領展,目前均由房委會管理及擁有,加上房委會建成後將餘下部份的商場另行命名,故此與原來的鯉魚門廣場已經沒有關係;不過鯉魚門廣場與大本型之間皆有三條天橋緊密連接,各分佈於1樓和2樓。
鯉魚門邨鯉隆樓: Lei Lung House, Lei Yue Mun Estate 鯉魚門邨鯉隆樓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社區康樂設施方面,屋苑除了毗鄰西灣河遊樂場、西灣河海濱公園、鯉景灣休憩公園、港島東體育館及香港電影資料館外;附近另有愛秩序灣公園、西灣河體育館、西灣河文娛中心等供公眾使用。 此外,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將在第一期落成後設立,設於啟鑽商場2樓,並於2022年6月30日開始營運[8]。
- 鯉魚門(英語: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1],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與西面入口的汲水門遙遙相對。
- 商場標誌為三條不同顏色的鯉魚在游泳(寓意及呼應商場名稱「鯉魚門」),並寫上「鯉魚門廣場」「Lei Yue Mun Plaza」字樣,但其後已被領展移除。
- 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著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
- 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
- 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係)。
- 啟鑽苑及毗鄰啟翔苑,均採用了階梯式樓宇高度遞變設計,在充分善用土地發展潛質的同時,亦讓建築物錯落有致,並與鄰近的樓宇布局保持和諧協調。
部分大廈亦出現新增3宗確診個案,例如屯門山景邨景安樓,涉及3名女住戶,年齡介乎47至75歲,疑與早前兩宗確診個案有關連,該大廈過去14日累計5宗個案。 1967年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和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提及的觀塘村站(Kwun Tong Tsuen Station)以本邨命名。 鯉魚門邨鯉隆樓 景觀方面,「觀」字閣和「逸」字閣向東北單位,享有遼闊海景,遙望油塘沿岸景致;「怡」字閣、「安」字閣部份座數及觀海閣向西北單位亦有開揚海景,遠眺九龍灣至啟德一帶景色。 不過樓盤毗鄰西灣河遊樂場(內設多個網球場)及港島東體育館,方便住戶前往使用。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427至765平方呎,樓底高度普遍為8呎或8呎1吋,間隔包括2房2廳、3房2廳(連套房)兩種,客飯廳一般以曲尺廳、長形廳、左右廳開則。
鯉魚門邨鯉隆樓: 地下低層(LG)
名字是來自商場以南約1公里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 九龍東的鯉魚門位於觀塘區魔鬼山及酒灣一帶,為九龍十三鄉、四山之一。 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著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
鯉魚門邨鯉隆樓: 樓盤資料
1960年代開始,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 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係)。 鯉魚門邨接近鯉魚門海邊,加上在鯉魚門海峽一帶的樓宇只是以較矮的工業大廈和住宅(包括村屋)為主,所以鯉魚門邨大部份向南的單位皆可遠眺港島東岸的景色。 第三期(鯉旺樓)已於2016年落成,提供443個單位,認可人口將有1,040人,並且增建2個社區遊樂場及重置欣榮街巴士總站。 鯉魚門邨以北有一個同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且同樣以「鯉魚門」命名的領展商場——鯉魚門廣場(兩者皆有天橋連接),但該商場其實是油美苑的基座,這種公共屋邨與同名房委會商場分離的情況在香港絕無僅有,唯當中原因無從稽考[註 1]。 鯉魚門邨(英語:Lei Yue Mu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56NR[2],鯉旺樓則為KT10[2],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名字是來自屋邨南面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此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及管理。
鯉魚門邨鯉隆樓: 鯉魚門晉朗綜合復康服務中心
屋苑連同旁邊的居屋屋苑啟翔苑皆由房屋署總建築師(五)負責總體設計,並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詳細設計。 鯉魚門邨鯉隆樓 總承建商為新福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個屋苑現時由卓安物業顧問有限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鯉魚門廣場第一期樓高四層,設有中央空調系統,於2001年底落成,2003年3月9日正式開幕[1]。 面積達9,100平方米,設各種零售服務、大型超級市場、中式酒樓、特色餐廳及便利店等。 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為商場設計[2]。
鯉魚門邨鯉隆樓: 商場簡介
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屋苑第二期原先預作出租公屋,為配合綠置居管理安排,房屋署將第一期啟宏閣3樓的屋邨辦事處面積加建擴大,並於第二期啟湖閣地下另設屋苑管理處管理綠置居樓宇、並於原本預定作為互助委員會的房間轉為業主立案法團辦事處及技工工場,以及刪除光伏電池板和相關機房[5]。 2021年1月11日,政府宣佈將第二期公屋納入「綠置居2020/21」,翌日向黃大仙區議會提交文件正式命名所有住宅樓宇,但基座商場名字未有同時公佈[5],直至商場進行招標才得悉名為「啟鑽商場」。 第二期綠置居已於2021年5月28日至6月10日間接受申請,並於同年8月10日進行攪珠,隨後於10月29日起開始選單位,而關鍵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 而第一期出租公屋已於2021年7月預配,於同年10月19日起入住。
鯉魚門邨鯉隆樓: 鯉魚門邨鯉興樓 Lei Hing House, Lei Yue Mun Estate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更新的確診者住宅大廈名單,九龍區個案佔約一半,當中深水埗區佔12宗,而深水埗大埔道華僑大廈多5人染疫,其中3人是女童,疑與早前同大廈另一宗確診個案有關。 鯉魚門道邨於1973年之前稱為觀塘政府廉租屋邨,共有7座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於1962年落成,此等大廈與第三型徙置大廈類似,惟兩者的廚房設備有分別。 該邨在1997年10月31日正式拆卸,經過重建後,成為現時鯉安苑。 香港島的鯉魚門位於東區筲箕灣阿公岩一帶,曾經是香港防守要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香港保衛戰曾被日軍猛烈攻擊。 現時,該處的防衛設施已改建成香港海防博物館,而原有的鯉魚門軍營,其大部份被改建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博物館與度假村中間則被東區走廊分隔。 鯉魚門白沙灣填海後成杏花邨站與其上蓋物業杏花邨現址。
鯉魚門邨鯉隆樓: 相關資訊
有關香港政府部門正在進行詳細設計,及就項目工程進行有關刊憲的法定程序。 鯉魚門邨鯉隆樓 計劃有望於2020年下旬開展工程,並於2022年至2024年分階段完成[6]。 鯉魚門邨鯉隆樓 鯉魚門海峽兩岸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
鯉魚門邨鯉隆樓: 香港島方面
其他設施包括房屋署屋邨辦事處(設於啟宏閣三樓平台)、地庫停車場、業主立案法團辦事處和幼稚園。 鯉魚門邨鯉隆樓2025 至於衞生防護中心昨晚更新的確診者曾到訪處所名單,新增24間食肆,當中包括荃灣丸龜製麵、沙田吉野家、太和銀龍粉麵茶餐廳、將軍澳大家樂及上環美心MX等。 葵涌荔欣苑荔影閣新增3宗個案,當中30歲女住戶疑為源頭個案,另外2宗個案分別為32歲女子及29歲男子,列為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南區陽明山莊再有確診個案,該名58歲女子居於13座,於本月22日發病,感染源頭不明。
鯉魚門邨鯉隆樓: 香港島
本商場為油塘邨重建計劃的一部份-第五期,前身為油塘邨(重建前)第21、25及26座。 鯉魚門邨鯉隆樓2025 隨後房委會訂立名為「鯉魚門廣場發展規劃」,並且分為四個部份(詳見下文)、全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 新冠疫情持續,昨(28日)新增61宗確診個案,累計8,672人染疫。
鯉魚門邨鯉隆樓: 鯉魚門
第一期商場位於屋苑第一期基座,設三層零售樓面,向彩虹道有一個大電視以及地舖,可供出租面積近4200平方米,亦在地庫設有一個街市,預計於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中分兩階段落成啟用;第二期商場提供近4200平方米出租面積,預計將於2023年落成[7]。 成功調遷的逾百戶公屋戶是鯉魚門邨鯉隆樓居民,鯉隆樓○七年入伙,是同邨四座樓宇中最新落成的一座。 鯉魚門邨鯉隆樓2025 該樓單位比舊的和諧式公屋單位細,人均居住面積由七點六平方米減至約七平方米,加上房署在配屋時的標準混亂,以鯉隆樓三人住戶為例,有些入住二十一點八三平方米的細單位,有些則獲分配三十點四平方米的大單位。 兩者的人均居住面積,分別是七點二七及十點一平方米,相差二點八平方米。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是香港一項建議中的計劃,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九龍東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並且提升其旅遊吸引力。
鯉魚門邨現時共設5座,分別於2001年、2002年、2007年及2016年落成。 與此同時、此邨亦正在加建兩座住宅;該等樓宇已於2021年12月列入綠表置居計劃,並更名為「高宏苑」,預計將於2022年發售,2025年落成。 啟鑽苑及毗鄰啟翔苑,均採用了階梯式樓宇高度遞變設計,在充分善用土地發展潛質的同時,亦讓建築物錯落有致,並與鄰近的樓宇布局保持和諧協調。 兩苑的住宅大廈外牆的顏色取材自舊大磡村街景元素,包括鐵鏽(橙色)、木材(米色)、植物(綠色)、金屬鋅(藍綠色)和磚石(灰棕色)。
生活配套方面,樓盤部份座數於地下設有「蘇豪東」,為酒吧及各式特色餐廳之集聚區;另有超級市場與日常用品連鎖店等店舖。 此外,於太安樓及港鐵西灣河站一帶,有不少民生商店、食肆,銀行、商場、熟食中心及街市亦一應俱全。 房屋署發言人證實,首次在藍田及觀塘南區推出「區域調遷」計劃,但否認是為紓緩擠迫戶問題,也不承認調遷與單位設計及配屋出錯有關。 申請住戶的居住密度愈高,則愈優先揀樓,若居住密度相同,則以人數較多的家庭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