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肇事劏房單位有否曾進行驗窗維修,經民聯深水埗區議員梁文廣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查詢表示,因窗戶屬私人物業一部分,一般的大廈整體維修工程並不包括在內,須業主自行決定安排驗窗或維修。 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指,該署於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及「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前者涉及開支共1.7億元,並於去年12月結束;目前約有3,800幢樓齡30年或以上三無大廈,當中約1,080幢成功招募居民聯絡大使。 體育發展方面也非常重要,中國香港代表隊於東京奧運會取得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金、兩銀和三銅成績,並於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及第14屆全國運動會全力以赴,成績有目共睹,令香港市民引以為傲。 多謝立法會,我們早前也有爭取,我們加快興建香港體育學院的新設施大樓,爭取在2024年年中完成工程。 我們會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三億元的運動科研資助計劃,透過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能力。 大南區的「三無大廈」問題嚴重,家居垃圾亦沒有人收集,導致安全及衛生問題。
此外,當局亦在廣東道介乎佐敦道及西貢街新設流動採樣站,居民吳先生指,區內有不少南亞裔人士聚居,故對小區爆疫不感意外,他又指,近日從區議員口中及新聞才得知自己大廈需做強制檢測,認為當局應該在涉事大廈當眼位置張貼相關公告。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報告指出,有關成立或恢復法團運作的服務量目標,提供顧問服務的承辦商整體數字都超過目標,但計劃只能為3820幢大廈當中14%的大廈,成立或恢復法團。 這場四屍五命大火疑因劏房衍生的問題阻礙逃生,三成四受訪市民直指劏房增加潛在危機;三成二批評港府懶理劏房問題;三成一批評當局無決心打擊。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對於存在已久的「三無大廈」問題,四成受訪者指港府監管不力,導致不少問題產生;三成一直指當局協助組織法團不力。 康文署於去年推出一站式網上資源中心康文署寓樂頻道,在疫情中更見其成效,作爲大眾隨時隨地接觸體育文化資源的橋樑,更有效地推廣康體與文化藝術,寓教於樂。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口岸車場有預約無位泊 議員倡對超時車輛採遞增式收費
因應研究結果,市建局特別在公眾及持份者兩個層面,制定一套宣傳計劃。 市建局積極協助「三無大廈」申請個案的業主,以及透過非政府機構的合作伙伴,為有需要協助的樓宇業主申請樓宇復修計劃,及在籌組維修工程的會議上提供文書支援服務。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2025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2025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此等支援服務均發揮了「起動」作用,至今已收到逾100宗協助公契審視的要求,並成功促使12幢舊樓業主成立法團。 「三無大廈」的問題可追溯至1950年代,隨着當年工業發展帶動香港經濟增長,不少發展商在市區興建多層大廈,並以分層方式出售樓宇單位,取代以往全幢樓宇買賣,令更多市民可以置業。
- 舒明表示,現時油尖旺民政處和區議會已共同進行數年的「地區行政主導計劃」,改善「三無大廈」公用地方衞生及消防問題,「聯廈聯管」先導計劃可以說是優化版,一併解決清理垃圾、加強治安及更新消防系統等多個問題,「只要政府肯做,先導計劃可以立即推行」。
- 民政事務總署及/或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就每個申請的審批保留最終決定權 。
- 信封面註明「物業管理業界(環境衞生和保安人員)抗疫支援計劃「三無大廈」清潔及保安人員(資助申請)」)。
- 如申請人已提交申請但於提交後2星期未有收到電話短訊確認,請聯絡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作出查詢。
- 諮詢及法定組織青年成員的整體比例亦已從2017年的7.8%增至2021年年中的14.8%,非常接近本屆政府訂立的目標,即15%。
- 在過去一年多疫情期間,民政總署及地區民政處加強了為舊樓及「三無大廈」提供的清潔支援服務,共同抗疫。
-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今日(1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揭露三無大廈,衛生欠佳等問題。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北角東發大廈C座早前錄得多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疑與大廈單位共用天井,容易造成垂直傳播有關。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昨日在電台表示,不少舊式樓宇共用四面圍封的天井,情況如同煙囪一樣,導致空氣垂直上升。 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表示,圍封式天井有煙囪效應屬自然現象,認為應思考在疫情期間如何預防相關情況。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相關新聞
以下將比較荃灣舊區套房(擁有獨立廚廁)和附近兩條公共屋邨--福來邨和石圍角邨,數字乃2009年數字。 其實,「無差餉」和「無獨立電錶」是重覆的描述,因為後者都是租客,都不用交差餉。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2025 事實上,該區過去亦曾發生過假難民毀鐵閘的事件,麟祥街一幢三無大廈的鐵閘,於2016年被一名持行街紙的巴基斯坦籍男子用力搖晃,及以螺絲批將鎖頭撬毀等方式毀壞,目的疑為方便出入。 作案過程被大廈其他住戶安裝的針孔攝錄機拍下並且報警,該名巴漢最終被捕。
- 該宗四屍五命奪命火警的唐樓亦涉及劏房問題,疑阻礙居民逃生,三成四直指劏房增加潛在危機;三成二批評港府懶理劏房問題;三成一則狠批港府無決心打擊。
- 其中深水埗區就有多達八百幢這類大廈,主要在鴨寮街一帶,區內八成爆竊案均在該範圍內發生,成為黑點。
- 居民聯絡大使會協助居民商討和處理日常的大廈管理事宜(例如大廈的清潔、保安及消防安全等),以及鼓勵居民分享大廈管理的經驗和知識。
- 「三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及「無」管理公司的大廈,俗稱為「三無大樓」。
- 康文署於去年推出一站式網上資源中心康文署寓樂頻道,在疫情中更見其成效,作爲大眾隨時隨地接觸體育文化資源的橋樑,更有效地推廣康體與文化藝術,寓教於樂。
起火唐樓屬於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及無維修的「三無大廈」,四成受訪者指摘港府對「三無大廈」監管不力,產生不少問題;三成一認為,港府協助組織法團不力;兩成七更認為因為「三無大廈」難管理,當局索性不管。 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建議政府參考過往經驗,成立一個類似樓宇更新大行動及優化升降機計劃的基金,並由政府注資,以助推動「聯廈聯管」先導計劃,讓有需要的業主申請有關撥款。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2025 「三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及「無」管理公司的大廈,俗稱為「三無大樓」。 「三無大樓」的業主過往在樓宇老化,甚至出現結構問題時,業主才急急啟動招標維修程序,但卻因大廈缺乏業主立案法團及管理公司,業主們對籌組維修的工作不知從何入手。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政府措施
經民聯建議政府設立「聯廈聯管」先導計劃,由民政事務處招標聘請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一些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無物業管理公司的「三無大廈」。 該黨建議在油尖旺大南區實行為期一年的先導計劃,令居民感受治安及衛生問題得到改善,其後有動力自行組織業主立案法團,繼續承擔物業管理責任。 李思敏又質疑,民政總署自2011年起推行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顧問服務計劃),認為雖然該計劃委聘專業物管公司,協助業主成立法團和申請資助等,但只屬一次性的服務。 在計劃下,以大南區為例至今仍有200幢三無大廈未成立法團,而油尖旺區只有97幢大廈成立或重新啟動法團。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太陽民調:三無大廈懶監管 政府布城市炸彈
在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見證下,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署)署長陳甘美華今日與「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的兩間中標公司簽署合約,標志計劃正式開展。 李思敏希望,由政府牽頭將社區的「三無大廈」統一管理,能做好三方面的基本管理,其一是做好清潔衛生管理,讓住戶可以妥善處理好生活垃圾;其二是做好基本的保安服務,為 「三無大廈」安裝鐵閘、閉路電視監察系統等基本保安設施;其三是做好大廈的維修管理。 對於政府早前宣布最快4月19日復課,李慧琼認為政府須持續支援基層市民。 她指不少基層市民在疫情下,面對失業或開工不足等情況,生活艱苦,難以花費大量金錢在防疫物品之上,民建聯一直關注他們的狀況並予以支援,而政府作為抗疫主體責任者,宜更積極主動支援基層家庭,尤其復課在即,政府應考慮如何更有效支援基層學童。 政府今天起陸續開始向全港住戶派發「防疫服務包」,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聯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及九龍城區議員林德成等人,到紅磡舊區的「三無大廈」向住戶派發「防疫服務包」。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議員批管理「三無大廈」計劃成效低 徐英偉解話遭石禮謙籲勿「遊花園」
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表示,由於烏克蘭戰爭,以及存在被俄羅斯執法機構任意逮捕或騷擾的風險,要求正在俄羅斯居住或旅遊的美國公民,立即離開俄羅斯,並呼籲美國公民不要前往當地。 大使館表示,俄羅斯安全部門以莫須有罪名逮捕美國公民,拘留和騷擾在俄美國公民,拒絕給予他們公平和具透明度的待遇,並在秘密審判中或在沒有提供可靠證據的情況下將他們定罪。 當局又對美國公民宗教工作者任意執行當地法律,並對從事宗教活動的美國公民展開可疑的刑事調查。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上月表示,已對一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公民提出刑事訴訟。 美國一再警告公民離開俄羅斯,對上一次公開警告是在去年9月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局部動員之後。 陳甘美華介紹計劃的內容時表示,計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樓齡三十年或以上的住宅大廈或綜合用途大廈、單位的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不高於十萬元、大廈的公用地方失修或破損而需要進行保養及維修工程,以及尚未成立法團或法團已停止運作。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狙擊爆竊黑點 天眼計劃建功 深水埗三無大廈零罪案
李思敏認為,要解決「三無大廈」的問題,她建議政府牽頭做好「三無大廈」的統一管理,包括做好大廈維修管理、清潔衛生管理、安裝鐵閘和閉路電視監察。 此外,各區民政處亦已分別致函區內法團,提醒他們加強大廈清潔工作,如大廈有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應遵從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相關指引,為大廈進行清潔和消毒。 出席記者會的街坊張先生說,現時居住在基隆街的「三無大廈」樓齡達40多年,石屎剝落情況嚴重,大廈業主不願承擔清潔費用及法律責任,故無法成立法團,難以改善大廈公用地方差劣的衛生情況。 他對經民聯提出的「聯廈聯管」先導計劃表示十分認同,可以協助區內小市民管理大廈,改善治安及衛生情況。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是市建局與房協自2011年4月1日共同管理的一站式服務,向合資格的私人住宅/商住樓宇提供樓宇復修技術支援及財政資助。 因應政府2011年發布《市區重建策略》中提到「樓宇復修」為市建局兩個核心業務之一,市建局逐步擴展其樓宇復修服務範圍。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三無大廈」維修難 業主盼政府協助
【星島日報報道】有區議員關注「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及無管理公司的大廈,出現衛生及治安等問題,並建議政府在現有的「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基礎上,增設「聯廈聯管」先導計劃。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經民聯油尖旺區議員李思敏指,「三無大廈」因欠缺妥善管理,導致出現衛生及治安等問題。 她又指,政府在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為合資格的舊樓業主聘請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意見及跟進服務,但只屬一次性服務,而且成效不高。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議員批管理「三無大廈」計劃成效低 徐英偉解畫遭石禮謙籲勿「遊花園」
余珍指出,政府多年來有嘗試改善此類大廈的問題,如民政總署2011年推出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邀管理公司協助大廈成立法團及安排維修,惟計劃只屬一次性服務,實行不夠徹底,故這些大廈大部分仍缺乏恒常管理,很多問題未能杜漸防微。 三無大廈聯廈聯管 一波接一波的疫情,對香港經濟和民生造成廣泛影響,但亦是一個契機,讓不少舊樓業主關注到自身樓宇的衛生和安全問題,願意踏出第一步,透過組織法團,最有效統籌大廈管理,申請市建局樓宇復修資助,為大廈公用地方進行維修保養工程,維護樓宇安全。 過往,測量業界不時協助政府和市建局處理舊樓復修個案,以及組織法團的工作,而社會上仍有不少舊樓,即使相關業主有意做好樓宇管理和復修,卻因種種問題未能成功籌組法團,個別業主根本無法處理大廈日久失修、喉管亂駁,導致居住環境惡劣等問題。 今年初,新冠病毒第四波疫情爆發期間,佐敦、油麻地及深水埗等舊區,相繼有「三無大廈」出現確診個案或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其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及居住者的健康風險,實不容忽視。 近日疫情持續,部分大廈(包括「三無大廈」)更有確診個案或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內。 有見及此,民政總署自二○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起為有需要的大廈加強相關一次性的清潔服務,至今已為超過140幢大廈(當中約一半為「三無大廈」)提供服務,預計於二○二一年二月底可為另外約70幢有需要的大廈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