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母廟到五桂山航空導航反射器,是這條路線連續上升得最多的一段。 約100米的海拔升幅,行起來不算辛苦,原因是梯級均等,不用費力地跨步,筆者一邊上山,一邊在心中向修整這路段的人致敬。 完成梯級後向山上的反射器走,不消數分鐘便到達五桂山頂的開揚位置,這亦是今次路程的最高點,山頂約304米。 由平田街向上看到藍田聖保祿中學,之後到安田街向左轉進入德田商場。 過馬路就可以往藍田公園,可算是「正式」起步。
及後一直沿着引水道旁的樓梯上升,途中經過普賢佛院,內裏供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及多名抗日義士靈位,曾多次遭政府逼遷,負責人劉建國更一度為此自焚,至今仍一直爭取原址重建。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茅湖山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茅湖山 城門水塘一向是一家大小假日的好去處,路線全程平坦易行又有絕美風景。 其中水塘旁邊有一大片白千層樹林絕對是美景之最,無數白色斑駁的樹幹極有特色,遇上水塘水位夠高的話,更可以拍攝到水浸白千層的唯美畫面。 城門水塘亦是香港野生猴子主要棲息地,行山時記得不要隨便餵飼和挑釁猴子。
茅湖山: 路線親民 可3小時內完成
再輕踏水泥徑,經墳地及照鏡環山山腰便到澳景路。 過了馬路,對面路口接上山徑,經過晨運地點續登上五桂山。 沿途下降至分支, 右轉行走清晰山徑直往茅湖山(左走可下降至馬游塘),續走山徑至茅湖廢堡。 再沿徑下走抵達水泥路,再左走前往靈實醫院乘小巴離去。 茅湖山 茅湖山(英語:Mau Wu Shan),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於將軍澳與馬游塘之間,海拔233米。
藍田公園分叉路口不少,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徐徐地由藍田公園爬升至「地母元君廟」方向行,登上石級就可接駁衛奕信徑第三段。 調景嶺茅湖山對山女別有意義,皆因此為第一次正式行山。 那年秋天,風高氣爽,選了這條新手二星級路綫試試腳,完成後滿有成功感,才開始行山這興趣。 整段路只約3.3公里,大份為石屎路或石頭鋪的梯級,尚算易行,可遠觀被封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茅湖山觀測台。 惟山高229米,此天氣下或有點挑戰,須帶備充足糧水。
茅湖山: 建築特色
經過普賢佛院後便繼續上山,及至一路口位會見到一個大鐵網並於中間被開了個大洞,旁邊的燈柱上有有心人寫著「炮台堡壘」的箭咀字樣。 茅湖山 及後沿路走著,未幾便來到茅湖山觀測台,俗稱「茅湖廢堡」。 由於日久失修,為安全起見早前廢堡已被加建鐵閘被圍封不准內進,大家可遠觀欣賞啦。 它是一級歷史建築物,建築年份不詳,是曾為中國士兵駐守的觀測台,用於觀察附近海峽活動,及與對岸佛堂洲稅關以信號燈、煙及篝火作聯繫。
現時茅湖山的遺址包括一座圓形石砌塔樓的下半部,以及一座長方型的鄉村式石屋。 兩棟建築物皆由深灰色的火山岩建造,估計由當地附近開採而來。 圓形塔樓應為一座瞭望塔,觀測人員能透過半圓形的窗戶毫無阻礙地觀測佛堂門航道。 該塔樓原有兩層高,現時第二層已倒塌,現存一條石樓梯,通到已倒塌的二樓。 茅湖山2025 歷史照片顯示塔樓原有一個類似中式帽子的拱頂,現時塔頂部分已不存在,原因不明。 所有門及窗戶已散失,只剩下石製窗框和門框。
茅湖山: 茅湖山
但不知是被政府忽視或鄰近社區的關係,塗鴉處處,垃圾遍地。 茅湖山 磚塊上寫上「愛護歷史文物」的字句正是破壞遺跡的劣行,真是遺憾。
- 由於日久失修,為安全起見早前廢堡已被加建鐵閘被圍封不准內進,大家可遠觀欣賞啦!
- 它的一級流域為長江流域,二級流域為長江幹流水系[1]。
- 其中水塘旁邊有一大片白千層樹林絕對是美景之最,無數白色斑駁的樹幹極有特色,遇上水塘水位夠高的話,更可以拍攝到水浸白千層的唯美畫面。
- 及後一直沿着引水道旁的樓梯上升,途中經過普賢佛院,內裏供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及多名抗日義士靈位,曾多次遭政府逼遷,負責人劉建國更一度為此自焚,至今仍一直爭取原址重建。
- 無奈茅湖觀測台因日久失修,現已被政府用圍欄封住,只能從外面遠觀。
[1]茅湖山山上建有一級歷史建築茅湖山觀測台。 茅湖山 茅湖山頂的標高柱特別短,只有0.38米高,比全港最短的餓死雞標高柱只高出0.02米。 山頂高229米,說難不難,現時依舊曆雖已入秋,但天氣仍酷熱,需量力而為。
茅湖山: 茅湖山观测台
十足蟹型的洞口吸引不少遊人前來打卡,假日可能需要排隊拍洞口,拍照時亦要小心受到海水洗禮。 茅湖廢堡外型獨特,結構保存完好,是見證時代變遷的歷史遺跡,實想不到離市區如此之近。 姑勿論廢堡的起源來歷,這個仍是可堪玩味的地點。
茅湖山: 調景嶺 茅湖山 新手遊廢堡
在五桂山山頂,用相機輕易把將軍澳、調景嶺、坑口、日出康城的「樓陣」及將軍澳一帶海景珍藏,迎住涼風極寫意。 好天的話可見西貢三尖之一釣魚翁,付出有限體能便有如此回報,不止吸引到年過半百的晨運客及一家大細,若有照明工具及充足準備,更可在此等待日落Magic Hour。 記得當時連行山鞋都沒有,穿了一雙較抓地的波鞋便出發了。 由調景嶺站起步,經過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便來到山邊一個「棉胎陣」,五顏六色好繽紛。 及後一直沿著引水道旁的樓梯上升,途中經過普賢佛院,內裡供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及多名抗日義士靈位,曾多次遭政府逼遷,負責人劉建國更一度為此自焚,至今仍一直取原址重建。 當年的山女,連一雙正式的行山鞋都沒有,穿了一雙波鞋便出發了。
茅湖山: 茅湖山石堡 一小時遠足山徑
廢堡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清朝時用作觀測佛堂門航道之用,亦有廢堡是二次大戰時期英軍的防衛設施之說法。 在魔鬼山炮台間穿插及五桂山的路段難度稍高。 若兼遊歌賦炮台,便是一條理想的古代遺跡路線。
茅湖山: 魔鬼山 五桂山 照鏡環山 茅湖山
登頂後可俯瞰將軍澳及坑口一帶,惟四周有樹叢包圍,視野不算十分廣闊。 有人會選擇一併到五桂山、魔鬼山等,但當時初嚐行山樂,便來點輕鬆的算了。 山頂高229米,說難不難,但天氣仍酷熱,需量力而為。 茅湖山 有人會選擇一併到五桂山、魔鬼山等,但當時初嘗行山樂,便來點輕鬆的算了。 香港審計署在2013年3月28日發表的第六十號報告書「古蹟及歷史建築物的保育」[2]中指出,截至2013年2月,該項一級歷史建築長期缺乏打理。
茅湖山: 茅湖山觀測台
建築物塌下的碎片早已被區議會移走,小部分則用作建造休憩長椅。 茅湖山(英语:Mau Wu Shan),是香港的一座山峰,位于将军澳与马游塘之间,海拔233米。 [1]茅湖山山上建有一级历史建筑茅湖山观测台。
茅湖山: 魔鬼山.茅湖山
茅山湖是一個位於中國湖北省黃岡市的淡水湖,面積約為2.39平方千米,屬於長江區。 它的一級流域為長江流域,二級流域為長江幹流水系[1]。 塔後的單層建築物估計為駐守該建築官員的總部或住所,以本地鄉村村屋模式設計,與圓形塔樓的風格極不相同。 這裡有兩個由海水天然沖刷而成的海蝕洞,雷音洞和蟹洞。
茅湖山: 行山新手遊調景嶺茅湖山 欣賞廢堡古跡
於藍田港鐵站A出口添置了食水及小量乾糧後,便在匯景商場往上乘電梯。 向前走不久,沿德田廣場指示牌離開商場,向左轉經平田邨服務設施大樓,上斜到平田街。 可選擇不同方向下山,最快捷或是向東靠近佛教正覺中學,不久便到達寶琳南路。 由五桂山緩緩走到茅湖山,每隔一會就見到岩石寫上「石堡」方向,引領住我們走到茅湖觀測台(茅湖廢堡)。 無奈茅湖觀測台因日久失修,現已被政府用圍欄封住,只能從外面遠觀。 舒適的梯級,總會令行山愛好者感到一份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