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山,見到左邊有一群光頹頹的椏枝,如在日落下,相信會有一番荒涼的美感,可惜行山當日多雲大霧,只見一片白茫茫。 而荃錦坳,正是位於大帽山與大欖郊野公園蓮花山中間一個坳位高原,荃錦公路穿梭其中。 同時,亦是麥理浩徑第八段終點,和第九段的起點。
要往荃錦坳郊遊,不妨可先到川龍這個地方,幫襯地道鄉村式茶居,飽餐一頓,試下大帽山腳涓涓清泉沖出來的山水茶,再加上品嚐一下鄉村風味點心,一日美好的時光由此開始。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原因是第九、十段的交匯點在田夫仔營地,既沒有交通工具,甚至要走出去也得大花時間。 荃錦坳大帽山2025 兩段路加在一起,路途雖長達22公里,但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下走或平走,無需消耗太多體力,甚至可以作緩步跑。 所以,如兩段一起走,由荃錦坳直到屯門,最為上算。
荃錦坳大帽山: A2 遠足研習採芙蓉
由此右轉(左方山徑可下走至大埔碗窰)沿塘畔徑至城門水塘,再走經菠蘿壩至城門道的小巴站完成行程。 後來,「荃錦坳」逐漸演變成包含坳口以南大帽山道和麥理浩徑入口一帶郊野公園設施範圍的地名。 大帽山道(英語:Tai Mo Shan Road)是香港新界中部大帽山的一條道路,連接荃錦坳荃錦公路和大帽山林道的西端(雷達站閘口),中途亦可通往扶輪公園及茶水亭[1]。 由山頂雷達站計起約三公里的大帽山道是限制道路,設有值崗閘口及停車場,只容許行人、單車及持有許可證車輛通過閘口直上山頂雷達站,一般私家車從荃錦公路駛至值崗閘口須於停車場泊車,遊人可徒步前行。
在分岔道左走﹝右方可往青年旅舍﹞,沿徑直登山頂的雷達站,續走麥理浩徑的車道再接山徑下降至鉛礦坳的涼亭。 荃錦坳大帽山 由此右轉至城門水塘﹝左方山徑可下走至大埔碗窰﹞,沿塘畔徑行走,最後走經菠蘿壩至城門道的小巴站。 荃錦坳(英語:Tsuen Kam Au),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南部,爲大帽山西脊禾塘崗西坡上的一個山坳,由於元朗區與荃灣區以大帽山道爲分界線,故山坳坳口位於元朗區內。
荃錦坳大帽山: 名稱來源
在部分山友心目中,「蓮姐」已經取代「荃錦坳」或「扶輪公園」兩名,成為此地地名。 茶水亭旁還有公廁,所以此地是登大帽山的最後補給站。 行了不久,發覺沿路都是向上,心裡可能懷疑資料的準確性,其實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初段,是沿著山脊而行,上山下山在所難免。
- 沿車道上行,在分岔道左走(右方可往青年旅舍),沿徑直登山頂的雷達站,續走麥理浩徑的車道至避雨亭(其左方有一道山徑可下走至梧桐寨)。
- 麥理浩徑第八段原本途經整條大帽山道,但自2009年10月1日起,閘口至荃錦郊野公園管理站的一段(標距柱編號M153至M156)改經禾塘崗,只有閘口至禾塘崗東端的一小部分仍途經大帽山道[3]。
- 我們循徑上走至高處,涼風在左側輕拂,在樹幹間窺視遠方景致,彷彿外面別有天地,便又心癢癢地離開主徑,尋那開揚風景去(嘻嘻,這是筆者遠足程式的預設反應)。
- 紀嘉文表示跑路跑到悶,未來會參與更多越野賽,長遠想挑戰100公里的山賽。
- 在部分山友心目中,「蓮姐」已經取代「荃錦坳」或「扶輪公園」兩名,成為此地地名。
- 鉛礦坳有涼亭及公廁,也位於幾條行山徑的交匯之間,是大休熱點。
大帽山道由扶輪公園至山頂路段狹窄,亦未設有街燈,一般只能容納汽車單程通過,故沿路多處設有避車處,遇上對頭車時,其中一方可能需要駛入避車處讓對頭車先行通過。 大帽山道沿路中央劃有一白色線,大霧濃罩時汽車需小心依白線行駛以免偏離道路。 由荃錦坳巴士站後的路線地圖牌起步,經過漁護署後續登山徑。
荃錦坳大帽山: 大帽山 (荃錦坳 – 城門水塘)
荃錦坳地勢較高,山勢陡峭,故一直以來都沒有人類定居,距離荃錦坳最近的聚居地爲南面的川龍村。 自1979年荃錦坳連同東西兩側的山嶺都被劃爲郊野公園後,香港政府便禁止於當地進行任何開發活動,僅有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坳口以南麥理浩徑附近闢建的燒烤場和觀景台等郊野公園設施,以及大欖郊野公園荃錦管理站。 先遊大帽山遠足研習徑再進入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然後往下行到川龍村考察西洋菜地,繞行帽南幽徑,經芙蓉山竹林禪院,訪「四面佛」後出荃灣。 全程絕大部分為下坡山徑,崎嶇路段需步行約25至30分鐘。 大帽山,又作大霧山,山高海拔957米,是香港最高的山峰。 史藉「新安縣志」中記載此山形如大帽子,故名。
- 今次遊記盡量避免與過去遊記重覆,先走荃錦自然教育徑往直昇機坪,由直昇機坪走小路下降往甲龍林徑山坳再走小路上轆牛嶺山頂並原路折返,返回甲林古道後接回麥徑再完成另一半的荃錦自然教育徑回荃錦坳。
-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其實我本身都鍾意跑山,但係因為驚受傷,所以就盡量避免參加山賽。平時如果夏天cross training(交叉訓練),我都會行下山、跑下山。」紀嘉文說表示跑路賽跑到有點悶,想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所以參加COROS 50公里越野跑賽。
- 今年初與「野外動向Hong Kong Discovery」的Jan及Tom訪問,順道同遊大帽山,由荃錦坳起步。
- 沿麥徑走,先行一段山路上785米高的四方山,之後基本上全程向下落山,初段落山並不急,大多是平坦的泥路,都算好行。
- 兩段路加在一起,路途雖長達22公里,但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下走或平走,無需消耗太多體力,甚至可以作緩步跑。
荃錦坳是個郊遊好地方,大片草坪可供野餐,亦有涼亭等休憩設施可供歇息。 距離燒烤場向山上走一小段不遠處是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可讓大家了解一下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自然環境及村民文化風俗,不時更有主題節目,家長們可留意哪類節目適合自己再參與。 而荃錦坳所在地亦有一條名為遠足研習徑的繞圈小徑,沿途的傳意牌可供行山入門朋友學習一下遠足郊遊的技巧及須知,是不錯的大小朋友一齊參與的學習活動。 大帽山荃錦坳 (KK020804)- 可到港鐵荃灣站乘搭九巴路線51號,在荃錦公路郊野公園管理站下車,向荃灣方向步行數十米再左轉入大帽山道,沿馬路上行到扶輪公園入口。 不過隨着年月流逝,「荃錦公路」和「荃錦坳」兩個名稱已經爲普遍香港人習慣使用,故回歸後的香港特區政府亦無意對此進行修正。 沿麥徑走,先行一段山路上785米高的四方山,之後基本上全程向下落山,初段落山並不急,大多是平坦的泥路,都算好行。
荃錦坳大帽山: 大帽山 (荃錦坳 – 城門水塘)
漸漸地,發現路上愈來愈多大石,彷彿走入石林,在大石間穿梭下降。 好天的時候,這段路向右可望城門水塘及葵涌,望前可見草山,望左則會見到大埔的觀音像。 路旁左邊有山徑通向大帽山觀景台,那是一片綠草如茵的山坡,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可俯瞰錦田平原,遠眺深圳;若往山頂望去,則可以見到「白波」雷達站。
荃錦坳大帽山: A2 遠足研習採芙蓉
是日大帽山陷入雲霧之中,望不到遠景,在觀景台上逛個圈,便回到大帽山道,繼續上山。 荃錦坳大帽山 轉個彎,就會見到遊客中心,如果想增添一點難度的話,可經遊客中心,沿麥徑的山路上,但這次就沿馬路繼續行。 這段馬路會有汽車,尤其是周末假日,車流不少,行過彎位時要特別小心。
荃錦坳大帽山: 名稱來源
沿途亦有解說牌,可了解一下附近一帶生態資訊。 此教育徑全長約一公里,不太長,但一半以上是梯級,所以如拖小朋友行,可能要25分鐘至半小時之時間才能抵達荃錦坳。 路線由荃錦坳起始,於大帽山郊野公園牌坊沿車道上走。 在分岔道左走﹝右方可往青年旅舍﹞,不久便見前方山坡一道小徑上引。 沿徑直登大帽山山頂的雷達站,在鐵絲網旁緩緩右走,接上一條小路下走。
荃錦坳大帽山: 名稱來源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峰,又作大霧山,海拔957米。 縣志中雖沒有說明石塔是人為建築物還是天然磐石,然而大帽山山上確有許多奇岩群集,旅行界人士將其概分七組,稱為七重岩。 紀嘉文記得上次跑山賽是2020年初的HK100半程賽,賽道長五十多公里,在西貢郊野繞個圈,他回憶:「我都唔係好熟西貢嘅路,跑下跑下都唔知自己跑咗去邊。」他當時用了6小時02分26秒完成,在所有跑手中排第8位,而在香港跑手中則列第3名,僅次鄭家盛及曾進傑。 落山的馬路愈行愈斜,有幾段路令人忍不住想跑下去。 行至馬路盡頭,就是「四方亭」,是個行山人士休息的熱門地點。 這裏是分岔口,轉左往梧桐寨落山,而直行則繼續沿麥理浩徑往鉛礦坳。
荃錦坳大帽山: 大帽山 (荃錦坳 – 城門水塘)
這段路以泥路及石級為主,基本上全程向下,途中有小橋橫跨石澗。 荃錦坳大帽山 如果趕時間下山,或者不想路線太長的話,行山人士可以在此折返,沿上山的路回到荃錦坳,乘巴士離開。 不過,如果時間及體力許可,不想行回頭路的朋友,則可以轉右往鉛礦坳方向下山。 登大帽山並不困難,由荃錦坳經大帽山道上山,快者不用一小時便可到最高處,合家歡慢行的話約兩小時。 落山方面,沿路折返是最簡單的方法,若不想行回頭路的話,不妨經鉛礦坳落大埔的碗窰。
荃錦坳大帽山: A2 遠足研習採芙蓉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荃錦坳大帽山: A2 遠足研習採芙蓉
荃錦坳原本並無明顯山坳地形,駐港英軍1951年為方便運送軍用車輛出入新界作防禦,新修築沿大帽山以西的山嶺與坳口連接石崗軍營軍用道路,在川龍以北地勢最高處的禾塘崗西坡一段開鑿約長300米缺口,降低車輛行駛坡度,高處坳口為「荃錦坳」。 吃飽後,可在附近閒蕩一下,如有大帽山附近出產的農作物如西洋菜,屬必買的自用優質本地蔬菜。 荃錦坳大帽山 隨後出發,沿荃錦公路向上上山行一段,到達圳下,眼前見到的是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牌樓,即向上走。 此自然教育徑風光明媚,個別位置可鳥瞰荃灣及青衣一帶景色,居高臨下,豁然開朗。
走在大帽山腰,剛好身處煙霞之上,巧遇狀如綿花的白雲,配以碧藍之色,甚感慶幸。 為怕行走長長的車道,又一次即興行走沒有陌生的山徑。 大帽山山上風勢強勁,蹲下攀扶也難以穩住身體,走在小徑時的情況尤甚。 大帽山山高霧多,寒冬時有結霜,常吸引大批市民駕車登峰冒寒觀賞。 此高峰的山徑亦四通八達,遊人可循不同路線領略香港山之王者的雄姿。
荃錦坳大帽山: 大帽山 (荃錦坳 – 城門水塘)
行至馬路的分岔路,左邊是禁區閘口,見到入面有個香港海拔最高的籃球場,而轉右則開始落山。 荃錦坳大帽山2025 大帽山(又稱大霧山)位於荃灣與元朗交界,高海拔957米,為全香港最高的山峰 荃錦坳大帽山 。 大帽山高居臨下,是香港欣賞雲海及日出的勝地;由於大帽山高山氣候關係,大帽山的高地的植物多數都是以草及較矮小的灌木為主,於秋冬期間,大帽山一帶芒草盛放,是香港僅次於大東山的欣賞芒草知名勝地。 景觀方面,轆牛嶺山頂都會被樹木包圍,沒有景觀可言。 景色都在周邊附近的景點,例如河背水塘、雷公田農場等,而今次遊記主力的景點則是荃錦自然教育徑的直昇機坪及觀景台,大家可因應喜好選擇路線往合適的景點。
荃錦坳大帽山: 大帽山 (荃錦坳 – 城門水塘)
紀嘉文表示跑路跑到悶,未來會參與更多越野賽,長遠想挑戰100公里的山賽。 麥理浩徑第八段原本途經整條大帽山道,但自2009年10月1日起,閘口至荃錦郊野公園管理站的一段(標距柱編號M153至M156)改經禾塘崗,只有閘口至禾塘崗東端的一小部分仍途經大帽山道[3]。 楠樹為一潤楠屬的常綠樹木,分佈在海拔 米的山坡上。 在香港較常見的有紅楠、短序潤楠及浙江潤楠等。 由於楠樹廣泛分佈於大帽山山坡上,紅綠互相輝映,絕不比秋天的紅葉遜色。
大帽山乃全港最高山峰,大刀刃、雞公嶺、針山與草山盡皆入目。 只是前段乃車路,假日時有車輛駛過,大大減低自然味道。 香港越野跑高手黃浩聰擅長長距離山賽,但他今次只參加10公里路跑賽。 他解釋9月初會到意大利參加Tor des Géants越野賽,賽道長330公里,攀升2.4萬米,所以他擔心10月初體能狀態尚未回復,暫時只打算跑10公里。
左走沿麥理浩徑的車道,再接山徑抵達鉛礦坳的涼亭。 右轉往城門水塘﹝左方可下降至大埔碗窰﹞,沿塘畔經菠蘿壩直走城門道小巴站。 荃錦坳大帽山 關於轆牛嶺的資訊不多,山頂甚至連三角標高柱都沒有,可說是頗為冷門的山嶺。 轆牛嶺北脊往上村的山徑連地圖都沒有顯示(雖然有絲帶山路,但路徑不清),一般遊覽轆牛嶺都是在甲龍林徑由南脊上山頂再原路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