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遺傳,臨床也發現同一個家庭中有 2-3 位成員都罹患子宮頸癌或前驅病變的例子。 無論如何,因為醫學上仍然無法釐清這個答案,女性就應該更謹記一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 通常子宮頸癌的症狀會隨著癌症期別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症狀,大概區分如下:零期及零期之前:此時可以說是毫無症狀可言的。
-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 當子宮頸癌發生轉移,會出現腹脹、貧血、消瘦、發熱等。
- 只要有定期的檢查,一般可以等待產生之後才處理,不需要做切除的動作。
-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 本網站所提供之各項服務,有時可能會出現中斷或故障等現象,此或許將造成您使用上的不便,包括資料喪失、錯誤、遭人篡改或其他經濟上損失等情形。
常見的異常狀態名稱有 子宮頸癌前期 子宮頸癌前期 ASCUS、SIL、CIN,接下來將個別解說其意義。 子宮位於腹部正中間,下方連接陰道,是女性發生月經與孕育胎兒的器官。 子宮是個壁厚、中空的肌肉器官,上端寬大的部分稱為子宮底,中間稱為子宮體,下端突出於陰道的部份稱為子宮頸。 24歲那年,瑞恩忽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異狀。
子宮頸癌前期: 子宮頸癌檢查及診斷方法
在香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子宮頸癌約佔九成。 感染生殖器官的HPV病毒大多能被人體自身免疫力清除,但若持續感染宮頸,細胞會出現變異,演變成子宮頸上皮內瘤,並可能隨時間發展成子宮頸癌。 曾有「台版深田恭子」之稱的韓國瑜競選總部發言人何庭歡,日前透露抹片檢查檢出「異常病變」子宮頸發炎,她一度擔心會演變成子宮頸癌、無法生育,所幸最後虛驚一場。
較早有性行為:女性的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在年輕時比較靠近子宮頸外側,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往子宮內部移動,愈早的性行為讓上皮過渡區感染乳突病毒機率愈高。 子宮頸癌前期2025 白帶增加、分泌物出現惡臭:是子宮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但和一般婦科發炎症狀類似,因此常延誤就醫。 第一期子宮頸癌的癌細胞已達基底膜,但尚未擴散到子宮之外,又以癌細胞侵犯至基底膜的深度及腫瘤大小細分為1a、1b。
子宮頸癌前期: 子宮頸癌症狀有哪些?
子宮頸癌可通過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與早期篩查的方式進行預防。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預防接種者被人類乳突病毒的16與18亞型侵犯,可由此預防70%的子宮頸癌。 然而因為尚有其他罹癌風險,所以預防指引仍建議持續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篩檢透過抹片檢查、或使用醋酸來辨別癌前病變,若針對癌前病變進一步治療可預防其發展成癌症。
- 了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並與醫生商討,有助作出更明智的生活方式和醫療保健選擇,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
- 子宮頸切除手術:切除部分或整個子宮頸、周圍組織和陰道上部,但保留子宮。
- 目前,衛生署大力推廣30歲以上的婦女,應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 患者經觀察或治療後,初期須接受較頻密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覆診。
目前臨床會看到子宮頸癌的患者年齡,呈現M型化,一組是20歲到30歲,另外一組為70歲到80歲。 年輕族群是多不認為子宮頸癌與自己有關,加上沒有抹片檢查,發現也常常是晚期,而高齡族群的患者,通常是不願接受抹片,甚至這輩子從未接受過內診,而錯失被發現的機會。 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將儀器放入女性陰道,清楚觀察子宮頸,然後再用小刷子伸入陰道刮取宮頸細胞樣本,再放進顯微鏡進行檢查。 如果不幸發現有變異或者癌細胞,必須要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向醫生諮詢。
子宮頸癌前期: 堅持健身後「月經竟不來」?恢復期…
懷孕期間除非是癌症,不建議做不正常部位的切除手術。 子宮頸癌前期2025 原因是,CIN 2/3不予治療的話,有可能變成癌症,不過,這個轉變過程也會相當慢,需要好幾月甚至好幾年。 只要有定期的檢查,一般可以等待產生之後才處理,不需要做切除的動作。 因此在懷孕期間,3-4個月後或小孩出生6週後再做抹片和陰道鏡。 此外,在子宮頸和陰道表層鱗狀細胞之外,子宮頸口的表層卻是腺體細胞,由於細胞呈柱狀,又稱柱狀細胞。
子宮頸癌前期: · 27歲女孩罹子宮頸癌 女性應該做1個檢查
子宮內膜移位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近似經痛的盆腔痛、性交疼痛、月經異常等等。 子宮頸癌前期2025 子宮頸癌前期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癌前病變,以及其他乳突病毒相關腫瘤的發生。 接種疫苗估計能降低70%左右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52-60%的重度癌前病變、14-25%的輕度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前期: 陰道鏡檢查
郭世芳指出,無論是一般人或是治療中的子宮頸癌患者,都要重視腸胃調理。 絲瓜:絲瓜可清熱利濕,用薑絲悶絲瓜是不錯的料理組合。 中醫觀點認為,濕、熱會往下跑,容易聚在身體下半部,大腸癌、直腸癌、子宮頸癌等疾病都與濕熱有關。 有研究報告指出在使用抑制免疫藥物(Immuno-suppressant)的病人,其得到子宮頸癌比率約是一般人的十倍。
子宮頸癌前期: 子宮頸癌檢查及診斷
組織病理學的報告出爐,準則可依切除後的結果處理。 沒有癌症,沒有癌前病變,邊緣乾淨,沒有殘留,便可進入觀察。 往後可以每6個月用抹片再來篩檢去追踪;有問題,便要看程度。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在二零二零年女性因癌症死亡的數字中卵巢癌個案排第六位。
子宮頸癌前期: 認識「子宮頸癌前病變」
某些癌細胞也可能在放射線治療時逃過一劫,沒被消滅,並繼續往骨盆外的地方擴散。 子宮頸癌前期 子宮頸癌前期 骨盆外小範圍的癌症很難被檢測出來,所以有時即使選擇放射線治療,子宮頸癌也可能遠端復發。 這裡所指的切片,俗稱大切片,是將不正常的部份切下來,送組織檢查。 因為不正常的範圍,可能只有一點,因此切口不一定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