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並非所有人也適合接受真空輔助切片檢查,需要視乎病灶位置是否合適,附近有無主要血管等。 若病人因病情未能靠抽取組織等方法確定腫瘤是良是惡,可能需做開刀手術,切除所有不正常組織,再作切片化驗。 隨著政府推動乳癌篩檢,許多人會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 無可避免的,有時候會碰到一些令人懷疑的病灶,此時就需要取一些組織來判斷所發現的病灶是良性還是惡性。
- 【本報高雄訊】乳癌患者一年新增八千人,近幾年乳癌篩檢成為衛生機關大力推動項目。
- 如果發現癌細胞,病理報告將包括有關癌症本身的特性,例如癌症類型,以及是否對體內某些激素呈陽性或陰性反應,然後醫生可制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計劃。
- ■乳房超音波【圖四】:提供腫瘤大小、位置、數目及淋巴腺狀態( 注意腋下、鎖骨上下、肋間、頸部淋巴腺),對有懷疑淋巴腺宜先進行細針細胞穿吸檢查( 甚至施行粗針穿刺檢查)。
- 唯一的區別是:如果腫塊是超音波檢查發現,就做「超音波定位切片」,過程較簡單且耗時短;如果病灶是乳房攝影檢查發現,就做「乳房攝影定位」。
- 這時對乳房超音波檢查沒有太大的影響,偶爾會造成在月經來臨前,稍微看到水泡(囊腫)數量多一些,或纖維瘤大一點而已。
- 才剛做完超音波檢查,再度回門診看報告(原來醫療效率可以如此迅速!)主治醫生決定幫我安排當天下午的穿刺檢查,讓我省下不少奔波時間。
一、腫瘤太大,而且周圍產生纖維化,粗針在穿刺中因為組織太硬,每一次都只能夾到腫瘤的外層,造成結果出現「陰性」→沒有惡性細胞。 在這種情況下,醫師通常會建議用手術的方式再求證一次。 而手術切片因為是切除塊狀的腫瘤組織,或是整顆腫瘤切除下來,所以就比較容易偵察到惡性的細胞組織。 乳房纖維瘤是好發於35 歲以下年輕女性,( 不過仍可生長於各種年齡層) 為女性最常見的良性乳房疾病,發生率為18 ~20%。 它是從乳房小葉組織中生長出來,混合上皮與間質組織增生的腫瘤。
粗針切片準確度: 乳房腫瘤,粗針穿刺與腫瘤切除手術-術後分享(警告:內有血腥畫面)
優點為簡單、方便、快速,且不需要麻醉、無傷口,其缺點:有時抽取細胞不足無法判斷、準確度較差,而且需有經驗的病理科醫師,才能作正確的判讀,其只能區分良、惡性,無法判斷組織學型態,無法區分異性增生或是原位癌,也無法區分原位癌或是侵犯性乳癌。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臨床上,醫師會根據病灶的位置、型態、懷疑之程度臨床上之需求,決定病灶需要作細針穿刺或是粗針切片。 如果要確定病灶是否為良性,則粗針切片才能提供病理報告,作為之後手術或是治療方針用藥之依據。 如果只是要排除有沒有惡性細胞,細針穿刺即可提供此資訊。 然而臨床上病人有各種臨床需求,醫師會根據其需要,為病人安排最適合之檢查。 抽針檢查後,由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檢查組織,尋找異常或癌細胞。
- 如果X光造影、超聲波或臨牀上找到硬塊,通常選擇粗針穿刺,因它能提供足夠的組織,以分辨癌細胞的種類及其對藥物的反應;若懷疑是水囊等良性情况,則可考慮抽幼針。
- ●若只有取樣或粗針切片後,病理組織報告為惡性時,只要儘早(兩個星期至一個月之內)處理,通常不影響病人的預後。
- 如果理學上、臨床影像學上惡性跡象不高,經細針細胞穿吸化驗【圖6】或粗針切片術化驗屬於良性,則定期門診追蹤即可,不需要手術切除。
- 不過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乳房X 光攝影雖然是乳癌篩檢的有效儀器,但它在診斷乳癌上並非萬無一失,約15~20% 的乳癌在x 光攝影是呈現正常影像,臨床上必要時仍要搭配乳房超音波檢查以達相輔相成的效果。
- 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生殖年齡體內荷爾蒙有關,沒有特別有效預防方法,經常在停經後消退。
- 乳癌是目前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有一萬名新診斷病例,而且人數持續攀升。
- 臨床上,醫師會根據病灶的位置、型態、懷疑之程度臨床上之需求,決定病灶需要作細針穿刺或是粗針切片。
以局部麻醉後,在乳房皮膚上切開一個約0.5 公分的小傷口,將切片針置入病灶處,抽取約12 至20 條樣本(每一條約2 公分長)。 切片完成後,需局部壓迫止血,再以消毒紗布覆蓋傷口即可。 或者施行立體定位切片手術〜在立體定位切片儀器的引導下取出懷疑處組織【圖三】,再經病理檢驗而得以確立診斷。 有時鈣化點能在超音波下發現鈣化點( 或合併腫瘤) 影像,則可直接從懷疑病灶處施行粗針穿刺切片取樣甚或切片手術,當能免掉相較下複雜性較高的針刺定位切片或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基本上每邊乳房會施行上下照像 及內斜側照像; 對於某些屬性不明難以辨別良性或惡性的影像,可進一步採行放大影像或局部攝影 來加以分析以得到更佳顯像來幫助診斷。
粗針切片準確度: 「真空吸力」取樣傷口小
如果要確定診斷,必須經由切片檢查,根據腫瘤組織的病理檢查報告,確定乳癌,還有荷爾蒙受體(ER、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HER2)是陰性或陽性反應,來決定後續治療方式。 【本報高雄訊】乳癌患者一年新增八千人,近幾年乳癌篩檢成為衛生機關大力推動項目。 不過醫師指出,在一般診所或篩檢車驗出疑似惡性(4A)者,轉介醫學中心確診,有九成都虛驚一場,但傳統細針抽吸、粗針切片或開刀,卻已在咪咪上留疤;不少患者已嘗試採取新型立體X光定位或麥瑪通真空切片,以降低檢查傷害。 就治療而言其實應該盡快釐清是否為癌症同時儘早治療才適當. 手術切除切片:這是最傳統的切片方式,也就是將腫瘤直接開刀切除,得到確定的組織學診斷的方法。
年輕一點的女性,小於四十五歲,大部分的影像是以超音波為主;大於四十五歲,國民健康署提供了每二年一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就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經由乳房攝影檢查出來的。 大部分姊妹回想自己當時被診斷或發現可能是乳癌的中獎者,或許都會記得「幾乎沒有症狀」、「只摸到一個硬硬的,不會有痛的感覺」,或是「我只不過是去例行檢查,照了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最後就……」。 乳房攝影會儘量避免在月經來臨前幾天到一週進行,主要是因為攝影方式會造成生理期中產生腫漲的乳房更加疼痛,因而不能完全施壓,攝影出來的影像有可能不夠準確而影響判讀,同時也是避免增生中的乳腺較不穩定接受了輻射刺激。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廣泛局部切除:不管良性或惡性,首次手術常以此法為標準治療方式;手術除了切除腫瘤外,腫瘤外緣周邊組織也須至少有1公分切緣距離;術後局部復發也是常見,尤其邊緣性惡性或惡性者復發率更高,故手術後仍須定期追蹤。
粗針切片準確度: 健康網》注意「嘉明」的顏色 醫:出現這6種快就醫
另外,建議每2至3年找專業護理人員作臨牀觸診檢查,多加一重保障;此外,女士年滿40歲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造影篩查,包括乳房X光造影(mammography)或乳房超聲波造影。 造影檢查可偵測到難以靠觸摸發現的微細硬塊,甚至是未形成硬塊的微鈣化點,有助及早發現乳癌。 醫生說乳房中的腫塊可能是水泡或是腫瘤,於是會先安排非侵略性的超音波檢查,這項檢查可以初步了解種塊大小、確切位置。 ,所以可以直接切下組織帶出來,現在做健檢的時候,如果發現有息肉,甚至可以當場切除;像是胃鏡、大腸鏡、支氣管鏡、鼻咽鏡,都可以準確針對腫瘤進行切片。 1)細針細胞穿吸術:可以協助診斷,但宜多做幾處之細胞穿吸以增加其準確率,無法利用此法區別良性或惡性。 掛當天的門診,現場排檢查單,當天就可以再回門診看報告,非常方便。
粗針切片準確度: 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懷疑是乳癌,必須做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理學檢查或影像檢查高度懷疑惡性,卻無法由粗針組織切片證實時,可藉由外科手術切片得到確切的診斷。 【明報專訊】乳癌是女性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單計2018年本港錄得4618宗女性乳癌新症,按年升5.8%。 然而,隨醫學進步,患乳癌女性5年相對存活率達84%,早期乳癌(第一期)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更超過99%,這表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減低乳癌威脅的關鍵。 進行的過程中,針頭需要反覆出入,才能確保抽取夠多的組織,但因為反覆出入,也可能會有出血或感染,結束後,還是要像進行手術一樣的小心護理。 過去要切片,的確是要在身上開一個傷口,把組織切下、再挖出來,過程中多半需要全身麻醉,而且病人光是做一個檢查,就要承擔大的手術傷口,風險很高;不過後來發展出用針筒從外面刺進身體裡,吸取組織的「粗針切片」,只需要局部麻醉,而且保存組織完整性很高。
粗針切片準確度: 醫師明明說不用切片,為何檢查後又改口?
在許多器官上,都可以使用切片來取得組織,像是乳房、皮膚、呼吸道、腸胃道,甚至是心臟、肝臟、肺臟等,但是切片的方式略有不同。 切片的主要用途,會是檢查腫瘤的形態,或是特殊、難以判斷的疾病,像是皮膚病等。 切片檢查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理檢查,主要是保留完整的組織,判斷組織的病情大小程度。 但是聽到「切片」,很多人可能腦海中就浮出「切乳酪」的畫面,在檢查前就怕到不敢去,不過切片其實並不是真的把組織拿出來「切」下一片再放回去,而比較像針筒抽血。 ■電腦斷層掃描:利用X 光,加上電腦計算,取得掃描圖像。 一般電腦斷層不適用於乳癌的篩檢,而是當乳癌患者為III 期乳癌,為進一步評估疾病嚴重程度或乳癌患者出現頭暈、頭痛、步態不穩、肺部x 光有異常顯影或腹部超音波有異常發現等情況,在懷疑有遠端轉移病灶時才會使用。
粗針切片準確度: 乳房超聲波
對於腫瘤進行手術切除,除了傳統手術外,使用真空微創手術( 能避免手術疤痕) 也是標準建議。 粗針穿刺切片組織學檢查:作法是先消毒、局部麻醉,再以粗針(14號至16號)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針置入腫瘤,切取3至5片條乳腺組織。 優點是傷口小,準確度高、可得到組織學診斷結果及生物標記受體分析、對手術或術前化療的藥物治療計畫有相當幫助。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切片時間僅需約5至10分鐘,通常在有經驗醫師的操作下,病患多數僅在打麻醉藥時會感覺類似打針的疼痛,在執行切片時,幾乎不痛,且傷口微小,大多隔日即癒合,本人目前在門診診間即可執行此手術,不須至開刀房。
粗針切片準確度: 乳房醫學中心
乳房腫瘤切片方式常因醫師、病患及腫瘤狀況會有不同的選擇。 原則上,對於中高度懷疑惡性的腫瘤,粗針穿刺切片應是最好的方式。 粗針切片準確度 對於高度認定應為良性但病患有較強意願欲切除腫瘤,手術切除切片是可行方式,而真空抽吸切片在病患經濟能力許可,腫瘤較小並了解其可能副作用後,亦是可選擇方式。 對於可能是纖維囊腫卻又擔心是惡性之病灶可考慮細針抽吸細胞學化驗。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作法是以21至23號針頭(類似一般打針大小)直接或在超音波指引下,抽取少量細胞,再將抽取物打到玻片,作細胞學化驗檢查。
粗針切片準確度: 立體定位真空吸引(Vacuum)切片
此外如果細胞穿吸檢查或粗針切片化驗,懷疑是癌症則需進一步接受手術加以確認。 取樣方法也有多種,包括大家較常聽到的「抽針檢查」,當中分「幼針」及「粗針」。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若醫生對硬塊有較大懷疑,通常會建議粗針檢查,因可抽取較多組織,結果較準確。 粗針取樣前,先要局部麻醉,醫生會利用針管,經同一切口重複抽取數個樣本。 粗針檢查亦有助醫生辨別癌細胞種類,以及是否具入侵性,以便制定治療方案。 也就是使用平常抽血之細針頭,刺入腫塊做多次抽吸,取得細胞,做細胞學檢查。
粗針切片準確度: 醫學滿東華:乳房抽針 粗幼要識分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若只有取樣或粗針切片後,病理組織報告為惡性時,只要儘早(兩個星期至一個月之內)處理,通常不影響病人的預後。 另外,因不是將整個腫瘤切除,故仍有稍許誤差(小於5%)。 對很小的腫瘤可能因扎針失誤或腫瘤移位,而不能順利取得腫瘤組織,此法是目前較為建議的腫瘤確診方式。
粗針切片準確度: 健康網》致命殺手! 專家示警:出現4種大便型態恐腸癌初期
不同於細針抽吸,切片粗針的粗細約為原子筆的筆芯,在局部麻醉下,以粗針刺入乳房取得腫瘤檢體,經由同一傷口多次進出,藉此取得足夠的組織,可確實評估組織形態和是否為惡性侵襲性病灶。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平均每 46.6 分鐘就新增一位病友,每年有超過一萬餘名女性受到乳癌威脅,害怕失去乳房、甚至失去生命。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事實上,現在因為有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很多病人透過篩檢發現早期的乳癌,乳癌整體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十年存活率也接近八成,超過六成都可以把乳房保留下來。 四十五歲前的婦女不採用乳房攝影作為主要篩檢方式,是因為乳腺組織的密度在這年齡偏向緻密,照出的影像在判讀上會有困難。
李小姐接受了超聲波引導抽粗針檢查,幸好化驗報告顯示乳房硬塊屬良性纖維腺瘤,毋須切除。 但由於她有家族遺傳,屬於乳癌高危群組,所以應定期接受檢查。 X光造影的長處是看到鈣化點,所以如果抽有懷疑的鈣化點,需要用X光立體定位儀器引導,做立體定位組織檢查;乳房超聲波則可分析造影上所見的陰影性質,例如究竟是水囊還是腫瘤,所以超聲波發現懷疑病變,則要用超聲波引導下抽針。 【明報專訊】李小姐(30歲)近日發現右邊乳房有腫塊,感到擔心;因母親及姨母曾確診乳癌,醫生建議她盡快照超聲波及抽組織檢查。 像是乳房切片,就用針頭刺進乳房,肝臟切片則從右上腹刺進肝臟等,醫師會用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定位,準確刺進要檢測的組織內,外觀會留下一個小小的紅色傷口,但比起手術,癒合速度快很多,幾天就能癒合。
陳太(58歲)與朋友一起去做身體檢查,驗血及身體檢查均正常,唯獨是乳房X光造影檢查顯示左邊乳房有不規則形狀,懷疑是惡性的微小鈣化點,建議抽針檢查組織。 粗針切片準確度2025 腫瘤雖然不像惡性,但大小達到 2 ~ 3 公分以上,就可考慮外科手術切片以防止腫瘤繼續長大,同時也可排除葉狀肉瘤的可能性。 是的,乳癌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不會痛的硬塊,或者自己根本沒摸到(比較大的乳房有時一到兩公分時還是摸不出來),觸診、影像、切片是乳癌被診斷出來必須的步驟。
粗針切片準確度: 確診第一天
較入侵性的檢查是粗針穿刺,通常都配合自動彈射切片槍以方便操作,需局部麻醉。 兩者區別在於粗針穿刺取得的是一片片組織,而幼針穿刺所抽出來的是小量細胞,準確度不及粗針。 如果X光造影、超聲波或臨牀上找到硬塊,通常選擇粗針穿刺,因它能提供足夠的組織,以分辨癌細胞的種類及其對藥物的反應;若懷疑是水囊等良性情况,則可考慮抽幼針。 當必須藉由外科手術切片確認乳房腫瘤是否為惡性時,必要時會在取出的手術檢體上標註相關位置,以利於在確認惡性的情形後,對切除邊緣進行評估,判斷是否需要擴大切除範圍。
即使化驗報告顯示正常或良性變化,主診醫生仍需考慮放射科醫生對影像的評估與病理學家對組織的評估是否脗合,否則可能需要再次抽針或手術切除,以獲取更多組織作進一步評估。 粗針切片準確度 如果發現癌細胞,病理報告將包括有關癌症本身的特性,例如癌症類型,以及是否對體內某些激素呈陽性或陰性反應,然後醫生可制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計劃。 現有的切片檢查方式分為三種:粗針組織切片、真空立體定位輔助切片、外科手術切片。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陳啟明在《一本讀通乳癌》中說明,粗針組織切片是目前主流檢查方式,同時可判斷乳房腫瘤是原位癌或侵襲癌,並可進行荷爾蒙接受體(ER/PR)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接受體(HER2)檢驗。
粗針切片準確度: 健康網》雨水節氣報到小心感冒! 中醫:多吃「這個」散寒氣
也就是我們針對懷疑或無法確定為良性的病灶需要切片取得細胞或組織進行化驗,才能確定診斷。 ⑵採取直接先進行手術或該先給與術前輔助性治療( 包括術前化學、標靶、荷爾蒙療法) 後再進行手術。 對於欲進行乳房保留手術的患者在進行輔助性治療( 含化學、標靶、荷爾蒙)之前都需放置金屬標記夾於癌腫瘤處,以利往後乳房保留手術的手術切除範圍拿捏。 如果理學上、臨床影像學上惡性跡象不高,經細針細胞穿吸化驗【圖6】或粗針切片術化驗屬於良性,則定期門診追蹤即可,不需要手術切除。 至於多發性纖維腺瘤檢查,可應用細針細胞穿吸檢驗腫瘤,此法不必麻醉,在門診即可施行,若無異樣,則免手術;也可針對臨床上明顯、最堅硬或超音波下最懷疑的那顆腫瘤加以粗針切片驗證即可,其餘腫瘤保持觀察,才不致使美麗乳房傷痕累累。
通常形成數公分( 常見1~3 公分)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腫瘤,界限清楚【圖5】、摸起來平滑、柔軟、有時會有輕微壓痛。 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生殖年齡體內荷爾蒙有關,沒有特別有效預防方法,經常在停經後消退。 也有文獻顯示大量攝取蔬菜水果、高生育數量、少使用口服避孕藥以及適當運動者腫瘤發生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