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族裔部分,非裔美国人的發生率較白人高出了50%,但非洲與東亞的發生率則遠低於北美及歐洲。 美國、中歐、東歐、阿根廷,及烏拉圭的發生率較高[6]。 無論是否能進行手術,多數的患者會接受化療和放療(後者較少)。 胰臟癌的處置需要跨領域團隊合作進行,包括腫瘤科等專家,因此在大型醫學中心處置會是最好的選擇[2][3]。 胰臟扁扁長長的,位於後腹腔,就在胃的後方,是人體少數兼具控管內分泌及外分泌的器官,主要功用為負責調控血糖及幫助醣類、蛋白質和脂質的消化。 胰臟分為頭部、體部及尾部,頭部連接十二指腸,體部和尾部則游離於後腹腔中。
因應這些因素,治療目標可以是完全消除腫瘤,或盡量減慢腫瘤的生長或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前面提過胰臟癌初期不易發現,尤其非胰臟頭部的腫瘤,往往拖到很後期才會因壓迫或擴散而出現明顯症狀,因此許多病人確診後可能已達胰臟癌末期。 胰臟癌的治療得視情況而定,如果腫瘤可被切除,一般會以手術治療優先。 高端胰臟癌2025 症狀不明顯:胰臟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可言,導致許多患者產生不適,前往醫院檢查時才發現病情已經相當嚴重。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的治療方法
然而,對高遺傳風險的族群而言,使用內視鏡超音波和MRI/CT造影是目前建議的例行性篩檢方式[4][56][68][69]。 最後一種則是主要發生在女性的胰黏液性囊狀腫瘤(英语:pancreatic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s),它可能維持良性或發展為惡性[62]。 如果腫瘤變大、造成異常症狀或有任何可疑的特徵,醫師通常能藉由手術將腫瘤完整切除[3]。 第二種為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英语: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成人盛行率約2%,到70歲時則提升到約10%,而其中25%有成為惡性腫瘤的風險。
- 這項手術只有在病人身體足以承擔大型手術,且癌症並未局部擴散或轉移時才會採用,因此只有很少數的病例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 對於已經出現症狀的病人,可能會使用較為侵入性的檢查,包括內視鏡膽胰管攝影 (ERCP)或是內視鏡超音波(EUS)來進行診斷和部分症狀的緩解。
-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還有BRCA1, BRCA2, CDKN2A, MLH1, ATM, TP53這幾種基因變異與胰臟癌相關,不過它們同時也跟其他疾病有所關聯。
- 若腫瘤持續向外擴張(例如轉移到骨頭),有時也會考慮使用放射療法。
變大的惡性腫瘤可能壓迫到總膽管,使得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順利進入小腸分解膽紅素,進而導致黃疸。 與胰臟癌相關的檢驗工具包括CA19-9、CEA、彈性蛋白酶等。 檢驗結果異常時,請先不要太緊張,因為數值異常不見得代表罹癌,根據一篇針對七萬多位健康受檢者的研究發現,在所有CA19-9異常升高的受檢者中,僅有0.9%確實罹患胰臟癌,可見單純靠CA19-9來檢測胰臟癌並不甚準確。 為了找出胰臟炎的原因,醫生可能會安排不同的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等。
高端胰臟癌: 健康生活
截至2012年,胰臟癌在全球已造成約330,000人死亡[6]。 高端胰臟癌2025 光是在2016年的美國,就有53,070人新檢出胰臟癌,41,780人因此而死亡。 雖然胰臟癌只佔新檢出病例的3.1%,但卻占了該年死亡率的7%[109]。 本人明白上述資料之提交即表示本人同意信諾使用及/或轉移本人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並可收到有關其產品、服務及特別優惠的直接促銷資訊。 因為胰臟癌實在是個惡名昭彰的惡性腫瘤,而要介紹胰臟癌,就要從正常的胰臟說起。
- 超過五十歲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持續腹痛或背痛、消化不良、嘔吐以及脂肪便等典型症狀時,醫師便會懷疑患者有胰臟癌[11]。
- 非功能性的PanNETs可能不分泌激素或分泌的量不足以造成明顯的症狀,因此此類腫瘤常在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後才被診斷出來[34]。
- 如同其他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PanNETs的分類和命名歷史相當複雜[33],它有時又被稱為胰島癌[35],雖然目前已知這些癌細胞並非都源自胰島細胞[34]。
-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 其中PRSS1與SPINK1基因變異者更比一般人多出50~80倍罹癌機率,屬於胰臟癌的超高風險群。
為了輔助判斷後續治療,腫瘤也可根據是否可以手術切除來分為「可切除」(resectable)、「臨界可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以及「無法切除」(unresectable)等三大類[58]。 如果腫瘤仍為初期(AJCC-UICC第一期或第二期),尚未擴散到血管或遠端器官,則建議最好進行手術切除[11]。 2015年,胰臟癌在全球已造成約411,600人死亡[9],為英國第五大死因[15],美國第四大死因[16][17]。
高端胰臟癌: 研究方向
此外,一些PanNETs會吸收特定的多肽或激素, 因此能採用核子醫學療法,以帶放射性的多肽或激素治療(例如碘苄胍(英语:iobenguane),即碘-131-MIBG)[96][97][98][99]。 射頻燒灼術(RFA)、冷凍消融術(英语:cryoablation)和肝動脈栓塞(英语: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也是可以考慮的治療方式[100][101]。 歐洲腫瘤學學會建議僅對註冊進行臨床試驗者進行放療[56],美國則相較歐洲來說對放療持更積極的態度。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的診斷方式
要提醒的是,罹患胃潰瘍、胃癌、原發性肝癌、黃疸性肝炎或膽結石時,也會出現與胰臟癌類似的症狀。 此外,若有不明原因皮膚搔癢、紅疹,又伴隨上列症狀時,也要提高警覺。 林相宏說明,男子起先被當作腸胃炎治療,結果不只無效,身形還一直消瘦,最後醫生照胰臟內視鏡超聲波,赫然看到胰臟裡面被大大小小的結石給阻塞,甚至「整個胰臟都已經萎縮」,因此判定男子是典型的慢性胰臟炎。 先給予他胰臟酵素補充與止痛藥控制疼痛,並告知務必戒煙、戒酒,飲食要高纖、少油,定期做胰臟癌篩檢。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為何難發現?死亡率超過8成 年齡高有家族病史6類人高危
胰切除術或無法手術的大腫瘤常因為胰臟的外分泌功能不足而導致消化系统問題,這樣的症狀可以服用人工生產的胰脂肪酶來解決,此類酵素配飯吃效果最好[11]。 胃排空障礙也是很常見的問題,症狀有時會嚴重到必須住院,胃排空障礙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包括鼻胃管引流、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或組氨酸H2受體拮抗劑,後兩種藥物能夠減少胃酸分泌[11]。 甲氧氯普胺等促進消化道運動的藥物也能用於協助胃排空[106]。 另一種能藉由手術緩解的症狀為腫瘤導致的腸道或膽管阻塞,超過一半的膽管阻塞患者能以內視鏡手術置入金屬支架,維持膽管的暢通[37]。 安寧療護也幫助解決被診斷出癌症後伴隨而來的憂鬱症[3]。 這項手術只有在病人身體足以承擔大型手術,且癌症並未局部擴散或轉移時才會採用,因此只有很少數的病例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高端胰臟癌: 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症狀
胰尾的腫瘤則能用遠端胰切除術(英语:distal pancreatectomy)移除,手術中也常會將脾臟一併切除[2][3]。 大約只有20%的胰臟癌有手術治癒的機會[11],雖然CT很有幫助,但要判斷腫瘤是否能完整移除仍然十分困難,很可能手術進行時才發現腫瘤無法在不破壞其他維生器官的情形下完整移除。 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括腫瘤確切的解剖位置是否靠近或侵犯到靜脈或動脈[2] 、外科技術以及術後復原的考量等[70][71]。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有前兆嗎?胰臟癌 4 症狀,皮膚搔癢紅疹要注意
沒有特殊症狀的胰臟癌患者,有一部分是做了健康檢查或是其他疾病的例行檢查而意外發現的,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憑藉影像學檢查偵測出來,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或是自費的正子造影(PET)。 必須注意的是,在健康檢查當中,最方便且最常被拿來篩檢胰臟癌的抽血項目CA-199,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在診斷胰臟癌的價值上,其實不如上述的影像學檢查。 胰腺癌可以從胰腺中的兩種細胞發展而來:外分泌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如胰島細胞。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胰島細胞腫瘤)不太常見,但預後較好。 腹痛或背痛:變大的胰臟腫瘤可能會壓迫到其他器官或周圍神經,導致背痛或腹痛。 這些症狀通常會慢速推進,導致患者腹痛情形可能長達半年以上,而且會在平躺或伸張脊椎時加劇症狀。
高端胰臟癌: 惡名昭彰的胰臟癌 出現症狀多半已是中晚期
若多於一位一等親罹患該疾病,患病機率會大幅增加,且常在50歲之前發病[4]。 遺傳性胰臟癌(英语:Hereditary pancreatitis)會提升70歲以前的發病風險約30–40%[3]。 針對高遺傳風險的患者,可以進行早期篩檢,但由於目前已知的因子不足,篩檢無法完全防範[46]。 確定好了胰臟癌的期別,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整體狀況來決定合適的治療方式。 胰臟癌的最佳治療就是手術切除,但是因其難以早期診斷的特性,只有15-20%的病人在發現時仍有機會完整切除。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有甚麼徵狀?
對於一般人來說,建議仍應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為重,遠比定期檢查更加實際;同時,時時留心自己的身體變化,若有不適,不妨儘早至醫院檢查。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ERCP):從喉嚨放入內視鏡,直到內視鏡抵達小腸前段,以便確認膽管和胰管有無堵塞。 胰臟發炎:先前提到部分變異基因會造成遺傳性胰臟炎,然而即便與遺傳無關,胰臟發炎者仍需小心恐有較高機會罹患胰臟癌。 患者皮膚和眼白會泛黃,尿液顏色偏棕、大便顏色呈現灰或白色或是因為脂肪無法被分解而浮於水面,另外還可能有皮膚發癢的症狀。 高端胰臟癌2025 位置:胰臟所在的後腹膜腔位於脊椎後側,可說是相當隱密的位置,這也造成胰臟發生癌病變時,比較難以及早發現。
高端胰臟癌: 風險因子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登記處的數據,2019年有946個新病例,其中男性530例,女性416例,男女比例約為1.3比1。 在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上,男性和女性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每年增加1.7%。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在2020年,胰臟癌導致813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5.5%。 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十年錄得明顯升幅,從2010到2020年,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躍升72%。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為英國第十大死因(2011年約有8,800名新病例),並為致死人數第五高的癌症(2012年約有8,700死亡)[112]。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一些具有錯配修復缺陷的癌症(dMMR;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對基於免疫的治療方法特別敏感。 不過,手術後仍可能出現出血、感染、血糖不穩定等併發症。 高端胰臟癌 血管攝影(Angiography):透過將顯影劑注入血管中,再透過X光照射觀看特定區域的血流有無被阻斷或是有異常增生(可能是為了供給腫瘤而新生的血管)。
胰臟癌可借助電腦斷層(CT)或內視鏡超音波(英语: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等醫學影像技術確診,並協助判斷腫瘤是否能以外科手術切除[11]。 在配合顯影劑使用的電腦斷層掃描中,胰臟癌會慢慢的吸收顯影劑,而正常的胰臟組織則會將顯影劑快速排除,慢性胰臟炎排除顯影劑的速度則較慢[55]。 核磁共振和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也可用來診斷胰臟癌[2];在某些案例中,核磁共振膽胰管攝影術(英语: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也很有用[37]。 腹部超音波的敏感度較低,可能會遺漏較小的腫瘤,但能協助診斷散播到肝臟或腹水中的腫瘤[11];由於腹部超音波便宜又快速,在做其他檢查前也能以此做初步的檢查[56]。 5–10%的胰臟癌患者家族成員也有該病病史[2][44]。
腫瘤也很常散播到胰臟周圍重要的血管、淋巴管或神經,讓手術變得困難許多。 第四期癌症典型的遠端轉移位置有肝臟、腹膜腔和肺,50%以上的轉移位置都在這三個器官[59]。 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通常都是在轉移後才發現[4],這也是胰臟癌一般預後極差的原因之一。 但胰臟神經內分泌細胞瘤(PanNETs)除外,此類腫瘤可能會分泌過多的激素而造成對應的症狀(症狀類型需視其分泌的激素種類而定)[36]。 而且因為作用集中發生在腫瘤附近,不會影響其他正常的組織,因而副作用相對小。 若此治療方法能成功通過其他第二、三期臨床研究,正式在美國FDA註冊,則治療胰臟癌將有新希望。
胰臟炎發作時,我們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胰臟所分泌的酶的濃度異常增高,例如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等。 由於不同的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各不相同,有助於判斷胰臟炎的時間及病程。 當胰臟功能遭到破壞或是胰管阻塞,食物便無法消化完全,排出來的糞便會油油的,有時馬桶的水面上還浮一層油。 食物沒消化,也就無法被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持續下降。 至於「外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消化道裡,將各種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利吸收,胰臟的外分泌細胞每天可以製造1,200至1,500毫升的胰液,消化我們吃進肚子裡的蛋白質、脂肪、澱粉,裡頭含有多種酶。
非吸煙者和少吃紅肉或加工肉品的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低[5]。 吸菸者在戒菸後罹癌的機率會降低,戒菸20年後風險甚至能降到與一般人無異[6]。 胰臟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和缓医疗或結合上述數種療法[1],療法的選擇和癌症的分期有關[1]。 手術是唯一能治癒胰臟腺癌的方法[11],針對無法治癒的患者,手術則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1][11]。
高端胰臟癌: 癌症專區
一些較局部的手術也能用來減輕症狀,但就不是以治癒癌症為目標,例如在侵犯十二指腸或大肠的案例中便能藉由繞道手術來維持患者消化道的暢通,藉以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但無法根治癌症[11]。 除了不要抽菸之外,美国癌症协会也建議人們維持健康的體重、增加蔬果和全穀(英语:whole grain)的攝取,同時減少食用加工肉品,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這能有效預防並降低罹患胰臟癌的機率[65]。 一份2014年文獻回顧總結了先前的研究,指出增加柑橘和薑黃的攝取能減少胰臟癌的風險,而全穀(英语:whole grain)、葉酸、硒和非油炸的魚肉可能也有幫助[66]。 胰管腺癌的基因變化已經被詳細研究,較常見的癌症類型也已經有完整的外顯子體定序(英语:exome sequencing)。 胰臟腺癌有四種主要的基因突變:KRAS(95%)、CDKN2A(英语:CDKN2A)(95%)、TP53(75%)和SMAD4(55%),其中擁有SMAD4突變的腫瘤預後較差[3]。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
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 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因而耽誤治療,影響生存率。 因此,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病人的存活時間仍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 胰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延伸到背部的腹痛,以及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 資料顯示以下因素有可能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包括年紀、抽煙、酒精、加工肉品、體重過重、胰臟炎、糖尿病、家族史等。 化學藥物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是晚期胰臟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無法手術切除的病人可接受緩解性化療,目的是降低身體不適、提高生活品質,以及延長患者存活期。
高端胰臟癌: 胰臟癌如何預防
若病人的情況許可,可在手術後一段時間給予吉西他滨或5-FU等藥物進行輔助性化療(英语:Adjuvant 高端胰臟癌 therapy),通常輔助性化療會在術後一至兩個月實施[4][56]。 對於身體情況不允許進行治癒性手術的病患,化療或許可以延長其生命或提升生活品質[3]。 臨界可切除(參見分期一節)的病患,可在術前進行前導性化療或化放療(英语:chemoradiotherapy)可能可以使腫瘤縮小至可以切除的程度。 除上述情形以外,進行前導性化療與否仍有爭議,但可以延遲手術的進行[3][4][82]。 糖尿病是胰臟癌相當重要的風險因子,新發病的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會有上述的各種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