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590元調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3元調整到24元。 8香港2019年的一人至六人以上住戶的貧窮線分別為4,500元、10,000元、16,600元、21,400元、22,100元及23,000元。 6由於當年7月的申領月份才實施新津貼水平,以現金流計算,當年的全年開支只計及由8月開始派發經調整後的職津水平,而未足以反映調整津貼金額之後全年開支總額的影響。 補發的綜援、生果金、長生津等將於今天(24日)以現行付款方式陸續發放,一般是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受助人或受惠人指定銀行帳戶。 法國《世界報》、《費加洛報》、法蘭西24、法國電視一臺、新聞台等媒體也關注臺灣海峽局勢,並指出這是釋放臺灣已經準備好抵抗的訊息[177]。
2013年,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只需服為期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3][4][2]。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2025 而199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役男仍需服滿1年的義務役,在2018年底已經全數退伍[3]。 不過在同年,由於洪仲丘事件爆發,國軍湧現退兵潮,招募人數亦不如預期[4]。 同時,外界批評臺灣的軍事操練不切實際,4個月軍事訓練時間太短而無法培養戰鬥兵[7][8][9],且未有足夠時間進行體能或武器射擊等軍事操練[10]。 1999年起,高級中學、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和高等教育軍訓成績可折抵義務役役期[3]。 在民主進步黨首次執政後[3],總統陳水扁推動提高募兵制比重的國防政策[4]。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申請長生津方法
他還指出中國國民黨更重視透過「國防」與「對話」,達到避戰、和平的效果[148]。 另一方面,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提出蔣中正對中國共產黨的「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策略,強調臺灣不是美國的殖民地[149]。 他堅決反對義務役延長為1年,並表示未來中國國民黨執政,會把役期改回來[149][150]。 其中,未來義務役訓練將適用新型訓練模式,參考美國等先進國家軍隊[89][103],導入模組化訓練模式[104]。 這包括強化訓練內容、擴充訓練性能[56],增加操作訓練[21]、實戰化訓練課程、實彈射擊與聯合演訓[103]。 1年期義務役入伍訓練比照志願役,從原本5週延長至8週[89][85][105],並有一般課程、體能戰技、兵器訓練、戰鬥教練[13]。
- 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1,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協助分析本港貧窮情況的形態,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其成效。
- 同時間,部分軍事專家建議臺灣成立由各地民眾志願組成的「國土防衛部隊」,亦出現民間舉辦以空氣槍作為訓練裝置的「類軍事訓練課程」[19]。
- 同年12月,臺灣獨立建國聯盟與臺灣安保協會公布輿論調查,指出74.4%民眾支持兵役制度由現行的4個月恢復為1年[157]。
- 15至59歲身體健康正常的申請人,如失業或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本署所定標準,必須積極地尋找全職工作及依照本署規定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
-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亞洲特派員楊啟銘認為,增加服役時間只是臺灣軍隊需要推動的其中一項關鍵改革[10]。
而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報導臺灣恢復1年期的義務役,並引述防衛專家分析指出這項改變方向正確[10]。 數位軍事專家及學者認為役期延長的重點,在於訓練內容能否更精實並貼近實戰[45][151];不過只有1年準備時間,可能無法完成訓練人才培訓、訓練場地設施、靶場營舍擴建等措施[86][90]。 前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改革方向正確,只是未來執行細節需要注意,並建議中央政府應協助國軍[2]。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兵役改革能協助役男完成心理調適、體能強化、熟悉武器[110]。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政府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准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國軍接受美國軍隊軍事操練模組可能與未來接軌有關,但各項改革並無足夠場地與配套[2]。
- 2013年,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只需服為期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3][4][2]。
- 以高齡津貼為例,由每月1,475元,增加至每月1,51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2,845元,增加至2,920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3,815元,增加至3,915元。
-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 現屆政府就有關制度先後進行兩次主要的調整,讓更多低收入家庭受惠及所得津貼更多(見圖一)。
- 其中國防部納入義務役役期意見,就其專業立場進行研議評估[27][28][29]。
- 對於薪資提高與役期延長牽動大量預算,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表示自2024年起,9,000多名義務役約增加21億元國防預算[2][13]。
日本外務省則表示臺灣海峽和平穩定不僅是對日本的安全保障,對國際社會穩定也很重要[171]。 12月28日,蔡英文接見日本參議院議員訪問團,並且強調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其後參議院議員世耕弘成對這項國防相關重大政策給予高度評價[166][172]。 駐臺北市的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學會加拿大籍資深顧問寇謐將認為,臺灣必須做得比延長役期更多[173]。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2|6. 長者裝修津貼
14若以強積金管理局最近公布的過往20年平均回報率5.1%計算,則月入7,200元,供40年強積金,退休時便會約有109萬。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2025 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須於2022年6月1日起,按所屬出生年份組別分階段申請樂悠咭,以繼續享用二元乘車優惠。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長生津申請資格及津貼金額
另外,在恢復1年期義務役後,取得「結訓令」的4個月軍事訓練役男沒有補役期問題[96][97],不需補實8個月役期[98]。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兵役制度延長案經國防部呈報行政院核定後,便送交立法院查照(備查)[53][65],並有1年的準備期[42]。 不過外傳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計劃把從「查照案」改為「審查案」,引發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與臺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不滿[53][66],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澄清會尊重各黨團作為[65]。 12月28日中午,邱國正率團前往立法院,拜會在野黨立法院黨團討論、尋求支持[66][67][68]。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方案背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津除了協助有需要人士脫貧外,兼有「防貧」的作用,有助減低收入不均的情況。 現屆政府就有關制度先後進行兩次主要的調整,讓更多低收入家庭受惠及所得津貼更多(見圖一)。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2025 由於受惠家庭不一定是在貧窮線以下,政府於2018年4月將低津易名為職津。 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1,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協助分析本港貧窮情況的形態,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其成效。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3|綜緩計劃申請資格 – 3. 身體健全成人的附加準則
其中國防部納入義務役役期意見,就其專業立場進行研議評估[27][28][29]。 總統蔡英文也召開軍事會談,密集研商兵力結構調整和配套方案[29],前後討論修改50幾次[30]。 2022年,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表示預計在年底前提出評估報告[31][32],但為考量在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之前或之後公布[33][34]。 他承諾若有定案,會公布1年後開始實施[35],並一定會有過渡期[36]。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同時刺槍術調整為近戰格鬥訓練,並增加FGM-148標槍飛彈、FIM-92刺針人攜式防空飛彈、紅隼反裝甲火箭等操作。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另外,二等兵薪資自2024年起調至最高26,307元,並規劃役男在大學期間同時完成服役與學業。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長者生活津貼的最新消息
另外,申請人亦可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高級研究員巴恩達勒(Gil Barndollar)在《日經亞洲評論》撰文表示,為了為臺灣部隊注入新活力,將義務役役期從4個月延長至12個月僅為第一步[174]。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亞洲特派員楊啟銘認為,增加服役時間只是臺灣軍隊需要推動的其中一項關鍵改革[10]。 義大利羅馬大學教授佩拉吉(Stefano Pelaggi)接受《蟻報》(Le Formiche)採訪表示,將義務役恢復1年的舉動,是臺灣防禦戰略的一部分[175]。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租金津貼按機制應下調 政府決定維持不變
12這項資料在近年調查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便是有愈來愈高的百分比貧窮長者表示沒有經濟需要:2015年為67.9%,2016年為71.4%及2017年為80.1%。 從每一年數字的變化中,最明顯的是這些雖然被界定為貧窮長者,比例上愈來愈多是有領取長生津。 換言之,雖然單是領取長生津,在統計上仍未脫離收入貧窮,但不少都認為自己沒有經濟需要。 綜援作為一個安全網,是幫助那些未能單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收入的家庭,得以滿足其在香港基本的生活需要。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申請生果金所須文件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社會福利署沒有明確回答,不過署方再三提醒申請人需要如實填寫婚姻狀況,如申請人的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不論其配偶或同居人士有否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其他津貼,都必須填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個人、入息及資產資料。 2022年3月,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民眾對國家安全的關注來到高點[131]。 其中,烏克蘭情勢讓臺灣各界討論4個月軍事訓練役情延長的議題[27][36],並在同年年底成為社會關注焦點[8]。 臺灣教授協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社、中華民國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等民間團體,呼籲朝野政黨都能支持兵役制度延長,且政府應盡速公布延長義務役役期延長到1年以上、及必須革新訓練內容[9][156],才能確保國家安全[8]。 臺灣教授協會協會會長許文堂更指出,應該加入無人機和電子作戰等新觀念[8]。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綜援、生果金津貼擬下月加2.6% 長生津或加至2,920元
2012年,在計及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貧窮線下有 個非綜援住戶,當中近半數(48%;即 戶,共 人)屬於在職住戶,其餘主要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2。 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及處理長者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3。 前行政長官便在2014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
不過在內政部公布2022年度徵兵及齡男子調查結果中,人數僅剩118,000餘人,降至10年來新低[20]。 有關津貼亦可用作償還申請人名下於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或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2元乘車優惠津貼」讓長者和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使用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從而鼓勵他們融入社區,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其後對於役期是否延長,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行政院新聞傳播處發言人羅秉成數次表示國防部仍在評估[37],但尚未定案[28][38][39][40]。 12月7日,邱國正表示役期方案維持計劃,預計在年底前公告[37][41][42]。 12月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表示,公布時間、受影響役男在做最後確認[43]。 12月15日,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牽涉層面廣泛,沒有進一步說明[44]。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2|申請方法
臺灣社、臺灣北社、臺灣教授協會、臺灣制憲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再度呼籲各政黨應全力支持兵役制度改革[159]。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訓練新兵量能及教育部配套方案有待觀察[117],並希望未來政府規劃配套時,能納入更多學生的聲音[160]。 由於臺灣長期以來對民事防護系統老舊並不重視,臺灣安保協會副祕書長、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對於把民事防護系統納入改革之一,表示非常值得肯定[2]。 早在2022年11月,內政部調高義務役軍人作戰、因公死亡、及身心障礙慰問金的發給基準[108]。 對此,邱國正形容國軍的壓力是「如臨深淵」[68],承諾在正式實施前會做好準備工作[69][67]。 12月29日,蘇貞昌核定恢復常備兵役制度役期1年,並請相關部會妥適規劃徵兵作業[70]。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2|援助範圍及資助金額
中華民國國軍號稱擁有超過200萬人的後備部隊,可在24小時內動員21.5萬名後備軍人[6]。 但過去20年的裁軍政策,後備單位缺乏人力與裝備,亦沒有太多協同作戰演習[6]。 過往後備軍人的7天教育召集,訓練地點在軍營內部,訓練內容亦不扎實,長期受到軍事專家批評[6]。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2|9. 1,000元電費補貼
為了避免搶提早當兵,國防部要求內政部在2023年辦理年度徵集時,不要徵集2005年次役男入伍[73]。 12月30日,蔡英文前往澎湖縣視察實戰化射擊訓練,表示義務役恢復1年是在部隊學習更多生存、作戰、救人的技能[74][75],國軍將強化與提升訓練的方法及設備[76]。 2020年開始,國家安全會議與國防部透過不同面向全盤檢視防衛戰力[23],評估兵力結構和兵役制度[24][25],並展開跨部會協調討論[26]。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申請條件
內政部也規劃精進替代役訓練、服勤課程,並擴大備役召訓人數與量能[71]。 同時配合民防訓練,將替代役備役役男依照專長分為防災救護、治安維護、社會服務、公共服務等編組,戰時就地支援軍事勤務、增強國土守備韌性[71]。 而一般替代役男的薪俸、地域加給、及主副食費,則比照國軍義務役軍官、士官、常備兵標準發給,起薪新臺幣20,320元[123]。 不過義務役二等兵的26,307元與志願役二等兵的35,320元差距不到10,000元,國防部則表示志願役部分調薪暫不考慮[113]。 若義務役役男射擊能力好,例如打靶100發能全數滿靶,則有機會參與特殊狙擊槍訓練[93],守備任務為狙擊手任務[107]。 對於學者建議可以遴選優秀的義務役前往美國受訓提升戰力,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回應會謹慎評估列入參考[95]。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表態支持兵役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但要求做好配套措施。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關愛基金推出「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正分階段擴展至所有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首階段涵蓋80歲或以上長者。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 津貼2023|綜援計劃標準金額詳情 – 其他補助金金額詳情
對於記者提到這次兵役制度調整是否涉及女性服役,蔡英文表示女性參與國家安全事務是更大的課題[13],因此會先逐步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63]。 對於記者問到是否擔心義務役役期恢復1年影響選情,賴清德表示他們把國家利益放在優先的位置[64]。 長者生活津貼調整2025 不過在中國國民黨執政後,海峽兩岸關係緊張情勢降低[6],馬英九政府決定從徵兵制全面轉向募兵制[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