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開始便注重品德教育,希望學生成為充滿自信及富責任的公民。 學校自行決定小一收生辦法,拔萃女小學畢業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其接龍中學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是Band1A中學,無論是學業成就還是文娛運動成就都十分出色。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成立於1936年,學費約 仁立vs仁紀2025 $61,000。 學校以「作育英才」為辦學宗旨,讓學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 仁立vs仁紀2025 仁立vs仁紀 學校師資百分之百擁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並以普教中、以英語教常識;音樂、體育、視藝科專科專教,學生在各項課外活動(如敲擊樂團、管樂團、合唱團、羽毛球等)皆表現亮眼。
辦學宗旨是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全方位學習,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建立教師團隊;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根據辦學團體所訂的方針、政策,透過彼此服務、犧牲的精神,不斷創新發展,培育人才,服務社群。 學校重視生命和宗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格, 以「正向教育」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體育課程包含游泳課,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多元化動感小息,建立孩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課堂間設Brainbreak活動,透過運動提升學習效能。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全日制直資英文男校,一年級共提供150個學位,學費約$45,000。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加上小學部與名牌英中拔萃男書院結龍,成績及表現符合學校基本要求的畢業生都能直升拔萃男書院,加上拔萃男書院提供IBDP課程,在DSE及IB成績都屬全港頂尖,成為吸引家長為孩子報讀的關鍵原因之一,去年就吸引將近4千人爭取學額。
仁立vs仁紀: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詠詩性格文靜,成績中等,在校操行良好,與同學相處和諧,無受欺凌,亦未有拍拖。 據周父指,上周才到女兒學校出席家長日,當時見女兒未有異樣。 仁立vs仁紀 小學教育是為小朋友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學習環境除了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外,亦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特質,所以家長們需謹慎為小朋友選擇合適的小學入讀。
辦學宗旨:本著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樹立淳樸校風。 以學生為中心,透過正規課程及課外活動,發掘他們的潛能,讓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得到均衡發展,讓他們在關懷和愛中成長。 65校網聖公會主恩小學 仁立vs仁紀2025 -由以往的0測4考減少至0測3考。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由以往的0測3考減少至2測2考。 64校網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由以往的0測4考減少至0測3考。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由以往的0測4考減少至0測3考。
仁立vs仁紀: 香港播映情況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是一間天主教的直資女校,全年學費大約$55000。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於1864 年創立,校訓是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辦學宗旨是以基督精神之價值觀為本,為學生提供美好的教與學氣氛,達致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其智能及品德的成長。 學校設有 30 個課室,1 個禮堂,2 個操場,這小學佔地面積大約 8,826 平方米,屬於「特大型」的校園。 教學人員總數 66 人;班級總數為 30 班,每級約有 5 班。
-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為私立半日制女校,擁有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全年學費約$48,000。
-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由以往的2測2考減少至0測2考。
-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是位處於屯門區的一所津貼小學,根據教育局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屬於70校網。 學校是一間男女校,創校於 1984年,校訓是「愛敬勤誠」, 仁立vs仁紀 現在的辦學團體是 保良局 ,現任校長為溫慧芬女士。 學校的上課時間是全日,教學語言是中文,每年有測驗1次及考試4次。
仁立vs仁紀: 學校類別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是觀塘區48校網的熱門小學之一,學生升中前景優異,獲派中學包括英皇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聖保羅書院等名牌中學。 瑪利曼小學為灣仔區的英文資助女校,85%畢業生可升讀瑪利曼中學。 仁立vs仁紀2025 由於該校為資助學校,免付學費,加上大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是不少家長的首選。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成立於2002年,雖無聯繫中學,不過升中派位成績優異,獲派首志願學校佔比達90.9%,派往英中人數佔逾80%,包括救恩書院、喇沙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聖羅撒書院等。 仁立vs仁紀 仁立vs仁紀2025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屬於31校網,深受區內家長歡迎,往年超收學額就達17人。 19/20學年,有87%學生獲派首三志願中學,包括華仁書院、聖芳濟書院、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與葵青區首屈一指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是聯繫關係,雖只保留25%學位,不過小六畢業生升讀該中學機會大,20/21學年就有30人(36%)升讀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仁立vs仁紀: 小學資訊
作為家長一方面想子女保持競爭力,但同時亦不想他們負上太大壓力,於是學校測考次數便成為了一個家長可以參考的指標之一,根據《小學概覽2019》資料顯示,今個學年有不少官立及資助小學,也減少了測考次數。 仁立vs仁紀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9月底選校,家長可以在填表前,查看心儀小學的測考資料,了解該校是否適合子女入讀。 聖羅撒學校是34校網著名女校,與聖羅撒書院是直屬關係,畢業生多可升讀該中學。 仁立vs仁紀 聖羅撒書院是一所位於香港沙田的著名女子英文中學,因此小學亦受同區家長青睞。 小學校舍樓高十層,設施完善,學校師資均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且59%擁碩博以上,教育質素令父母放心。 此外,畢業生有機會升讀起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加上無需繳交學費,因此每年均有許多家長爭相報讀。
仁立vs仁紀: 全港分區小學排名
九龍塘宣道小學同樣深受本地家長歡迎,全年學費約 $59,450 。 仁立vs仁紀 學校透過各科專題研習、戶外考察及比賽,評估學生不同領域之能力,也設有30多組課外活動,讓學生盡顯才能。 小六畢業生升中成績佳,多數獲派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迦密中學、循道中學、英華書院等,因此成為熱門小學之一。 仁立vs仁紀 港大同學會小學與港大同學會書院結龍,成立於2002年,中學則是成立於2006年。
仁立vs仁紀: 全港小學排名2023(排名51-60)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小學每年都開放140個小一學位提供申請,學費約為$70,000。 仁立vs仁紀 拔萃女小學追求優質的全人教育,與中學在教學、課外活動等都有緊密合作,從小培養全能精英。 拔萃女書院更是DSE狀元搖籃,因此每年都深受家長歡迎,去年近3,800人爭取小一學額,反應熱烈。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82年興辦的政府資助小學,校史可追溯自1958年九龍城區的香港浸信會聯會第一小學及1971年慈雲山培愛小學,由1958年迄今,共六十二年。
仁立vs仁紀: 【香港小學排名2023】Top 100 小學 、校網及學費一覽
聖公會仁立小學以「仁立」命名乃表彰一生忠誠侍主的鍾仁立會吏長,鍾會吏長生平致力於宣教傳道,興學育才。 2023學年官立及資助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於昨日(21日)出爐,成功比率達49.6%,是近15年新高,家長可向申請小學查詢結果。 TOPick翻查新界區30間熱門小學網頁公布的結果,整體而言超收情況並不嚴重,大部分學校超收人數在10人以下,其中以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超收29人最多。
仁立vs仁紀: 學生分享
英華小學與英華書院屬結龍關係,在辦校方針及教學理念方面都秉持「以基督精神,辦全人教育」願景。 仁立vs仁紀2025 該校逾60%教師都擁有超過10年的教學經驗,40%教師擁有碩士文憑,學校還設有STEAM LAB、夢工場、足球場、游泳池等完善設施,因此學生在學術、體育、音樂、童軍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英華小學學費只需 $18,000,去年就逾吸引5千人報名,而小學僅取錄165人,參與者須經過三輪面試方獲取錄。 TOPick根據教育局「2024年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整理了新界區17個校網共239間官津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以供家長參考。 【小一派位/自行派位/小一自行/官津小學】 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9月21日至29日接受申請,熱門的官立及資助小學當然很搶手。 新界區校網中尤以沙田區91校網較受歡迎,網內集中數間地區熱門學校。
仁立vs仁紀: 全港小學排名2023(排名11-20)
陳凱倫文中所稱的計畫,或許就是忠仁忠義分割40年攝影展。 2009年9月27日忠仁、忠義曾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分割30周年‧感恩傳愛」紀念茶會,並將義賣畫作所得,捐作88水災賑災之用。 2001年,原校入紙競投鄰近葵涌邨的校舍,以分拆為兩所獨立的全日制小學,並獲批准[4]。 隨著現時校舍於翌年落成,仁立小學下午校隨即遷入現址,並更名為仁立紀念小學;而上午校則留守原址,亦改為全日制。
仁立vs仁紀: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拔萃女小學創立於1860年,是一間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基督教直資女校,全年學費$70,000。 拔萃女小學致力提供全人教育,以民主博愛精神發揚基督教義及中國傳統文化。 不止注重學生的學業成就,亦鼓勵學生發揮不同領域的潛能,多元發展。
今日是申請2022/23學年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的最後一天,意味着K3學生升小旅程正式啟航。 如好彩的話,部分學生會在11月獲得學位,但這不代表遊戲結束,因為有部分人可能投考私立小學。 仁立vs仁紀 而未獲學位的小朋友,除了等待6月大抽獎外,亦可申請報讀直資或私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