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朗,SBS(英語:Edgar Cheung Ka Long;1997年6月10日—),於香港出生及成長,香港男子劍擊運動員,有「少年劍神」之稱,在2016年4月首奪亞洲花劍冠軍(英语:2016 Asian Fencing Championships),成為香港歷來首個個人亞洲賽王者。 張家朗名言 2014年9月,張家朗代表香港參加韓國仁川舉行的亞運會的劍擊比賽,與楊子加、張小倫和崔浩然合作贏得男子花劍團體賽銅牌。 2015年,張家朗第二次出戰就於亞洲賽奪得個人賽季軍[9]。 香港運動員近年出戰奧運、亞運會等國際大賽都獲獎金鼓勵,這次東京奧運同樣有贊助商重金鼓勵香港運動員爭取佳績,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於香港代表團授旗禮上公布,將透過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向表現優秀的香港運動員提供現金獎勵,其中個人賽金牌獎金高達500萬。 張家朗名言 此外,林大輝曾於2018年許諾,如果林大輝中學畢業生取得奧運金牌,將令他們可做業主,他將以林大輝中學基金發放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的一半獎金即250萬元予張家朗。 據FIE紀錄,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之前,張家朗在國際與地區比賽先後取得一金、三銀、四銅成績,其中金牌是來自2016年中國無錫舉行的亞洲擊劍錦標賽男子花劍個人賽。
走過低潮登上高峰,家朗自覺成長了不少:「其實我打多哈站的時候已覺自己打得放鬆,以前很多包袱;今天我跟教練講笑,假如打贏奧運冠軍,就能成為奧運冠軍。」然後他做到了。 ▲張家朗過去曾兩度對戰這位意大利劍手,不過從未試過勝出,心理壓力定必很大。 當張家朗站在決賽的Podium上與陳海威交手,同事叫我:「你過去對面幫我拎枝鏡同埋電腦呀!」劍擊館的走線十分有趣,記者們要上看台,先要繞出場外內返回場館,同事所指的對面,正是腳程來回至少3至4分鐘的看台。 看張家朗的賽事,有時他順起上來,大可以一節內解決對手,所以確實要爭分奪秒。 速速飛奔去對面看台,拿着鏡頭與電腦回到攝影位,張家朗的比賽仍未打完,好彩。 喜,是難得有機會參與大型運動會;驚,是首次現場採訪運動會的擔憂,究竟體能上、工作上能否應付每天密集採訪的兩星期?
張家朗名言: 父母均為運動員
引述已故籃球巨星高比拜仁名言:「The 張家朗名言 job is not done yet」,不會因為個人賽奪獎而鬆懈,希望再為港隊增添獎牌。 張家朗最想多謝家人體諒他的脾氣,但婉拒在現場答謝,笑言因為「好尷尬」,也謙稱不要給他「金家朗」的稱號。 他表示,差點把父親(25日)的生日也忘記了,他希望將金牌送給父親作為生日禮物。 張家朗又多謝所有透過直播,看他比賽的市民,及兩位教練的支持。 張家朗表示,事前從來沒有想過這枚金牌是如此之重,相隔這麼久再為香港贏得金牌。
- 及後陳雪玲曾在中國銀行(香港)工作,她是營運部高級放款主任,於2018年4月退休。
- 在訪問運動員時,「今屆會唔會係最後一屆」是其中一條熱門問題,答案大多都是「唔知但當係最後一屆」。
- 2016年首次取得奧運比賽資格,參加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
- 張家朗自2012年開始為港隊上陣,在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為港隊奪金。
張家朗坦言,仍未完全相信自己已經成為奧運冠軍,他表示在16強賽晉級後已有少許抽筋,幸得到營養師的指導及時補充能量。 8強賽時,也曾經因為落後而暴躁,但家朗告訴自己,沒理由因為發脾氣而輸掉。 決賽時,雖然一度被對手追近,他告訴自己要冷靜,並想方法解決,例如走開一陣。
張家朗名言: 運動員生涯
即將第二次踏上奧運舞台,Edgar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同時背負著父母的夢想,代他們追逐昔日未圓夢。 張家朗,SBS(英語:Edgar Cheung Ka Long;1997年6月10日—),於香港出生及成長,香港男子劍擊運動員,有「少年劍神」之稱,在2016年4月首奪亞洲花劍冠軍(英語:2016 張家朗名言2025 Asian Fencing Championships),成為香港歷來首個個人亞洲賽王者。 2021年,他在東京奧運取得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為自李麗珊後第二位奪取奧運金牌的香港隊選手[2],也是香港首位奪取奧運金牌的男性香港運動員,被香港網民封為「香港劍神」。
在訪問運動員時,「今屆會唔會係最後一屆」是其中一條熱門問題,答案大多都是「唔知但當係最後一屆」。 換轉是我,我的答案都是一樣,要去到一次運動會,有太多外在事情控制不了,但我希望有機會再去(尤其是看完名古運亞運的簡介後lol)。 我們「杭州小隊」足足早了一星期來到杭州,探探路、熟習地形、熟習巴士班次,每一天也在學習,加上開幕前幾天已有賽事,即使賽程未算緊密,也已開始習慣早出晚歸的新日常,似乎每天也在準備迎接亞運的「地獄賽程」——劍擊、游泳、武術等獎牌大項同時上演,當時真正體驗到亞運是什麼一回事。 張家朗名言 曾就讀英華書院及盛產體壇名將的林大輝中學的張家朗,從少熱愛劍擊運動,中四決定休學做全職運動員,專注發展劍擊項目,踏入當全職運動員之路。 在沒有比賽的日子,他的生活通常就是留在香港體院接受體能和技術訓練。 而在擊劍之外,他所描述的生活與普通年輕人分別不大,有時會跟朋友逛街、買衣服,從前還會「打機」玩電玩。
張家朗名言: 個人榮譽
昨日比賽期間,全港多個體育館、商場的奧運直播點,聚集大批市民投入觀賽、加油打氣、歡呼雀躍,一同為張家朗打氣。 市民無分彼此,為共同的英雄打氣的情景又回來,令人動容欣慰,過去幾年充斥政治分歧、社會對立的負能量一掃而空,這種氣氛更加證明香港由亂入治,讓人看到新希望。 位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劍擊館,是我今趟亞運之旅中,逗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場館,由未正式開始已感受到無比的壓力,尤其是第一日,因為是全城矚目的張家朗及江旻憓登場,張家朗不負眾望,拿下港隊劍擊史上首面亞運金牌。 媽媽陳雪玲則是港青籃球代表,曾效力女子甲組球隊均安,也曾拿過甲組聯賽冠軍。 及後陳雪玲曾在中國銀行(香港)工作,她是營運部高級放款主任,於2018年4月退休。 張家朗名言 李家超、陳茂波、黃錦星、陳肇始、聶德權等多名官員亦發文恭喜張家朗奪冠,形容張家朗是「香港人的驕傲」。
2021年7月23日,在東京奧運會開幕禮中,張家朗和羽毛球選手謝影雪一同擔任港隊持旗手。 7月26日,張家朗在東京奧運男子個人花劍決賽中,以15-11的分數擊敗上屆獲得里約奧運男子個人賽冠軍的意大利選手加路素,成功奪得香港歷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以及第四面獎牌,創造香港歷史。 其後他和隊友蔡俊彥、張小倫、吳諾弘一同參加團體賽,最終取得第七名的成績[12]。 2021年7月23日,在東京奧運會开幕禮中,張家朗和羽毛球選手謝影雪一同擔任港隊持旗手。
張家朗名言: 收聽, 東京奧運轉播權與新冠疫苗:論香港政府的奇行
2016年首次取得奧運比賽資格,參加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 張家朗名言 今年獲選的傑青,當中有4人是在上年參加奧運並獲獎的運動員,包括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乒乓球女子團體賽銅牌得主李皓晴、杜凱琹和蘇慧音。 他們希望以自己的當選去鼓勵香港年輕人勇敢追夢,好好把握當下,傳播正能量,並以生命影響生命,繼續回饋社會。
張家朗名言: 中國停止發佈青年失業率 今年以來該數據屢創歷史新高
他表示,父母深知運動員這條路在香港並不好走,因此起初比較抗拒他的決定,但後來他與媽媽「約法三章」,承諾「兩年內要有成績,不可以表現懶散」,並以世界和亞洲錦標賽獎項回報了父母的信任。 張家朗自2012年開始為港隊上陣,在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為港隊奪金。 直至奧運前的2020年,張家朗參加劍擊個人及團體賽,為港隊贏取39面獎牌。
張家朗名言: 張家朗奧運奪金感言 金牌好重 盛載的是相信更是勇氣
Dior Men創意總監Kim Jones同樣也是波鞋迷,去年更推出了Dior x Air Jordan 1的鞋款及系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張家朗名言: 香港哲學家張燦輝詮釋政治發展與民主自由
張家朗奪金振奮人心,傳遞正能量,鼓勵港人重拾拋棄區分求共對的情懷,獅子山下同舟共濟,逆境自強,攜手逐夢,再譜不朽香江名句。 父母同是運動員出身,父親張子倫任職建築業,亦是前甲一籃球成員,於1987年香港男子甲一組籃球聯賽代表警察隊奪得聯賽冠軍,母親陳雪玲則是港青籃球代表,曾效力女子甲組均安,也曾拿過甲組聯賽冠軍[8][16]。 張家朗名言2025 2017年4月6日,最後一年參加世青賽,成功奪得男子花劍個人冠軍,為香港劍擊隊史上首次奪得世青賽青年組冠軍[11]。 張家朗的爸爸是昔日籃球運動員張子倫,媽媽陳雪玲則曾是港青籃球代表。 張家朗從少便遺傳到父母的運動細胞,加上自身的努力,很快在劍壇上取得好成績。 談到之後的賽事,他希望與隊友打好團體賽,形容團體賽首仗相當重要。
張家朗名言: 中國防長等多名軍事高官「失蹤」 習近平遇到麻煩了嗎
香港「劍神」張家朗再創歷史,去年於東京奥運奪金後,今日(16日)再於花劍世界盃巴黎站勇奪金牌,成為首位贏得男子花劍世界盃冠軍的香港劍手。 第一次是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1996年以英屬香港代表身份獲得金牌,第二次是從中國國家隊移籍中國香港隊的李靜、高禮澤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得的男子乒乓球雙打銀牌,第三次是2012年倫敦奧運女子自行車凱林賽由李慧詩贏得的銅牌。 張家朗名言 張家朗早前曾經歷人生低潮,世界排名跌出前十六位,他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能力。
張家朗名言: 讀得又打得! 香港「學霸」運動員: (按圖放大)
杭州亞運昨日閉幕,港隊創出歷屆亞運獎牌最佳成績,共取得8金16銀29銅,共53面獎牌。 代表團包括橋牌、空手道、韻律泳和中國象棋等選手,一行約70人傍晚凱旋返港,特區政府將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行歡迎儀式。 港隊成員步出接機大堂,一眾官員、港協暨奧委會代表及嘉賓等,與港隊代表團拍攝合照,卓永興及楊潤雄等隨後與個別運動員傾談及合照。 他特別提到,香港這次在總獎牌榜以53面獎牌於45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10,形容是極不容易,不單是歷史最好亞運成績,更是衝往世界,在多個項目中都是世界級的成績,相信能為明年巴黎奧運打下強心針。 此外,港隊運動員今年獲得多個項目的首面亞運金牌,包括許龍一奪得首面高球金牌、楊倩玉在單車女子個人公路賽首面金牌,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個人賽首奪亞運劍擊金牌,以及中國香港男子橋牌隊奪得男子團體金牌。
張家朗名言: 香港文匯網
他說奪冠別具歷史意義,他表示證明了香港雖然是很小的地方,但也能做到很多事,大家不要想香港地方細小便覺得輸蝕,大家要抱住能夠做到的心態。 張家朗昨日奪得的金牌意義非凡,是繼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滑浪風帆女將李麗珊後,相隔25年後再有香港運動員踏上奧運頒獎台最高位置。 張家朗名言 更為特別的是,張家朗本人與特區同齡,1997年七一回歸時他尚未滿月,完完全全是特區培養出來的傑出代表。 張家朗賽後對香港媒體表示,「到現在還不敢相信」自己成了奧運金牌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