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房協處理寬敞戶政策,則與房委會不同,房協由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如所有的家庭成員年滿65歲或以上,則可不用遷往較細面積的單位。 上述情況導致「寬敞戶」數目近年急速上升,由2017年的約6.3萬戶,累積增至今年3月份的7.9萬戶,平均每年增加逾3,900戶。 對於「優先處理寬敝戶」,房委會過去5年平均每年可處理約2,200宗個案,但同期又每年增加約2,100戶,當中已扣除因年齡遞增而自動剔出名單的住戶。 換言之,房委會的處理速度,根本跟不上香港人口老化和「寬敞戶」增加的速度。
被問到為何第一批項目的成本削減,而第二批項目包含成本較低的改建校舍項目,為何第二批項目的預算並無以同一標準減少兩成,房屋局消息人士指,當局在參考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格,而調低第二批項目的預算,「但唔能夠直接擺落去」,但不排除日後招標後,會再有空間壓縮建築成本。 以往房委會及房協也會按家庭人口,向申請人分配單位,許多時也是三代人同住一室,但隨著子女成家立室,或父母相繼離世後,餘下的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就會超出編配標準,家庭會被視為寬敞戶,將被要求遷往較小的單位。 房屋委員會宣布,推出處理公共出租屋�寬敞戶的中期措施,按住戶的居住密度和成為寬敞戶的時間長短,擬訂調遷次序名單。
公屋寬敞戶: 公屋寬敞戶5年增25%至7.9萬
房委會過去出現不少「優先處理寬敞戶」拒絕調遷的情況,其理由包括要求編配較大面積單位及指明特定屋邨、熟悉現在居住環境而不願遷出及所編配屋邨交通不便等。 公屋寬敞戶 房委會強調會向欠缺充分理由而拒絕所有編配的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租約。 由於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將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優次處理安排,並於2023年就寬敞戶政策進行檢討。
- 文件又提到,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較預算低,當中有兩個第一批簡約公屋的項目合約,較原來預算低7.8億元及22.3億元,亦即合共減少約30億元,即較今年初財委會就簡約公屋的撥款的149.1億元,節省約30億元,減幅約20%。
- 倘若租戶未能通過入息及資產評審或住宅物業權審查,其「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申請將會被取消。
- 居住密度最高的家庭,可優先揀選單位; 若密度相同 ,以家庭成員較多者為先; 若兩者皆相同,再比較起租期,較早者為先;若以上全部相同,便交由電腦隨機排序。
- 她指,目標是提升公屋住戶的幸福感,當居民在屋邨內成長及發展,並在社會上流後,再交出公屋單位時,能感到光榮。
- 何永賢指,當局委聘顧問團隊,包括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等,並派出「幸福號」汽車,到全港17區的公屋邨擺攤位,與居民玩遊戲,以收集他們對幸福感的看法,範疇包括八個幸福概念,例如健康生活、跨代共融、種族共融、社區網絡建設等。
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披露當局擬不再推展由新世界借出的上水蓮塘尾項目;但會以馬鞍山恆光街一幅官地,以及改建塘聖若瑟英文中學等五間校舍為簡約公屋「填數」,以將第二批簡約公屋維持在1.3萬個單位。 據房委會數字,過去5年公屋寬敞戶數字仍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約6.3萬戶升至今年有近8萬戶,增幅逾兩成。 公屋寬敞戶 不過,於去年12月起恆常化的「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截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批出340宗申請,當中只有72戶接受編配調出大單位。
公屋寬敞戶: 校舍改建單位70%屬於大單位
合資格住戶可獲最多三次於原邨或同一個區議會地區內屋邨的新或翻新單位的房屋編配機會,亦會獲發放搬遷津貼。 公屋寬敞戶2025 根據《房屋條例》(第283章)第26(1)(c)條的規定,任何人士於申請公營房屋時蓄意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221章)附表8所訂第5級罰款及監禁六個月(在修訂調遷申請表當日,最高第5級罰款為港幣50,000元)。 同時,亦可根據《房屋條例》(第283章)第26(1A)條的規定,判罰相等於少收租金款額三倍的罰款。 公屋寬敞戶 任何人士如在申請時蓄意作出虛假陳述或提供虛假資料,不論是否因此被起訴或定罪,房委會均可根據《房屋條例》所賦予的權力終止有關新舊租約。
房委會在2019年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以終身免租來吸引「全長者」住戶調遷到較細單位,但實施一年多只有72宗成功調遷,相對於現有近8萬個「寬敞戶」及每年近4千戶的增長速度,明顯是杯水車薪。 居住密度最高的家庭,可優先揀選單位; 若密度相同 ,以家庭成員較多者為先; 若兩者皆相同,再比較起租期,較早者為先;若以上全部相同,便交由電腦隨機排序。 公屋寬敞戶 每年下半年,房署會推出一次遍及全港屋邨的「 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 」及「 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 」,讓合資格公屋租戶申請者,以自選單位形式編配單位。 在接受申請期間,如戶籍內任何成員有已經懷孕十六個星期或以上者(預產期在2024年3月6日或之前),該名待出生子女在計算居住密度及家庭人數時,可作為一位家庭成員計算,但須於申請時附上有效醫生證明書。 由於房屋資源有限,可供揀選的單位數目將因應獲批准配額及當時房屋資源供應而釐定,房屋署不能保證所有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均有揀選/編配單位的機會。
公屋寬敞戶: 酒店式廁所 空間感UP!
【公屋/公共房屋/公屋申請/輪候公屋/上樓】香港樓價高企,置業簡直難過登天,因此不少人都認為「得公屋者得天下」。 近日有大埔街坊於Facebook群組發文,指輪候公屋7年半,近日終於「畢業」,首派由居屋轉成公屋的天水圍俊宏軒,單位光猛寬敞,已間好2個房,有齊廚櫃、地板,不少網民都大讚是「筍盤」。 何永賢表示,未來將有41萬個公屋單位落成,部份屋邨有數千個家庭落戶,而舊屋邨目前共有85萬個單位,部份樓齡更達60年,設施老舊,有不少改善空間。
- (9) 於填寫申請表當日起計,直至獲編配新單位並簽署租約前,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沒有任何有效分數,否則,申請者並不符合參加此計劃的資格,其已遞交的申請亦會被即時取消。
- 文件提到,參考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的投標價格,認為第二批的項目亦可由原來估算的約115.3億元,調低至98.4億元,亦即削減約16.9億元,減幅約為15%。
- (4) 申請者及家庭成員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核及無擁有住宅物業的規定,所以申請者必須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或租約事務管理處提供有關證明文件以便完成審核程序。
- 以往房委會及房協也會按家庭人口,向申請人分配單位,許多時也是三代人同住一室,但隨著子女成家立室,或父母相繼離世後,餘下的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就會超出編配標準,家庭會被視為寬敞戶,將被要求遷往較小的單位。
- 在特殊情況下,申請者仍可以揀選低於其家庭人數編配範圍的公屋單位,惟其所揀選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不可少於每人平均5.5平方米及必須大於現居單位。
- 但由2017年開始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租戶,即使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他們須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已滿三年,方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12) 公屋寬敞戶 若接受長期空置公屋而獲租金寬減的租戶,由原單位租约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該日仍未滿三年,但現時為擠迫戶(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他們可參加是次計劃以解决其擠迫情况。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現提供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離島及新界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給符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調遷。 另一議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告別劏房行動召集人鄭泳舜稱支持當局增加簡約公屋的市區選址,經過房屋局最新的調整,現時擬興建的市區單位,已佔整體簡約公屋單位約五成,這是合適的。 他又指,改建空置校舍的平均單位成本為50萬元,造價較低,建議政府應進一步研究,增加更多合適的空置校舍或政府物業選址進行改裝,既可以增加更多較交通便利的地點項目,亦可以減低建築成本開支。 立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政府在第二批簡約公屋增加市區、擴展市區地段單位的供應,同時減少新界較偏遠地段單位的數目,甚至撤回部分項目,認為是回應基層市民對於入住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項目的殷切訴求。 房屋局消息人士指,全部校舍均坐落在屋邨附近,許多亦在港鐵站附近,「行都行得到去,就算要搭車,好短車程就去到港鐵站,亦都有市區巴士路線,港、九、新界都有巴士到。」消息又提到,改建校舍的單位中,有70%屬於大單位,較其他新建項目只得兩成多,認為是改善了現時的設計。
公屋寬敞戶: 造價被質疑過高
此單位全屋以輕淡的松木和水泥為素材,有利採光之餘,亦能營造溫暖感,既簡約又時尚,單憑這幾張照片絕對猜不到這是公屋單位。
公屋寬敞戶: 居民可揀選大廈外牆的圖案及色彩
房委會聲稱有權向沒有充分理由而拒絕調遷的「優先處理寬敝戶」終止租約,但實際上卻似乎從未執行過。 不過,若「優先處理寬敝戶」家中有年屆6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暫時不會被要求調遷,即使單位再大也只會被視作一般「寬敞戶」。 公屋寬敞戶2025 公屋寬敞戶2025 若有年屆70歲或以上的長者或殘疾成員,更會從「寬敞戶」與「優先處理寬敝戶」名單中剔除。 隨着住戶成員年齡遞增,自自然然每一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優先處理寬敝戶」變成一般「寬敞戶」,以至從「寬敞戶」名單中被剔除,毋須調遷。 這項計劃自去年12月起恆常化,凡70歲或以上長者寬敞戶調遷至較小單位,可享終身全免租金。
公屋寬敞戶: 【公屋調遷】紓緩擠迫調遷計劃 + 申請資格 + 揀樓次序
輪候到公屋當然開心,但若期間出現了一些狀況,難以繼續住在現居單位,或有特別原因需要遷離,此時可看看房署的調遷計劃是否適用。 公屋寬敞戶2025 公屋寬敞戶 房署設有一系列的公屋調遷計劃,以配合租戶不同的調遷因由,較常見為紓緩擠迫調遷,亦即細屋搬大屋。 房署並沒有規定不可豪裝公屋,但公屋 戶不能違規拆除原有裝置,譬如廚房防煙門、廚櫃及洗碗盤等。 一般住戶都自購了公屋才會做裝修,即使是自購單位也要負責風險,裝修前應咨詢清楚。 設計師為上水公屋重新規劃,將260呎蝸居變成可容納3至8人的特色旅館。 公屋寬敞戶 此作品《公屋不只是公屋》早前更獲得香港設計師協會頒發「環球設計大獎2016金獎」及「香港之最」的殊榮。
公屋寬敞戶: 簡約公屋|刪蓮塘尾項目 增馬鞍山選址改建觀塘聖若瑟中學五校舍
房委會名義上會要求「寬敞戶」調遷到面積較小的單位,以善用現有公屋資源,讓家庭成員增多的「擠迫戶」加快調遷,以及讓公屋輪候冊上的大家庭加快「上樓」。 但根據運房局回覆筆者在立法會提出的質詢,有關調遷政策明顯成效不彰,甚至可說是形同虛設。 至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房署並無調遷的期限,但租戶可因應其需要而選擇不按調遷次序,由房署安排其調遷前合面積標準的公屋單位,並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 屬於「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可獲(i)最多三次位於原或所屬區議會選區內屋的房屋編配;(ii)在調遷至較細單位後會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及(iii)在資源許可下,會獲調遷至新落成屋單位的機會。 在現時房屋政策下,「改建一人單位」及受「長者住屋」改建計劃影響的租戶若成功透過邨內或特別調遷可以獲發「住戶搬遷特惠津貼」,但該項津貼的安排,並不適用於是次調遷計劃。 (10) 若任何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的租戶是透過2016年或以前舉辦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他們可參加是次計劃。
公屋寬敞戶: 簡約公屋|造價突削47億 蓮塘尾偏遠造價貴被踢走 改建廢校較平
但由2017年開始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租戶,即使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他們須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已滿三年,方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9) 於填寫申請表當日起計,直至獲編配新單位並簽署租約前,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沒有任何有效分數,否則,申請者並不符合參加此計劃的資格,其已遞交的申請亦會被即時取消。 (4) 申請者及家庭成員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核及無擁有住宅物業的規定,所以申請者必須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或租約事務管理處提供有關證明文件以便完成審核程序。 鄭泳舜稱,劏房住戶集中居住在油尖旺、深水埗區,當局增加簡約公屋市區的單位選項,將可吸引符合資格的劏房住戶選擇遷往簡約公屋,以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 公屋富戶政策今年5月起「加辣」,房屋署10月起向合共8.8萬戶派表,要求住戶申報居住和擁有香港物業的狀況,首批申報上月底截止。
公屋寬敞戶: 檢討寬敞戶政策 加快公屋調遷
當局將透過開設工作坊,讓居民揀選大廈外牆的圖案及色彩,例如蝴蝶邨的蝴蝶圖案,或是葵芳邨與相鄰的港鐵高架橋,可髹上顏色融合等。 何永賢指,當局委聘顧問團隊,包括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等,並派出「幸福號」汽車,到全港17區的公屋邨擺攤位,與居民玩遊戲,以收集他們對幸福感的看法,範疇包括八個幸福概念,例如健康生活、跨代共融、種族共融、社區網絡建設等。 換言之,首批合共4個項目的實際造價,以及第二批9個項目的造價,合共削減46.9億元,減幅約為17.7%,但由於首批項目的撥款年初已獲通過,故在整體撥款方面,只能在仍未通過的第二批調整估算,故整個簡約公屋的撥款需求只能減16.9億元,減幅約為6%。 文件提到,參考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的投標價格,認為第二批的項目亦可由原來估算的約115.3億元,調低至98.4億元,亦即削減約16.9億元,減幅約為15%。 公屋寬敞戶 簡約公屋(英語:Light 公屋寬敞戶2025 Public Housing)是香港一種特殊公共房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概念與2001年前的臨時房屋區相若。
公屋寬敞戶: 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增至近8萬戶 長者住戶免租調遷計劃僅72戶參與
(3) 申請表內各家庭成員不能擁有任何住宅樓宇,包括透過房委會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推出的各項資助置業計劃而簽訂住宅樓宇購買協議(請參閱申請表)。 配合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落成進度,當局預計會於明年第二季開始接受第一期的申請。 申請人除可提交紙本申請表格,亦可選擇在網上遞交申請,屆時將會有市區及新界的項目同時可供選擇。 文件透露,第二批的新建項目,即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屯門第54區、小欖樂安排及馬鞍山恆光街,合共4個項目,將會增至19至24層高,較早前以19層「封頂」再「唧高」幾層,並指新設計可以提供更多單位。
運房局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共批出約340宗申請,當中72戶已接受編配。 根據當局資料,房委會公屋寬敞戶數目於過去5年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3月的約6.3萬戶增至今年3月約有7.9萬戶,而於推行免租計劃後,於數目亦由去年3月的約7.5萬戶升至今年3月的7.9萬戶。 公屋寬敞戶2025 除非申請人擁有連續10年或以上的公屋居住期,否則在揀選單位時,將受制於按所住地區限制。 運房局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公屋寬敞戶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約6.3萬戶增至今年逾7.9萬戶。 面積僅得250平方呎的上水公屋,打造成旅館一樣,床位足以讓8個人在此睡。
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指由新世界借出的上水蓮塘尾土地,因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故以其他選址更佳的項目取替;當局早前已就第一批簡約公屋招標,回標價錢較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減幅為20%。 故此第二批簡約公屋亦可壓縮16.9億(15%)至95.4億元,亦即整個簡約公屋成本至少可削減46.9億元,減幅近兩成。 文件披露,在新估算下,高層樓宇項目每個單位成本可下調至約59萬元,但事隔一年,當局仍未有披露相關計算方法的細節,但若以第二批撥款預算的98.4億元,推算該批1.3萬個單位的成本,平均成本仍高達75.7萬元,與傳統公屋相若。 為增加公屋流轉,房委會安排居住寬敞戶遷到面積較合適的單位,以釋放更多大單位供輪候公屋而家庭成員較多的住戶。 公屋寬敞戶 房委會數字顯示,過去5年公屋寬敞戶增幅逾24%,但在「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計劃)下,截至今年4月底,僅72戶接受編配。 房委會去年初通過寬敞戶政策檢討,繼續沿用過往政策,凡有殘疾家庭成員或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家庭成員的住戶,就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在特殊情況下,申請者仍可以揀選低於其家庭人數編配範圍的公屋單位,惟其所揀選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不可少於每人平均5.5平方米及必須大於現居單位。 (11) 若任何居住密度在每人5.5平方米至少於7平方米之間的租戶,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或接受長期空置公屋單位而獲租金寬減,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必須已滿三年,始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公屋寬敞戶2025 房屋委員會指出,公屋寬敞戶由2017年約6.3萬戶增加至今年約7.9萬戶,增幅約25%。 現行機制下房委會首先會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寬敞戶。 過去5年,房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約2,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100宗。
當中除「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單位內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戶數略有回落外,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及「被剔除寬敞戶」的數目均於過去5年有所上升。 此外,住戶為「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平均年期亦上升,由2017年3月的2年升至今年3月的2.29年。 房委會於2019年12月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即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其後於去年12月將計劃恆常化及擴大涵蓋範圍。 按「可暫准原則」在現居單位飼養狗隻的批准並不適用於「可租可買」及居屋轉作公屋用途的屋邨。 因此,如申請者日後調遷往該等屋邨,按「可暫准原則」獲發給的飼養狗隻批准便會被取消。 該項批准取消後,不論任何情況,申請者將不能再按「可暫准原則」申請飼養任何狗隻(包括已獲批准飼養的狗隻)。
公屋寬敞戶: 申請資格
此外,亦會向「優先處理寬敞戶」提供最多三次房屋編配,以及最多三個月的免租期作為誘因。 隨著家庭成員搬離公屋單位及離世,仍然居住在該單位家庭就會有機會被列為寬敞戶,要求遷往較小的單位。 房委會去年初通過檢討,只有殘疾成員及70歲以上的長者,才能剔出寬敞戶名單,然而房協在2015年8月1日開始,只要單位內所有的家庭成員均年滿65歲或以上,則毋須調遷。 房委會指,過去5年平均每年處理約2,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100宗。 由於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及其他鼓勵措施,將於2023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倘若租戶未能通過入息及資產評審或住宅物業權審查,其「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申請將會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