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反戰」,反正戰爭就是不對的,反正戰爭就是有非人道的部分。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我稍微提一點小說內容,小說最後那群想要支援中共的左統第五縱隊上山去躲藏,接下來他們在山上有了暴行。 在山上發出暴行的這一群人是左派,但接待他們的何嘗不是左派。 因此,我希望能上承台灣文學史數量不大、卻已有一定成就的戰爭文學傳統,試著延伸出更「現世」乃至於更「未來」的思考。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霍斯陸曼・伐伐的〈失手的戰士〉、李喬的《孤燈》、陳千武的《獵女犯》、柏楊的《異域》、鍾延豪的〈金排附〉、葉言都的《綠猴劫》等作品,都銘刻了台灣人的戰爭記憶和面對威脅的焦慮。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不揣簡陋,也希望能盡一份力量。
在我想像中,到了2047年會有第二代潛艦其實是個合理的時程,只是我沒有去詳加描述第二代潛艦長什麼樣子。 但這也很合理,因為岸上的民眾是不會知道海裡的東西長什麼樣子的,正常來說,也不應該曉得它確切的性能是什麼。 其實我不希望小說太有未來感,這是我一開始就定調了。 因為當我們開始把它當作是未來的時候,它會變得太安全,就是反正不會發生嘛,反正它就是一個放縱想像的故事嘛! 那如果當我站到更遠的地方回頭去回溯時,一切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接下來就是去詮釋出意義的時候。 在2067年的這些角色們活著的當下,是戰爭打完了,我們的傷害也造成了,但接下來要詮釋意義,這時候我就更方便去把這個意義說出來。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A:我覺得這很像是「附身」的過程,就是要起乩然後召喚角色到我身上,所以為什麼說第一句很重要。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的常莎律師認為,“假唱”指歌手于現場表演時播放預錄歌曲,並以實際上未發聲的唇型配合。 因此,如果使用綵排音頻、用錄音棚錄製音頻、別人替唱對口型都屬於假唱行為。 歌手確實現場唱完了整首歌,從法律上看,很難説“半開麥”是“用事先錄製的歌曲代替現場演唱”的行為,也很難被認定為假唱。 12月4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致電五月天的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問及博主“麥田農夫”指五月天假唱的説法,工作人員對此未予回應。 該工作人員表示,五月天在海外的演唱會還在進行,其團隊也都在海外,“相信音樂”在北京也有公司,如有相關消息會通過官方渠道公佈。
◎ 六年級作家中最重要、最受矚目,每次推出新作,總能引起注目的中生代作家。 ◎ 兩屆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得主甘耀明最新小說。 「走了多久?」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條河,六個山。」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更新版,新增〈新版前言——遙遠的回音〉】
這個要首先謝謝我的女友謝宜安,跟他們的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他們這幾年在推台灣妖怪,所以現在很多台灣妖怪相關的資料都越來越容易取得。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我寫這篇小說之前去鹿窟踏查,女友跟我一起上山。
小說本質上需要說服人、要讓讀者願意相信這故事,至少在讀的時候要感覺到它是可能發生的,不能隨便讓人出戲,那它需要建構的細節跟材料就非常多。 舉個例子,像〈南方的消息〉裡在清萊的老爸種水果,在果園裡種荔枝、種柳丁。 因為泰北那些孤軍後裔的村落,最早是賣毒品為生,但在七、八〇年代之後正式轉型做商品農業種水果。 而且種的水果是有考究的,最早是種荔枝,最近十年開始轉型種柳丁。 所以小說裡的老爸會說他們柳丁汁超暢銷,因為到2047年了,他柳丁應該已經嘗試成功了。 虛構作品是需要去做很多鋪陳才可能把它疊加起來,而那些細節老實說拿掉好像也不會怎麼樣,可是放在那裡,氣氛才會起來。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解放軍
小說最後那群左統的第五縱隊上山了,他們是想要支援中共的真正的內應,他們上山去躲藏,接下來在那邊他們做了一些暴行。 大部分讀者都會注意到我好像把左統寫得很壞,可是我要請大家注意的是,接待他們的人是誰? 在山上發出暴行的這一群人是左派,但接待他們的何嘗不是左派? 嚴格說起來,這其實是兩群左派的最終鬥爭。 所以我並不是在把左派都變成加害者,因為其實受害者也是左派,這個是我想要去回應歷史的方式。
- 現在書裡面完成的五篇小說,幾乎每篇也都有一個孿生版本。
- 最後一篇寫的鎮安宮,地方上鬧鬼是這篇小說要解決的問題。
- 馮老師介紹,從“麥田農夫”博主發佈的視頻看,該博主先把演唱會視頻用人工智慧手段進行伴奏與主唱分離,分離後得到幹聲(即歌手演唱的聲音),然後放到分析音高的軟體裏進行比對。
- 即便是如朱西甯《八二三注》和柏楊《異域》這樣具體指涉戰爭的作品,前者彷彿台灣八二三砲戰版的「等待果陀」,後者則是遙望被「我國╱軍」懸置的他方。
- 戰爭,或者任何人類的行為,有趣的地方就是人是歪七扭八的。
- 寫完後我自己就知道,這最好是戰後幾年差不多二十歲的女生在講話,腔調根本就不對。
因為人類的科技有一個定律,越老的東西越可靠,新東西很fancy,但它永遠不會多,可能會在局部的地方發揮作用,可能會很厲害,可是在戰場上最容易遇到、最大量的東西,一定是較舊的東西。 現在台灣的主力戰機是F-16V,在未來十到十五年,應該都是F-16V。 V是最新型,可是F-16是七〇年代的飛機,它還是很好用,到現在還在用。 所以,我設想到二十年之後,在戰場上能夠看到最多的東西,了不起就是現在最新銳的武器。 F-35、F-22、殲-20,現在不完全成熟,現在是新的,但到時候會變成大量的滿地爬的主力機種。 所以,我反而不希望太過科幻,出現太超前的科技。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實際上我真的還去那邊的大學參訪過,因為廈大有台灣文學研究所,他們研究台灣經濟、文化、政治、歷史等等任何東西的目的,就是為了統戰工作,他們專門做這件事。 我覺得這種理解方式很台灣,是非常扎根於台灣文化的元素。 有點像是各地都有媽祖接炸彈的故事,媽祖接炸彈是「正面的超自然」,但在民間裡受到傷害,會有「負面的超自然」,這其實是鏡子的兩面。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2004-2012)
其實每一句當然都很重要,但如果已經完成起乩,已經成功召喚「他」下來了,理論上第一句就已進入狀況了。 大家好,我是朱宥勳,以下是這次新出版的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的幕後大揭密,不管你看完書還是沒看完書,都歡迎您來讀一下我在這本小說裡面所提供的一些想法跟看法。 掌握戰鬥機相關知識,就能洞悉台海與其他地區領空的戰機對抗,並評估戰鬥能力。 本書不僅介紹戰鬥機本身的設計,背後的科學與工程原理,也會探討實際上戰場時需要考量的各面向,包含戰機的「周邊」(掛載的飛彈,協助戰機的預警機與加油機等);探討戰機效能的方式,並…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2067年,台海爆發戰爭二十年後,五組人說出他們在戰時的奇特遭遇⋯⋯】(限量作家簽名版)
對我來說,幫助最大的就是〈南方的消息〉這篇,因為我當時就想很需要來一個境外的地點。 我有想過要寫一個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故事,但最終那個故事沒有寫,希望以後有機會完成。 這個故事是:如果在戰爭發生的當下,棒球世界盃錦標賽在北京開打,台灣隊跟中國隊在比賽,比賽期間開戰,請問台灣人那支球隊在那邊會發生什麼事? 而且這還是民族主義最白熱化的題目,因為前幾年台灣球隊只要一輸中國,大家都會認為是國殤嘛! 這裡面就有好多東西可以玩,這是一種設定舞台在境外的玩法。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中國為何從|清零變盡陽?|#何美鄉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30129
那有什麼比讓無神論者發生這種恐怖的事情更好玩,這樣很衝撞很刺激,如果是一個本來就相信這些事情的人來說這段遭遇,反而張力還不會那麼大。 作者在試圖開展戰爭記憶的多重性同時,卻又強烈地焦慮戰爭記憶的正當性被否定,甚至是記憶本身的被否定與遺棄。 作為一個台灣文學的研究者與推廣者,朱宥勳的每一個文學行動,都必然指向台灣文學的系譜,並在不同的游擊位置進行對話。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若我們都同意台灣文學中有一個戰爭主題或類型的傳統,那麼勢必可以追索到戰前日治時期文學的各種戰爭銘刻,尤其是皇民時期的太平洋戰爭與南洋記憶。 你提到有一些最後沒被容納到這本書裡的故事。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也很多讀者說讀完小說不夠過癮想要看更多,那可以滿足讀者好奇心,跟大家分享在這個背景設定裡,有哪些寫了開頭沒寫完,或是有想過了沒寫,或是寫了但沒放到這本書裡面的故事。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 阿共打來怎麼辦(套書)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他們會有人專門去收集台灣跟香港最近的出版品。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2025 他們覺得是值得注意的作家,就會直接刊載在那邊。 因為我被刊了之後,我在網上看到,覺得奇怪,我什麼時候授權它刊這個? 問了才知道,有一些前輩作家就說,如果曾去廈門交流,他們知道的話就會派人來拿稿費給你。 他們稿費是有編的,他只是要刊登沒問過你而已。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讀者服務
是未來,也是歷史,歷史與未來可能是不斷仿效疊合的。 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都是過去大家逃避不想解決所造成的因,由此埋下種子結出的果。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追索過去,才能推進未來;而未來,可能是在回應過去。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我們如何守住台灣?|#謝宇程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31022
在這場所謂的「諾門罕事件」中,它應該會為兩年後展開的對美戰爭留下寶貴的教訓才對,但不知為何當時的陸軍,對諾門罕事件並沒有認真檢討,除了清算敗戰軍官。 半藤一利以他擅長述說歷史故事的手法,把一個日本企圖稱霸世界過程中的失敗事件,從政治與軍事層面做了最好…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2067年,台海爆發戰爭二十年後,五組人說出他們在戰時的奇特遭遇⋯⋯】
無庸置疑,朱宥勳以《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這本具有長篇小說概念的連作短篇,樹立了他小說創作生涯的里程碑。 這是一本對未來台灣島嶼的命運的寓言╱預言,但也同時是當下台海甚至全球軍事緊張情勢的映射。 但他不僅直面了戰爭的本質,更潛入戰爭的內面與暗面,標誌出戰爭後各種生命狀態的情感光譜,在時間的此端,我們已經能夠預支關於感傷記憶的未然。 當然,這五篇小說遠遠不足以窮盡所有台海戰爭中的台灣人,即便以身份別去抽樣,都還存在很大的盲區。 我以小說初步搭建了一座實驗室,然後做了五組實驗。 接下來,這座實驗室應該還能夠進行更多的小說嘗試,而有第二本、甚至第三本……。
前面說過〈何日君再來〉這篇我一開始是寫「彼岸花」視角,為什麼後來我覺得寫不太下去? 因為我沒辦法很好地抓到一個十幾歲、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的少女為什麼要參與這場戰爭,因此我用她的視角就比較難推展,沒辦法把她描寫得那麼清楚。 後來我轉過來變成前解放軍視角的時候,他是不需要知道這個動機的,所以本來可能是問題的部分,現在就不是問題了。 如果我花那麼大心思去搞清楚一個高中、大學少女為什麼要在參加心戰大隊,就算把它設定完整了,對這篇小說內容是有幫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