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以上說法,找出漏水點之後,就是要確認是否有管委會、是否有大樓規章相關內容,如果都沒有,那就是根據當初的產權登記來歸屬責任。 不過北市以外縣市區域,還是得和管委會和住戶協調,避免引起爭議。 營建署所修訂定之「公寓大廈規約範本」第二條已有明訂,公寓大廈外牆使用管理之責任應由管理委員會負責,或由規約約定外牆之使用管理方式。 漏水的成因繁多,而且樓宇內部的結構亦十分複雜,若果想深入地解決漏水、滲水問題,最重要是及早維修以及聘請合資格人士作檢查以及維修才是最好的選擇。 若果未能與鄰居達成共識又或者鄰居拒絕提供協助和維修,可以向其作出民事索償,從法律途徑進行追究。
- 以上是樓上漏水的相關資訊,如果您有相關糾紛或不清處該如何提出告訴,歡迎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和我們展開免費法律諮詢。
- 此外,「打針」時使用的材料或會破壞大廈的建築材料,在施工前最好先諮詢師傅的意見,評估漏水源頭及範圍以確認「打針」是否適用。
- 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了解漏水屋的問題。
- 若果想找出滲水的源頭及原因,記得要留意滲水出現的時間(例如全日、雨後、洗澡後)及位置(例如天花、牆壁、窗邊)。
- 因為很多時,雖然自己單位天台已塗了防水層,但若毗鄰單位沒有塗防水層的話,水流滲了在單位底層後,在這一層走通了,而令單位出現滲漏,因此值得留意踏上天台的梯級位有沒有裂紋。
-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的情況下,聯合辦公室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並將結果通知舉報人。
- 另一個情況,在內牆入手處理,如果滲漏屬極之輕微可以利用英泥寶或聚氨酯等其他防水材料,塗在出現滲漏的內牆部位,形成一層防水膜。
德福的公契列明業主的持份數量,小業主持有的住宅單位佔一百份;而佔三百七十二份嘅天台同外牆業權,就屬於港鐵所有,須承擔維修責任。 港鐵發言人回覆,當年港鐵決定保留德福花園及綠楊新邨外牆業權,純為保障各業主利益,防止業戶在大廈外牆進行僭建,以免影響樓宇結構安全。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做科研工作的彭先生,早年購入德福花園六百呎單位收租,十年前搬回德福住,遇正大廈步入二十年樓齡大關要做大維修,每月單管理費及維修基金供款便已近二千。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DIY 家居維修課程「0 難度」工作坊
受鄰居滲水問題所困,對方卻不合作,你可怎樣向「滲水辦」投訴? 千居教你幾個快速、方便而有效的檢驗方法,找出漏水 / 滲水源頭,讓你能及早處理,提出投訴時更有憑有據。 小弟係某大發展商物管公司經理,如大廈外牆滲水導致單位內財物損壞,法團絕對有責任作出賠償。
業主可以聯絡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以盡快安排合資格建築專業人士進行詳細勘察,並找合資格承建商進行維修。 翻查數據,原來滲水辦接獲個案中,僅約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17% 能確定滲水源頭。 水有流動性,滲漏情況可能是重重因素,日積月累下造成。 苦主和源頭單位雙方,甚至管理處都可能要負上責任。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處理方法
石屎一樣有限期,由於石屎本身屬鹼性,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隨時間滲入及中和石屎,令其老化,若沒有定期維修,就會出現剝落的情況。 而解決外牆滲水的方法,可先清除漏水的地方,如穴孔、蜂巢狀混凝土、塵埃雜質和裂縫等,再用合適的防水物料修補。 解決屋頂滲水問題的最穩當做法,就是更換全部老化或破損的防水層。 香港一般常用的防水物料可按其施工方法分為兩種:塗料﹝流質﹞式及鋪氈﹝膜狀﹞式。 造成滲漏的原因很多,包括外牆有裂縫、蜂巢狀混凝土、窗戶防水接合膠有破損、天台防水層損壞、外置水管及排水管有破損等。
- 滲水辦會在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安排工作人員到樓宇進行檢查。
- 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上層單位地台內排水管破損、上層單位地台防水設施破損又或者地台內的供水喉管滲漏。
- 但如果在調查過程中,「聯辦處」人員被拒絕進入單位調查,可向法庭申請手令入屋。
- 對拒絕合作的業主/住戶,聯辦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有關單位調查,以致整個調查所需的時間可能延長。
- 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辦處,會安排『一站式』的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聯辦處的職責是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減除滲水妨擾。
- 儘管如此,聯辦處會勸喻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安排檢查其大廈天台或外牆的狀況及進行所需的修葺工程。
:「公寓大廈共用部分不得獨立使用供做專有部分。其為下列各款者,並不得為約定專用部分:一、公寓大廈本身所占之地面……三、公寓大廈基礎、主要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及屋頂之構造……。」 → 按照這規定,「承重牆壁」是「共用部分」。 蕭曉院:嗯,比如樓上施工鑿破管線、或防水沒做好,導致漏水,那漏水維修的責任和金額就該由樓上負擔。 但是若漏水肇因樓上維護或施工不善如浴室防水沒做好,或是施工造成排糞管排水管漏水,就由樓上屋主擔負修繕責任和金額。 「希望問題順利解決吧。」Henry鬆一鬆肩說。 「其實只要太太不生氣,你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相比起來,你樓下的住戶面對的滲水問題就複雜了!試想想,要是發現不是你家滲水,而是大廈外牆滲水所致,你猜他怎麼辦?」我反問他。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
一般來說,租客在平常合理使用物業的情況下,並不需要為因單位老化引起的損耗問題而負上責任。 在普遍情況下,物業「正常損耗」維修屬業主責任。 「色水測試」主要針對排水口、浴室、淋浴間或厨房地台、浴缸、企缸及淋浴間牆身,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是較便宜的測試方法,會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測試。 測試時會把色水注入排水口,然後覆檢懷疑漏水單位有沒有水滲出。 但運用這個方法來測試滲漏有可能需時較長,需要一小時至兩星期才能反映。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滲水原因解構
石屎剝落維修價錢會因應實際情況而定,例如範圍大小和嚴重程度,一般由幾千到一萬多元不等,維修工程公司一般會先上門度尺檢查,再提供報價。 如果涉及滲水情況,就要先找出滲水源頭,再進行石屎維修。 其次,如滲漏情況不算嚴重,對住客不會造成滋擾,滲水辦會終止調查,而不作出任何判斷。 當然,水患問題可大可小,到水漬愈變愈大,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短時間內引致石屎剝落,鋼筋外露等嚴重問題。 如不幸為地板與天花之間的防水層未做好或年久失修,重做防水乃一大工程,源頭單位最好先向負責單位家居保險的保險從業員查詢如何處理,並了解第三者責任條款保障下所須承擔的責任。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石屎剝落的原因
本網站之圖片、文章等內容,屬著作權人擁有,任何人未經授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予以利用、使用、轉載、散布、出版或傳播,違者依法追究責任。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而所謂保存行為,指保存共有物及其權利免於毀損、滅失或限制之行為,係以維持現狀為目的;簡易修繕,則以換修破碎之門窗、整修阻塞之水管為其著例。 至於,改良行為,則係指不變更共有物之性質,而增加其效用或價值之行為。 綠楊新邨業委會表示,港鐵仍欠屋苑一千八百萬維修費,業委會已於本週一起一連三晚,在屋苑平台舉行簽名會,反對港鐵賠償方案,主席林發耿謂會全力抗爭到底,計劃與德福花園業委會聯手,向港鐵追收兩屋苑餘下共四千萬維修費欠款。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若滲水是輕微或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源頭,政府的介入行動便會終止。 若有關滲水情況可起訴,政府可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以減除滲水造成的妨擾。 在接獲滲水舉報後,分區聯合辦公室(聯合辦公室)會作出初步調查。 若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合辦公室便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處理。 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可致電「1823」求助。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天花滲水遭索償 首要釐清責任 大廈失修 喉管老化 家居保未必賠
家庭社區法網提供的資訊只屬初步參考,並非法律意見。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原告人根據普通法就滲水滋擾事故提出民事訴訟時,必須證明滲漏源自被告人的物業;及被告人對其物業滲水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 若承租戶還是不願意,恐怕還是得寄存證信函要求對方賠償損失,或是看屋主可否以此要求終止租約,並求償,若真的很煩惱還是得考慮找律師諮詢。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外牆業權.維修責任.公契
如果未經檢查就一口咬定是樓上漏水,不但錯怪樓上的住戶,更無助解決問題根源。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如果能確定由毗鄰單位滲入,則有可能需由毗鄰單位負責。 就算天台屬於入契,但如果能確定因毗鄰單位防水層,而令其單位出現滲漏,責任也不一定在業主身上。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天花滲水成因5|建築物的防水缺陷
而且好多管理公司的收入係用屋苑總支出的10%來計算,幫大圍洗得越多就賺得越多。 (唔肯定黃埔係唔係咁計),所以為左佢地自已花紅著想,都唔知幾想有咁大鍋整到咁大鍋。 倘若證明妨擾事故屬實,並確定造成妨擾人士的身分,便會把「妨擾事故通知」送交有關負責人。 如確定滲水源頭,將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否則有關人士會遭檢控。 管線發生漏水時,有時甚至會進一步造成家中家具或財物毀損,除該管線漏水係因天災或自然耗損等無法歸責於任何人之事由所致者外,被害人依法得向賠償義務人求償。 這兩個體系裡的許多抓漏單位都有提供初勘服務,雖然初堪結果不等於民事訴訟程序的鑑定結果,但由於這兩個體系目前和法院的合作關係,我覺得先找他們初勘無論在談判上甚或是未來進入訴訟都較有幫助。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石屎剝落簡單檢驗方法
基本上,火險只會保障樓宇結構如牆壁、窗戶、天花、地板及受保業主購買物業時已有的裝修。 如果苦主單位天花未經裝修,而天花滲水為不可預見的意外,而該意外又在火險保障範圍內,保險公司便會支付重新裝修天花的費用。 而家居保只會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財物損失,除非漏水問題令大家的家居財物如電器、珍貴收藏有所損毀,否則單位漏水引致的費用主要由火險承保。 市民可先致電1823尋求滲水辦(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協助,找出確實的滲水原因。 滲水辦的主要工作為以有系統的測試方法,嘗試找出滲水的源頭,使有關業主進行維修,以解決由滲水引致的妨擾情況,要注意的是他們並不會參與任何維修的工作。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天花、內牆漏水
若未能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調查,聯辦處會書面告知投訴人調查進展。 公寓大廈隨著時間逐漸老舊,管線如未進行維護及維修,難免會發生漏水情形,惟在查明漏水原因後,應負修繕責任之人應儘速進行修復,避免造成他人財產的進一步損失,而為進行修繕,如需要其他住戶配合進入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該住戶亦應將心比心,配合完成修繕工作。 此外,在進行修繕前後,均應照相存證,以作為證據,避免日後發生爭議時,因現場狀況已變更,造成責任歸屬無法釐清之狀況。 按「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民法第184條第2項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訂有明文。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2025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亦屬保護他人之法律,故如因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未善盡維護、修繕責任,導致造成公共管線漏水之情形,除非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否則遭受損害之一方,亦得向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求償。
大廈外牆滲水責任: 漏水?地磚膨共?這些情形可向建商或設計師免費求償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另加每日罰款$450。 已經有公證行報告證明是外牆有幾處源頭入水,大廈現在做緊大維修,已近尾聲但由一開始維修就投訴,直至現 … 香港首個律師搜尋及配對平台,讓您足不出户都能隨時隨地比較律師的個人檔案、評分及價錢,找到最適合您的律師! 由於「來水」滲漏往往是持續、水量較大,濕度較高,甚至會看見水錶會見到郁動,故可採用「反向壓力測試」,也就是俗稱「谷磅」來檢查懷疑供水喉管滲漏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記錄滲漏滴水次數或濕度後,會關上總掣及開啟水龍頭釋放管內壓力,再記錄滴水次數或濕度變化。 之後恢復管內水壓後再作作記錄,藉以確定漏水源頭才作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