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舉例,假如於僱主部分的僱員帳戶的強積金為6萬元,而僱員應得遣散費或是長期服務金則為抵銷的金額,大約為4萬元。 換言之,僱員帳戶內的僱主部分強積金剩餘為2萬元,而僱主則無須付額外金額。 破欠基金現有68億元盈餘,而每間公司每年須支付150元商業登記費,若將來破欠基金支出增加,可透過增加商業登記費相關項目補足需要。 Workstem雲端計糧&一站式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助您輕鬆管理MPF,快速計算遣散費/長期服務金。 不僅支援記錄僱員檔案和供款歷史,也能準確計算出僱員的服務年資、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和MPF供款額。
- 在第6年僱主不續約,路人甲就可以申領長期服務金,即以HK$2萬的三分之二 x 服務年期6年,長期服務金就有HK$8萬。
- 「強積金對沖」機制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供款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僱主供款的5%(或最多每個月HK$1,500)所累積下的本金,加上所賺蝕的金額,又稱「累算權益」。
- 若強積金僱主供款累計權益為6萬元,僱主應得8萬元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 但是,無論是勞資雙方,都要注意在2025年5月1日前,強積金對沖機制仍是合法的,因此打工仔的強積金供款都仍可在此日期前被對沖。
-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同樣適用於《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第485章)下獲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補助學校公積金規則》(第279C章)/《津貼學校公積金規則》(第279D章)的兩類學校公積金計劃,以及獲豁免於強積金計劃的外地僱員所參加的海外職業退休計劃。
就取消「對沖」的政府方案,在2018年10月10日的《施政報告》中已作交代,由於當年的《施政報告》十分之長,所以行政長官在10月10日的立法會上沒有讀出整篇《施政報告》,取而代之是一篇簡短的《發言》。 雖然當時所有立法會議員都獲得《施政報告》全稿,但一位表示關心「對沖」的議員,明顯沒有閱讀《施政報告》的有關部分,在立法會內批評政府沒有交代有關方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會見傳媒時,被問及政府是否初步傾向取消強積金僱主專項儲蓄戶口計劃。 他說,現時未有定案,惟應實事求是;顧問檢視的範疇包括推行僱主專項戶口的行政費,初步看來費用不少。 現時僱傭條例訂明, 僱員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僱主便需要支付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抵銷(「對沖」)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今日刊憲,禁止僱主用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服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僱主以強積金僱主供款的部份來抵銷裁員、結業時的僱員應得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安排。 「強積金對沖」機制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供款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僱主供款的5%(或最多每個月HK$1,500)所累積下的本金,加上所賺蝕的金額,又稱「累算權益」。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若僱主額外為僱員以「自願供款」方式供款,這筆僱主自願供款累算權益亦會計算入可對沖金額。
- 對僱員來說,好處在上述例子已經反映,就是離職時合資格領取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不需被抵銷,能夠即時獲僱主支付相關金額。
- 有關強積金的最新配置策略,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較早時接受本網查詢時指出,針對未來3個月內的短線,可將強積金全撥作保本。
- 另外,若僱員在取消強積金MPF方案「實施日期」前受僱兼僱主為其強積金戶口供款、並在「實施日期」後被裁員,其遣散費及強積金供款,就要分成兩部分處理。
- 2022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並將在2025年5月1日起生效。
- 而在僱員眼中因爲長期服務金/遣散費似和強積金福利重叠,就如虛設一般的存在。
在轉制日後,僱主不可用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遣散費或長服金。 至於僱主的自願性供款及其累算權益,以及歸因於僱員服務年數的酬金,則可繼續用於「對沖」轉制前後的遣散費和長服金。 若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5年,而僱員並非因犯嚴重過失、裁員,或有固定期限的僱傭合約,在合約期滿後不獲續約;僱員在職期間死亡;僱員因健康理由而辭職;65歲或以上的僱員因年老而辭職的話,就能獲得長期服務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僱傭條例》列明「遣散費 / 長期服務金」支付準則
當然強積金供款額亦設有上下限,若入息低於HK$7,100,僱員無須供款,若入息高於HK$30,000,僱員和僱主供款上限為HK$1,500。 (3) 用以計算遣散費/長服金的月薪以$22,500為上限;而僱員可以獲得的遣散費/長服金的最高款額為$390,000。 他又指,2025年5月1日起因年資產生的遣散費及長服金不得再以僱主的強積金供款「對沖」,僱主若不按法例要求支付遣散費屬違法,勞工處可提出檢控。
另外,積金局指,在2020年11月30日,約有445.9萬人參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 。 自2000年12月強積金制度成立以來至2020年11月,扣除收費及開支後,強積金的年率化回報為4.5%,高於同期的1.8%通脹率。 StockViva秒投 作為香港一家初創金融科技公司,基於技術及數據驅動達致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突破50 萬活躍用戶,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用戶加入。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政府認為,這些措施已可正面回應商界的疑慮,妥善解決困擾勞工界多年的「對沖」問題,且為強積金全面「自由行」提供必要條件。 強制性供款為僱員和僱主雙方分別根據僱員入息供款5%,總額是入息的10%,僱主的供款由僱主另外出資,而僱員的供款從入息中扣除。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相關文章 :
自强積金制度實行以來,「對沖」機制便一直沿用,但立法會於2022年6月9日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旨在取消使用強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並預計於2025年實施。 積金局指,截至2020年6月,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申索總額約為490億元。 在有關強積金制度下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安排方面,政府正全力推展有關的籌備工作,包括草擬法例。
不少打工仔認爲,使用強積金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令退休後可享用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減少,有種離職還要倒貼錢的感受。 取消強積金對沖將於2025年實施,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即「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遣散費的抵銷安排」,不再容許僱主以強積金僱主供款的部份來抵銷裁員、結業時的僱員應得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安排。 MoneyHero強積金對沖懶人包為你拆解MPF對沖是什麼、強積金對沖利弊、遣散費計算及長期服務金對沖計算方法和案例、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分別等。 根據現時強積金對沖制度,僱主需要為僱員支付人工中的5%($1,500上限)作為供款,而僱主部份的強積金供款(包括累算權益)可以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如果僱主有為僱員提供更多供款,則額外的供款也會對沖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另外,若僱員在取消強積金MPF方案「實施日期」前受僱兼僱主為其強積金戶口供款、並在「實施日期」後被裁員,其遣散費及強積金供款,就要分成兩部分處理。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More in 投資: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有個別僱主不明白上述道理,反而誤信了一些坊間謠傳和誤解,在法例修訂生效前解僱員工。 例如在取消對沖後第3年內,僱主只需為每位被裁員工,支付不多於HK$3,000遣散費/長期服務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在取消強積金「對沖」後的第10年至25年不再設「封頂」金額,僱主須負擔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按照相應負擔比率計算,餘額由政府資助。 2022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並將在2025年5月1日起生效。 林鄭月娥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特別是勞顧會和勞資雙方相關組織過去多年互諒互讓、理性商討,就取消「對沖」方案提出寶貴意見,促成條例草案在立法會順利通過,成為本屆政府完善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一大成果。 她也感謝勞工及福利局和勞工處以鍥而不捨的精神解決這老、大、難問題。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強積金對沖2025年取消 生效日期、對沖機制懶人包、長期服務金計算方法2023
雖然由今年1月開始,在每一次的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我們都有交代取消「對沖」準備工作的進展,並強調於下一個立法年度盡早向立法會提交多條相關法例修訂及一條全新條例草案,但總是有人批評政府沒有交代有關工作進展,甚至誤指政府已放棄有關立法工作。 亦有人批評政府早前曾表示會在2021年10月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盡快提交法案,但其後改變了立場,延後到2022年年初。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當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確定於2021年12月舉行後,勞福局亦已清楚表明會在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即2022年1月)盡快提交法案。 這是因為我們預期有關立法審議工作,因涉及多項現有法例的修訂及一條全新法例,難於兩、三個月內完成,因此我們決定在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才提交法案,讓立法會有足夠時間審議。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
强積金 MPF供款由新僱員加入公司首日開始計算,只要僱用期多於60日,即使是兼職,僱主都要為新僱員安排強積金供款,每月供款一次。 另外,僱員享有僱用期首30日的免供款期,即首個月的入息毋須扣減強積金供款。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僱主如果在強制性供款外有以自願性供款的形式繼續累算權益,又或者有按僱員的服務年數決定酬金,這些供款則仍然可以在轉制日後用作MPF對沖的用途,對沖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MPF對沖安排要點三:自願性供款
優化政府資助方案的內容,過往數天在傳媒有甚廣泛的討論,勞工處亦於兩日前為傳媒安排了技術簡介會。 在此,我不重複內容細節,只想重申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在政府財政承擔額大致不變,資助年期繼續為25年的前提下,優化政府資助計劃,簡化計算方式,讓僱主更易明白,並可預先確定會獲得的資助金額。 優化方案也會更聚焦支援中小微企,在取消「對沖」的初期訂立較低的「封頂」金額,讓僱主有更充裕時間為長遠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支出作好準備。 取消「對沖」不會有追溯期,即是僱員在有關法例修訂生效的日期1前的受僱期所引致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仍可與強積金「對沖」。 反之,若法例修訂生效前遣散員工,可能增加日後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開支。 反之,如果僱主在法例修訂生效前解僱這位員工,新僱傭合約聘用的員工可累積的遣散費/長期服務金最高便會變成39萬元!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對沖日期
取消MPF對沖開始生效的日期被稱為轉制日,以此日期作基準,所有僱主從轉制日起不能以強制性供款權益對沖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坊間亦有一個相當普遍的誤會,以為政府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一個新的取消「對沖」的方案。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 其實政府所提出的,只是優化在取消「對沖」後協助僱主適應政策改變的一個資助計劃。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2025年落實 不具追溯力 條數點計你要知
僱員自己每個月作出的5%強制性供款或自願性供款,均不適用於對沖機制。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立法會於2022年6月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並於2025年5月1日生效。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除獲豁免人士外,年滿18至64歲、受僱期不少於60日的員工,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僱員及僱主每月須作強制性供款,金額為僱員薪金的5%,上限是每月HK$1,500。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長期服務金/遣散費的分別及獲取資格
不過時而勢易,通脹壓力日益上漲,社會經濟結構改變等等,各界都對「強積金對沖」機制有不少意見,認為削弱了強積金保障退休生活的功能。 根據《僱傭條例》,僱員在特定情況下終止僱傭合約,可獲得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而對沖,就是容許企業使用僱主部份的強積金強制性供款,抵銷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 除獲豁免人士外,所有18至64歲的員工,只要受僱期不少於60日,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員及僱主每月須作強制性供款,金額為薪金5%,上限每月$1,500。 不過,根據政府現方案,取消對沖真正落實生效,要到2025年,政府亦會向僱主提供一共為期25年的補貼。 經濟不景,每位打工仔也面對隨時被遣散危機,取消對沖前、取消對沖後,打工仔實收分別,一文看清。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香港收入中位數2023│政府統計處報告出爐!香港人均2萬港元
取消「對沖」安排也適用於《職業退休計劃條例》下的職業退休計劃、《補助學校公積金規則》和《津貼學校公積金規則》下兩類學校的公積金計劃,以及獲豁免於強積金計劃的外地僱員海外職業退休計劃。 法案建議取消「對沖」安排不具追溯力,如僱員在轉制日之前受僱,僱主可繼續用其強積金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在轉制日前的受僱期產生的遣散費和長服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勞工處表示,取消「對沖」安排有助改善僱員退休保障,也可鞏固強積金作為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其中一根重要支柱的功能。 林鄭月娥表示,她早在擔任政務司司長兼扶貧委員會主席期間便倡議社會必須認真處理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就任特首後,她於2018年3月提出初步構思,就取消「對沖」提出要點,其後在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優化方案,大幅增加向僱主提供的資助,並把資助年期由上屆政府建議的十年延長至25年,政府的總財政承擔額由79億元增至293億元。 強積金僱主部分的戶口結餘為6萬元,而僱員最終可獲得6萬元加8萬元,即14萬元。
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 計算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的款額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打工仔A月入HK$2萬、受僱期6年(72個月),無花紅或雙糧情況下,在現行的強積金對沖機制,A和其僱主各須月供5%,則得強積金月供HK$1,000。 因此不論是僱主或打工仔,仍要了解該機制如何運行,尤其打工仔切勿漠視自己的權益。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颱風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北部近海及東北部近海,對新北、台北、基隆及宜蘭將構成威脅。 暴風圈預估今日中午後觸陸,今夜到明晨颱風離台灣最近,越晚風雨越大,不只北部,中南部今晚開始受西南風影響,降雨會比北部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