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O Coffee Roasters 為本土咖啡店 CoCo Espresso 南豐紗廠店舖2025 的延伸品牌。 過往十年的日子裡,我們用心為每位顧客沖煮出優質的咖啡, 藉由每杯咖啡為他們的生活打氣。 在南豐紗廠的導賞團中,參加者及團體可以了解到南豐紡織舊廠房如何活化成為嶄新的南豐紗廠,並將荃灣區的紡織歷史連接未來,邁向創新科技與時尚融合的發展方向。
2018年活化工程完成後,南豐紗廠的三座獨立的建築物被改建成單一建築群,並分成「南豐作坊」、「CHAT六廠」、「南豐店堂」三部分[1][7][9]。 南豐紗廠店舖 南豐紗廠店舖2025 1980年代,亞洲各地紛紛步入工業化階段,臺灣與東南亞國家以低廉成本招徠工人,中國大陸也開始改革開放。 香港因而轉型為第三產業經濟,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也開始下降,在1989年已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以下[1]。 嘗試將主店概念迷你毛”minimal”,簡約而帶有驚喜玩味的味道如蒲公英輕盈的羽毛般飄到不同地區。 不斷試行錯誤將複雜的和式料理和西方的豐富食材融合,製作出簡單而賞心悅目的作品呈現給每位顧客。
南豐紗廠店舖: 紗廠沒好吃的?
KOKO 也許是南豐紗廠內人氣最高的咖啡店,平日假日都見人龍,原因是 Cafe 自設烘焙機,炒咖啡豆的濃郁香氣洋溢整個廠區,令人不禁隨氛香而至,幫襯咖啡店自家烘焙咖啡。 Fleur 是「花 / Flower」的法語,位於南豐紗廠地下的這間 Fleur 店如其名,主打花藝設計,店內佈滿各式各樣的綠植和花卉,繽紛而優雅,而餐點也採用了食用花作點綴,非常貫徹。 金杯牌是南豐紡織舊時生產的知名針線品牌,其金盃標誌被鑲嵌在四廠大閘上,印證證了南豐昔日在紡織業取得的成就。 大閘獲得保存,現處於客戶服務櫃檯後,紅、黑、金的配色,襯上灰藍的混凝土建築,別有一種現代工業感。
- 南豐紗廠於月頭才剛正式開幕,部分店舖仍未開業,各個館亦有不同開放時間。
- 南豐紗廠於 2018 年年底開幕,前身是建於 1954 年的「南豐紡織」紡織廠,由當年的業界巨頭、「棉紗大王」、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創設,曾是城中產量最高的紗廠,見證香港紡織業的興盛。
- 場內的租戶具有特色並切合南豐紗廠新舊融合的主題;租戶的租期介乎1年至3年,而商舖租金則按行業而有不同的分成比例[7][11]。
- 放假最好能到咖啡店靜靜地坐下來,喝一杯咖啡、品嚐一口蛋糕,看著窗外放空一番。
- 由室外的白田壩里走進室內空間,就會見到整個廠區最多人打卡的位置 —— 紗廠坊長樓梯。
紗廠坊左右本為兩間獨立廠房,活化後被打通,以新置的玻璃天窗連接,透天高樓底的設計,讓陽光自然灑落在對稱的樓梯上,主角站在中央,對準鏡頭,就能輕易拍出構圖滿分的美照,不怕難倒揸機的另一半。 交通方面,第一個方法可乘港鐵到荃灣站,經A3出口沿天橋行至愉景新城,經過吉野家行至另一天橋往工廠區,下天橋後反方向行,轉入街口到達白田壩街,直行一小段路就可以看見南豐紗廠The Mills的標誌。 由於壁畫在外牆⾼處,想拍攝靚相最好帶備wide鏡,否則要竭⼒低炒、或要站到較遠的⾺路旁拍攝。 荃灣南豐紗廠位處荃灣柴灣角,主辦單位現在提供來往荃灣地鐵站至南豐紗廠的小巴專線,前往人士可於荃灣政府合署對面 (近荃灣港鐵站A4 出口)上車,每二十分鐘一班,而且費用全免! 喜歡手作的朋友,不可不認識由台灣人創立的亞洲大型手作設計商品平台Pinkoi,開遍台、港、日、泰等地,香港限定店更選址南豐紗廠,為大家帶來各大人氣設計師的作品。 KOKO COFFEE LABO位於荃灣南豐紗廠內KOKO COFFEE ROASTERS旁邊,組成了一個無可比擬的咖啡與餐飲體驗空間。
南豐紗廠店舖: Shabibi Sheep Workshop 水泥家品店
有南瓜濃湯稻庭烏冬、濟州甘醇抹茶忌廉蛋糕、西西里風草莓蛋糕、印度拉茶芝士蛋糕等。 太平桶是五、六⼗年代⼯廠中或不可少的消防安全工具,現在成為紗廠建築群指示牌的⼀部分,供放置宣傳刊物與單張,以全新方式服務這棟建築。 喜歡畫畫的朋友一定要知Modena自行研發的Digital Notebook Folio,可連接tablet或iPad使用。 利用特製Digital 南豐紗廠店舖 Ink Pen與簿底的感應功應,開啟指定App便能把手繪內容即時呈現在tablet上! 色彩,就是代表著不同個性的你,Modena透過不同色調,陪你記下想法,計劃未來。
由於「南豐紡織有限公司」字型已經停產,修復時需要重新倒模,並堅持沿用式微⼯藝重新製作,以人⼿逐⽚重新貼上紙⽪石,再重置於原位,寓意南豐紗廠承先啟後,繼續立足社區。 南豐紗廠店舖2025 透過香港和倫敦兩地的商業投資基金、培育基地、互動空間,包括零售體驗店、辦公、活動及原型製作空間,南豐作坊致力成就創新者、創業家、各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和成功故事,為下一代推動正向變革。 相信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一件珍愛的物品陪伴著,定會讓您找到幸福的原因。
南豐紗廠店舖: 荃灣好去處
Green 南豐紗廠店舖 Ladies一直推廣「時裝重用、環保時尚、婦女自主」,以二手衫取代買新衫,顧客可以選擇將舊衣寄賣,以獲取售價的三成作回饋,更可以買入二手靚衫,以達到環保概念。 2011年,Green Ladies以寄賣模式營運,鼓勵女士們成為寄賣者,讓用不著的時裝再生。 店舖亦化身環保平台,改變市民對二手時裝的固有印象,讓大眾明白「舊愛仍是美」。 大部分物品都主打環保概念,由生活家品、廚具餐碟、個人護理都一應俱全。
茂一茂 by Tei Mou Koon秉承老字號地茂館甜品「原味手作」的理念,主打中式原材料的榖物飲品,新店裝潢加入藝術元素,以手繪食材為題,重新印製餐牌,盡量保留傳統特色。 上班的最大動力除了是期盼出糧的日子,計劃週末活動也是一個讓令人變得更積極完成工作。 如果你厭倦了到處打卡的活動,或能走到南豐紗廠,過一個恬靜閒適的週末,放鬆心靈。 「KOKO Coffee Roaster」是CoCo Espresso的延伸品牌,咖啡店提供原產地直送的當季咖啡豆所烘焙的手沖咖啡,務求讓客人能更完整地體驗咖啡。
南豐紗廠店舖: 南豐紗廠焦點店舖:
工業風大行其道,要把家居裝修變成清水模風格,未必人人接受,但擺放一兩件水泥作品作擺設,具實際用途,還是大受歡迎的。 Shabibi主打簡約北歐風格的水泥作品,由小碟盆、時鐘、小筒子、花瓶等都有,雖然設計好raw,但圖形、配色上極富藝術質感。 四個腦,將生活態度、美學品味打包為一個概念,讓人真正體驗我們的生活、喜歡我們的設計、買走我們的概念。 Pimary 更會連同本地小店在週末舉行 pop-up 活動,牌除包括日月之幸、素啡工場和點蠟等,曾售賣新鮮蔬果、文創小物、冷萃咖啡、露營用品等商品,務求令所有人感受那份大自然所賜予的溫柔氣息。 雖然丹丘蒸留所不完全是一家 Cafe,但其實也有手沖咖啡賣,適合不太嗜酒的啡迷,而且店舖簡約俐落的設計也極賞心悅目,一場來到紗廠,絕對不可錯過。
南豐紗廠店舖: 南豐紗廠必逛香港本土品牌
兩個店舖相連的Concept to go,是一間融合花藝、家居家品、個性打扮的店舖。 當然,你也可親自挑選花材,交由Toffany即場為你包紮成花束、花球、花籃。 南豐紗廠 Fabrica X 及 富達投資攜手呈獻「蛋殼陶瓷鎖匙扣工作坊」,帶大家探索新生物料的可能性,用蛋殼作原材料,親手做出蛋殼陶瓷鎖匙扣。 作為一間氈酒試飲室,裏面固然有氈酒賣,更有以氈酒調配的各種特色雞尾酒,包括 Gin 與烏龍茶、Gin 與 Espresso 的創新配搭。
南豐紗廠店舖: 產品及服務
過去⼯廈有防火需要,⽊門用料特別扎實,改造出來的長椅可⾒木材的份量,更可感受到時代的重量。 油漆斑駁的南豐紗廠樓梯,曾經是昔日四廠⼯人上落廠房的主要樓梯通道。 牆⾝上禁⽌吸煙等字句被保留下來,漸褪⾊的綠⾊油漆訴說著時間痕跡,這條樓梯已成為文⻘最愛的打卡位,「繁忙時間」可以每層都被佔據打卡、甚⾄要排隊輪候靚位。 「世界之約」開設首間生活故事選物店 ─「織刻生活店」,從生活中發掘不同的故事,故事能給予思考的空間,透過企劃及邀約從產品創作中把社區中不同的故事呈現 。 首先推介的店舖Primary,以永續及綠色生活為概念,售賣多款天然用品、護膚品和家品,本身在大埔大尾篤亦有一間分店,最近就進駐南豐紗廠,將環保與可持續意念帶給荃灣、市區的居民。 新店沒有了大埔的咖啡區域,不過卻售賣多款永續的產品,例如飲管、杯子等等。
南豐紗廠店舖: 廠房樓梯 - 不加修飾 呈現原貌
紗廠內這條樓梯位於昔日的四廠,是當年紗廠工人上落廠房的主要樓梯通道。 這條建於 1960 年的舊樓梯原貌被完整保留下來,受到歲月洗禮,牆身的綠色油漆斑駁,配上暖黃色的燈光,用快門記錄這刻的懷舊感。 透過其培育基地、投資基金、香港和倫敦的空間及凝聚社群的精神,南豐作坊與創新者、創業家、企業和各持份者互相合作,以創新思維發展可持續的未來,締造無數成功故事,為下一代帶來正面影響。 好‧花漾於今個復活節一連3天,將聯同Retold舉行工作坊,包括有拼貼木杯墊、日式水苔球、創意多肉植物盆栽、浮游花原子筆等活動,大家可以一邊飲咖啡一邊體驗活動,適合一家大細或與閨蜜過節。 經歷兩代的老牌甜品店,屹立九龍城25年,四十多款糖水全部自家製作。
南豐紗廠店舖: 活動資訊
無論是Miffy粉絲,抑或支持手作的朋友,絕對會被Pinkoi店的氛圍感染,每一樣都好想帶回家。 由3位年輕人創立的機械腕錶品牌EONIQ,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每隻手錶由人手裝嵌。 為求使每隻手錶更經歷到時間的洗禮,EONIQ採用日本星辰及瑞士Sellita 機械機芯、藍寶石水晶鏡面,及瑞士製牛皮錶帶。 EONIQ希望可以做到工藝的傳承,為求將一款時尚手錶轉化成一件不受潮流影響的工藝品。
南豐紗廠店舖: 體驗式零售地標
從港鐵荃灣站 A4 出口出發,在荃灣政府合署對面小巴站等候前往南豐紗廠的免費紅色小巴(每 20 分鐘一班)。 除了支持環保,Green Ladies 南豐紗廠店舖2025 亦一直努力推動中年婦女就業機會,堅守「環保時尚.時裝重用.婦女自主」理念。 香港有很多基層婦女為家庭犧牲事業,到中年打算再度投身工作,方發現被社會淘汰。 Green Ladies 透過回收優質女性服裝,為中年女性製造就業機會,在這裏消費,也許比「課金」予速食時裝更有意義。 活化後的南豐紗廠成為了本地少見的文創園區,匯聚大大小小的本土品牌,既然來到,不妨支持一下港人追夢的決心和理念。 配合南豐紗廠的工業風,暗黑系的 KOKO 設計一樣有型有格,粗獷的水泥咖啡吧枱和牆身,襯上棕色木枱擺設,極具個性,冷酷而不失溫度。
南豐紗廠店舖: 南豐店堂
南豐紗廠設紅色小巴接駁專車,來回南豐紗廠和港鐵荃灣站,於2019年12月1日正式投入服務。 荃灣站的候車處於荃灣政府合署對面近荃灣站A4出口,而南豐紗廠的候車處則設於停車場內[25]。 南豐紗廠小巴的外表有別於普通小巴,車身有南豐紗廠的字樣和標誌,車頭則有「免費」和「過嚟、睇嘢、買嘢、食嘢[註 1]」的傳統小巴站頭牌[27]。 除此以外,由於南豐紗廠位於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1],遊人可經由港鐵荃灣站A3出口沿行人天橋,或荃灣西站A2出口沿大涌道到達南豐紗廠[28]。 另外,南豐紗廠對出的青山公路-荃灣段有不少巴士、小巴路線途經,遊人可乘搭相關交通,在南豐紗廠附近(如荃景圍天橋巴士站)下車再步行前往[29]。 外牆經典的紅字招牌是紗廠立⾜的根本,在活化過程中要原汁原味保留也花了一番功夫。
南豐紗廠店舖: 荃灣區一向出名多美食,去完順便係揾野食:荃灣食乜好
以家品及素食為主題的餐廳,提供天然及健康的素食料理,主理人希望透過一個舒適的用餐空間,使食客能遠離煩囂,享受食物的時刻。 Pimary於新界大埔設有樓高兩層的店舖連小花園,在大自然環境下放空心靈一流,不過地方過於偏僻,需要轉乘兩次車程才能夠到達,未必人人都願意為著到訪一間商店而花上半天時間。 現時,Pimary也於南豐紗廠開設店舖,方便讓更多人能認識Pimary。 最近都有進駐南豐紗廠開設荃灣分店,除了招牌的雲吞麵外,仲有即炸油炸鬼、豬手、即製布拉腸粉等。 這間港式零食雜貨店「Mart Point Zero」是由一間本地手工餃子店及港式小食店合作組成,引入本土情懷、懷舊經典品牌、零食及各式產品,還可以食到自家包製手工餃子、雞蛋仔、格仔餅、魚蛋等港式小食。 由良心工廠製作的基本日常服,大家可動手點綴或隨意配搭,將設計極簡的單品,配合自己獨特的衣著風格。
南豐紗廠店舖: 展覽
南豐店堂將香港不斷衍變的個性具體展現眼前,是一個提供學習及體驗式零售經驗的地標。 南豐紗廠店舖 店堂跨越、拼接不同的文化—走進南豐店堂,訪客能體驗獨特的生活靈感、手工餐飲和創作文化。 雖然只是一件家居用品,也與製作者素未謀面,但肯定的是那是一份具滿滿溫度的手工藝品,能讓你在購物的同時,也能重新幫助別人與檢視環保的定義。
南豐紗廠店舖: 活化
「⾦杯牌」是南豐紡織其中⼀個著名品牌,昔⽇其⾦盃標誌更鑲嵌在四廠⼤閘上裝飾,此⼤閘被保留下來,藏⾝在⼤堂的詢問處後⽅,等待有⼼人發現。 品牌設計時尚,走進我們的咖啡館體驗在家中的溫暖、舒適和漫活的感覺。 結合休閒的咖啡屋和高品質設計物品的生活百貨館之概念,The uniek讓您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欣賞和體驗溫暖、舒適和值得鼓舞的生活。
在THE COMMON GROUND,每一件T裇、每一個帆布袋,每一件飾物都由我們用心製作和搜羅。 我們希望與你探索可持續生活的可能,尋找更公平和減少環境負擔的生活方法。 透過 “Scan-To-Make” ,讓你輕易地設計並做出最適合你的裇衫;我們特意找來由良心工廠製作的基本日常服,讓你自己動手點綴或隨意配搭,將設計極簡的單品,配合你獨特的衣著風格。 我們與想法契合的插畫家、品牌、社企合作,引入獨樹一格的循環及升級再造衣服和飾物,希望你找到喜歡的小物,把永續的概念帶回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方面,第一個方法可乘港鐵到荃灣站,經A3出口沿天橋行至愉景新城,經過吉野家行至另一天橋往工廠區,下天橋後反方向行轉入街口到達白田壩街,直行一小段路就可以看見南豐紗廠The Mills的標誌。 南豐紗廠店舖 由室外的白田壩里走進室內空間,就會見到整個廠區最多人打卡的位置 —— 紗廠坊長樓梯。
南豐紗廠店舖: 文青手作嘢
由醬汁、漢堡扒到麵包都是餐廳親自製作,漢扒特別混合多種牛肉部位製成,如本地牛腩及美國牛肩,牛味濃郁,喜愛牛肉的獨特臊味的「牛魔王」必定喜歡。 Pimary 搜集了本地以至世界各地的品牌,不論皮膚護理產品、廚房抑或家居用品都一應俱全。 除了高人氣的環保商品,例如 Dr Bronner 的多用途梘液、Ecology 的廚具,也有寄售本地另一環保品牌 Slowood 的產品。 這裡除了賣咖啡、輕食和意粉,還提供各種手工烘焙茶葉和烈酒,例如威士忌、龍舌蘭酒、氈酒等,另更會不時舉辦 live jazz 和啡迷交流會,讓客人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如此秀麗工整的文字,由鑿字師傅胡丁強先生一筆一劃、全手工鑿出模板,再於模板上噴漆而成,比起電腦編印的字體多了一份個性、一點溫度。 南豐作坊是一個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平台,致力推動專注在可持續創新的紡織科技(Techstyle)和農業食品科技(Agrifood Tech)。
而在2014年,南豐紗廠宣布活化,經過4年的活化項目,最新的南豐紗廠 The Mills 正式開幕。 翻新後,紗廠的內部裝潢雖較為現代化,但依然保留了不少紗廠的古物,將新舊概念結合,讓大家更了解紗廠的歷史。 南豐紗廠於月頭才剛正式開幕,部分店舖仍未開業,各個館亦有不同開放時間。 集合多間新店的南豐店堂,於星期一至五早上11時30分至晚上7時及星期六至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30分開放公眾參觀,而有不同展覽及工作坊舉行的CHAT六廠則於星期三至日早上11時至晚上7時開放。 而在2014年,南豐紗廠宣布活化,經過4年的活化項目,南豐紗廠在2018年12月正式開幕。 「跡織繪」是一幅由香港藝術家林東鵬與新進建築設計團隊 COLLECTIVE 共同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位於廠區三樓紗廠公園牆身,足足有 23 米長、4 米高。
南豐紗廠在活化後以「文創×歷史×工業風」為主打,成為荃灣社區的文創空間和荃灣的打卡新景點[20]。 南豐紗廠在活化時特別邀請了著名鑿字工匠胡丁強為紗廠特製了一些鑿字模板,成為紗廠的指示標牌。 南豐紗廠從前為火災救火使用的亮紅色工具「太平桶」,加上以前工廠棄置的木門板,成為南豐紗廠內的指示牌的點綴,除了能展示紗廠過去的點滴以外,還能讓歷史古物不至浪費和丟棄。
香港文化屋雑貨店 南豐紗廠店舖2025 與 OYTY Studio 的複合式店舖,兩個品牌當中有著相同的理念和追求。 從世界上不同文化中,了解到自我的價值觀,再透過創作,讓客人能感受到歡樂和能量。 第一個方法可乘港鐵到荃灣西站,由A2出口出站後,走至大涌道,沿路直行至白田壩街,轉入街後行一個直行一個路口,就可以看到南豐紗廠The Mills的標誌。 Green Ladies 為達致「Upcycling」的目標,曾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和本地時裝設計師合作,改造部分回收得來的服飾,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KOKO 外表雖然有點距離感,卻原來是家寵物友善的咖啡店,設毛孩家庭用餐專區,餐飲菜式也很適合小朋友,滋味小食選擇眾多,晚餐更提供慢煮法式油封鴨腿、美國封門柳、紅酒燴和牛臉頰等精緻西式主菜,吸引不少家庭客。 白田壩里外牆畫有來自本地六位藝術家的手繪作品,每幅各具特色,以不一樣的色彩、筆觸,將紗廠的輝煌往蹟烙印在牆上。
南豐紗廠店舖: 南豐紗廠還有以下的特色店舖:
簡約和富時代感的風格可說是Monoyono 的象徵,我們沒有刻意的陳述,沒有資料性的灌輸,因為您們的創意解讀永遠超乎想像。 為每一位蒞臨的客人選購心頭好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無論是精細的手工飾物還是鉅細無遺的便條紙,我們都期待分享和細聽它的故事。 這次能與The Mills 攜手發掘藝術在我們生活中的新定位,見證更多本地品牌的誕生。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香港的民創藝術能成為閃亮的巨星,帶來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 全新咖啡概念店以「未來感」為主題,採用大量金屬原料作為視覺語言,由設計師與職人合力設計製作,呈現了一種全新並具有鮮明特色的空間,令人產生彷彿身處太空艙,想像「未來咖啡店」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