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司亦可能會要求員工每星期工作5天半或6天,所以打工仔都要從中衡量人工的加幅,是否與增加了的上班時間成正比。 轉工人工加幅 不然的話,表面上每月人工加了,但換算成日薪或時薪的話卻可能變相減薪。 報告亦同時調查受訪者留在原職的非金錢因素,當中有6成受訪者表示,最看重工作滿足感,其次為事業發展和晉升前景(59%),彈性的工時與生活平衡(56%)亦是受訪者的追求。
- 其實《jobsDB引才法則》亦發現香港的打工仔十分渴望能獲得同事的衷誠合作和支持,兼能獲得公司仝人的尊重。
- 對現今世代來說,「一世人打一份工」已不合時宜,打工仔要為自己爭取理想待遇,也為建立更完善的事業規劃,都在適當時候思考有沒有轉換工作環境的必要。
- 不過調查同時指出,有81%受訪僱主進行招聘,74%聘全職員工,較去年同期升19%。
- 經過以上三項的比對,便能知道哪個產業的薪資,是最符合你期待的、哪間公司已經拿出誠意給出「靚價」的薪水。
- 另一相似之處是有較多其他福利,例如公司產品的Sample或折扣等。
Ricky補充,同時擁有法律及合規審查知識及工作經驗的人,若轉工有望加幅30%。 華德士董事兼法律及合規行業小組總監梅德基(Ricky)表示,隨著金管局及證監會加強打擊洗黑錢活動,並收緊對相關行業的監管,銀行及公司對合規行業專才的需求大增。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轉工人工加幅: 香港高管人員2022年轉工與否均有望加薪
很多人於Property工作4-5年,底薪通常可達40-50K,但到第7-10年時,人工加幅會明顯減慢,約有60-70K。 不少人工作10年,整體Package可能亦未必過100萬,因此不少人認為做Property要晉升至高級管理層會較難。 轉工人工加幅2025 他指出,雖然現時語言看似並不是太大問題,但如果希望晉身大灣區企業高層,對語言的要求會更大,其次是該區的工作生活文化,港人一時三刻或不能接受,因此心態上亦要有適當轉變。 此外,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香港政府,都為大灣區發展不遺餘力,該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不抗拒會到大灣區城市工作,當中以深圳、澳門及廣州最受歡迎,亦認為該3地無論是發展潛力還是薪酬都較高。
僱主對人手需求增加,僱員對薪酬預期有所提升,加上大灣區職位吸引力上升,畢馬威中國估計2022年就業招聘競爭維持激烈且具流動性。 現時薪俸稅的計法就是年薪先減強積金及各類免稅額,再將餘下款額按稅階(見下表)計算。 報告指出,國際貿易戰及本地社會動蕩對勞工市場帶來不利影響,相信明年僱員轉工意慾較低,而隨著應徵者人數減少,招聘者在市場尋求頂尖人才時亦將面臨挑戰。
轉工人工加幅: 科技人才渴市 預期轉工獲加薪10%至15%
Fresh Grad進入物業管理公司如JLL或CBRE等的底薪只有20K左右,不算吸引,但國際Agency的佣金才是最吸引的地方! 例如你租了某層Victoria Dock給某公司,佣金可能已經是底薪的10倍,所以有人選擇於地產發展商工作幾年後,再轉攻國際Agency。 相反,調查有逾6成打工仔希望能以混合或遙距辦公模式工作,當中越年輕的打工仔越期望公司採用混合或遙距辦公模式。 薪酬趨勢調查中,轉工方面亦有增加跡象,報告指出於過去12個月內,有31%受訪僱員曾轉工,比2021年升近一成。 相反,亦有一些較受新常態影婚的前線行業仍錄不同程度跌幅,當中「零售銷售」及「飲食 / 餐飲」平均薪酬分別錄得-4.8%及-1.1%的負增長。 於香港打工仔平均增3.2%中,對比去年(2021年)同期的受訪僱員平均僅有0.4%升幅,為近3年來錄得的最高增幅。
不過,受外圍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影響,銀行和金融業明年將面臨挑戰,打工仔普遍期望轉工能獲加薪15%至18%加薪,不過僱主或無法完全滿足要求,會改彈性工作安排、醫療保障等作補償。 以工種分類而言、「公關/企業事務」、「數碼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社交媒體行銷」及「保險」是三大加薪幅度最大的行業,升幅分別高達9.0%、8.6%和8.3%。 JobsDB最新公布的《2021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僅約三分一受訪僱員獲得加薪,平均人工加幅0.4%,是2008年以來同類型調查歷史新低。 以行業劃分,資訊科技業平均加幅最高,有3.8%,旅遊與觀光則最慘淡,平均減薪6.7%。
轉工人工加幅: 薪酬趨勢調查2022|澳洲成年輕打工仔首選地方
但對於近10年的新興行業,市場人才流動率整體較高,老闆們明白和體諒短時間轉工的人才,對他們也較易接受。 大公司大多不喜歡員工每份工作經驗太短,尤其幾個月至一年就轉工的人,未能在舊公司有所學習,為新公司帶來好處。 而NGO、半公營機構、等較穩定的行業,比較注重員工向心力,也未必考慮jumpy 轉工人工加幅 的面試者。
工種方面則以「數位行銷、電子商務及社交媒體」最吃香,平均加薪3.8%,數據分析最吃香,疫情下備受重視的資訊科技(IT)只排第4。 新工作少了醫療福利及各種津貼,亦是轉工時,考慮加多少人工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時不少僱主均會實行友善家庭政策,為員工提供家庭假、父母生日假或員工入職紀念日假期。 如果新的工作沒這些福利,而大家又真的真的很喜歡新工作,則應考慮提升薪金加幅以填補損失。 華德士第18年為香港金融、資訊科技、法律等相關行業的招聘情況及薪酬趨勢「把脈」。
轉工人工加幅: 最高人氣 TOP 5
雖然大家認為一星期上班5日是正常不過的事,但總有些工作是每星期5天半或6天工作天,故若然大家轉到這些公司,亦可考慮將失去的假期化作薪金,計算入每月薪金之中。 見工或在瀏覽求職廣告時,必需留意工作是否有花紅雙糧,如沒有,即隨時從一年14個月月薪,變成一年12個月月薪。 在此情況下,大家如對工作仍感興趣,即應將花紅雙糧金額,平均計入每個月的薪金中。 Matthew最後補充,合約形式是來年招聘趨勢,但估計創新科技發展及薪酬加幅,仍可為求職者帶來樂觀的前景,轉工活動預計會於下半年轉趨活躍。 他舉例指,有一從事保健相關業務的私人公司,以往只聘用1位律師處理合規事宜,但因應需求,該公司剛特別成立了合規部門,並增聘20至30人。
轉工人工加幅: 港男返新工 上司同事竟然同日Last Day
至於花紅方面,2019年僱員平均獲發相當於1.5個月的薪金,數字亦較去年的1.6個月略低。 今年平均有2.1個月薪金作為花紅的「銀行及金融」從業員不敵額外有2.2個月人工的「款客服務/旅遊」從業員,僅列亞軍位置。 各有1.9個月花紅的「飲食/餐飲」與「綜合管理」人員就同樣排在第三位。 現時不少HR和headhunter選擇在LinkedIn 尋找適合的應徵者,所以把LinkedIn當成Facebook/Instagram 般經營,是每位打工仔需要做事。
轉工人工加幅: 薪酬趨勢調查2022|3大最好景行業
一般而言,至少在舊公司做夠一年,才會被視工作經驗,但最理想的是做夠3至4年,而當中有升職、加薪等被舊公司認可的成續,才最佔優。 最多HR 投訴的是應徵者遲到、衣著配搭出錯,Samantha 指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面試者不能忽略最基本的禮儀。 其次是CV寫得很多,實際會面時發現經驗不如CV所寫,出現錯配,提醒大家CV 上所列的成績和工作範圍不能誇大失實,以免浪費雙方時間,也留下較差印象。 不過,部分網友相對正面看待情況,認為在艱難情況才更容易上位;有人則半開玩笑講,可以趁公司無人之際,「跳草裙舞」遭老闆再加人工。 上司竟然同港男講,今日係港男第一日返工之餘,亦係上司和其餘兩位同事的Last Day,還囑咐港男以後要好好加油。 上司的講法意味,公司原本3名打工仔都會一齊離職,只剩作為公司新人的港男和老闆,相信任何人聽見都會嚇一跳。
轉工人工加幅: 中國經濟差 銀行高風險投資業務料有裁員潮
然而,如打工仔在同一條件下轉工多達五次或以上,薪酬則反而只有14%的上升。 由此可見,打工仔的確「魚唔過塘唔肥」,但若單純考慮到收入效益,則轉工頻繁程度亦有適可而止的水平,大約三年轉一次左右就最見效。 相反,倘若打工仔一直沒有轉過工,平均每年薪金只得6%的增長,加薪幅度比所有轉過工的人都要低。 有人力資源公司公布2020年各行業加薪幅度預測,預料明年本港科技人才渴市,精通編程、人工智能者獲較大優勢,預計IT人明年轉工可獲加薪10%至15%。
轉工人工加幅: 加薪之後 會否交多稅?
其中以「公關/企業事務」、「數碼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社交媒體行銷」以及「保險」這三個行頭加薪最勁。 另外,調查顯示適度轉工助保薪酬升幅,並發現達五成25歲或以下的轉工者選擇裸辭。 另外,隨政府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金管局又推出沙盒(Fintech Supervisory Sandbox)試驗計劃,各行業將對流動通訊開發、電子商務、大數據、網絡安全等新興行業的專才需求大增。 銀行及金融服務小組副總監Coral Cheung表示,發展創新科技的趨勢下,銀行除對相關專才需求提升,也需要更多風險管理專才支持,而同時有金融相關知識及工作經驗者,會是首選招聘對象。
轉工人工加幅: 三年轉工一次 人工升得最多
而這些資料需要打工仔多做資料搜集,可以的話與行內人多分享交流資訊,從而掌握目前的市場價位,了解自己的開價是否合理。 至於受訪者對轉工的薪酬期望方面,有71%受訪者期望轉職時可獲加薪兩成或以上,亦有四分一受訪者希望轉工加薪達3成,當中32%高層受訪者期望加薪能達3成或以上。 許秀芝表示,因為高層大多受僱在同一企業較長時間,而每年加薪幅度僅4%至5%,因此對轉職有較高的薪酬加幅亦是合理期望。 JobsDB薪酬調查2022報告又指出,有32%僱主指計劃於明健首季將增聘人手。 另外調查亦指出來年首季市場需求較大的5大工種包括:行政及人力資源、企業銷售及業務發展、品牌及市場推擴、客戶服務及會計。 受訪者繼續視創新科技、金融服務及專業服務為最具潛力於粵港澳大灣區創造新職位的行業,而「較佳的事業及行業發展前景」、「交通便利」及「較高薪酬」是吸引人才由香港移居至大灣區的三大主因。
轉工人工加幅: 轉工技巧5. 經驗太短易被視為jumpy
去年亦有近七成受訪者獲發花紅,而50%受訪者獲發多於一個月的花紅,整體貼近疫情前水平(2.23個月)。 去年約三分一(36%)曾轉工的受訪者人工加幅逾20%,並有19%人加薪30%或以上。 受訪者對2022年轉工的人工加幅亦較樂觀,有51%的受訪者預期轉工將獲加薪兩成或以上,而19%則估計轉工可獲加薪三成或以上。 如果自行提交CV,大公司可能會收到百幾二百份CV,HR未必有時間逐份仔細考慮。 而獵頭公司的角色是為客人(公司)搜羅和審視面試者的CV,然然篩選出最好的4至5份CV,而且headhunter能向HR 解釋所精選的CV 和面試者的優勢,所以面試成功率可能較高。
這位港男打工仔日前在LIHKG討論區分享返新工的經歷,新公司係一間小型公司,就算加埋老闆和港男自己,都只得5個人,即係有一個直屬上司和兩個跟港男同級的同事。 Swire及Jardines的起薪點均是30K左右,一般做Conglo都會選擇長留。 由於公司會不停調派你到各部門,你亦會處理很多Project-based tasks,因此一定要長留,累積的Skillset及經驗才有價值,日後才可追求更High level的工作。 另一方面,機構亦就工作模式作出調查,大約有69%僱主因新常態或其他原因而改以混合辦公或遙距工作模式運作。
轉工人工加幅: 做銀行贏頭輸尾?6大行業前景及加薪幅度 人工高不如升得快!
值得一提的是,因「工作量/壓力過大」而決定轉工的人也多達整體轉工人數的31%。 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剛把過勞界定為「職業現象」,這種情況更值得僱主以至大眾關注。 不過,最多人選擇轉工的原因還是「不滿意公司文化/管理風格」,比率高達五成。 轉工人工加幅2025 事實上,在過去12個月有三成的受訪者轉過工,當中有49%便是因為「不滿意薪酬及福利」而跳槽,而新工能增加收入也成為他們轉工的重大誘因(37%),即使停留在同一職級也在所不計。 儘管受第五波疫情沖擊,但畢馬威中國最新的《2022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調查顯示,高管人員對本港就業市場展望向好,不同行業的受訪者均有意於2022年增聘人手,並對薪酬及花紅前景感到樂觀。
轉工人工加幅: 需求較大工種
繼續留職的最大原因分別是「出於惰性而不願去經歷求職過程」(29%)及「現時的同事關係很好,不願離職」(29%)。 不過選擇地產發展商並不只因為人工,還受高Stability、福利好,甚至於自己公司買樓有折扣等因素影響。 大部分公司都會向僱員提供醫療保險或工作津貼,在轉工時亦要考慮新公司有否提供這些福利保障。 轉工人工加幅 若原來公司有,但新公司卻沒有提供這些福利的話,在與新公司商討薪金的時候,就可以嘗試提升人工加幅以彌補損失。
轉工人工加幅: 相關文章
上司就話公司財務正常,他和兩名同事離職都係個人原因,而且老闆係個好人,特別叮囑港男要好好珍惜依份工。 公司雖然細,但港男一朝早返到公司,感覺一切正常,到中午仲同上司和兩名同事一齊食Welcome Lunch,期間有講有笑,氣氛融洽。 之後返到公司,上司就向港男交代接下來的工作,對港男未來有咩期望等等。 然而,調查亦發現過度頻繁的轉工不一定是好事,因如在同一條件下轉工達五次或以上,薪金只會獲14%的升幅,數字不及三年才轉一次的打工仔大。 FMCG的起薪點普遍是25-30K,尚算穩定,人工加幅與Property相似:工作滿5年一般可達40K+,但10年仍未必可過100萬年薪。 另一相似之處是有較多其他福利,例如公司產品的Sample或折扣等。
對現今世代來說,「一世人打一份工」已不合時宜,打工仔要為自己爭取理想待遇,也為建立更完善的事業規劃,都在適當時候思考有沒有轉換工作環境的必要。 Big 4不論Audit還是Advisory,起薪點只有15.5K(除了Deloitte S&O、Digital 及PwC Mgnt Consulting 等職位)。 雖然起薪點不高,但勝在人工上升快,每年人工加幅可達2-3成,而做夠3年快滿4年時,人工普遍可以升到30-32K+;做夠5年,通常可升到Manager Grade,人工更加至50K+。 另外,職齡3-5年的打工仔有72%轉行之後獲加人工比例最高,其之是職齡0-2年僱員、有67%,顯示出年輕一族轉行更「吃香」。
Assistant Manager是最搶手的職位,不少人想靠轉工從而由基層升上經理級。 有網友估計這種詭異情況的成因,可能係3個人過檔其他公司,或者另起爐灶,只係老闆畀唔起錢挽留。 轉工人工加幅 但細公司肯大幅加薪請人,相信係預咗港男將要一個人頂幾個人的工作量。